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回复: 0

【原】杜甫平生泣血之作,从少年写到中年,道尽一个普通人生活的不易!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11 22: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krggtk51dd.jpg

qkrggtk51dd.jpg

众所周知,文学来源于生活。从古至今,那些能够流传后世,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无不是通过艺术的形式,真实而曲折地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可是,对于古典诗词,很多人却产生了误解,认为它们多数都是文人墨客附庸风雅、无病呻吟的作品,与普通大众的生活是脱离的。
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偏见。事实上,很多优秀的诗词经典,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够让人们了解国家历史,了解民族特点,了解古人生活,从而更好地传承文化。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很多诗作,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还生动地记录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qcwofwruksk.jpg

qcwofwruksk.jpg

在杜甫的诗作里,不只有风月,还有诗人对历史对人生的真实感受。今天,笔者想与大家分享一首杜甫平生的泣血之作,从少年写到中年,道尽一个普通人生活的不易。全诗如下:
百忧集行 杜甫 (唐)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oronuceewbb.jpg

oronuceewbb.jpg

很多人提起杜甫,总会忍不住会想到悲惨、贫穷、坎坷等字眼。实际上,杜甫的一生也并不总是布满阴霾,在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他也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漫游四方的生活。他出身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家境优渥,是个妥妥的官二代和富二代。
作为一个“奉儒守官”的士族子弟,杜甫自小就接受了全面的儒家传统教育。成年以后,更是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因此,在父亲去世、家境败落、国破家亡、战乱不断的境地下,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致仕报国的梦想,心怀天下,创作了大量反映历史真实和人民悲惨生活的诗作,令人敬仰。

qccj0kzrjht.jpg

qccj0kzrjht.jpg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杜甫的诗作里不仅有爱国,有天下,也有他个人的生活。正如这首《百忧集行》,从少年写到中年,让人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杜甫。当时的杜甫寄人篱下,虽然有一间草堂可以容身,但国势动荡,到处生灵涂炭,诗人心中的痛苦与忧愁又有谁人能够理解呢?
整首诗直白通俗,言语质朴,却感人至深,具有强大的感发力量,字字句句都令人动容。开篇一个“忆”字统领全诗,将读者带入回忆之中。曾经,诗人也是个无忧无虑,体魄健壮的少年,整日精力充沛,爬高上下。“健如黄犊来复走”,“一日上树能千回”两句更是将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杜甫描写得栩栩如生。

1pvlpgpggx1.jpg

1pvlpgpggx1.jpg

而后“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一句,诗人话锋一转,由喜转悲,写出了自己中年以后的现状: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一个“倏忽”二字,时空就由“十五”过渡到了“五十”,真是说不出的沧桑。
可是,即便年老体衰,诗人还要“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为了生活,诗人出入官员门庭,察言观色,仰人鼻息。尽管他内心有还有太多的不甘,可在现实的面前,他不得不俯首低眉,强颜欢笑,迎奉主人。一个中年人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

jxjpe3z012n.jpg

jxjpe3z012n.jpg

而后四句承接上文,具体描写了现实生活的窘迫。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一对老夫老妻,相对无言,只有满面愁容。两个痴儿年幼无知,尚不懂得父母的辛苦。饥肠辘辘时,他们只会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号哭,不停地发脾气,要东西吃。在诗人看似平淡的话语之下,其忧伤痛苦之状如在眼前,让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实乃泣血之作。诗人以无忧年少开篇,最后却以哭嚎饥饿的痴儿作结,这无意的对比中,透着多少人生心酸!中间,诗人又用克制而隐忍的笔调写出了成年后生活的不易,简直是当下中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非常富于人情味。这样的诗作,或许听着不美,但绝对算得上一首好诗。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提供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