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回复: 0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不同环境下紧急避震的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1 0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在家中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站在房间中央;
  这都是身体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
  住楼的朋友,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
  ——牢固的桌子旁边或床旁边或者其他牢固的较大物体旁边(一定不要藏在下面,会更危险的);
  ——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墙上的扶手。
  ——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住平房的朋友:
  如果室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
  ——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
  ——不要躲在窗户边;
  ——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
  ——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2)在学校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特别对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要多关照。
  正在上课时:
  ——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慎行);
  ——震时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不要跳楼,不要拥向楼梯等等。
  在操场或室外时: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3)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
  ——如不得已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壁处或栅栏处;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待地震过去后,听从服务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的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吊灯、广告牌等高耸悬挂物。
  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4)在户外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
  ——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等。共2页,当前第1页12
  注意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注重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5)在野外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郊外旅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野外游玩、拾柴或放牛,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场地;
  ——选择开阔、稳定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
  避开以下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库坍塌而涨水,或出现海啸;
  ——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洪水;
  ——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或遭遇洪水。
  避开以下山边的危险环境:
  ——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或危险仓库,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