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回复: 0

古代劝谏不成功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6 05: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古代,臣子劝谏君皇总能成为一段佳话。而在这些劝谏的臣子当中,也有很多没有成功而受到迫害的。师哈哈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代劝谏不成功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劝谏不成功的故事篇1:关龙逢
  夏桀时大臣,关姓始祖,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关龙逢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想远远离去。在关龙逢被杀后,夏桀众叛亲离,夏朝不久就被商汤灭亡了。关龙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谏臣。
  古代劝谏不成功的故事篇2:比干
  纣王亲近奸佞,排斥忠良,残害百姓,变成天怒人怨的暴君.他的哥哥微子劝他他不听,只好离 开他,他另一个叔父箕子批评他,他就把箕子囚禁起来.从此无人敢再劝谏,有人干脆投奔周武王去了.
  比干想到自己是国家元臣,责任重大,他苦苦相劝,纣王不听.他叹息说:主上有过错不劝谏就是不忠,怕死不敢说真话就是不勇敢,即使劝谏不听被杀,也是尽到了忠臣的责任了.于是下决心冒死强谏.纣王被责问得无言以答,就问比干:你为什么要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我为的是叫你痛改前非,保住商朝的江山.比干连续三天进谏,纣王恼羞成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现在我要拿你的心来验看一下!于是就命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赏,并且用火焚毁比干的王的叔父,由于直 谏纣王以死相争,被摘心而死.
  古代劝谏不成功的故事篇3:屈原
  公元前320xx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古代劝谏不成功的故事篇4:海瑞上奏疏劝谏嘉靖
  海瑞,字汝贤,广东琼山(今属海南省)人,明代著名清官。他先是任地方小吏,后入京做了户部主事。
  那时,明世宗朱厚熜整天求神斋醮,不理朝政,许多大臣一味迎合,争着向他禀报吉祥的征兆。
  海瑞又了解到,过去,御史杨爵曾上疏,劝谏明世宗不要迷信鬼神,结果被拷打,还做牢八年,几乎送掉性命,自此以后,在没有人敢上疏劝谏了。
  海瑞经过考虑,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给明世宗上了一道奏疏,劝他不要再迷信鬼神,要尽心朝政,洗刷数十年积下的错误。
  他在奏疏的最后说:陛下不理朝政,却急于升仙,超脱世俗,耗费精力,劳碌心神,去探求那捕风捉影的事,希望达到茫茫然不可了解的境地,臣认为会一生劳苦,最终也不会有成果。现在朝中的大臣们拿着俸禄,喜好阿谀奉承,小臣们害怕得罪又不敢出声。臣忍不住愤恨,所以冒死上疏,愿意尽微薄的力量,希望陛下听从。
  明世宗接到奏疏,顿时火冒三丈,将奏疏扔到地上,对左右侍从说:赶快把海瑞抓住,不要让他跑了。
  宦官黄锦在帝边说:听说他上书的时候,知道触犯君主应该杀头,已经买下了一副棺材,和妻子诀别,让家童仆人也都走了,他在朝中专等发落呢。
  明世宗愣住了。后来下诏把海瑞关进监狱。穆宗继位后海瑞才获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