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回复: 0

【原】武当内家秘传正宗太乙火龙功30*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1-23 0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当内家秘传正宗太乙火龙功30*
  武当三十六功
  三十六功乃武当镇山之宝,来自清末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师。其中绝技均来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贵。
武当三十六功与少林七十二艺齐名,威震武林。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内功内劲,乃内家秘传。
第三十功:太乙火龙功
预备起势
  1.两脚并步,正身自然站立,收腹挺胸,两掌自然下垂,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立身中正。目视前方(图00-1)。
  2.两臂屈肘,缓缓向上抬起,肘尖与肩平,两掌尖向下。目视右侧方(图00-2)。
3.右臂向右自然伸平,掌心向下,掌尖向右;左臂屈肘上抬,身体微左拧转。目视右掌(图00-3)。
[tr][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r]
  

一、仙人照镜

  1.两腿屈膝,身体缓缓下蹲,右脚跟提悬,成右丁步。同时,体向左拧,右掌向前平摆,掌心向下,掌尖向左,高与肩平。目视左前方(图01-1)。
  2.右脚向右侧横跨一步,两腿屈膝成马步。同时,右臂右移,两臂屈肘护于胸前,两掌心遥遥相对如抱球状。目视左前方(图01-2)。

3.重心右移成横裆步。同时,左掌前推,掌尖向上,掌棱向前,掌尖高与鼻平;右肘向右后收,右肘停于右肩前方,掌尖向前斜下方,掌心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左掌(图01-3)。

  4.重心左移,成左横裆步。同时,左掌向下划弧,由下向前屈臂上抬,肘尖向后,高与耳平,掌心向下,掌尖向前斜下方;右肘由上向下划,置于右大腿近膝部前侧方,掌尖向下,掌心向左。目视前下方(图01-4)。

  5.重心右移,成右横裆步。同时,右掌屈臂上提,置于右肩前,肘与肩平,掌心向下,掌尖向左前斜下方;左掌向下划弧,置于左膝前上方,掌心向下,掌尖向左前斜下方。目视左掌(图01-5)。

  6.重心左移,成左横裆步。同时,右掌向裆前下插击,掌心向左,高与左脚踝关节内侧下平;左掌屈臂向上提起,肘尖向后上方,掌尖向右前斜下方,掌心向外,高与耳平。目视右掌(图01-6)。

  7.左掌屈肘下按,高与胸平,掌尖向右斜前方;同时,右掌向左前上方抄起,置于左掌棱前侧方,掌尖向上,掌心向里。目视右掌(图01-7)。
  二、转身穿掌

  1.重心右移,左脚提跟,脚前掌点地,膝盖略下跪,成右弓步。同时,右掌随右转身向右划弧,高与鼻平,臂成环状,掌心向下,掌棱向右前方;左掌收于左肋前侧,掌心向上,掌尖向右前斜下方。目视右掌(图02-1)。

  2.重心落于右腿,提收左脚;两臂经胸前左右环掌。左脚向正前方落步,脚前掌点地,重心落于右腿,成左虚步;左掌前穿,掌心向上,掌尖向左外斜侧上方;右掌屈肘护于胸前,掌尖向左前方,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02-2)。
  三、三环穿掌

  1.身体向右转,两脚向右拧转,左脚弧形绕步,屈膝,脚尖外展,成左弓步。同时,两掌随转身右转摆掌,右掌高与腹平,掌心向下,掌尖向左。左掌高与鼻平,掌尖向前,虎口向上。目视前下方(图03-1)。

  2.右脚向前跨进一步,左脚向后撩,屈膝向后提起;右掌经胸前向前上穿掌,高与额平,掌心向前,掌尖向前斜上方;左掌前按,高与腹平,掌尖向右斜前方。目视右掌(图03-2)。

  3.上左脚,屈膝前弓,右膝略跪,脚尖点地。同时,左掌前穿,高与额平,掌心向前,掌尖向上;右掌下按置于腹前方,掌尖向前,掌心向下。目视左掌(图03-3)。

  4.上右脚,左脚前提;右手转掌前推,高与鼻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左掌下按,置于腹前,掌尖向右。目视右掌(图03-4)。

