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5|回复: 19

泉香品异,共举此瓯茶——茶的故事(连载)

[复制链接]

4

主题

34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发表于 2021-5-29 09: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香品异,共举此瓯茶
  ——名人与茶的故事
  从古蔺马嘶举办茶文化节的联想(代序)
  马嘶海拔千余米,春夏秋冬晨雾趋。
  雨露阳光沐绿芽,浓情妙趣总相宜。
  马嘶茶办文化节,历史传承所必需。
  云贵川边原产地,泉香品异足称奇。
  提到茶,这当然是一个最熟悉不过的字眼,因为本人就是一位嗜茶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当中,还是开卷读书,还是电脑写作,一杯清茶总是我的最爱,闻香品呷,乐此不疲!推己及人,原来我还只是乐于此道中的一粒微尘罢了。
  此前,马嘶苖族乡依托底蕴深厚的茶马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茶文化节。2017年这第三届茶文化节,举行了开幕式文艺表演、DIY采茶观光游、苗家文化体验活动、特色农产品展销、苗家长桌宴、篝火晚会、画眉打彩、“建新春露杯”围棋比赛以及民俗歌舞文化展演等系列主题活动。我1952年就曾在马嘶工作过一段时间,马嘶产茶的柳沟、茶园两个村曾属建新乡,其茶称为“建新春露”,在古蔺很有名气,原属马蹄区管辖,1953年我到马蹄区工作后,也多次到建新乡了解过茶的生产和收购工作。2006年将柳沟、茶园两个村划入马嘶苗族乡,因此我对马嘶茶文化节的活动非常关注。
  马嘶苗族乡是古蔺县三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地处赤水河边,过河就是贵州地界,属乌蒙山系,毛  、周副  、朱总司令率红军长征曾两过养马嘶。其种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同时,当地苗族手工蜡染、刺绣、织布等工艺古朴、纹式独特,更是古蔺麻辣鸡的发源地。马嘶苖族乡境内有哆啋湖、天生桥、一线天、飞凤寺、茶马古道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以“苗家风情、采茶品茗、避暑观光”为旅游特色。由此,让我产生了无限的联想。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千载的孕育和发展,它积蓄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浑厚,涤荡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不朽的性灵。
  “茶香幽远千年史,茗色不减万古情。”茶滋润了中国人几千年,在我国有“国饮”之誉。古语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茶兼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载体。喝茶是一件雅事,自古以来被视为是文人墨客的专利,文士茶道的流行,也就是这个原因;同样有意思的是,饮茶我国也是最俗之亊,君不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容乃大的茶之本性;宽容平和而随意,高雅大方不脫俗,盏茶浓情妙趣多。唐?元稹写茶的宝塔诗就妙趣横生哩: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峉,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誇。
  饮茶对我们的身心俱益。人们对于茶的认识和利用经历了从药用、食用到饮用的过程。饮茶从我们的身体对营养的摄取而言,茶叶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糖类与类脂、多种维生素,以及茶叶中的各种矿物质等各种营养元素,都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饮茶又是陶冶心性之举,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可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和”是茶文化主体精神之一,所谓“和”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又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互相协作、互相理解、团结奋进的精神相吻合。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证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原产地的中心。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计330余种,而在中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份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并还在不断发现之中。已发现的山茶属约有100多种,在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地位。由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表明中国的西南地区就是山茶科植物,也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中国是世界最早确立“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的国家,现今世界各国的“茶”字及“茶叶”译音均起源于中国;中国有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多的茶文物;中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和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地方;那里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那里的野生大茶树又表现有最原始的特性;另外,从茶树的分布、地质的变迁、气候的变化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也都证实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结论。而中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和四川,则是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从唐代以来的名茶记载来看,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名茶在全国佔有相当份量,而四川更胜一筹,以唐朝五十种名茶来看,四川的名茶就有蒙顶石花、泸州茶、峨眉白芽等十七种。从白居易当时的两首诗,就足可证明蜀茶的名贵。一首是《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云: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友人寄给白居易一包四川“火前春茶”,诗称不寄他人先寄我,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因为他是品茶行家。白居易再一首是《萧员外寄蜀新茶》云: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泉香品异,这样才觉珍贵。由此可见,四川茶在唐时已经声名大振了!
