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回复: 0

远离“内卷”,孩子的幸福来自真正的自主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1-23 17: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月前就开始看《内在动机》一书,但因为中途被“拐”去看叶嘉莹,以及吴军、吴国盛的书,哪料一入“叶吴”深似海,导致此书推进较慢。
今天必须写点什么了。
胡萝卜与大棒,也就是奖赏与惩罚,已成为现代社会运作的基本原理。爸爸妈妈期待运用奖赏与惩罚培养出听话的孩子;领导期待运用奖赏与惩罚培养出顺从的员工。然而,《内在动机》一书的作者德西在1970年就率先用实验证明,奖赏会伤人。以兴趣为代表的内在动机,对人类行为的作用远远超过所有人想象。

爱德华·德西(Edward L.Deci),1942年生人,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心理学与社会科学教授,心理学家。目前在动机科学领域,德西的论文被引次数排名第一。在整个心理学领域,德西的论文被引数排在第六。1970年,德西在博士论文中,在心理学历史上,第一次成功通过实验证明金钱等外部奖励对人们动机的伤害。
自我决定论,英文全称是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一般缩写为SDT理论。自我决定论创立以后,已经取代了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广泛应用在教育、医疗、组织、育儿与竞技体育等领域中。
德西相信人类好奇心、兴趣的重要性超乎人们想象。他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Robert W. White)的粉丝,怀特是学术史上第一次质疑奖励的人。而且,德西第一次在心理学史上设计实验来证明奖赏会伤人。这就是他的博士论文。
在实验中,德西让实验参与者玩一个趣味智力游戏——索玛立方体(Soma Cube)。这是类似于俄罗斯方块的嵌套游戏,玩家需要将七个索玛方块拼成图纸上指定形状。

德西将玩家分成A、B两组,他们都使用同样的图纸。他让两组玩家分别玩三天。每次都骗实验对象说,你需要玩三次。可是在玩到第二次时,他就放玩家鸽子,说,现在我需要录入数据,不得不暂时离开实验室十分钟左右,你们可以继续玩,也可以看看杂志。实验室中摆放的杂志有《时代周刊》《纽约客》和《花花公子》等。
当然,他没有离开实验室,只是躲在实验室镜子后窥测。镜子是单面镜,德西能看到玩家,玩家看不到他。德西偷偷观察玩家们在等待期间,会继续玩索玛游戏多久,还是立即去看杂志。A、B 两组都这么处理,唯一区别是,德西会在第二天奖励A组一美元。
两组玩家的经历如下表所示:

当德西溜走之后,第一天,A 组与 B 组差异不大,两组玩家都继续玩了三五分钟;第二天,与大家猜想的一样,拿到奖励的A组玩得更久,他们都玩了超过五分钟。然而,第三天发生大逆转!与第二天相比较,之前拿到钱的A组只玩较少时间,相反,一直没拿钱的B组反而玩了更长时间。
在心理学史上,德西这是第一次成功通过实验证明金钱等外部奖励对人们动机的伤害。
与此同时,另一位初出茅庐的心理学家、耶鲁大学的马克·莱普(Mark Lepper)博士于1973年也做了一个实验。他的实验对象更低龄一些,在他设计的游戏中,道具是彩色马克笔。参与游戏的孩子们被分为三组:
  • 期望有奖励组(Expected award):这一组的孩子被告知,如果他们按要求画画,就能得到奖励(一张特别的卡片);
  • 不做任何处理组(No award):这一组的孩子不做任何处理,没有奖励;
  • 不期望有奖励组(Unexpected award):这一组的孩子事先并不知道会获得奖励,结果获得意外之喜。 几天后,研究者把孩子们重新带到实验室,给他们大量好玩的玩具,包括他们前几天玩过的绘画游戏。这一次,不给任何孩子奖励。结果发现,期望有奖励的孩子对绘画游戏的兴趣远低于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如下图所示:

