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回复: 0

【原】我心中的宋词:如果把宋词看成一出舞台剧(三)?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12 23: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otfcupvdkfy.jpg

otfcupvdkfy.jpg

       王国维先生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先生的三境,个人理解为:第一境:迷惘;第二境:执著;第三境:归真。其实,岂止人生三境,诗词亦然。
提到诗词,世人皆知唐诗宋词,然而仅成书于抗战期间的《全宋词》,就收录了近2万首词作,这让人即使穷尽一生,也无法把每一首都读到。但是,如果我们把两宋词看成一出舞台剧,就容易理解多了。这出舞台剧只有前奏、开篇、中篇、转篇、进篇、结篇、尾声这七幕,却贯穿了两宋词坛数百年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
三、中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欧阳修50岁那年身为主考官时,对一个20岁的进士考生下了这样的评语:他日此子文章必独步天下,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其实何止文章,此人的诗词、书画竟无一不精,能治大国,亦可烹小鲜,堪称不世出的“奇才”与“全才”。这个青年,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坡居士苏轼。
苏轼之前,词坛只有婉约一派,在当时人们的心中,词应该是柔软细腻的,或是“晓风残月”的清冷,或是“独上高楼”的孤寂,就算范仲淹用边塞诗的手法写过“将军白发征夫泪”,也没有成为主流。苏轼会写婉约词,而且写得极好,一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洗尽了兄弟间的离愁别绪,并尽废其他中秋词;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则在千年后依然让人为其对亡妻的挂念而伤心感怀。
但是,历史注定要让苏轼站在婉约的对面,在经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的探索之后,他即将竖起一杆大旗,上书“豪放”二字,并纵声长啸: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
苏轼在词创作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继柳永之后对词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为词开拓了全新的境界,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历史发展方向,堪称词坛第一人。从此以后,在低吟“晓风残月”的十七八岁少女身边,又多了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
50岁的欧阳修引出了20岁的不世奇才苏轼,而苏轼则在50岁那年引荐了一个太学博士,这个叫秦观的人日后成为了婉约派的一代词宗。秦观字少游,虽然不像民间传说中的那样是苏轼的妹夫(历史上并无苏小妹其人),但却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在词学上的成就极高,苏轼称他有“屈宋之才”,其词具有含蓄缜密的韵味,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比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意思的是,老师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得意门生却是婉约派的掌门人。
苏轼、秦观这对师徒在十几年后相继去世,此时的词坛多少有些青黄不接,直至贺铸和周邦彦的出现。贺铸自称是盛唐著名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作者)之后,写词用韵严谨,刚柔兼济,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如《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首词在描绘春花秋月之时语言浓丽哀婉,在写“闲愁”之时则意境悲旷高远。
苏轼去世后的第四年,北宋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谱曲作词的机构——大晟府,虽然它只存在了短短15年,却催生了一批“大晟词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周邦彦。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了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后来被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后世称为“词中老杜”。传说他因与宋徽宗、李师师有一场旷日持久的三角恋而被赶出京城,临行前写下了《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这是一首离别东京汴梁的佳作,很快就在当时传唱开来。
这是一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时代,可是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北方的铮铮铁蹄,即将踏遍这花团锦簇的万里河山,让繁华的北宋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而宋词也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急速转向,开启了崭新的一篇。

1kn3eddpenv.jpg.gif

1kn3eddpenv.jpg.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