  5.左脚尖内转落步,身体起立,提收右脚扣于左腿弯处,左腿独立。同时,右掌向下旋腕后穿,屈臂置于右腋处,掌心向上,掌尖向右后侧方;左掌弧形举臂上架,亮掌于头额前上方,掌心向上,掌尖向右。目视右前下方(图03-5)。

  6.身体右转,右脚向右后侧方落步,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横裆步。同时,左掌向上屈臂旋掌,置于头顶左后侧方,掌尖向后,虎口向上;右掌后穿置于右臀部后侧方,掌心向上,掌尖向后。目视右侧下方(图03-6)。

  7.右脚跟后旋,脚尖外展,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左掌下按,抱掌于腹前,掌心向上,掌尖向右;右掌绕弧至胸前,向右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右掌(图03-7)。

  四、流行滚肘

  1.身体起立,提收左脚,扣于右腿后侧,右腿独立。同时,左掌向上、向右、向下弧形按掌于胸前,掌心向里,虎口向上,掌尖向右;右掌向右前下弧形内收至胸前,继向右外上穿,屈臂置于右前侧,掌尖向前,掌心向上,略高于肩。目视右掌(图04-1)。

  2.左脚向前落步,身体左转,右脚弧形向前上步,脚前掌点地,重心落于左腿,成右虚步。同时,右掌向上,弧形穿至左头额前上方,虎口向下,掌尖向左后方;左掌护于右腋前外侧,掌尖向后,掌心向下。目视左侧前方(图04-2)。

  3.右脚向左脚内侧垫步,左脚向左前方跨上一步,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掌下落收于胸前,两掌在胸前交叉。随即,两臂向左右屈肘后分开,两掌置于胸前,掌心向下,掌尖相对,两肘尖略与肩平。目视左前方(图04-3)。
  五、饿虎扑食
  1.重心前移,两掌前扑,高与鼻平,掌心向前斜下方。目视双掌(图05-1)。
  2.两掌前扑后,收于腹前,掌心向里,两虎口相对。目视前下方(图05-2)。
  3.重心落于左腿,提右腿;两臂屈肘护于胸前(图05-3)。
  4.右脚向前上方猛力蹬出,高与腹平,脚尖上勾,力达脚尖。目视右脚(图05-4)。


  5.右脚向前落步,重心落于左腿,成右虚步。同时,左掌屈肘上架,置于头额前上方,虎口向下,掌尖向右;右掌抱于右腰间前侧,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05-5)。

  6.重心移向右腿,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左掌上架于头额前上方,掌心向前斜上方,掌尖向右;右掌向右前方猛力推出,肘臂平肩,掌尖向上。目视右掌(图05-6)。
  六、金鸡独立
  1.身体起立,收提左脚;左掌屈臂下按于右腋前侧;右掌屈臂上举于右头顶上方,掌尖向上,掌心向左。目视右斜前方(图06-1)。
  2.右掌经左臂上向前旋掌下按;落左脚上步,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向前摆,屈臂立于左腮侧,掌尖向上,掌心向后;右掌继划于左膝内侧上方,掌心向下,掌尖向前斜下方。目视右掌(图06-2)。
  3.上右步,两腿屈膝,身体前俯;两掌同时向前撩掌,右掌在前,高与肩平,掌心向下,掌尖向前;左掌抱于左腰间,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06-3)。
[tr][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r]
  4.两掌同时向左划弧,继向下划弧、向右撩起。右掌伸臂向右前方,高与鼻平,掌心向上,掌尖向前斜上方;左掌置于左大腿前侧,掌心向下,掌尖向前斜下方。目视右掌(图06-4)。  5.重心下沉;两掌向小腹前收抱,右掌在上,左掌在下,两掌心相对,犹如抱球状。目视前下方(图06-5)。
[tr][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r]
  6.身体起立,右腿独立,提左脚;两掌猛力向左右两侧上方张开,略与肩平,虎口向上,掌尖向外。目视左侧方(图06-6)。  七、弓步插掌
  1.左脚向右脚尖前落步,右脚向前方上进一步,成右虚步;同时,右掌向左、向下划弧,收掌置于左肋侧,掌心向上,掌尖向左;左掌向下、向右、向上划弧,架臂举于头额前上方,掌尖向右,掌心向前斜上方。目视右前下方(图07-1)。
  2.右脚向前移步,屈膝前蹲,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下划收于右腰间,掌心向上;左掌向前下旋转甩拍,置于右膝前侧方,掌心向上,掌尖向前斜下方。目视左掌(图07-2)。
  3.重心移于左腿,屈膝蹲成左弓步;同时,右掌抱腰间不变;左掌随转体划弧,至左膝前侧下方成插掌,虎口向前,掌尖向前斜下方。目视左掌(图07-3)。
  4.动作不停,左掌屈肘上架于头额左上方,肘尖向后,掌心向前,掌尖向右斜下方;同时,右掌向左脚内侧下方猛力插出,掌心向左,高与左脚踝关节平。目视右掌(图07-4)。

