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回复: 8

“生于末世运偏消”——电影《红楼梦》杂谈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1-5-29 09: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家收拾东西,不经意找出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系列故事片《红楼梦》的DVD光碟,也就此打开一份封尘已久的记忆——少年时代,我是个“红迷”,当年这部电影可是一道大餐。
  1989年9月,电影《红楼梦》在京上映第一、二部,我幸运地经历了首映式。那是在西单的首都电影院——当时北京最好的两家电影院之一(另一家是东单的“大华”),影片从晚上8:10演到次日凌晨1:30。在回家的路上,长安街萧瑟清冷,街头还有荷枪实弹的站岗的军人——那个夏天的政治肃杀的气氛还未完全消退。而对于一个沉迷在古典文学的少年,脑海里却都是艺术的欢愉:耳边响着音乐的余音,努力用记忆去保留的才掩卷的鲜美画面……在那个初秋,我的《红楼梦》情绪因电影而推向高潮。
  等我看到电影的续集(第三、四部)时,“红楼”的热情已经消退不少,电影续集的上映并不及时,至于最后两部,已经忘记是何时看的了。这倒不是电影后边拍的不好,而是我宁可重温头两部——贾府和宝黛最好的时期,不愿看后面的悲剧。只是,热情的消退并不意味不再关注它,但令我遗憾的是,这部我心目中最好的“红楼”作品,公映后一直反响不大,如今的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这部作品。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再次重温它,早没有当年的激情,但审美的层次却提高很多:这部明珠蒙尘的巨作,制作之精良、艺术价值之高,堪称一部杰作!它只是生不逢时,且至今养在深闺,是时候为它写点什么了。
  (一)
  《红楼梦》是部小说,影视是将之真实化呈现的媒介,是以统筹剧本是首要任务。然而面对伟大的作品,改编谈何容易!曹雪芹是语言大师,书中对话的精彩生动,几乎使后人没有可重塑的空间,何况它还是一部没写完的作品,如何收尾也是充满争议。不同于1987年成功的电视剧《红楼梦》,电影的结局采用的是高鹗的续本,大概是“黛玉焚稿”“宝玉出家”等非曹公的经典片段不忍割爱吧。通观此片,剧本的立足点是讲一个圆满的故事,并无探讨“红学”的愿望,故在情节的设计上,往往要照应后面的高鹗撰写的结局。但由于电影的时间限制,表现原著不及电视剧从容,因此,在不违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压缩、改编、合并、调换一些场景,这是电影版的一大特点。对于习惯与原著亦步亦趋的观众,会不太适应,但如果从故事的角度去看待它,会发现电影的改编非常有水平,处处生伏笔,回回有照应,很少犯逻辑错误,且根据电影艺术的特点,适当设计增加一些书中没有的场景,部分情节的表现力甚至超过了原著。
  举个例子:片中,宝玉书写“绛云轩”后挂起来,黛玉见了说好,在原著中只是一个小片段(第八回),情节就此结束,并无深意。及黛玉丧父,自扬州回贾府,书中只是说“见面是彼此悲喜交接,未免又大哭一场”(第十六回),这是曹公的省笔,以免与黛玉第一次进府重复,本是高明的写作手段。但在电影中,两段不相关的事情被巧妙的联系起来,于是有以下场景:
  宝玉听说黛玉要回来,忙不迭地翻找收好的书法作品,丫鬟们也在帮忙,其中有一张是“绛云轩”,最后都不满意,研磨重写。为什么要写?这是呼应黛玉夸他书法好的场景,表现宝玉是如何在乎她的评价,收藏的“绛云轩”就是证明。那写什么呢?就写“颦颦”二字,然后挂到黛玉的屋里,又呼应了宝黛初见时的场景。次日,黛玉神情寥落地回来,进屋倍觉凄凉,自此父母双亡,彻底寄人篱下,不免伶仃徘徊,突然发现墙上挂的宝玉的书法,不禁洒泪,而宝玉兴冲冲地冲进来相会,不意发现黛玉情绪不对,则立刻屏息静气,目光充满怜爱,最后相陪洒泪……
  这段戏极为精彩,比起原著,情节更丰满、更感人,对前面剧情的巧妙呼应,又很好地阐扬了原著“金陵十二钗命册”的伏线写作方式。而这种情节、道具的前后呼应,在片中比比皆是,大如首尾的“太虚幻境”,小至“石呆子的扇子”。毕竟电影的时间有限,要利用每一场戏、每一个细节来表现最多的内容,但对于一部长达735分钟的巨片,剧情做到丝丝入扣的地步,谈何容易?而出色的剧本,保障了叙事的流畅,如作文章,起承转合,每一情节都不是空中楼阁,皆有前后关系可依。
