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艾灸治儿科21种疾病汇总(收藏)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1-23 17: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艾灸治儿科21种疾病汇总
儿科疾病比较难于医治,古称其为“哑科”,指其不能主诉病情。此正如张介宾所言:“小儿之病……以其言语不能通,病情不易测……”。艾灸法古朴简单,可令治疗小儿之病难医变为通途。
01    脐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西医病名,中医称之为脐风,俗称“四六风”“七天风”。脐风是以初生儿断脐时不洁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四肢抽搐、强直,牙关紧闭,面呈苦笑,口撮唇青,不吮乳。《幼科铁镜·辨脐风》曰:“脐风初发,吸乳必较前稍松,两眼角挨眉心处忽有黄色,宜急治之,治之最易;黄色到鼻,治之仍易;到人中、承浆,治之稍难;口不撮而微有吹嘘,犹可治也;至唇口收束锁紧,舌头强直,不必治矣。”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外染毒邪,秽浊污垢之毒乘机侵入,传入经络;或风寒湿邪侵入脏腑,邪犯肝脾,而令四肢抽搐,口撮不乳;或胎禀不强,正气虚衰,气阴两虚,筋脉失养。
【取穴】
然谷: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神阙:脐正中。

【方解】
然谷为足少阴肾经之荥穴,其可滋水涵木,以祛风止痉;神阙为任脉俞穴,又内通五脏六腑,可宣通经络,疏散毒邪。
【方法】
艾条雀啄灸,每穴3~5分钟;艾炷灸,每穴施灸3~5壮,神阙穴需隔姜片施灸。
【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安静,光线宜暗淡,避免声响。
(2)患儿应头低侧卧,以利痰液清除。
(3)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脐湿是指婴儿出生时,脐带脱落时结扎不善,令脐中湿润久而不干。临床可见婴儿脐部湿润,甚至有水渗出,严重者,水可为黄色,有异味。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症多为断脐或结扎时器具不洁,外染风湿之邪;或沐浴不慎入脐;或尿液浸渍,湿邪壅积脐中所致。《证治准绳·幼科》曰:“《千金》有脐风、脐湿、脐疮,三者皆因断脐后为风湿伤而成……肿湿经久不干,为脐湿。”
【取穴】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解】
命门为督脉之俞穴,其寓有生命之门之意,可温补肾阳命门真火,以消阴翳;其又与脐相对,故可消除脐中之秽浊。
【方法】
艾条温和灸,施灸3~5分钟;亦可施温灸盒灸,施灸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应用消毒过的干棉球将脐擦拭干净。
(2)勤换尿布,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02   小儿吐乳   小儿吐乳是指小儿食过乳后不久,即有乳块吐出。临床可见,小儿食过乳后,不久即有呕吐,呕吐物为乳块,并伴有酸馊味,嗳气,大便溏或结。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属于“呕吐”范畴。其病因多为伤食造成,小儿脏腑娇嫩,由于喂养不当,积滞不化,升降失司,则会吐乳;或乳母过食寒凉,以致乳汁寒薄,脾胃受寒,即食入即吐;或喂养不节,造成小儿胃热,会食入即吐。正如《幼幼集成》所说:“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伤食”。《婴童百问》亦说:“若吐自口角出,此是乳多消化不出,满而则溢,此非病也”。
【取穴】
中庭:前正中线上,平第五肋间胸剑联合的中点。

【方解】
中庭为任脉俞穴,其下即为食道,故其可降胃气止呕。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次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纠正不良的喂养习惯。
(2)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3)喂乳后,应轻轻拍几下小儿的后背。
03   小儿急惊风   小儿急惊风,是指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甚或神昏为主要表现的危急病症。俗称“抽风”,相当于西医的小儿惊厥。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四肢抽搐,两眼上视,牙关紧闭,神志昏迷,可伴有发热等。《幼科释谜·惊风》曰:“小儿之病,最重为惊。惊必发搐,惊必窜睛,惊必牙紧,惊必面青,惊必鱼口。惊必弓形”。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最主要的是外感时邪、痰热内蕴或暴受惊吓。小儿多为稚嫩之体,易感外邪,邪蕴内则化火,火热极而动风;或突受惊吓,气机逆乱,而惕惕不安;或饮食不节,热蕴肠腑,痰热内生,痰蒙清窍而动风。此亦正如《幼科释谜·惊风》所言:“心经热积,肝部风生,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壅,痰涎与并,百脉凝滞,关窍不灵。或急或慢,随其所撄,急由阳盛……急缘实病。”
【取穴】
章门:第十一肋游离端下际。

【方解】
章门为肝经俞穴,为脾之募穴,脏会之穴,足厥阴和足少阳之会穴,肝主筋;故其可通经络,舒五脏之气,补气血,养血柔筋而止痉。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1~2次;艾炷非化脓灸,每穴2~4壮,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1)艾灸对此症确有疗效。