    并不仅仅是益智游戏与绘画,也不仅仅类似于金钱与玩具这样的实在奖励,有时候不过是名声或称赞等内在观念诱惑,也带来了伤害。 1985年,这一次实验,是针对文艺青年。在西方,从文艺青年变身为专业作家,离不开各个大学开设的创意写作培训班。实验对象是两个创意写作培训班中的72位文艺青年。特蕾莎·阿马比尔(TeresaM.Amabile)也将他们分为三组:
    A 组:出于内部原因写作;B 组:出于外部原因写作;C 组:不做任何处理。 A组文艺青年听到和相信的是这样的写作诱因:
  • 我从阅读自己写过的作品中得到极大乐趣;
  • 我喜欢自由表达;
  • 通过写作,我能获得新的洞见;
  • 我非常满意自己写作的清晰与雄辩;
  • 在写作时,我很放松;
  • 我喜欢玩文字游戏;
  • 我喜欢和写作时的创意、文字、事件与图像打交道。 B组文艺青年听到和相信的是这样的写作诱因:
  • 我意识到,每年都诞生几十本杂志,自由作家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 我想让写作老师对我的写作潜能留下深刻印象;
  • 我听说某畅销小说或诗集得到了财政支持;
  • 我会因为作品而受到公众的关注;
  • 我知道最好的工作岗位都要求良好的写作能力;
  • 我知道写作能力是被研究生院接受的主要标准之一;
  • 我的老师和家长都鼓励我进入写作行业。 所有学生都被要求写一首诗,独立评审员会根据诗中的创造性为其评分。你猜,分数最低的是哪一组?如果你是文艺青年,你属于哪一组?

    不仅仅是实验室研究发现奖赏会伤人,来自真实生活的调研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学校里,受外部动机驱使的学生成绩往往比受内部动机驱使的学生差,尽管差异并不是很大。多数时候,你想两者兼具,然而,研究建议你追逐内心乐趣。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wski)和巴瑞·斯瓦兹(Barry Schwartz)等人2014年发表的论文是在1997年-2006年对11320名西点军校学员进行跟踪调查后完成的,他们发现强内在动机组比其他同学从西点军校顺利毕业的几率平均可能高20%;与内在动机驱动组相比,混合动机组的毕业几率低 10%。

    同样,科研人员在企业进行调查也得出大量类似结论。约翰·代考波(John Deckop)等人 2000 年的研究表明,绩效工资制度降低员工自主性与内在动机。 …… 那么,为什么人的内在动机(即人的天性中固有的活力、自发性、真实性和好奇心)会被外在的奖赏削弱? 人格心理学家亨利·默里认为,人们对于自主感和自我决定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需要,人们需要感到他们的行为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而非由某些外部来源强加的。 这是一个相当微妙的观点,但其意义极其深远。 无论是奖励、惩罚或是给孩子设定目标、贴标签等方式,对孩子来讲,都是一种外部控制。

    外部控制一旦开始,就很难回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总会越来越贪心,想要的更多。更重要的是,只要孩子心里只想着奖赏或是避免惩罚时,就很容易走捷径,耗尽他们对事情本身的热情和兴趣。
    拿我家的情况来说吧。
    幼儿园开始,萌萌从学校拿回来的各种奖状,不管是一等奖,还是鼓励奖,都交给我,贴在一个大本子上积累成册,没事的时候翻一翻,也是对他的一种激励;
    上课外班,培训机构会在课堂上设置奖励卡片,积少成多后可以兑换一些文具。为了多攒些卡片,他上课特别积极,每节课后回家路上,会跟我数这节课得了多少张。回家后,会一张一张地刮开充值;