  八、左换步  1.重心右移,提收左腿;双臂旋掌外拧,向下斜伸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后,掌尖向下。目视右前下方(图08-1)。
  2.上左脚,脚尖外摆;左掌右收,抱于右侧腹前,掌心向上,掌尖向右;右掌向后、向上、向前、向下划弧一周,继向前推掌,高与眉平,掌心向前,掌尖斜向左上方。目视右掌(图08-2)。
  3.右脚向左前方划弧内摆过步;右掌前摆,环臂于下颌前方,掌尖向左,虎口向下;左掌不变;左脚向后提起。目视前方(图08--3)。
  4.上左脚,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落于右腿。同时,右掌外摆,抱于胸前,掌心向下,掌尖向左;左掌向前划弧前摆,屈肘,掌心向上,掌尖向前,高与鼻平。目视左掌(图08-4)。

  九、右抱掌
  1.双脚摆扣走转,右脚在前,脚尖外摆。同时,左掌向下、向后反划,置于左臀部后侧,掌尖向下,掌心向后;右掌向前平摆划弧,屈臂置于胸前,掌心向下,虎口向里。目视前方(图09-1)。
  2.左脚弧形上进步,右脚随之弧形绕步向前,脚尖外摆,两腿成交叉步。同时,左掌平抡,屈臂架掌于头额左前侧,虎口向下,掌尖向右;右掌向前划弧收抱于腹前,掌心向上,掌尖向左斜前方。目视右前方(图09-2)。
  3.右脚继续向前弧形迈步,重心落于右腿,左脚向后提起。同时,身体右转,左掌向前弧形按掌,高与鼻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右转旋转,护于腹前,掌心向下,掌尖向左斜前方。目视左掌(图09-3)。

  4.左脚向前、经右脚前、向右外后侧方弧形绕步,屈膝半蹲,右脚前掌点地,上体左转成右插步。同时,两掌合抱交叉于胸前,左掌坐腕竖掌护于右肩前,掌心向外,掌尖向上;右掌俯掌于左肋侧。目视左侧后方(图09-4)。  十、仆步穿掌

