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4: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祖国”在孩子们心中,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祖国是一个什么概念,孩子们可能不是很清楚,但他们心中那种民族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本单元就选择了几篇具体感人的心中有祖国、为祖国争光的故事,让孩子们通过具体可感的事例体会“祖国在我心中”。
本单元编排了《国徽》、《回自己的祖国去》《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三篇主题课文、一个语文天地和一个习作。《国徽》是一篇朗朗上口的儿童诗,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对三个不同画面的描写,使学生感悟到不论大事小事,应时时处处把祖国放在心里。《回自己的祖国去》记叙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客居美国,在听说祖国解放后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懂得学成本领要报效祖国。《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则通过意大利少年维护祖国尊严的事情,让学生感悟祖国的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38个生字,在低年级学习识字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2、会写29个生字,掌握每个字的正确笔顺。
3、感情朗读《国徽》一文和《回自己的祖国去》《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这两篇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初步学习读懂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巩固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记,书写生字。
2、初步学习结合语言环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善于倾听、大胆发言,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畅谈所知,发表意见,反复读诵,勇于实践,在合作探究中感悟内容,深入体会,并进行拓展运用。
4、学习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表现不同的感情。
5、培养预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中体会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为祖国做出贡献,维护祖国的尊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时设计
本单元共安排10-11课时,《国徽》两课时,《回自己的祖国去》两课时,《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两课时,语文天地三课时。其余课时机动安排。
单元主题教学活动综合设计:
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过去、熟悉现在、体会变化、畅想未来(家乡、自己家、自己和家人),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意识。
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一:昨天的故事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教师把准备好的一张老照片给学生看,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故事要真实)然后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张小小的照片里有这么动人的故事,他记录了一段过去的时光,大家看了这张相片还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去了解的动机。)
2、揭示活动主题。
我想同学们每个人家里都有照片,你知道他背后的故事吗?你想去了解吗?那我们就来开展一个以“回忆昨天”为主题的小记者采访活动。
3、制定方案,实施活动。
①大家从家里找一张最感兴趣的老照片,仔细观察,看自己最想了解什么。
②想一想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可以去采访谁?怎么采访?(此环节可把第四单元的??调整到前面,结合这部分来进行,让学生练习采访,学习制定采访提纲。)
③把自己的采访提纲和同学交流一下,互相提提意见。
④按照自己制定好的提纲去实施采访,做好采访记录。
4、根据采访记录,整理出照片背后的故事,叙写成文。(与 “笔下生花”整合)
活动二:祖国 祖国我爱你
1、主题讨论,引出主题
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国人,你爱我们的祖国吗?那么,怎样才叫爱祖国呢?
(爱国旗、国徽、国歌,了解关于他们的知识;了解祖国让人骄傲的地方。)
2、调查采访,搜集资料
a、 把学生分成活动小组,各小组制定自己的调查计划,并进行分工。
b、 按分工实施活动,通过读书、采访、网络等各种渠道搜集资料。
c、 适当的时候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看各个成员是否按分工完成了任务,把资料整理一下,汇总出各小组的“采蜜集”。
3、组织召开汇报会
此环节与教材中的“口语表达”整合进行。
说明:此活动是把三、四两个单元整合在一起开展的,以上第一阶段为本单元活动内容,下面的活动结合第四单元的学习开展。
单元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建议:
考查:
1、 背诵评价:以小组互评、教师抽查的方式进行背诵的评价。
2、依据孩子们课堂上表达、交流情况,以教师评价为主,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3、依据孩子平日里的表现,采取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爱家、爱亲人、爱集体、爱祖国”这一情意目标的评价。
考核:
1、识字评价:以小组互评、教师抽查的方式进行识字评价。
2、写字评价:以写字本和听写成绩为依据,采取教师评的方式进行写字的评价。
《国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每个字的正确笔顺。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内容。
3、 理解d2中要求掌握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巩固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交流互动,探究识字、写字的方法。
2、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大胆想象,体验感悟;感情朗读,品味真情。
3、通过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句和感情朗读课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在日常的小事中,也要时时处处为祖国争光。
策略方法:训练学生口语,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训练口语;创设情境,语言渲染,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硬币一枚,课前搜集有国徽的图片若干。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教学过程:
教与学活动过程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一、(出示国徽图片)同学们,大家认识这是什么吗?
    你都从那里见过它?
    二、观察硬币的背面,看看国徽由什么组成。
    三、谈话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有一首小诗就描述了一个小同学和国徽之间的故事。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到的情况进行交流,并亲自观察硬币上的国徽,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
    在课前就让学生去了解生活中国徽的存在,并以此为突破口切入教学。
    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一、组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二、师范读。
    三、小组合作,认读识字。
    师出示带生字的词或短句。
    师指名读词语或生字,正音。
    四、师请2~3名同学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1、生自己尝试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生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3、小组读。
    4、指名读。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自己认不好或不认识的字。并和同桌同学说说不好认的字自己是怎样认的。
    生(小组互助,合作认读词语。)小组考查识字情况,全对的奖励一个小笑脸。
    5、 2~3名同学读课文。(学生之间进行随堂评价。)
    指字听读和指字认读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促使孩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识记生字。
    师请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认字方法,渗透个性化识字。
    小组检查,充分调动了小组中个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识字的评价,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具有初步的评价意识和能力。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一、请全体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首小诗描述了几个小故事?你最喜欢哪一个?