(2)对病情严重者,必须采用综合措施。
(3)随时吸出痰涎等分泌物,防止窒息。
04   小儿慢惊风   小儿慢惊风来势缓慢。临床多表现为手足蠕动震颤或抽搐,伴颧红唇燥,咽干口渴;或面色萎黄,精神疲倦,形寒肢冷;或胸闷呕恶,泛吐痰涎,筋脉拘急,反引掣颤。此症多见于大病或久病之后,亦可见急惊风久治不愈转变而成。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先天禀赋不强,脾肾阳虚,阳气被遏体内,故虚极而虚风内动;或久病之后气血骤失,筋脉失养,而抽搐拘挛;或急惊风久治未愈,正气耗伤,以令肝阴受损,抽搐频发。
【取穴】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方解】
大椎为督脉之俞穴,又与足三阳经交会,可鼓午一身之阳气,驱风散寒,通络缓急;脾俞为膀胱经俞穴,又为脾之背俞穴,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关元为任脉俞穴,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可调肝、脾、肾之经气,慢惊风的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3~5分钟;温灸盒灸,每穴施灸15分钟,每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2)抽搐发作时,勿强行拉扯。
(3)保持室内安静。
(4)及时清除痰涎等分泌物。
05   小儿呃逆   呃逆,古代称之为“哕”,俗称“打嗝”,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声连连,短促频繁,不能自控的病症。西医称其为膈肌痉挛。临床多表现为呃声连连,持续不断,声音短促,不能自控,只有在睡眠时呃声方止。《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其病因为多感受寒凉及饮食不节,令胃受寒冷而失和降,上逆而呃;亦或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肝火上窜而犯胃,诱发或加重呃逆;此外禀赋不强,中气不足亦可出现呃逆。此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曰:“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逆而逆者,有因中气虚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
【取穴】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方解】
膈俞为膀胱经俞穴,可以理气活血,缓解膈肌痉挛;中脘为任脉俞穴,又为胃之募穴,可以降胃气止呃逆;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升清降浊,畅达气机,理气降逆止呃。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5~6分钟;艾炷灸,每穴施灸5~7壮。
【注意事项】
(1)小儿在啼哭或气郁时,不可进食。
(2)小儿进食应慢,应细嚼慢咽。
(3)小儿应进食富营养、易消化食物。
06   小儿脱肛   脱肛,是指直肠脱出肛门之外的疾病。小儿脱肛多指1~3岁的婴幼儿,5岁以上少见。临床多见,轻者排便时,肛门坠胀,有肿物脱出,便后可自行复位;重者在每次大便脱出后,必须用手推托帮助回纳;严重者,咳嗽、走路、哭闹都可能脱出。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为禀赋不强,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久泄久痢,中气下陷,肛门失摄,升举无力。或小儿饮食失节,湿热蕴结,下注大肠,火热迫使肛门脱出。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说:“脱肛,大肠气虚病也。”《诸病源候论》亦说:“小儿患肛门脱出,多因痢久肠虚冷,兼用躽气,故肛门脱出”。
【取穴】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方解】
百会为督脉俞穴,是足太阳经与督脉之会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可升阳固脱;气海为任脉之俞穴,可益气举陷;大肠俞为膀胱经之俞穴,又为大肠之背俞穴,可清大肠之湿热,益气涩肠。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亦可艾炷灸(百会除外),每穴施灸5~7壮,每日施灸1次。
【注意事项】
(1)饮食宜合理,不可过食辛辣及厚味。
(2)保持大便顺畅,不便秘。
07   小儿脐肿   小儿脐肿是指脐带脱落后,小儿脐部肿胀,甚至疼痛及有液体流出,属于脐部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小儿脐窝肿胀,或脐内潮湿,甚则有水渗出。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为断脐之时处理不当,湿邪乘机袭入脐中;或脐部护理不当,水湿侵袭,湿邪壅积,聚而为患,令经络阻滞,脐中肌肤失养所致。
【取穴】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解】
命门为督脉之俞穴,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命门又和脐相对,故其可行气血,通经络,消脐中肿胀。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5分钟,每日治疗1次;亦可施艾炷灸,每次施灸3~7壮,每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保持小儿脐部干燥、干净。