  然而对于电影而言,由于它的弱点是篇幅有限,压缩、合并剧情固然必要,但也会导致一个弊端,即将原著(前八十回)视为“圣经”的一般“红迷”不易接受,大概只有非常熟悉原著并领悟其精神的读者,才会跟上电影的节奏,才会欣赏其改编的精妙之处。尤其是经历87版电视剧“洗礼”的观众,大多会觉得改编原著过大,有许多精彩的片段没有表现出来。而在有限的时间里,人物的出场自然受限制,演员表演的空间也相应要少,自然给观众的印象要淡。《红楼梦》原著人物太多,故事枝蔓太多,其实电视剧是最好的表现方式,电影只适合表现其中的一段情节。但无论如何,89版电影的改编已经很不错了,相信日后也未必有人敢以电影的形式再去挑战《红楼梦》,即使有,也不具拍“六部八集”的条件,更未必有当年编剧的功力,没有意外,北影的《红楼梦》,算是电影艺术对原著诠释的“绝唱”!
  (二)
  《红楼梦》影视作品的成功,人物的塑造是关键。主要人物无非是宝黛钗、凤姐、贾母等几个人,宝黛尤为重要,堪为一栋房间的大梁。电影宝玉用的是女生反串,引起一些争议,但平心而论,演员的表演还是到位的,而配音是老艺术家李梓,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功力。当然,关于女宝玉的评价是见仁见智,而黛玉我更认可电影中的陶慧敏版,这倒不是陶妹妹比陈晓旭更漂亮,而是出于对原著的个人理解。87版对原著亦步亦趋,这是优点,然在黛玉的理解上则有教条之嫌。不错,林黛玉是个“神仙般的妹妹”,气质不似人间,又是才女,缺点是好使小性,胸襟不及宝钗,这是曹公的定位。然而黛玉容貌之美,绝不亚于宝钗,书中只有一次提到“人人都说黛玉所不及”,那是笼统的说法,其余章节皆相提并论,凤姐喻为“美人灯”(第五十五回),兴儿见了“大气都不敢出”(六十五回),即便庸俗如薛蟠,一见也要“酥倒”(第二十五回),曹公自己也忍不住赞叹“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第二十六回),若仅以风流气质,何能如此迷人?若只凭诗词才气,而兴儿、薛蟠辈情何以堪?选择演员,若仅突出“神韵”而少“颜色”,置于以宝钗为首的红楼诸美女中,再突出她的尖酸刻薄,这样的黛玉,谁会喜欢?比起宝钗,容貌、脾气、胸怀、情商皆不及之,只有才气稍高,但也压不倒对方,处处不及人,哪个读者又会盼望成全宝黛的爱情?难道黛玉的优势只有身世凄苦而博得读者同情吗?由此可见,87版黛玉的形象塑造是有缺陷的,当时也遭到了专家的非议,如陈怀恺(陈凯歌之父)就说,电视剧的人物是“喧宾夺主”,即凤姐太光芒,黛玉太暗淡。电影则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个缺陷,或许有当时舆论的作用,但电影开拍时,电视剧尚未上映,因此更多的还是主创者对角色的理解,有意弱化主角黛玉在性格上的缺陷,使人更加同情其最后的命运,也使《红楼梦》爱情悲剧的主线会更有感染力。片中的黛玉固然可爱,实际上,无论书中多不堪的人物,电影塑造他时总是留有余地,如赵姨娘,固然是可厌的角色,但导演总会在她不得体地发泄情绪后,给予一个弱者无奈的镜头,淡化她的缺点。这种对人物命运的深深同情基调,不分轩轾,贯穿了整部电影。
  至于宝钗、凤姐、贾母等角色,影视双方各有所长,其它配角,也大致如此。但可惜的是,电视剧占了“先入为主”的先机,使得观众对电影角色的衡量标准未必依据原著,而是电视剧。何况红楼人物太多,曹雪芹的描写太传神,影视剧翻拍,人物能有一半让大众满意就不错了,在一部空前成功的作品之下,电影所承受的挑剔要多很多,人物的造型与塑造一旦出现闪失,更容易导致质疑——毕竟观众口味大多以人物塑造为主,并不在意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段。总之,电影最大的弱点不是人物的刻画,而是“后发劣势”。它最大的失败不是艺术水平,而是当时的电影人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实幻想,对观众娱乐心理的判断失误,这个后面还要谈到。
  (三)
  从书中看,作者曹雪芹应是个人生阅历极丰富的人,只有如此深的阅历,才能写好如此复杂的人情故事。作为影视艺术的掌舵人——导演,影视作品与文学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导演的“笔”是镜头,用自己的阅历与才情,构画着人间百态。我不是专业人士,不懂电影的技术,判断《红楼梦》影视作品水平高低的依据,只有依照自己对原著的理解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看导演能否尽量还原时代,能否体现出如曹雪芹般洞透的人生阅历。看过此片之后,我必须承认,谢铁骊导演出色地实现了这种期盼,他的水平让我对中国导演刮目相看,不愧为当年的金鸡奖得主!