    二、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诗
    如果你就是诗中的那个小同学,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读出来,让我们大家通过你的朗读听出你的心情来。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作以下引导:
    1、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感受文中的“我”的心情,把这种心情带进自己的朗读。如:拿起你手中的硬币,看着国徽,如果那上面沾满了泥土,你会想什么?如果你扶起了摔倒的小弟弟,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这么高兴?(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我”因为国会增添了光彩而自豪。)
    2、引导学生既读出声,又露出情。通过表情、体态、动作来感悟语言内涵的情感。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如:你的表情非常好,来大家请他当老师。你教教我们大家来读读这句吧!
    4、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如“闪烁”“辽阔”等。
    三、感情诵读,回顾全文。
    全体学生读课文,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体验情感,感悟语言的魅力。
    同时,在教师引导下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加深对语言的感悟,并生成新的问题。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初步学习读懂文章内容。
    这篇文章本身非常适合朗读,这里设计的朗读不仅仅是目的,更是让学生感悟语言、进行语感训练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加上运用表情、动作,充分融入文章的语言境界里,感悟到语言的魅力。
    四、指导生字书写
    师引导学生观察所写生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及占格位置。
    (重点指导写“徽”的时候,注意是左、中、右结构,中将不要少了“一”,不要和“微”相混。“帽”字右上是“曰”而不是“日”。并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练习书写、记忆词语。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书写。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以后你再看到国徽时,会怎么想?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将课上所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外延伸
    搜集资料,了解国徽的来历、象征意义。开展一个国徽小知识竞赛。
    搜集整理资料,开展活动。
    课内与课外结合,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增加语文实践。
    评价建议:
    考查:
    1、以小组互评,教师抽查的方式,进行朗读的评价。
    2、依据孩子们课堂上表达、交流的情况,以教师评价为主,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3、依据孩子平日里的表现,采取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国徽添光彩”这一情意目标的评价。
    考核:
    1、以小组互评、教师抽查的方式进行识字的评价。
    2、以写字本和听写成绩为依据,采取教师评的方式,进行写字的评价。
    3、以阅读练习的方式进行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力的评价。
    说明:各项评价结果,均可采用孩子们喜爱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各种小标志。


    《回自己的祖国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每个字的正确笔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理解d2中要求掌握的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巩固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交流互动,探究自己的识字、写字的方法。
    2、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大胆想象,体验感悟;感情朗读,品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情朗读课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有成就时要报效自己的祖国,为祖国作贡献。
    策略方法:
    课前搜集资料;研读语言文字,理解语言、体会感情;感情朗读,训练语感;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课前准备:1、搜集了解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教学过程:
    教与学活动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
    一、与学生谈话导入
    一、你了解华罗庚吗?把你课前了解的资料和大家说说。
    二、我们书中也写了一个华罗庚的小故事,想读吗?
    学生交流资料
    课前的了解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了解内容
    一、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三、师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1、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识字。并和同桌同学说说不好认的字自己是怎样认的。
    (小组互助,合作认读词语。)
    小组考查识字情况,全对的组长奖励一个小笑脸。
    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识字
    小组检查,充分调动了小组中个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识字的评价,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具有初步的评价意识和能力。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一、下面大家再仔细读课文,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看谁能提出大问题、难问题,如果你的问题把老师和同学们都难住了,我们就拜你为师。
    二、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及时总结提问的方法(结合题目、联系实际、上下文联系等),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重点品位“总算”
    “斩钉截铁”“回自己的祖国去”几个词句。可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反复品味。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三、教师的活动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调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或演课本剧。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 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2、 华罗庚为什么总在重复“回自己的祖国去”?
