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回复: 0

数学教学中的“思”与“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17: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生的思维是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愿望,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多思、善思,要引导学生多问、善问。
一、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习惯于自己教学生听,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不利于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把看不懂的地方划出来,看懂的也问个“为什么”。上课时,我先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教学要求,结合他们的问题讲课,启发他们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学生多思善问,又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开始学生不习惯,也不会提问题。我就逐步加以启发、诱导。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问:“为什么加减混合运算要依照法则演算?不要算的为什么要抄下来?为什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学习小数乘法法则时,学生问:“竖式里的小数点为什么可以不对齐?为什么积里的小数位数,是各因数小数的和?”我表扬学生提得好,说明这些问题也正是老师要向大家提问的。我告诉学生:第一个问题是运算顺序问题是一种规定;第二个问题,运算时不要算的,不抄下来的话等式前后就不等了;第三个问题,从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来说明。关于小数乘法法则中的两个问题,我结合例题讨论,先把因数都变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只要把末位对齐,不需要小数点对齐了,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因数都变成整数,就是把两个因数都进行了扩大,积就扩大ab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所得的积缩小ab倍。通过例题讨论,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讲解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样,把老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思路也开阔了。
  另外我发现,上课时女学生提问得较少。据了解,他们有的是胆子小不敢提,有的怕提错被人家笑话,还有的是提的问题和别人一样,别人先提出来了,自己就不再提了。上课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女同学先提问。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思维活跃了,提问没有顾虑了。于是,我讲解就针对学生的问题讲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也集中了。
二、允许学生插问、议论,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不断产生新问题。他们随时都想问,有时也会插话议论。有的教师并不欢迎,认为这样会影响教学的系统性和教学秩序,常要求学生等老师讲完了再举手提问,结果等到老师讲完时,学生有的忘了,有的问题老师在自问自答中讲解了。这样压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在我讲课时,允许学生提问,也允许学生插话议论。这样的问题对教师的备课起补充作用。如我讲“8个小方格可组合成三种不同的长方体。”学生在下面插话:“只有两种另外一种是正方体。”有的说:“不止三种,有4种、5种……,最多的有10种。”学生还拿出学具摆给老师看。我结合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定义给他们作了详细的讲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有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在不断提问的过程中,要提高提问的质量,我要求学生你们不但要问个为什么,还要思考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在教学乘除混合运算时,有一道原题是这样的。0.34×8.25÷0.85=2.805÷0.85=3.3学生提出四种解法:(1)0.34×(8.25÷0.85),(2) 0.34÷0.85×8.25,(3)8.25÷0.85×0.34,(4)0.85÷(8.25×0.34)其中(1)、(2)、(3)的解法是正确的,因为根据积、商不变的性质,除数只有1个是0.85。但(1)(3)两个式子中第一步的商是无限小数,所以计算不简便。(2)式0.34÷0.85×8.25=0.4,计算比较简便,(4)式是错误的。我先肯定他们能提出问题进而发表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接着告诉同学们,从这一题得出的规律及注意点。这样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 数学教学中的“思”与“问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