  无论电影的表现手段如何变化,故事片要讲的终归是故事,故事的背景又是在古代,而古代人的生活场景能否尽量准确地呈现,这是《红楼梦》作品成功的关键。我非常佩服李安,尽管他的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显得过于隐晦,但他的两部与中国旧时代有关的作品《卧虎藏龙》与《色戒》,都很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从服装、道具到人物的化妆、言谈,即便有专家指导的功劳,也可以看出导演个人深厚的历史素养。87版《红楼梦》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对历史还原的成功,而谢铁骊在电影中做的更出色。中国电影从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开始,可以清晰地看出与过去的割裂,在电影技术的运用上,“第五代”以后无疑更高明(当然,这和他们有条件吸取国外的电影艺术有关);在思想深度上,只能说各有所长,老辈小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与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环境有关;但在对传统文化理解与演绎方面,老一辈无疑要好得多,“文革”之后传统文化断层对新一代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台湾的李安则无这些问题。小时候看一些老电影,如《林则徐》、《甲午风云》、《桃花扇》等历史题材的故事片,道具很简陋,镜头语言略感生硬,无法与现在相比,但演员举手投足之间,总觉得有古代的味道,毫无做作的痕迹,现在阅历深了,才明白彼时导演与演员“去古未远”——准确的说是“去民国未远”,成长的环境与“文革”之后是不一样的。谢铁骊的家庭背景一般,不算文化世家,但生长的南方的他,颇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自身的素质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他对历史细节锱铢必较的态度,也保障了影片的质量。直至今天,如果电影《红楼梦》不去承担过多的名著改编的压力,仅以“历史古装”而视之,可以断言,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出品的质量最高的“历史古装片”。
  不过比起还原历史,谢导演真正的优势是深厚的人情阅历。电影《红楼梦》的最大长处是生活的气息浓,毕竟生活状态的呈现要更容易些,人情世态是不分历史阶段的。在“生活化”的宗旨之下,影片中演员的表演或有未到位之处,但导演总能在场景的设计上用一些小细节来弥补,使表演不单调枯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那么看着像演戏。导演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在场景中利用电影的优势,近景的主要人物活动时,远景常常辅以其他人物活动,他们每个人也有戏份,该说的说,该笑的笑,该干活的干活,虽看不清面目,却混有微弱的声音,最终目的不是表演,而是烘托场景,尽可能减少电影是在“演戏”的感觉。在另一方面,情节设计上常常加入导演即兴的发挥,使之更合理,更符合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比如剧中宝玉摔玉这两段戏:
  第一段是见到黛玉没有玉而“发狂病”,原著只是“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第三回),而在电影里,宝玉并不立刻就摔,而是先坐下发愣,配乐适时响起,镜头切换至贾母、王夫人,都报以关切的目光,宝玉刚有动作,王夫人即起身去阻拦(但晚了)……细思之下,此情节的设计非常符合人情逻辑:以宝玉的情绪性格,溺爱他的长辈素日必知,一看他的样子,理应有所预料,如果干巴巴地坐等他摔,未免太迟钝,平日对宝玉的溺爱又体现在哪里?导演对镜头的调度、配乐的时机的把握,充分体现了电影艺术自己的优势,使观众感觉:原来影像艺术的表达有时甚至可以胜过看书的想象。
