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原】清钱之顺治通宝(一):入关后政策的摇摆,钱币上的顺治五式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2-1-25 22: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金皇太极在入关之前突然去世,继任者是年仅6岁的福临。此时满族人在实际掌控者多尔衮的领导下,攻入北京,建立了清朝。这时候对于如何以少数民族身份统治占据人数多数的汉族,如何以文化科技落后者的身份领导先进文化的中原大地,满族人没有经验,政策几度摇摆不定。体现在钱币上,也曾经五次币制改革,最终取得成功。在这五次币制改革中所产生形形色色的顺治通宝,被后世泉友称为“顺治五式”。

顺治一式叫做仿古式、仿明钱式。顺治元年开始铸造,此时清军占领北京,大量利用明代遗留的旧机构、工匠和制作工艺来铸造钱币。这一时期的顺治通宝主要由工部和户部来铸造,地方铸钱基本还未开启,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朝钱币的风格。顺治一式大多为光背,没有背字。

顺治二式叫做单字记局式。大约从顺治二年开始铸造,到顺治九年结束。它的形制类似于会昌开元,背单字,而且背字的位置左、右、上都有。此时史载全国已有二十三个钱局开炉铸钱,但实物仅发现十九个钱局,其中背“延”、“宣”相对较少。

顺治三式叫做“一厘”式。大约从顺治十年开始到顺治十四年结束。它的特点是在单字的基础上,加入了记重。所谓的“一厘”是一种记重单位,含义为折银一厘,1000厘折合一两纹银,也就是说一千个“一厘”式的顺治通宝可以与一两银子自由兑换。史料记载顺治一厘式共有十九局开铸,但荆一厘和云一厘比较少见。

顺治四式叫做“满文”式。顺治十四年,清廷下令各省铸造局停止铸造顺治通宝旧钱,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正面为顺治通宝,背面为满文宝泉或者宝源。这种钱币不但分量足、质地好,而且完全摆脱了明朝及以前的铸造风格,开创了清朝自己的铸钱体系。清朝后世的钱币以此为惯例相承接,到此顺治币制改革基本完成。

顺治五式叫做“满汉文”式。其实这次也不能算是改革,在顺治十四年不是将各地铸钱局停止了吗?顺治十七年开始,各地钱局开始根据顺治四式的规格重新开铸新钱,其背文由本省满文局名和汉文局名组成、故名“满汉文式。这里面不包括工、户部,它们仍然沿袭顺治四式的做法。顺治五式的地方钱局一共有十二局,存世量都比较多。
顺治通宝的版式极多,本章只就五种样式做总体综述,其后再慢慢闲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