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回复: 0

【原】北宋最有骨气的文人,中进士不做丞相女婿,迎使臣不跪金国太子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2-1 16: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书生,这个封建帝国时代最庞大的群体,他们或为后人所嘲,或为后人所羡。但正如诗中所言,书生求的,无非是一袭风骨,那纵使尚存一息也向往自由自在的灵魂。
他们肆意地蔑视权贵,轻看奸佞。但正如梦想往往都被现实所摧残一般,这群最可爱的人,最终往往难以得偿所愿,终究还是,意难平!
如今,年轻人经常开玩笑说,“我不想努力了,我要吃软饭。”结局永远是空想罢了。但北宋时的一位书生却真真切切地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书生名叫傅察,是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的重孙。他面容俊朗,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待人温和,文章也写的极好。史书赞其“端重有操,为文温丽。”
这一年,年近十八岁的傅察正式登进士第。面对这种光耀门楣,许多人追求一生的成就,傅察表现的很淡定,心有沟壑,故而面容如常。一袭青衫的他轻轻打开扇子,似要挡住迎面而来刺眼的阳光,以及,那些早已等候多时的权贵。
古代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叫作抢婿。指一些名家商人之流,会在张榜这天带着家仆等候,如果发现有贫苦的读书人中第,就第一时间请入家中,拜为女婿。寒窗苦读圣贤书的穷苦书生面对那温香软玉的刺激,大多也就半推半就的应了亲事。
可这次,面对家境贫寒,才学过人的傅察,众人却纷纷远离,无一人敢上前问询。原因只有一个:有人早已经捷足先登。
蔡京,这位大丞相在榜单尚未张贴之时就派人联系了这位青年俊杰,想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但年轻人总是心高气傲的,对于这位大奸臣的拉拢,书生不齿其为人,自是断然拒绝。留下了“蔡京在相位,闻其名,遣子鯈往见,将妻以女,拒弗答”的佳话。
而这些围观的人平时对蔡京都敬而远之,这次,又怎敢引火烧身地亲近得罪了蔡京的傅察呢?

看着周围人避如蛇蝎一般退开,傅察不禁苦笑,这大宋的百姓,竟全被一个奸臣所摄服,不知是应说奸臣能力惊人还是该说百姓怯懦软弱。不过所幸,自己还有她能陪自己分享这份高中的喜悦。
傅察想起那位青梅竹马,意识到如今自己已经进士及第,也该去提亲了。
满朝大臣有蔡京这般的奸臣,自然也就有清流如许。书生傅察要娶的就是右丞相赵挺之家的千金,也就是那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妹妹。
提亲很顺利,一切如顺水推舟一般,二人很快就成婚了。婚后,进士出身的傅察本应展现其光芒,在仕途上不断奋进,但由于得罪过蔡京的缘故。他的仕途极其不顺,留给他的多是一些无人愿做的闲职。
面对这番情景,傅察倒也落得个清静。正好,苦读诗书这几年没有好好陪伴妻子,这下,不就是补偿的机会吗?
于是夫妻二人整日里游湖赏景,赌书消得泼茶香。生活虽是平淡艰苦,可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倒也乐得这般闲散舒乐,逍遥自在。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又到了新的一年。
那是宣和七年的十月,金国贺正旦使来京。当时的天下并不太平,宋朝积弱,一直被四方邻居欺凌,所以对于这次老大哥派来的使臣,自然很是欢迎。
可谁又能想到,金人早已经背弃了当初和平共处的盟约。他们一边背盟伐宋,一边又派使者前来贺岁。被蒙在鼓里的大宋没有一丝警惕,就傻傻地派出了书生去接待使臣。
傅察这次被派出,或许历史的偶然,更多的也许是蔡京一脉的报复。一个被雪藏了几年的进士突然被委以重任,还是接待敌国使臣这样带有危险意味的任务,给人更多的感觉就是有阴谋在其中了。
毕竟若是面对这样一个得罪自己的青年俊才,蔡京都能做到泰然应对,不加报复,那么他就不会被时人奉为奸相了。

