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4-10 18:36:56

“不会讲话?不敢发言?”抓住这两点,快速提升说话水平

俗话说,听一个人说话,大概就能判断这个人水平如何。
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却大抵相差不大,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可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人的一些底层能力,比如说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认知力、知识面和情商等,因此如何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是职场进阶的一门必修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几类人:
[*]第一类:磕磕巴巴,明明很有见解,就是说不出来;[*]第二类:滔滔不绝,啰里啰唆,就是说不到点子上;[*]第三类:说了一大堆,逻辑混乱,搞得别人云里雾里,不清楚想表达什么;这些都是表达能力存在问题的表现,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其实表达能力有问题,究其根本还是思路不清晰,脑子里没有想清楚,因此,提升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如何快速的整理自己的思路,这里比较常用的就是“金字塔原则”。
所谓金字塔原则,源于麦肯锡早期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和沟通技术,是逻辑思维的架构。
简单来说,逻辑思维的架构就像一个金字塔,最上面的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指的是结果、结论和目标。而金字塔的中间部分就是过程、论据或者原因,用来支撑顶端最重要的部分,而底层则是用来分析或者支撑上面所有细节部分,如下图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4/10/18/5mzybnfd3oe.jpg
运用金字塔的架构,搭建组织自己的逻辑结构,就可以帮助自己组织好语言,而且不会轻易忘词,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有两个习惯:
第一,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不能一次处理太多信息;
第二,大脑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临场发言时,容易产生压力。这种压力,要不让我们的大脑一片空白、胡言乱语,要不让大脑信息泛滥、毫无头绪。这两种情况,听众听起来都会比较痛苦,不明白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把大脑里面杂乱无章的信息,变得有规律,有结构,那么发言就变得容易得多。
搭建好自己组织语言的逻辑结构后,就要理清思路,自己表达的重点和先后顺序,这里有一个技巧,就是“PREP”原则。
所谓PREP原则,就是结论先行(P:Point=结论),其次补充依据(R:Reason=依据),再引用事例佐证(E:Example=具体事例),最后重申结论(P:Point=重申结论后结束)。
第一步:结论先行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结论,直切主题。把最重要的部分先抛出来,因为结论先行,大家会好奇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有利于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上。
第二步:补充依据抛出自己的论点后,就要有条理地抛出自己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大家明白你为什么会这么说,也可以说服对方认可你的观点。
第三步:事例支撑讲完前面两步之后,如果还是不足以令他人信服,这个时候最好有一些客观事例支撑,进一步的论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可行的,进一步的说服他人认可自己。
第四步:重申结论如果你的发言时间比较长,超过了3分钟,这个时候最好在结束的时候,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加强印象,防止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言之后,大家忘记了你的核心结论了,那不是白费口舌了么。
举个例子,部门开会,领导问你公司的网站是不是延期了啊,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完成呢?如果这么回答,老板听着可能会更舒服一些。
“李总,网站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比预期要晚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产品部的同事和我说样机一周后才能回来,回来之后我才可以拍照片;二是Cindy的文案已经完成一半,和她确认了时间,还需要4天;三是我手头还有一些工作,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完成,所以一个月时间可以完成。当然,如果您觉得时间太长,我们可以和大家再把手头工作协调一下,应该可以再缩短一个星期左右。”
其实,很多人在公共场合发言,或者面对提问的时候,心中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如果张口结舌,哑口无言的话会被他人笑话脑子愚笨,为了消除尴尬,姑且就先说点什么应付一下吧。而这种着急慌乱的应付往往就会造成了杂乱无章的表达。
所以,下次面对老板的提问或者做工作汇报时,利用PREP的模式,结合金字塔的逻辑结构,在脑海中整理一下思路,就可以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的清晰,更加富有逻辑,一定可以让他人刮目相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会讲话?不敢发言?”抓住这两点,快速提升说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