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回复: 0

晚清浅绛彩瓷-我国古代彩绘瓷史上最后一个亮点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1-29 17: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绛”,是借用国画之术语,指瓷都景德镇在清同治、光绪至民国初年盛行的一类有别于传统粉彩的釉上彩绘。瓷绘作者主要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釉上作画,再染上淡赭和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料,或是运用没骨法用彩料直接在釉面上作画,经低温烧成。其效果与纸绢上之水墨设色国画近似;其色调淡雅清新,色彩浅淡柔和;其画风飘逸,笔法细腻,将中国绘画最典型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所谓“文人画”艺术形式移植到瓷器上,与传统的粉彩相比,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收藏界称其为“文人瓷画”,开创了瓷上文人画的先河。曾就职清末御窑厂的程门、金品卿、王少维是这批瓷绘大师的代表。



王少维 浅绛龙耳大瓶
1问世之初备受青睐 浅绛彩瓷问世之初曾作为当时官场酬唱、文人馈赠礼品,在社会上备受青睐。当时就有学者对其关注和研究,称之为“白地五彩”。民国时期的黄 先生在《瓷史》满清章节光绪窑一段中记载:“光绪窑,自同治末官窑复旧,故光绪初瓷器加良。其特品则为白地五彩,而摹古名画,绘以丹青山水、人物、花鸟者,诚清玩之雅具。”“同光之际,以程雪笠绘者为最胜,次则有落小轩作款者,不知姓氏,亦卓尔不凡。二子之写生写意不独设色精美,其运笔描神,玲珑 雅,觉仇十洲、恽南田著名士,不得擅美于纸上也。”
据资料记载,“浅绛彩”的称谓较早见于1958年景德镇陶瓷馆编撰的《瓷都陶瓷艺术家》一书,书中《老当益壮的名画家王大凡》一文提到王大凡“早期作浅绛(彩)画”。
我国著名的陶瓷鉴定大家耿宝昌先生在其编写与于1981年的《明清瓷器鉴定》中提到,“(光绪时期)还出现了一类创新品种:水墨五彩……色调淡雅,清新明丽;拟八大山人、新罗山人等笔意的人物花鸟和浅绛山水等画面,往往写有题句,并属有干支年款和作画人姓名;其瓷器的绘画风格,深受同时代的赵之谦、虚谷、任熊、任伯年等名家的影响”。
如上所述,无论“白地五彩”还是“水墨五彩”的提法,都对浅绛彩瓷的特征做了鲜明阐述,可以说几位前辈是最早关注浅绛彩瓷的开拓者。
然而,随着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新粉彩等艺术形式的出现,加之历史的原因,浅绛彩瓷这颗艺术明珠作为“嘉道已降乏善可陈”而及被逐渐埋没。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被称之为“软彩”,掺杂于大量的晚清民国“大路货”中,或摆在文物商店出口换汇,或摆在地摊上无人问津。


王少维《九如图》浅绛山水人物瓷板
收藏兴起潜力巨大 浅绛彩瓷器的收藏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最早开始注意这个瓷种的是英国人皮特.卫恩,他在1998年出了一个集子,书名叫《期待春天》。当年,他在上海、景德镇等地大肆收购画意精美的浅绛彩瓷。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瓷器收藏爱好者开始关注浅绛彩瓷的收藏。
1990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香港关善明博士在港举办了《20世纪前期的中国瓷器》展览,同时出版大型画册《瓷艺与画艺》。这个书名很有创意,把工艺与绘画相提并论,表明了陶瓷评价观念和话语的创新。收在书中的几篇文章旗帜鲜明,把浅绛彩瓷与文人画相提并论,首次阐明了浅绛彩瓷的本质特征。
关善明博士的《20世纪前期的中国瓷器》一文中第二个问题专述“浅绛彩与文人派的兴起”,其中提到,“文人派或可以说是艺人派的绘瓷艺人均亲力亲为地在一件瓷器上绘画自己的画,而不是抄袭别人的画,所以艺人派的瓷器都能表现作者的独特风格,而不再是纯工业制成品了”。
已故景德镇陶研所研究员刘新园先生的《景德镇近代陶人录》一文至今常常被转述引用,文章把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景德镇彩瓷分成若干类,并指出第三类是“吸取文人画的某些技法而生产的一批浅绛、粉彩和青花细瓷”。
此后,梁基永先生的《中国浅绛彩瓷》、陈建欣先生的《关于浅绛彩瓷画》等文都以浅绛彩瓷与文人画意的联系为基础,努力拓宽浅绛彩瓷的探讨领域。
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浅绛彩瓷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瓷绘艺术的重要作用引起了陶瓷界专家和收藏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其经济价值也随之显现出来。近年来,浅绛彩瓷更是跻身国内乃至世界各大艺术品拍卖公司大拍中,登上世界艺术品拍卖大雅之堂,其投资潜力和升值空间备受收藏界青睐。

程门《垂帘燕坐图》浅绛山水瓷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