  古蔺地处四川盆周,属云贵高原乌蒙山体系,种茶历史也源远流长,仅马嘶种茶历史就可追溯到唐代。这里的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有茶树自用,因为古蔺山多田少,主产是小麦、玉米、红苕、洋芋等杂粮,因此家家户户特别需要饮茶。而且他们饮茶很特别,就是用一个砂罐儿装山泉水放入茶叶(人们同样很注重水质),然后放在炉火上煨,被称为“罐儿茶”,吃了麦面饭或包谷螺丝饭后,一家老小闲暇就喝“罐儿茶”,既可帮助消化,又可提神解渴。客人来了,就敬上一杯“罐儿茶”;开大小会,也喝“罐儿茶”,特别是冬春生产队开会,中间放一个火炉(有的是地炉),炉火上煨的就是“罐儿茶”,大家坐在火炉周围,边开会边可喝“罐儿茶”呢!我1952年冬天在古蔺水潦也即“鸡鸣三省”搞土改,当地大多数是彝胞,每晚开会大家就坐在地炉周围,炉火上煨“罐儿茶”,茶香四溢,喝上一杯浓浓的“罐儿茶”,真是口内生津,提神打气,至今我还难忘那美妙时光啊!
  我国利用茶叶的历史久远,咏茶诗出现也很早。最先在诗歌中表现茶的,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的《诗经》,不过在《诗经》产生的时代还没有“茶”字。“茶之始,其字为茶。”“茶”字是到了唐代才有的。《诗经》中,写到“荼”的有七处。由于“荼”一字多义,有人说这7处的“荼”都不是茶;有人则认为虽不全都是茶,但也不是全然非茶,苏轼于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在黄州,作过一首《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开头有两句:“周诗记荼苦,茗饮岀近世。”苏轼认为饮茶虽盛行在唐宋,但《诗经》中已有茶的记述了。
  也有人认为西晉左思的《娇女》诗是中国最早的茶诗。诗中写有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首咏茶诗:一首是張载的《登成都白菟楼》,用“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荼岀巴蜀,椒、橘、木兰岀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増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人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由于茶的发展和人们对茶的喜爱,也就有了茶道、茶艺、茶情、茶趣、茶礼、茶宴、茶话、品茶、斗茶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因此,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源远流长的。而当今饮茶被称为“国饮”,毛泽东就说过:“我不喝洋茶,不喝洋茶!要喝,还是中国的土茶好。”他的诗句“饮茶粤海未能忘”,用以酬答柳亚子“粤海难忘共品茶”的诗句,成为历史佳话和感人故事。为了传扬中华茶文化,古蔺马嘶苗族乡举办茶文化节就值得肯定和赞赏,由此我受到启发和联想,所以,我就准备在此说一说茶的故事,主要是名人与茶的故事,为马嘶茶文化节助助兴吧!东坡先生《西江月》说得好: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
  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此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附:古蔺马嘶茶文化节图片,请朋友们鉴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655

帖子

44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11
发表于 2021-5-29 09: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品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1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感谢天涯社区、社区管理员最终审核通过《泉香品异,共举此瓯茶——茶的故事(连载)》的帖子。因天涯诗会有“茶舍”这个专栏,所以我想凑凑热闹,在这个专栏发表茶文化的系列故事和文章,与网友们交流。祝天涯社区繁荣兴旺!祝社区管理员红五月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12: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913DIANDU6Lv 30 时间:2021-05-11 22:43:38
  来品茶
  -----------------------------
  热烈欢迎老师光临,给老师奉敬上一杯奢府茗茶,祝老师在红五月里诗思如潮,大放异彩!
  (古蔺马嘶的奢府茗茶,据清嘉庆年间茶马古道"贡茶碑"记载,明奢香曾将古蔺建新茶进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42

帖子

13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7
发表于 2021-5-29 13: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品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327

帖子

33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21-5-29 14: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诗赏文,学优才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84

帖子

14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79
发表于 2021-5-29 14: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29

帖子

19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57
发表于 2021-5-29 15: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中国文化,品中国之茶。赏诗词魅力,观苗家美景。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192

帖子

342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26
发表于 2021-5-29 16: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327

帖子

33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
发表于 2021-5-29 17: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