  第二段“摔玉”情节是在潇湘馆,即“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在原著里,黛玉见宝玉要摔,只是“早已哭起来”(第二十九回),丫鬟们自去阻拦,而电影里加了个小情节,让黛玉也上去阻拦一下,但因体弱抢不着之后,再退到一边哭。从情理上讲,黛玉尽管讨厌“金玉良缘”,但毕竟也认同玉是宝玉的“命根子”这一事实,不希望他受到意外的伤害,不可能坐视不管。原著中没有这个细节,完全是导演凭着对原著以及人情阅历而加上的,这一神来之笔,让黛玉的形象更立体,不再是一味使小性,人物也更可爱,陶慧敏的林黛玉总有千般不好,但可爱是公认的,正是影片中大量用心设计的细节积累的结果。片中这样的小细节还很多,举不胜举,既反映了导演深厚的艺术功力,也源于导演对原著精神的领悟很深。其实亦步亦趋地还原,并不一定就是忠于原著,“红学顾问”学问再高也不会拍戏,真正的创作还是要靠导演对作品的理解、对影视语言的运用。就此而言,我认为谢铁骊的《红楼梦》尽管不完美,但却是所有红楼影视剧中最能体现原著精神的。
  一切艺术都是对生活的感悟并提炼,感觉固然重要,但提炼事关艺术家的人文素质。近二十年来,在经历了对国产电影一次次的失望之后,暮然回首,竟发现中国曾经有过像谢铁骊这样出色的电影艺术家。可惜的是,尽管作为导演,谢铁骊的水平无疑比王扶林高,付出的心血也一点不比对方少,最终得到的却是冷落。我想,一个业内的好评(凭此片获1990年金鸡奖最佳导演)不算什么,对于《红楼梦》这样的题材,广泛传播才是导演的最大愿望,这无疑会使他耿耿余生的。其实谢导大可问心无愧,电影《红楼梦》的冷遇,本不是艺术问题,而是时代需求的转移。
  (四)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是书中探春的判词,用来形容这部电影最为合适不过了。电影制作不可谓不精良,主创人员不可谓不用心,艺术水平不可谓不高,但反映却平平,就市场效果而言,堪为失败之极。更可悲的是,至今也没有多少人看过,网上流传的,只是画面粗糙的视频版本,也提不起观众的兴趣。是啊,电视版使观众对《红楼梦》的感觉“先入为主”,而电影这么长,不适合观看——谁会在电影院里把这735分钟的片子看下来?这些都有道理。但造成电影在市场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是那个年代民众娱乐口味的改变,导致作为标准的艺术电影《红楼梦》,没有施展的空间,只能沦为一曲恢宏的艺术挽歌。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影是民众娱乐的主要方式,那是因为在“后文革”时代,“样板戏”的文化禁锢一放开,观众的文化需求极大地调动起来,电影恰恰填补这片空白,一时新片一出,万人争观。而电视剧呢?连电视机还没普及到各个家庭,更谈不上什么精良制作,87版导演王扶林说,那时的影视人才都在电影圈,不是虚言。但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拥有电视机的家庭逐渐增多,电视剧开始占据市场,毕竟比起电影,足不出户又不花钱的方式太享受,这导致电影的颓势不可避免。但心高气傲的电影人不肯认输,北影拍《红楼梦》就是对电视文化破釜沉舟式的反击,他们当时很自信,据说看了87版电视剧后,电影人曾轻蔑地说“不过是连环画嘛”!主演之一刘晓庆更是口无遮拦——“王扶林是什么导演?谢铁骊是什么导演!”然而他们都低估了电视文化的冲击力,何况那是一部诚心打造的电视剧精品,尽管它在艺术的表现上有缺陷,但足以使观众对《红楼梦》的想象定格,而晚来者,不管艺术水准多高,却也要接受观众的习惯口味的挑剔。对于影视工作者而言,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时的电视剧是更合适的发展平台,《红楼梦》的几位主演(如陶慧敏)付出了许多,却没有通过电影大红大紫,后来,反而凭借拍电视剧而家喻户晓。
  无论如何,艺术终究要扎根在社会的土壤里。1989年是中国政治的分水岭,也是艺术的分水岭。自“解放思想”以来,相对宽松活泼的社会氛围,以及贯穿整个十年的理想主义激情,皆随风而去。精神幻灭之下,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欲望放纵和唯利是图。蒸蒸日上的经济表象,如同繁华似锦的大观园,却容不下追求自由恋爱的宝黛。如此之下,民众的娱乐口味与审美趋向皆发生异化,简单式的娱乐放松,取代了建立在美学之上的深度思考,已不是“开卷不谈红楼梦,遍读诗书也枉然”的时代。艺术电影的没落正逢其时,不仅谢铁骊遭到了事业的滑铁卢,另一位风靡八十年代的大师——谢晋也不知所措。