  1.身体右转,右脚跟落地、脚前掌外摆,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外摆向前托出,高与肩平,掌尖向下,掌心向前;左掌抱于腰间,掌心向上,掌尖向前。目视右掌(图10-1)。
  2.左脚跟提悬,膝部略跪。同时,右掌收护于左肩前侧,掌尖向上,掌心向左;左掌向前撩出,高与腹平,掌心向前,掌尖向前下方。目视前方(图10-2)。
  3.右脚尖外摆,左脚向前弧形上步,脚尖外摆,两腿交叉扭步。同时,右掌下收,至右腰间之际向前上方挑起,高与头额平,掌尖向上,掌心对鼻;左掌收抱于腹前,掌心向上,掌尖向右斜前方。目视右掌(图10-3)。
  4.右脚弧形绕步于左脚前外侧方,左腿屈膝提起,上身右倾,重心落于右腿。同时,右掌转腕内旋,继向前上穿掌,高于头顶,掌心斜向上方,掌尖向右斜上方;左掌商住那,护于右腋前,掌心向右下方,掌尖向右斜上方。目视右掌(图10-4)。
  5.左脚向左外侧方落步,右腿屈膝全蹲成左仆步。同时,左掌随身体前俯向左脚背方向穿掌,掌心向上,虎口向左脚背外侧;右掌斜伸臂于右侧斜上方。目视左掌(图10-5)。


  十一、插步抱掌
  1.身体起立,右腿屈膝提起,重心落于左腿。同时,左掌上架,右掌上挑,两前臂交叉举于头顶上方,左掌在前,两掌心均向上,掌尖向外。目视右前下方(图11-1)。

  2.右脚向前落地,脚跟着地,脚尖上翘;左腿屈膝,身体前俯。两掌向左下落,掌心斜向上,掌尖斜向下相对,成抱球状于胸下、腹前。目视右脚尖(图11-2)。

3.重心右移,右脚前掌落地,屈膝前蹲;左脚蹬力,脚跟提悬,屈膝略沉跪。同时,两掌随身体前移,向前上插掌上挑,两掌心相对,掌尖向前斜上方、高与鼻尖平,臂成半弧状。目视双掌(图11-3)。

  十二、弓步双推掌
  1.身体起立,提收左腿。同时,两掌向前扑抓,护于左膝前下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左膝(图12-1)。

  2.左脚前落步,右脚蹬伸,成左弓步。同时,两掌经大腿两侧过肋,至两乳前向前猛力推出,腕臂与肩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双掌(图12-2)。

  十三、跟步双推掌
  1.提右脚,左腿独立。两掌向前抓扑,护于右膝前下两侧,两掌心略相对,成抱掌。目视双掌(图13-1)。

  2.右脚向前落步,左脚随之跟半步,成右弓步。同时,双掌收抱,至腹前时,经胸前向前猛力推出,腕臂与肩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双掌(图13-2)。

  十四、弓步插掌
1.上右脚,提起左脚,右腿独立。同时,两掌屈臂环抱于腹前,掌心向上,虎口向前。目视前下方(图14-1)。

  2.落左脚,向前上步,两腿屈蹲,成马步。同时,两掌向两侧平推,肘臂略屈,掌尖向上,掌心向外。目视左掌(图14-2)。
  3.重心右移,左腿蹬伸,成右横裆步;同时,左掌向上、向右划弧,向右下摆掌落至右膝前侧,虎口向前,掌尖向下;右掌屈臂提起,置于右耳侧方,虎口向前,掌尖向。目视左掌(图14-3)。
  4.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腿蹬伸,成左横裆步。同时,左掌屈臂上提,置于头额前左侧,掌尖斜向右下方,掌心向左外侧方;右掌猛力向下插击,至左脚内侧方,掌心对左脚内侧踝关节,虎口向左斜前方。目视右掌(图14-4)。


  十五、马步架推掌  1.重心右移,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掌屈肘上架,在额前与左掌相交叉,右掌在外,左掌在里,掌尖向前斜上方(图15-1)。

  2.右掌向右上拉;左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左掌(图15-2)。
  十六、抱身掌
  1.重心左移,提收右腿。同时,左掌上架于头顶左侧,掌心向上,掌尖向右斜上方;右掌向外划弧收抱于胸前,掌心向上,掌尖向左。目视右前下方(图16-1)。
  2.右脚向前弧形落步,扣上左脚。两臂合抱交叉于胸前,右掌心向上,掌尖向左后斜侧方,置于左肋前侧;左掌横于右肩前外侧方,略高于肩,掌尖向外,掌心向下。目视右外侧斜前方(图16-2、16-3)。
[tr][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r]
  十七、虚步推掌