(2)小儿沐浴时,应保护脐部不被污染。
(3)小儿啼哭过多,应做检查,找出原因。
08   小儿囟门不合   小儿囟门不合是指囟门不能如期闭合,属于中医“解颅”的范畴。临床可见,小儿头部膨大,毛发稀疏,颅缝开解,面色不华,肌肉松弛,头皮青筋暴露,伴有颈细身瘦,神情呆滞,食少便溏,目珠下垂犹落日状。《幼幼集成·头项囟证治》曰:“解颅者,谓头缝开解而颅不合也。”本病多见6个月至1岁的小儿。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多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致生气受伐,发育不良。肾主骨,肾虚则骨生缓慢;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运行不畅,则骨失濡养,以致囟门不闭。隋·《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曰:“解颅者……由肾气不足故也。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成,则髓脑不足,不能结成,故头颅开解也。”
【取穴】
脐上下五分处各一。

【方解】
此为经验取穴,其位于任脉上,任脉为阴脉之海,又被称为血海,任脉和肾经相连,肾主成长发育,故其可补气血,促发育,合囟门。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施灸1~3壮,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家长调整心态,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拔苗助长。
(2)加强营养,调补后天。
(3)注意保护小儿头部。
09小儿囟陷小儿囟陷是指小儿1岁至1岁半时前囟虽已闭合,前囟却发生明显下陷甚至如坑状。临床多表现为,囟门下陷明显或下陷如坑,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溏泻。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为父母精血亏虚,胎禀不足,令小儿肾虚亏损,肾主骨,肾虚则囟门不充而下陷;或脾胃虚弱,正如叶天士所说:“脾益升则健”,脾虚不健,则清阳不升,令囟门下陷,甚如坑状。
【取穴】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方解】
百会为督脉之俞穴,位于巅顶,是诸阳之会穴,可益气升阳举陷,其又位于囟门之旁,可疏通局部的经络气血;命门为督脉之俞穴,可补益肾阳,肾主骨,故可充实囟门;关元为任脉之俞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可调肝、脾、肾之经气,固肾举陷。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亦可艾炷灸(百会除外),每穴施灸5~7壮,每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多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多晒太阳。
10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是小儿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可见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3~5次,大便黄色或绿色,並有轻微呕吐,可伴有腹痛、哭闹等症状;严重者,一日之内腹泻10余次,甚至数十次之多,大便稀溏如水样,或有黏液,常伴有呕吐、心烦、口渴等症。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湿注大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湿胜则濡泻”。此外,喂养不当,感染等亦会诱发本病。
【取穴】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解】
命门为督脉俞穴,元气之本,其可以补阳益肾,“肾,开窍于二阴”,而命门又是“五脏六腑之源”,脾的运化,亦要靠命门之火的温养;故其可健脾、温肾以止泻。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3~5分钟,每5次为一疗程;艾炷隔姜灸、每次施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纠正不合理的喂养习惯,调整好喂养时间和量。
(2)注意喂养食品的卫生。
(3)忌食生冷、辛辣和油腻食物。
11   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由于喂养不当,导致脾胃受损,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隶属于中医学的“疳积”范畴。临床可见小儿发育迟缓,形体消瘦,精神萎靡不振,毛发稀疏干枯,食欲不佳,腹部胀青筋,烦躁不安,爱哭闹,挑食偏食,吮指磨牙等。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多为喂养不当,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而成。《医宗金鉴》曰:“若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滞不消而病成矣”。或脾胃虚弱,缠绵日久,气血津液无以化生;或感染虫疾,经久不愈,营养失调所致。此如《幼幼集成·诸疳证治》所言:“疳之为病,皆虚所致”。
【取穴】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方解】
