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柳朵拉眉

明月梅花一梦---梅翰林原型

[复制链接]

2

主题

184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2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赦原型
  书里写贾母进门后,从头到尾五十四年,这是个重要时间点,暗示贾赦当时五十三岁,那么到尾的“尾”是哪年,其实在书里都有暗示,到尾就是暗示太子死去那年,雍正二年,这年贾赦53岁,可见,此人是康熙皇长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他死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可见,贾赦作为不受宠的大儿子,原型是允禔,他女儿名叫迎春,是从二月十四日化出来的,迎春花开的正是那个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4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20: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守中考
  第四回出现的李守中,曾担任国子监祭酒,查康熙朝,李周望曾在五十七年担任国子祭酒,此回出现李守中,是为了提示贾珠原型弘晋逝世于前一年,为了标出时间点,并不是说李纨真的是李守中女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4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21: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兰原型
  奉恩辅国公品级弘晋,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月二十日未时生,母侧福晋林佳氏,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三月十二日戌时卒,年二十二岁。嫡妻兆佳氏,员外郎雅尔泰之女;妾纳喇氏,元保之女;妾杨氏,巴尔泰之女。三子:长子未有名,次子三等侍卫永秀,三子奉恩辅国公永敬。
  嫡妻兆佳氏,员外郎雅尔泰之女;妾纳喇氏,元保之女;妾杨氏,巴尔泰之女。三子:长子未有名,次子三等侍卫永秀,三子奉恩辅国公永璥。
  其子永璥(1712-1787),字文玉,号益斋,别号素菊道人,封辅国公,清代书画家。理密亲王胤礽之孙,辅国公品级爱新觉罗·弘晋(胤礽第三子)之子。工书,擅兰石。工书善画,以飞白法淡墨写兰石。尤精鉴别,收藏名迹甚富。今世流传书、画,其上有钦(雅颂集作清误)训堂藏印著,皆经其品定者。著有益斋集。
  贾兰就是永璥,当其父亲去世时候他正是五岁,可见贾兰形象很写实,而贾兰活到75岁,属于长寿,那么李纨判词里昏惨惨黄泉路近应是写李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4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22: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纨不是马氏
  李纨并非曹颙妻子马氏,而是兆佳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4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23: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兰是那个空空道人吗?
  其子永璥(1712-1787),字文玉,号益斋,别号素菊道人,既然号素菊道人,他又活到乾隆五十年后,那么他是文里抄写石头记的空空道人吗?待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4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01: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爵禄高登的贾兰
  贾兰承袭了辅国公爵位,称得上爵禄高登,书中宝玉是其叔叔,只能是太子的儿子中选一个,并且年纪应比贾兰大2岁,但并未发现有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的儿子,十分奇怪,而且宝二爷,应该是排行第二,上面还有哥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4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02: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批语中解读
  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
  可见芹溪已经在丁亥夏以前去世,所谓杏斋,按照益斋的取号,猜测是太子的孙子辈,而脂砚是谁难猜,从档案中可知,死于壬午丁亥之间只有第十一子弘?,享年四十四岁,符合"四十年华赴杳冥".
  当地人称行宫为“郑家庄皇城”,并非仅有行宫,比邻还建有理亲王府,实际即康熙所立太子理密亲王胤礽府邸。太子在京城内府邸位于今东城区北新桥三条东口北侧(原名王大人胡同,明末为崇祯帝近侍王承恩府邸)。胤礽第二次被废后,康熙加强对他的防范,决定建造昌平郑家庄王府作为废太子的归宿。据内府档案可得知,建王府耗时三年、靡银26万两,于康熙六十年(1721)完工。在清代,这是惟一一个王府建在城外甚至毗邻行宫的特例。清代不像明代,诸王成年后要“之国”封藩,不得在内城居住,亦不能擅自晋京。清代恰好相反,亲王、郡王、贝勒诸等,只能在内城赐府而居,无旨不能出城。但王府建成,康熙生前却并没有立即让胤礽迁居郑家庄,雍正登基曾谕:“皇考(指康熙)已有让二阿哥(胤礽)移往郑家庄之意,因无明旨,朕未敢擅自办理。”实际上,即便两次废立,康熙对废太子还是有感情的,另外对废太子长子弘晳更是特别宠爱。连朝鲜的《李朝实录》都有记载,这也许是康熙定不下废太子迁居郑家庄的原因?
  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登基,第二年废太子病死,弘晳承袭多罗理郡王之爵,并移往郑家庄,也许是为了稳定这位“太子长孙”,雍正多所赏赐,雍正八年(1730)还晋封弘晳和硕理亲王。但弘晳不甘现状,逐渐形成了以自己为首的小集团,还在王府中私设内务府的下属部门如会计司、掌仪司等,违制制作皇帝器物,用乾隆的话说是“自以为旧日东宫嫡子,其心甚不可问”。从乾隆四年(1739)开始,乾隆开始整治弘晳,先改名“四十六”,削爵除宗籍,下旨永远圈禁。乾隆七年(1742)九月二十八日弘晳死于禁所王府,终年49岁。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终下谕旨,将郑家庄王府护卫官兵连眷属一律调往福州,并平毁整个王府及兵弁营房。这座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45年的王府从郑家庄消失,只有深埋的城墙遗址可辨当年王府的规制。
  弘晳死后,葬于黄土南店村东土岗之上。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月谕旨复入宗籍,复其原名。除弘晳墓外,还有废太子第三子弘晋、第十一子弘暤哪乖帷?1960年,此地改为公共墓地,1971年彻底清除,楠木棺材起出,并有玉碗、鼻烟壶、怀表等殉葬品(冯其利:《清代王爷坟》,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144页)。据说,平西府西南八里的黄土北店村有东岳齐天庙,为弘晳监造,被视为王府的家庙,但今天很可能不存在了。
  从记载看,大观园来源于郑家庄可能性很大,雍正二年年底太子病死,从雍正三年春开始移居,尤可注意者,弘暵裨嵊?"大观园"内,而且墓葬出土了玉碗,鼻烟壶,怀表,这跟红楼梦小说里的宝玉所用物件很相似,而曹寅家早就破落飘零了,怎么可能用得起那么贵重的东西呢?东岳齐天庙和宝玉住过的东岳庙也很相似,乾隆二十九年该园被平毁,从明义咏红诗来看,起首就是大观园建好了,可见是康熙生前建的,从小说文本来看,大观园不应该是曹寅织造府西花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4

帖子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02: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应该是个笔名---此乡多宝玉
  按照上述推断,贾宝玉住在大观园的生活其实就是太子儿子孙子辈在郑家庄的写照,那么曹雪芹若是曹寅孙子,不写自己事,为何要跑去写太子家的事,从书里大观园的面积,豪华装修,宝玉用的西洋物品,都不大可能出自已败落的曹寅家,那么秦淮风月忆繁华,怎么回忆呢?,太子子孙中一定有个类宝玉的模型,而且能让曹雪芹接触,否则凭空能想象吗?再说,从荣宁两府国公府建制看,所谓敕造荣国府,是康熙下令建造的,这不会是曹寅家,弘暤笔潜τ竦哪L刂?,且贾兰原型,李纨原型,作者都曾亲见,而且整个故事都是发生在京城里的,怎么可能"秦淮"忆繁华呢
  太子儿子孙子众多,要找出一个最贴近书中贾宝玉的来不容易,只能说贾宝玉是个创造出的艺术形象,而大观园应该是郑家庄的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