  1.右脚外展落步,屈膝半蹲,左腿蹬力,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向下划弧、过大腿、向右侧后方绕弧转掌,收于右腰间,掌心向上;左掌向前推出,高与肩平,掌尖向上,掌心向前。目视左掌(图17-1)。

  2.左脚向前方跨进一步,身体右转,重心落于左腿,成左虚步。同时,左掌收回抱于腰间,掌心向上;右转向前推出,高与肩平,掌心向前,掌尖向上。目视右掌(图17-2)。
  十八、双龙戏珠
  1.上右脚,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落于左腿,成右虚步;同时,右掌弧形下收,至丹田前迅速向前摆掌,高与肩平,掌尖向上,掌棱向前;左掌托于右肋前,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18-1)。
  2.右脚前掌落地;收提左脚,落步于右脚内侧,脚前掌点地,脚跟悬提。同时,右掌屈臂环抱于腰间;左掌前插,高与肩平,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19-2)。
  3.左脚跟落地,上右脚,身体左转,成右虚步。同时,收左掌,屈臂下按于胸前;右掌经左掌上向前穿掌,高与肩平,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18-3)。
[tr][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r]
  十九、并步造捶  1.身体前俯,右脚扣步,身体左转;左脚弧形收步于右脚内侧,继向前绕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挺直。同时,左掌经胸前向前下挑扎根,略高于左膝,虎口向前,掌尖向下;右掌转臂,斜伸于右后侧,掌心向下,掌尖向后方。目视前下方(图19-1)。
  2.右脚向左脚垫步,左脚向前踩出,仍脚跟着地成左虚步。左掌向前上方挑起,高与头额平,掌尖向前斜上方;右掌下收,斜伸臂于体后侧方,高与臀部平,勾腕,掌尖向下,掌心对臀部。目视左掌(图19-2)。
  3.右脚向前上一步,左脚随即向左外侧上步外摆,身体左转约180
度,左脚悬跟,脚前掌点地,两膝屈蹲。同时,左掌向腹前下收,右掌随转体收至腹前与左掌交叉,左上右下,两虎口均向上,掌尖向外。目视前下方(图19-3)。

  4.左脚跟向前落地,右腿蹬伸,上体向前略倾。同时,两掌经下向两侧分开,伸臂直掌,高与肋平,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图19-4)。
  5.上右脚,落步于左脚内侧,震脚;左脚跟提悬,脚尖点地。同时,两掌向下划弧、收至胸前,两腕相交叉,左内右外,掌心向里,两虎口均向上,掌尖向外斜上方。目视左前斜下方(图19-5)。
[tr][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r]
  二十、观音坐莲  1.上左脚,屈膝前蹲,右腿蹬伸成左弓步。同时,两掌随身体前俯向左右分开后,向前下猛推,略高于左膝,掌心相对,掌尖向前斜下方。目视双掌(图20-1)。
  2.收左脚,脚尖点于右脚内侧前方。两掌随身体起立经胸前提肘,再向外翻臂,似分劈掌状,高与肋平,两虎口均向上。目视左掌(图20-2)。
  3.左脚跟落地,右脚向前上进一步,两腿屈膝成马步。同时,两掌屈臂上拉,两肘尖贴肋,两后臂内侧夹紧肋部;两掌分托于肩外前侧,略低于肩,掌心向上,掌尖分别向外斜前方。目视左掌(图20-3)。
  4.动作不停,身体略向前俯;随之两掌向左右两侧平撑,肘部略屈,掌高约与耳部平,掌心均向上,掌尖向外。目视右掌(图20-4)。