身柱为督脉俞穴,是小儿保健要穴,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小儿发育的作用。《养生一言草》指出:“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持无病。有虫气之小儿,可不断灸之,比药物有效。”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施灸1~3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
程。
【注意事项】
(1)合理饮食,按时喂养,不可过饱或不节。
(2)不让小儿养成挑食的习惯。
(3)禁食或少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4)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提高小儿体质。
12    小儿流涎    小儿流涎症,俗称流口水,是指3岁以下的幼儿口涎不自觉地从口角内流溢出来的一种病症。中医称之为“滞颐”。临床表现为口内涎水多,而且稠,从口角不时流出不止,伴有面红唇赤、口臭、烦躁、便干溲黄;或口水清晰,面色不华,神疲乏力,便溏,尿清长。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而致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弱所致。
【取穴】
神阙:脐正中。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约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方解】
神阙为任脉俞穴,任脉又为阴脉之海,主人一身之阴,且又上循至口,故其可调气血,清湿热,止涎流;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健脾胃,补后天;合谷为手阳明之合穴,“面口合谷收”,故其可清湿热,而止流涎。
【方法】
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穴施灸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及时擦拭小儿涎水,但不可用太硬织物,以纯棉物为宜。
(2)亦可采用明矾30克,温水泡足,连洗数天,配合治疗。
13   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指小儿长时间的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属于中医学“恶食”“不嗜食”的范畴,是目前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为长时期不思饮食,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形体消瘦,面色不华,但精神尚好;可伴有心烦不安或急躁易怒、睡眠中咬齿磨牙、大便秘结等。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喂养不当,偏食,吃零食,过食肥甘或生冷,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失司而厌食。或脾胃不和,脾失健运,湿浊内蕴,阻塞气机而厌食;或气血两虚,津亏液竭,纳呆厌食。
【取穴】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解】
中脘为任脉俞穴,又为胃之募穴,可健脾胃而助后天;身柱为督脉俞穴,含有全身支柱之意,二穴合用,可调理阴阳,健脾益胃。
【方法】
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穴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2)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14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指2岁以下婴幼儿,出现以腹泻为主症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大便稀薄,色黄或带绿,完谷不化,呈糊状或蛋花状,甚至呈水样便,但精神尚好;重者每日大便次数10次以上,大便量多,有腥臭味,可伴有发热、食欲不振、呕吐、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口渴,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昏迷等。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小儿脾胃虚弱,喂养不当;或感受暑湿、饮食不洁等外邪,而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清气不升而腹泻。《幼幼集成》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取穴】
神阙:脐正中。

【方解】
神阙为任脉俞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其可健脾胃,运水湿而止泻。正如《世医得效方》云:“泄利不止,灸脐中名神阙穴五壮或七壮……及关元穴三十壮”。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5~15分钟,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要洗净。
(2)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饮食宜清淡。