而能成点气候的,只有王朔、冯小刚们玩世不恭式的嘲讽,文艺的品味最终彻底滑向东北小品的庸俗。外无环境,自乏耐心,曾经骄傲的电影人,无法不与世推移,最后连诚意也逐步丧失,影视圈沦为黑厚学横行的名利场,如贾府般遍地狼藉,甚至找不出几只“干净的石狮子”。回想当年,谢铁骊去杭州选演员,和陶慧敏一起吃饭时,陶害羞地连筷子都不敢动;在今天,主动用色相换取角色的利益交换,几乎成了“行规”,投怀送抱,还唯恐不及。回想当年,演员一起要拍三年,其间不乏也有探组的领导,但还保留着只“赏美”、不敢“轻举妄动”的拘谨;而今天的演员集中,可以为供刘志军式的领导选美,明星的运作方式可以是先当“小三”再被主人花钱“捧红”……浊世滔滔,无论影视制作的技术提高多少,演员的选择有多用心,表现的手法多先进,但在精神上已背离了艺术,气质上已沦为功利,后来新版红楼的失败即是证明——那不是技术上的退步,而是精神气质的丧失。
  天哪!居然用了这多字去写一部尘封的电影!也许是自己岁数大了,开始怀旧了。而那时我只是个懵懂少年,即使几十遍地读《红楼》,但审视世界的眼光依旧单纯稚嫩。不知不觉,人到中年,才发现自己的审美趋向早奠定于那时的《红楼梦》,当年读书观影的一片痴情,早化为身不由己的洞明世故。谨以此文,向伟大文学作品致敬,向那个时代严谨的艺术家们致敬,并向自己的青年少春致敬!本是“仙姝寂寞林”,无人理会又算得什么?曹公自己不也“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吗?所有埋没在俗世中的精彩,如黛玉香塚下的落花,任是“红消香断有谁怜”,亦“强于污淖陷渠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0
发表于 2021-5-29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21-5-29 11: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幸运呢,能有幸经历首映。不过连续看大半夜也真是够累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1-5-29 1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电影的好感也许和首映有关系啊,不过还是想抽时间重温了,还有晓旭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1-5-29 13: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年龄,知识,人生阅历的不足吧,我看好王扶林的,北影的也看了,宝玉又矮又无气质,傅艺伟的宝钗不如张莉有味道,刘晓庆的熙凤跟邓婕的不成比例,陈晓旭与陶慧敏的黛玉应该在伯仲之间吧。因为我对黛玉不是太欣赏!东方闻樱的探春应该不要讲了吧!        我一八零后,马车夫,学问浅,讲讲自己的看法。不赞同请也别骂人攻击。俺就一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1-5-29 14: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少红版红楼梦不应该在讨论之列,李版红楼不知应该归到哪一类,看这版红楼我有一种09年开垃圾车的感觉,仿佛在参观垃圾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1-5-29 15: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涯叔太小心,不过说个实情,也没敏感字眼,把我的回复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1-5-29 15: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用女子去演,天生就输了一截,我也买了电影的DVD,看了几段,实在看不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1-5-29 15: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底下不少评论对女宝玉天生带着偏向,其实同样是受了87版影响力太大的影响,看看其他男宝玉还有能接受的吗?宝玉反串是非常普遍的,甚至当年87版很多女演员是奔着宝玉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