又或许他对这个少年不在意,可那么多想要巴结他的人都恨不得把这个少年作为踏脚石,狠狠地踩一脚,只为蔡京能正眼相看一次。
历史中的东西,谁也说不清,而再添加上政治这个因素,就更无法为人所知晓了。
接待的第一步便是接,但这不也是普通的迎接,而是要去边境迎接,一路迎回京都。
傅察别过父母和妻子出发了。可是一切发生的是那样的快。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刚行至燕地的时候,就得到了金人入寇的消息。同行的人大惊失色,不断有人劝他″毋遽行″。
傅察笑了笑,转身看着身后的同僚,那些人或是低下头,或是转过去不敢直视傅察的眼睛。面对这般情景,傅察心痛地重声说道:“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
没有人提返回了,也许是醒悟了,也许是羞愧,不好意思再提。一步步走来,他们行到了韩城这座边境城市。一群人商量后,决定队伍在此休息,来等待金人的使臣。可是,他们等来的不是金国的使者,而是全副武装的金人骑军!
数十骑横冲直撞,径直奔入使馆,强行带着傅察等人上马而走。先是要带他们回金国,在傅察等人的反抗下只好放弃。
奈何不得的金军,只好又带着傅察他们向北而去,行了百里左右,遇到了金人的二太子斡离不。
二公子见到宋国使臣,玩心大起,抽刀走到傅察面前,大喝一声“跪下!”周围的金人也都在起哄,试图让傅察向二公子行跪拜之礼。
傅察轻拂衣袖,整洁的青衫经过这一番折腾已经粘上了灰尘,但丝毫不减这位年轻书生半分的骄傲。他淡然一笑,说道:“我代表大国而来,见到你们的国主才应该当致敬,现在让我拜见太子,太子虽是贵人,终究是个臣子,你和我都是臣民,我为何要拜你?”

听闻此语,斡离不怒火中烧,命令左右人强迫傅察跪下,他自己也再次拔出宝刀,刀指傅察,一同而来的使者尽皆拜倒,只有傅察一人任凭金军扭打强压,一次次被压倒,又一次次始终挺直身躯,坦然而立。脸上依旧是那一抹淡淡的笑容。似在嘲讽金军的暴行,又像是在向风诉说自己的坦然。
斡离不气极,反手直接把刀扔在地上,寒光不住地闪烁。临走前,他恶狠狠地说道“今日不拜,以后你也没有机会拜见了!”
傅察缓缓起身,心里明白,自己这次应该是在劫难逃了,他面向故乡,躬身一拜,转过身,面对身边可信的友人,说道“若是你们有机会回家,记得告诉我的母亲和我的妻子,我是为国而死,别为我太过伤心。”听闻这番话语,周围的人无不掩面而泣。
这一切,若只是一篇故事,一段传奇,或许这位年轻的书生就可以化险为夷,就可以逃出生天,就可以生存下来,去见见汴京城内那他心心所念的妻子和父母。
可书生的结局却早已被写在了史书之上。一切是那样的真实苛刻,冰冷无情。这个年仅37岁,温润如玉的书生傅察终究还是永远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一睡不起。
这一年的春节,汴梁城中人来人往,四处皆是欢声笑语。在这灯火通明,繁华热闹的城里,有一户没有点灯的人家显得格外不同。
昏暗的阁楼,女主人一步一步走到窗前,面向北方,悄然而望,期盼着那位永远无法归来的良人,两行清泪默默地流下来,嘀嗒嘀嗒。连带着四周的景色好像也沾染了这份哀伤,显得是那样的肃穆,悲凉。
一阵微风吹过,似有书生对风而言,却又随风而去,被厚重的史书掩埋,不为人知。
史书自古残酷,那提笔匆匆带过的,是数不尽的英雄豪杰喋血他乡,甚至有些人滔天功业也不曾在史书留名,但是他们的气节却不曾丢失,一代一代的流传至今。
正是有着这些像傅察一样可爱的人存在,才会让华夏文明穿越五千年历史长河却依旧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作者:风水,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