15   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主要指男性小儿的阴囊疝和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病症。临床表现为少腹、睾丸、阴囊等部位肿大、疼痛,啼哭过度可加重,一般以单侧为多。中医又称其为“小肠疝气”“偏坠”。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位多在任脉和肝经。此病多因寒湿之邪,凝滞二脉,阻塞经络,浊阴难降,肠阻不通,不通则痛;或肝脾二经湿热下注,则经气壅滞;或禀赋不强,身体虚弱,元气不足而致。此亦正如《医宗金鉴·疝证门》所言:“多因先天不足,本藏虚弱,复因外感风邪,内食生冷,寒邪凝结而成有之,或因湿热郁于中,复被寒邪束于外,邪气乘虚井于血队,流入厥阴,厥阴属肝,其性急速,故牵引睾丸少腹绞痛也”。
【取穴】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方解】
关元为任脉俞穴,小肠之募穴,又与肝、脾、肾相交,故其可调理肝、脾肾、任脉之经气,行气止痛;大敦为足厥阴肝经之井穴,肝经入毛中绕阴器,抵少腹,故其可疏肝理气,散结消肿。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5~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施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治疗时避免小儿啼哭,否则影响疗效。
(2)病重患儿可用丁字带将阴囊兜起,有辅助作用。
(3)对体弱儿童,应适当补充营养。
16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症是指小儿在发育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在夜间睡梦中不知不觉地排尿的病症,又被称为夜尿症,俗称“尿床”。一般小儿1~3岁就能控制排尿,凡3周岁以上还经常遗尿就属病态。临床表现为小儿熟睡后,半夜或清晨,即有遗尿,往往尿出后即醒;亦有遗尿后熟睡不醒,一夜可遗尿数次;可伴有面色不华、精神不振、智力减退、食欲不佳、大便不正常等。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小儿禀赋不强,肾气不足,不能制约水道;或脾虚心陷,肺气不调,膀胱失于约束所致。《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曰:“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
【取穴】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方解】
气海为任脉俞穴,为气之海,元气之会,故可以益气升阳,调理气机,通利膀胱,以助对尿液的约束力。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次灸3~5壮,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家长对小儿不应打骂、嘲笑,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2)给小儿以安慰、鼓励,克服其自卑思想。
(3)小儿入睡后,按时唤醒,养成按时排尿的习惯。
(4)傍晚以后少饮水。
17   小儿癫痫   小儿癫痫是指小儿反复突然发作的短暂脑功能失常。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四肢抽搐,头向后仰,牙关紧闭,口流涎水,历时2~5分钟,醒后四肢无力,疲乏不堪;可伴有小便失禁,如此反复。俗称“羊痫风”,属中医“痫证”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小儿感受惊吓、患热性病,以致阴阳逆乱;或头部遭受外伤,血瘀阻络;或家族遗传等原因造成。《素问·奇病论》曰:“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证治准绳·幼科》亦曰:“大概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
【取穴】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方解】
身柱、神道皆为督脉俞穴,身柱可强腰脊,镇静安神,搜风息风;神道可解痉安神;膈俞为膀胱经俞穴,又为血会之穴,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故其可凉血、活血、通络息风止痫。
【方法】
艾炷瘢痕灸,以上三穴可单独用,也可配合选用,艾炷如黄豆大,每次每穴灸3壮。
【注意事项】
(1)灸后宜食用鱼腥发物,以期化脓。
(2)避免精神刺激。
18   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医学中,哮与喘是两种不同的病证。《医学正传》说:“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两者在临床上很难严格区分,故哮喘常并称。其临床多表现为,突然发作,阵发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多伴有咳痰不利、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一般年龄越小、身体越弱者,发病率越高。《幼科发挥》曰:“小儿素有哮喘,遇天雨则发者……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病初多在肺。明·儿科世医万全认为:小儿肺常不足,感受外邪而生痰;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弱,运化无权,而使精微不化,痰浊内伏;小儿肾常虚,肾气不足,则失摄纳,而呼多吸少。此亦如《幼科发挥·肺脏兼让》所言:“肺生气,肾则纳而藏之。痰涎者,肾之津液所生也,哮喘吐涎,乃气不归元,津液无所受也。”