    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对各种奖赏有了“免疫力”。表现在:
    我跟他说,这次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奖品呢?他通常都说不出来。
    爸爸给他买了个switch,一开始是做完作业后,会玩半个小时。半年后,没有再玩了,更别提沉迷游戏了……
    所以,现在不管是出去玩,还是去吃顿美食,都是我没事找事,而非出于奖励目的。
    当然,这种“免疫”也有弊端。
    比如上了初中之后,老师反映的上课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背课文要拖到最后,明明早就能背下来,不主动去办公室找老师请教等等……
    我安慰自己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除了偶尔提醒,实在无法给他“规定动作”。
    只要他保有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保有对学校的热情,有自我动力,就好。
    美国克拉克大学的一项有趣的研究。一群小学生分为两组,阅读课本上的两篇短文。一部分人知道自己要参加测试和评分,另一组则不知道。结果,那些以文章阅读为目的而没有料到自己会参加测试和评分的学生,比另一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短文。令人震惊的是,那些知道自己要参加测试的学生,只过了几天,忘记的短文内容比另一组多得多,他们靠超强的死记硬背的能力就不再突出了。就好像被拔掉了塞子,让那些原本记住的东西流走了。 借用计算机术语,这叫作“核心转储(core dump)。什么意思呢?这里想回忆一下我们这代人自己的一段经历,那就是高考结束后的那段时间。 知道自己考上大学后,短时间内,我们就将高中那些深奥的知识抛于脑后,将所有高中课本与学习资料付之一炬。
    这说明了什么?中国的高考“指挥棒“之下,高中三年对学生来说就只有一个指向——高考,这个目的唯一性让我们失去了真正来自兴趣的内在学习动机,许多学生只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考上大学,上了名校,仍然迷茫,于是大学四年,如同放飞的鸟儿,找不到方向。所以,高考只是一场“压抑的胜利”。 说白了,就是追求并实现了外界强加的价值和目标,但在这过程中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完全由外在动机驱使。 外在动机有各种形态,奖励或惩罚都是。它的本质是其他人对行动者施加控制,让行动者按照控制者的意愿行动。 我们为人父母都知道对孩子说:不管你考得好不好,爸爸妈妈都一如继往地爱你。这话的意思是,亲子关系中,爱是无条件的。

    但往往我们用奖赏的方式,变相地表达了一种“有条件的爱”, 将爱、接纳和尊重建立在人们以某种特定方式行事的基础之上,结果是控制孩子。 童年时经历有条件的爱,长大后会发展出有条件的自尊和工具性的价值观。 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建立在种种条件基础上,那他会用这些外在指标来衡量他人,也会用这些指标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一旦遇挫,或者被他们评价,就会轻易自我贬低,认为自己是个loser。 工具性的价值观则是将一切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事情本身是否有乐趣就不重要了,每项活动的过程也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结果。当一切都变成实现某个目的的工具时,人也会渐渐地将自己看成工具。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人们需要更多的控制,需要别人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过分强调控制和纪律,忽视了人们的体验。因此,掌握“自主vs.控制”的度,设定界限,非常重要。 从广义上说,提供选择是支持个人自主的一个核心特征。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想办法提供更多的选择,越有创意,你会发现越多的可能性。比如,为什么不让学生选择参与什么样的实地考察以及什么样的论文主题呢?为什么不让工作小组参与如何分配岗位职责的决策呢?……提供选择并不容易,但如果你这样去做,会发现有好处。 提倡用奖赏来激励孩子的人经常会讲这样的故事,比如,奖赏是如何促使一个孩子练琴、做家务、完成作业……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奖励制度的引入在一开始可能会有帮助,因为它让孩子们知道,需要到一个什么样的质或量才能达标。但时间一长,孩子们会越来越有惰性,而且是为了完成而完成,早已失去了做这事的最初动机。成年人实际上是在利用奖励来给孩子施加压力,尽管这种压力是为了让他们获得最大利益。 而支持孩子们自主决定、自主选择,则是成年人采用“他人视角”,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是通过鼓励而非施加压力,这种方式可能比实行强制手段更难,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和更多技巧。 有许多研究都表明了,当人们为了谋求外部奖赏而做事时,和出于内在动机而做事相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低一些。如果出于内在动机,人们会发挥出更大的智慧、深度专注、直觉和创造力,体验到“心流(flow)状态”,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也更有利,至少,在如今这个“内卷”社会,你可以依从自己的内心去行走,而不是看他人脸色,不是一味跟随,最终失去自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