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清明旧事》作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7 11: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是一年清明节,中国人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踏青、祭祖,牵动所有人的心。可以肯定,全国人都在用不同方式祭奠自己逝去的亲人。也有很多儿女们为了生存,远离家乡几千里,甚至几万里,不能每年都到亲人的坟前祭拜,心里难免有很多委屈。
  各地清明节都是以祭祖为主,在形式有着很大差异。我们这些长期在外面的游子,见识了广东人清明拜山(坟,大概这里人忌讳说坟)不同场面。隐约中可以看到游子们用泪水、汗水换来今天的幸福。
  九十年代初,一些敢于打拼的人,不甘心家乡(大多数都是农村人)一穷二白的落后现状,勇敢地走出大山,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广东沿海打工。这里每月工资三到五百块,说是很低,比家乡强多了。
  这个时候出来,必须要有《流动人口证》、《边防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到了广东要办《暂住证》,进了厂还要办《健康证》、《上岗证》。就说前面四证,多数都是不齐备的,有大批人什么证都没有。当时,广东省政府还没有能力接纳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涌来的外来人口,当地居民也不习惯这种快速发展,都抵制甚至欺负外来打工人,一些五十、六十岁的老头,大白天见到漂亮的女孩公然非礼。来珠海的人流,没有证件,无法通过“上冲检查站”,除非有老乡、熟人接应。
  到了中山、珠海的人很难找到工作,即便有厂家需要招工,名额有限,而应聘的人排成几条长龙。白天到处找工作,晚上多达十几个人,不分男女,挤在老乡租住的一间低矮潮湿旧铁皮房里,冲凉、大小便的地方都没有。等到天黑下来,治保会、派出所突击上门检查证件,没有证件的人二话不说,统统抓走,送到阳江劳改农场做一个月苦工。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手机,联系相当困难,就连老乡也没有办法知道,被抓的人送去什么地方了。为了逃避检查,只要听到风吹草动,男男女女就立即逃出棚户区,跑到附近的山上去。
  山上长满树木荆棘,没有空旷的平地,也找不到能避风雨的山洞。很多出来的人因没有证件、没有老乡或不好意思长时间为难老乡的人,一时工作找不到,口袋里没有几个钱,一直都躲在山上,用冷水泡方便面吃,山上只有坟墓前可以睡觉。那些修的很好的坟墓,墓前用水泥铺成的拜塔,比较干净,早被人占据了,后上山的人只能睡在很差的坟墓边。虽说珠海不是很冷,蚊子多得能咬死人,遇到夜里刮风下雨,这些“难民”就更可怜,很少人有雨伞,每个人只能顶块废弃的薄膜背靠背站到天亮。
  广东人很迷信,最重视拜山,在他们心里比过春节还重要。清明节将近,当地人陆陆续续地开始拜山。广东人防止火灾的意识很强,清明节到山上不放鞭炮,很少烧纸。拜山用的祭品家家都有整条烧鸡、烧鸭、烤猪,水果、啤酒、白酒、香烟等,这里拜祭完毕,就到别地方去拜祭,几天才能拜完十几座山,遗下祭品就回家。躲在山上的人,有的几天没有吃东西,见拜山的人离开,马上将这些祭品收集起来,和同伴们一起享受。特别是富豪拜山,祭品很多,一条烤猪重达八十斤,可以供山上几十个的“难民”饱餐一顿。这段时间,山上的男女都在密切关注拜山的祭品,只要拜山的人离开,立即将祭品全部收走,“难民”饥一顿饱一顿地一直吃到清明节结束。当地人拜山过后几天,到山上察看,见祭品都被上山的“难民”吃掉了,心里有些不高兴,也不好意思发脾气。到第二年清明节拜山,拜完一处山,家人将烤猪、烧鸡、烧鸭都带回去了,只留下水果什么的,自己不吃就送给外来人吃,有的送到工厂让打工人吃。
  现在条件很好,靠吃清明节拜山祭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国家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节日,放假一天,工厂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放假多达五天,相距千里的务工人员有机会回乡祭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