【取穴】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灵台: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解】
身柱、灵台皆为督脉之俞穴,身柱寓有全身支柱之意,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可补益肺气,止咳平喘;灵台可鼓舞阳气,驱散寒邪。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3~5分钟,每日治疗1次;温灸盒灸,每穴施灸10~15分钟,每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小儿体质。
(2)根据天气变化,加减衣物。
(3)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烟尘和刺激性气体。
19   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以口内满布白膜,形似鹅口为特征的皮肤病。中医又称其为“雪口”“鹅口疳”“口糜”“雪花疮”等。临床表现为口内出现白膜,如糜粥样,有散在乳白色小点如凝乳,小点渐扩大或融合成小斑片,擦除后,可露出出血创面;但不久,又被新的白色斑片所覆盖,状似鹅口;可伴有哭闹不安、垂涎、拒食等。此正如《诸病源候论·鹅口候》所说:“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心脾二经积热,循经熏蒸口舌。此恰如《医方考》所说:“口糜本于湿热”。此外,小儿之母怀孕时喜食辛辣之物,遗热胎儿,亦会罹患此症。
【取穴】
劳宫: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方解】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俞穴,性能善降,善清心泻火,清胸膈之火,泻脾胃之湿热。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穴灸3~5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艾炷非化脓灸,每穴灸2~4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擦拭口腔。
(2)哺乳前,乳头应清洁干净。
(3)乳母应忌食辛辣、煎炸、烧烤食物及酒酪。
20   百日咳   百日咳是以小儿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特殊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的疾病。其又被称为“顿咳”“痉咳”“疫咳”“天哮
呛”等,俗称“鸬鹚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犯病,以冬、春季为多,以5岁以下婴幼儿最易发病,病情大多较重;病程较长,往往迁延2~3个月以上。临床多表现为初起似感冒状,但咳嗽较重,入夜尤甚,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有鸡鸣样回声;咳重时可连续几十声而无吸气间隙。可伴有呕吐、面红、眼结膜下出血、眼睑浮肿、鼻出血、痰中带血、舌下肿胀、溃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等。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禀赋不强,外感时邪,痰浊内生,阻于气道,肺失宣降,上逆喉间而成。《婴童百问·伤寒咳嗽伤风》曰:“然肺主气,应于皮毛,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微者咳嗽,重者喘急。肺伤于寒,则咳多痰涎,喉中鸣急;肺伤于暖,则嗽声不通壅滞,伤于寒者,必散寒邪,伤于暖者,必泄壅滞。”
【取穴】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方解】
身柱为督脉俞穴,为小儿保健常用穴,可强身健体,驱逐外邪,疏通经络。
【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饮食宜清淡,忌食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1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西医病名,中医称之为“痄腮”“蛤蟆瘟”等,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耳下腮部肿胀,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呈漫肿,边缘不清,皮肤不红,抚之有热感,有压痛或弹性感,张口不利,咀嚼困难。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温毒邪,邪从口鼻而入,壅积少阳经脉,郁而不散,凝聚于腮部;或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壅积于胃,阻滞经脉,气血不利而致腮部肿胀。《诸病源候论》曰:“风热毒气客于咽喉,颔颊之间,与气血相搏,结聚肿痛”。
《沈氏尊生》亦曰:“腮肿亦名痄腮……或膏粱久积而作”。
【取穴】
角孙: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方解】
角孙为手阳三焦经之俞穴,可通利三焦,排毒祛秽,是治疗腮腺炎之经验穴。
【方法】
灯心草灸,取灯心草,一头蘸麻油,点燃后点灸角孙穴,可听有“啪”声即可。
【注意事项】
(1)将患儿隔离,直至肿退。
(2)患儿饮食宜清淡、半流食,不宜油腻和辛辣。
(3)注意患儿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
? 注:文中摘自《灸治妇儿疾病》,作者:向阳、向云飞,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