  二十一、莲花掌
  1.两掌屈臂回收后,继转臂插掌外分,身体左转成左弓步,两掌虎口均向上,右掌略高于肩,左掌略低于肩。目视右掌(图21-1)。

 2.身体起立,左脚向右脚后侧插步。两掌屈臂于头部左侧前方,掌尖向上,掌心相贴,头向右转。目视右后侧下方(图21-2)。
  二十二、拍胸里合
  1.身体下蹲,两腿屈膝成歇步。同时,两掌随身体下坐,向身后甩臂成勾手,臂伸直,勾尖向上。目视右后侧方(图22-1)。
  2.体向左转,身体起立,两臂弯曲上抬,蹬右腿,屈左膝,成左弓步。同时,右勾手变掌向前插出,高略与肩平,虎口向上;左勾手变掌后撑,置于臀部后侧方,掌心向后,掌尖向前斜下方。目视右掌(图22-2)。
  3.上体左转,左掌向后上摆,高与肩平,虎口向上;右掌内收,掌心拍击左胸部。目视左掌(图22-3)。
  4.右腿踢起,向左上方里合摆起;左掌于空中击拍右脚掌(图22-4)。


  二十三、海底摆莲  1.右脚向右外侧落地,左脚屈膝扣腿。以右掌拍击左脚底;左掌屈臂斜提于头部左侧斜上方,虎口向下,掌尖向右斜下方。目视右掌(图23-1)。


  2.左脚向前落地。两掌屈肘合抱于胸前,掌心均向下,右掌在上,左掌在下;蹬右腿,屈左膝。目视右侧前下(图23-2)。
  3.踢右腿,向左里合,继向右外摆击;两掌同时向上分开,右掌拍击右脚面(图23-3)。
  二十四、弓步插掌
  1.落右脚。右掌下落抱于腰间,掌心向上;左掌向下、向右划弧,过右肩前向上架臂亮掌。目视右前下(图24-1)。
  2.上体略左转,重心略右移;左掌向前下落,插掌于左大腿内侧前方,虎口向前,掌心向右;同时,右掌屈臂提起,置于右肩前侧,掌心向左。目视左掌(图24-2)。
  3.左脚尖外摆,右腿蹬伸,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屈臂上提,肘尖向后斜上方,掌心向外,置于左额前外侧;右掌向左脚内侧前下猛力插出,虎口向前,掌心对左脚内侧踝关节。目视右掌(图24-3、24-4)。

  二十五、转身抱掌  1.身体右移起立,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掌向左上收,左掌向右穿,两臂环抱于胸前,右上左下。左掌置于右腋外侧方,虎口向下,掌尖向后斜侧方;右掌置于左肩前外侧方,虎口向下,掌心向外,掌尖向左后斜侧方。目视左掌(图25-1)。
  2.马步不变;右掌由上向右摆掌,左掌由右向左下摆掌。右掌高与鼻平,掌心向前,掌尖向上;左掌置于左膝上侧方,掌心向下,掌尖向前。目视右掌(图25-2)。
  3.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弧形绕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重心落于左腿。同时,左掌由下向上屈臂,架于头部左侧前方,虎口向下,掌尖向右斜前方;右掌下收,抱于右腹前方,虎口向前,掌尖向左。目视右前方(图25-3)。
[tr][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r]
  4.右脚前掌外摆落实,屈膝,上身略右转。同时,左掌屈臂向前划弧,环臂于身前,掌心向下,掌尖向右;右掌略上起于胃脘前。目视左掌(图25-4)。  5.左脚弧形上步,绕过右脚向右外侧方落步,身体随步左转;右脚扣步,悬跟,脚前掌着地,膝部略屈跪,重心移于左腿。同时,左臂平行外摆,右臂屈肘,两臂合于胸前,左上右下,左掌附于右肘弯外侧,右肘托于左肘尖外侧。目视前下方(图25-5)。
[tr][td]
[/td][td]
[/td][/tr][tr][td]
[/td][td]

