|
317145717.jpg
一个崭新的女性诗歌流派,或者诞生
——序《女诗人现代禅意诗赏读60首》
南北
林荣(东方明月)和王海烽(下午百合)都是现代禅诗研究会成员。自去年开始,她们在诗歌的园地里探寻着挖掘着女诗人作品中的禅意宝藏。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集腋成裘,终于有了这本《女诗人现代禅意诗赏读60首》。
在现代禅诗流派形成和发展的二十多年时间中,女性诗人一直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独特群体。碧青、张黎、李艳敏(如解不解)、苦李子、星儿叶子、空馨等早期成员,都有不俗的创作实绩。碧青和李艳敏,在现代禅诗的探索道路上十几年不离不弃,诗歌与评论并重,一直走到了现在。而最近几年加入现代禅诗研究会的林荣、胭脂茉莉、曹红燕、下午百合、丁琳等,更是朝气蓬勃,新作不断,诗歌创作与赏读评介亦是并重齐步,不断发现和开拓着现代禅诗的新疆域。作为研究会同人,彼此的交流和关注,是自然而然的。但禅和诗的意趣融合,在当代诗人中,经过现代禅诗研究会诸同人“诗禅双修”创作理念的倡导和引领,已如润物之雨露,自然的融入了很多有缘人的写作实践中。整个社会的媚俗和物质化日趋严重,更引发了诗人尤其是女性诗人的担忧和不安。怎么在浊世之中保持心灵的洁净和清醒独立,成为越来越多诗人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课题。有诗人随浊流而去。有诗人在浊流中沉浮不定。但也有诗人,特别是女性诗人,她们不甘不愿,她们在生命写作的寻觅中,希望找到生命明净的岸。禅诗,这道世界诗坛上独自清净的溪流,就自然而然的吸引了她们。于是,她们开始进入了现代禅意诗的探索和写作实践中。当她们那些带有禅意芳香的诗作在各种媒体特别是自媒体频频出现时,林荣和王海烽以禅者与诗人的双重敏锐,发现并收集了来。于是,一本有着禅意幽深之境的女性诗歌赏读作品集,就这样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这本中国现代女性禅意诗的赏读选本,就我初读后的感觉,至少有如下不同寻常的意义在里面。
我想,或可假此赏读评论集的问世,逐渐形成一个女诗人现代禅意写作的诗歌流派。这当然谈不上是什么奇迹,而只是因缘而生的水到渠成,是自然而然的发生和形成。
纵观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演变史,基本就是一个流派的演变史。而从各种流派的成因考察,则大致可分为“自觉流派”或“不自觉流派”两种。当然,也有论者认为尚有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流派现象,称之为“半自觉派”。
自觉流派的形成,源自一种明确的诗歌主张和相对稳固的组织形式,以及必要的传播手段——创办诗刊或出版同人诗集。譬如中国大陆地区出现的“新月社”、“创造社”和“今天派”,以及我们的“现代禅诗研究会”等;台湾地区的“创世纪诗社”、“蓝星诗社”、“笠诗社”等,都是诗人们自愿结社,公开印行同人刊物,出版同人诗集或选集,日久天长,渐渐成为流派。
现代禅诗派,就属于这第一种类型,是一个当代诗坛的“自觉流派”。
而“不自觉流派”,则指那些没有明确的共同诗歌主张提出,也没有结社等具体组织形式,更没有自己必要的作为传播手段的刊物作为平台。他们可能是由于后来的文学史研究者在对于某一现象的观察后进行的一种命名,譬如中国大陆地区的“朦胧诗派”、“九叶派”等,就都是这种情况。这样的流派命名,一般会存在争议,甚至连被列入流派中的诗人自己,都不予认可。譬如北岛,就在很多场合公开否定他属于什么“朦胧诗派”,甚至也反对将《今天》同人纳入“朦胧诗派”。也于是,就出现了“拉郎配”或“乱点鸳鸯谱”的种种不适与尴尬。也就是说,所谓“不自觉流派”的出现,不是诗人自己的选择,而是局外人的撮合和命名。
“半自觉流派”,顾名思义,很容易理解。譬如有些依附于某个报纸副刊的作者群,由于该副刊的主编者有一个选稿用稿的个人喜好标准,久而久之,在这个副刊上发表作品的作者,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养成一种投其所好的风格。如果这些作者的作品再结集出版,由于风格的近似,就会给认为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流派。
自觉的诗歌流派,是诗人在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作为先锋分子在因应一定社会阶段需求时的自然产物﹐有其一定的社会依凭或合理性,其中的流派代表诗人,就也可能是当时社会某个阶层的代言者。所以,当不同流派之间存在差异或者对立时﹐更多的是表现在诗人面对社会现实而对审美理想和创作风格的不同追求或选择上。
诗歌流派和创作方法﹐一般有着比较直接的联系。同一流派的诗人往往采用同一种创作方法来观照和呈现现实。
一般来说,有无诗歌流派的不断涌现﹐或诗歌流派涌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但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会引吭高歌,在风雨如晦的暗夜,也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歌唱,就成为了不同流派的底色。
《现代女性禅意诗赏读60首》,就是这样一本在当今喧嚣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有着自己鲜明底色的诗歌赏读选本。
南北,2020-5-17写于湖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