    3、 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4、 这一天是哪一天?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进行互动,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感情。在理解词句时与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相结合,运用金钥匙提示的方法。
    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朗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质疑已成为一个基本的能力目标,这里就是要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教师以学生生产的问题为出发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做到以学定教。
    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目的是增强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这正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感悟学习方法,避免了说教。
    四、课文内容的延伸
    华罗庚站在船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美国,眺望着大洋彼岸的祖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书中的插图旁写几句话。
    学生想象,写话。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另外也体现了读写结合,听说读写整体发展。
    五、指导生字词识记、书写
    师引导学生观察所写生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及占格位置。
    结合语文天地“抄一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这些词语
    师注意强调“令、憾、”等字的写法。
    学生观察书写。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评价建议:
    考查:
    1、以小组互评,教师抽查的方式,进行朗读的评价。
    2、依据孩子们课堂上表达、交流的情况,以教师评价为主,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考核:
    1、以小组互评、教师抽查的方式进行识字的评价。
    2、以写字本和听写成绩为依据,采取教师评或者同桌互评的方式,进行写字的评价。
    3、继续以阅读考核的方式进行“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评价”
    说明:各项评价结果,均可采用孩子们喜爱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各种小图标。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每个字的正确笔顺、间架结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4、理解d2中要求掌握的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巩固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大胆想象,体验感悟;感情朗读,品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情朗读课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有成就时要报效自己的祖国,为祖国作贡献。
    策略方法:
    研读语言文字,理解语言、体会感情;感情朗读,训练语感;合作交流,师生互动。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说明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一篇我们中国的华罗庚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外国少年的爱国故事。
    二、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三、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根据题目谈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2、自己读课文,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
    3、小组交流、检查识字情况。
    4、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5、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带着思考去读,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让学生多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进行实践,会更好地巩固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复述课文内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细读课文,感悟语言
    一、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在书上做记号。一会提出问题。
    二、引导学生交流
    这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并注意在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新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发现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问题,抓住契机切入对课文语言和情感的感悟。课后的思考题“少年为什么把钱扔回去”是本文切入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联系上下文提出问题”的办法,并以它为切入点,课通过让学生交流自己对上下文联系的理解、朗读等手段,去深入感悟文章语言。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勾画。
    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和不懂的问题,并在交流过程中随着老师的引导和其他同学的发言情况进行互动,相互补充。并在生成新问题时通过合作、探究、争论进一步感悟语言。
    语文学习应是以感悟为主,这里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通过读语言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如何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语言。


    “大义凛然”应是学生感悟理解的重点,此处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来进行。
    三、指导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表演。
    四、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这个小男孩说什么?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活动,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情感。
    表达自己的感想。
    充分整合、利用好教材资源。
    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动手、动口,进一步深入体会文章的感情。
    课外延伸,拓展空间
    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一书,鼓励学生阅读。



    语文天地
    教与学活动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组织学生开展当错别字医生的游戏。比比谁治好的病人多。
    学生观察、游戏。
    用游戏的形式开始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抄一抄
    组织学生读读这些词语,并争当小老师,给大家讲哪些词容易读错、写错。
    学生互动
    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三、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
    结合相应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练习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可创设一个争当“小阅读能手”,发布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情景。
    在情境中讨论、交流,总结、表述自己的方法。
    让学生感觉自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创造的快乐。

    四、读一读,背一背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一些爱国的名句、名对、名诗。
    1、读读这些句子和诗,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懂的词语。教师必要时作些解释。
    3、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这些诗句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4、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搜集的名句、名诗。
    5、背诵名诗、名句。
    学生课前进行课外阅读,搜集资料。
    自己朗读,思考。可能提出的词语有:兴亡、匹夫、元、家祭、九州等。
    学生朗读、感悟、交流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使阅读有更广阔的空间。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让学生在自己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共6页,当前第5页123456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五、开卷有益
    组织学生自己读文章,了解一下文章写了什么,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自读自悟,尝试运用前面学过的阅读方法
    口语表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组织学生调查了解关于国徽、国歌、国旗的有关资料和故事和中国近些年来令人骄傲的大事。
    1、“国徽、国歌、国旗”知多少问答赛。教师组织学生按活动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并根据自己搜集的各种资料来讲解有关知识。
    2、“中国骄傲”新闻发布会。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作准备。
    根据比赛规则开展活动。根据讲解的是否明白,资料是否翔实评选优胜组。
    各小组发布新闻,听的同学可以作为小记者提问。
    口语表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充分接触生活、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口语训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笔下生花:
    老照片的故事
    习作准备
    结合单元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采访老照片的故事的活动,并写采访日记。使学生在活动中直接掌握第一手的材料,亲自感受生活的变化。
    习作指导过程
    一、主题讨论
    1、前些日子我们进行了关于老照片的故事和祖国之最的调查采访活动,现在我们交流一下你都采访到了那些故事?
    2、通过采访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幸福美好,祖国越来越强大,让人骄傲的事也越来越多。)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通过了解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生活对比,通过祖国近些年发生的让世界都注目的大事)
    二、引入作文,整理思路
    1、通过交流可以看出,大家的采访和调查都有很大收获。那你愿意把你的故事写出来给大家看吗?
    2、讨论:你这个故事要告诉别人什么?(我要告诉别人一段过去的故事,祖国越来越强大,我很自豪)
    3、整理自己的采访日记,相互交流一下,相互提提意见,看选择哪些内容写进作文里来。
    (引导学生梳理原始资料)
    三、构思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
    祖国让你骄傲的地方是什么?是那些名胜古迹、稀有特产还是那些令人骄傲的大事?这些古迹和特产有什么在世界上知名的地方?
    四、叙写成文
    把自己构思好的作文写出来,同学之间相互修改一下。
    五、编辑“祖国骄傲”作文集
    成立一个编委会,把学生写好的作文编辑在一起,还可以配上相关的图片,变成一本“祖国骄傲”作文集,供同学之间欣赏。优秀的习作还可以组织向有关报刊投稿,激励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共6页,当前第6页123456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