[/td][/tr]
二十六、并步收势1.身体右转,右脚跟落地外摆,左脚尖内扣,两脚掌平行,两腿弯曲,身体略下蹲。同时,两掌随转体下按于体前,略与裆部平,掌心向下,掌尖向前,两虎口遥遥相对。目视两掌(图26-1)。
  2.两掌外分,缓缓上举,高于头顶,掌尖向上,掌心遥遥相对,两臂成半弧形。略仰面,目视前上方(图26-2)。
  3.两掌屈臂经胸前缓缓下按,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掌尖向前。目视前方(图26-3)。
4.收左脚与右脚成并步,自然站立,收腹挺胸;两臂下垂,两掌尖贴两大腿外侧,立身中正;气沉丹田,调匀呼吸。本套收势(图26-4)。

武当太乙火龙掌功夫考证        太乙火龙功是武当武功中的上乘绝技,俗称太乙火龙掌,为张三丰祖师云游川东抗元福地合州钓鱼城后,隐居合州古镇巴子城铜梁洞二仙台多年,师从濂溪先生再传后学弟子火龙真人所学,乃峨眉大周天火龙通背内功与古传通臂拳技法相结合以为技击实用的不传之秘。
战国时期起源于川西的峨眉道门通臂拳因魏晋唐宋时期佛道争鸣中的多次失利被逐渐挤压到以合州为代表的川东巴渝地区,并受到希夷先生扶摇子陈抟、濂溪先生周敦颐等理学大师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的深刻影响。北宋前后主张通过呼吸运动脏腑胸隔增大肺活量的内丹流派逐渐兴起,这和符合现代科学规律的健身气功已经日益接轨。南宋时期主张修炼武学内丹积极出世为民请命的全真龙门派系便是当时持这类新观念的佼佼者,并因为与元朝统治阶层的友好关系而在随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兼并了包括峨眉道派在内的各大教系,现今川中青羊宫、青城山等道统都是全真龙门系列。同是秉承中华文明黄彭老庄、葛洪抱朴传统尊生重命修心哲学的道门武技在交相熔融中不断升华,古老的峨眉通臂拳因而受道门内丹功法的影响逐渐分流为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拳系列(经脉学说认为背部督脉等诸阳火龙经主要担负御侮防身功效,故内家武学领域亦称疏通诸阳火龙经脉增进武术功力的大周天功法为通背法门或通背之道,现代内家武学的源流)和之前以修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拳系列。后来,通臂拳技击思想被少林系列武术吸纳,极大地丰富了少林武术。通背拳武学理念因《峨眉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逐渐充实或衍生了近现代各内家拳流派,其千古绝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言其技法大要,川中民间、河南焦作及江浙一带明末时期也叫通背缠拳;川东巴渝地区称为缠丝拳,数百年间逐渐形成峨眉系列武术之缠闭门功夫。
火龙掌早年在川中道门黄林派、自然门、化门等拳系中传承,亦名火龙拳、通背缠拳、巴子拳等,虽内功练法相似,风格路数却颇有不同。经三丰祖师带入武当后始称太乙火龙掌,“太”有倡行培育培养之意,“乙”为东方甲乙木之阴木,肝胆之气,督脉及诸阳经火龙之印绶父母,培之以助火龙之威,故曰太乙火龙掌。因其拳理上继承了以濂溪先生周敦颐为代表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理学思想,后学归之于内家太乙或八卦门。太乙火龙掌功动作要求:顺项提顶、松肩垂肘、畅胸实腹、立腰溜臀、缩胯弯膝、十趾抓地。其风格特点是:拧旋翻转、纵横连环、掌随步换、随走随变。古传掌谚将之概括为: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势似鹰,沉若虎坐。
太乙火龙掌是以动制静、避正打斜、以正驱斜为技击要诀,强调通过不停的走转变招,避开对方的正面攻击,以我的正面打击敌人的斜面。
太乙火龙掌不仅是一种技击性很强的掌法,也是一种健身性很强的功法。据研究表明,经常练习太乙火龙掌,能改善人体各系统的机能,取得健身延年的效益。近代高龄武学九段吕紫剑先生是其代表性传人之一。

(太乙火龙掌教学参考视频)   

(吕紫剑老先生演练太乙火龙掌视频,1985年录于重庆大田湾体育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