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回复: 0

彭静山眼针疗法案例四则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1-23 00: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彭氏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注于目而为精”的理论为基础,参考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卷七中,按八卦划分眼区与观眼识病的记载,结合临证实践,逐渐形成新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内容有:
(1)眼球经区划分方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做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做该水平线之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将眼区分成四个象限,再将每一个象限划分成两个相等区(即四个象限,共分个相等区)此八个相等区就是八个经区。(如下图)
《素问·阴阳别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杨上善注:“阴气右行阳气左行”。左眼属阳,阳生于阴,八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的。右眼属阴,阴生于阳,八区排列顺序是逆时针的。伛各经区所代表的脏腑,左右皆同。
经区口诀:
一区肺和大肠 二区肾和膀胱
三区三焦 四区肝和胆
五区中焦 六区心和小麻
七区脾和胃 八区下焦
每区占的范围,以钟表作比喻。用时针计算为90分钟。例如左眼一区由10时 30分至12时,右眼逆行,右一区7时30分至6时,余此类推。
八区计十三穴,1、2、4、6、7这五个区,每区一脏一腑,即肺、大 肠、贤、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脏腑各占1/2。3、5、8区分别为上焦、中焦、下焦。眼针的穴位不另起名,根据“看眼察病”和经络分布的八个经区,穴位在眼眶外一周,距蓠眼球一横指以外,上眶在肩毛下标,下眶离眼膣边缘2分许叫做“眼周眶区穴”,总共有八区十三穴。
(2)观眼识病法:主要观察白睛血络的形状与颜色的变化,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如血络根部粗大为顽固性疾病;血络曲张或怒张示病情较重;血络延伸,甚则涉及黑睛或其他区,说明病证多有传变,或有合病、并病发生;血络交叉、分叉多,为郁症的传变;血络隆起,多见六腑病证;血络模糊或片状,多见肝胆病证;血络垂露,见于胃区,说明有虫积,出现在其他区多属血瘀。如果血络色鲜红属实为新病;紫红是热盛;深绛为重证;紫黑当新病转热;红黄相间,示轻证;淡黄说明病情好转;淡红色主虚证或寒证;暗灰色示病久。
(3)取穴原则:眼针取穴有三种:①循经取穴:看眼各经区,在与症状相符合的有血管形色变化部位取穴。②看眼取穴:不管什么病,只在眼球区血管变化最明显的经区取穴。③三焦取穴:又叫病位取穴,如头部、上肢、胸腔疾病取上焦穴;上腹部、胸背部及其脏器的疾病取中焦穴;腰觝部、小腹部,生殖、泌尿系统和下肢疾病取下焦穴。
(4)找穴方法:①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眼周眶区穴”的范围内平均用力轻轻按压,出现酸、麻、胀、重、发热、发凉、微痛或感觉舒服的现象都是穴位的反应。此时可以稍加压,使皮肤出现一个小坑。作为针刺点的标志。也有的人并无任何感觉,按压后则在皮肤上出现小坑处针刺之。②用经络测定仪找穴,探索导子按压时,仪表上指针读数最高是穴。③按选好经区针刺,以瞳孔为中心找准经区界线,在经区界限沿皮直刺或横刺。
(5)针刺方法:用32号5分不锈钢针,先以左手指压往眼球,并使眼眶内皮肤绷紧,右手持针,轻轻刺入。多平刺和斜刺,但不可超越所刺的经区。也可直刺。一般不用手法,如针后没有“得气”可以把针稍微提出一点,重新调整方向刺入。“得气”时可有种种感觉,如触电样或上下窜动或酸、麻、发热、发凉,或感到轻松愉快,非常舒服。有这种“得气”者,效果必好。无任何感觉为 “不得气”则效果不佳。如需补泻时,顺着眼针经穴分布顺序进针为补,逆着进行则为泻。经观察1000例患者,经用“双窗法”结果表明,完全符合者626例,占 62.6%,总符合率为99%以上。运用眼针疗法,对“188例中风偏瘫患者运动机 能即刻效应的临床观察”,以针后肢体立即抬高的厘米数为指标(超过5cm以上),阳性率达85.66%,并有41例患者,治疗后产生即刻步行的效应,占总数 18.55%。对常见的六种疼痛性病证442例的临床观察,对腿痛有效率为97.6%,肩痛为96.8%,腰(腿)痛为96.8%,头痛为87.4%,胃脘、胁痛为82.6%。总有效率为92.17%。对103例正常血压调整作用的临床对照观察,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
医案选例1:中风(脑血栓形成)
路XX,女,43岁,沈阳微电机厂医生。
1979年9月10日夜间,突然右半身不能活动,当即入院治疗。患者神志清醒,面色微赤,形体胖,六脉沉缓,右半身肌力为0级,眼诊双上下焦区有改变,血管粗而颜色赤。该患者为肝风内动。
处方:眼针双上、下蕉区。
治疗经过:针刺入后,右腿即能抬起,右臂亦能活动。令其离床,由陪护人手提输液瓶,眼眶带针,试令行走,即逬步自如,与无病相同。满室惊奇,欢声四起。次日即出院,步行回家。共针5次,二旬后即上班工作,迄今健康如初。
例2:眩晕(高血压)
郑X X,男,50岁,1976年10月8日初诊。
患者素有高血压,觉头晕,目眩,眼干。左限角膜白斑,右眼则为义眼。诊见:神清, 面赤,舌红少苔,脉弦,左关尤甚。血压170/100mmHg。
处方及治疗经过:太渊脉刺,针体微颤,起钟后量血压为156/90mmHg。复诊时血压为160/100mmHg。试眼针双肝区,留针10分钟,血压150/98mmHg。三诊:主诉症状减轻,头清目明,精神轻爽。血压120/80mmHg。仍刺双肝区,针后血压无改变。四诊时血压150/90mmHg,按年龄计算,仍在运常治围,故无何症状。试再作眼针,针后血压为130/90mmHg。
例3:丹毒
李XX,女,19岁,1977年6月10日初诊。
患者素健,忽于腿上起红斑如掌大,扪之在于浅表,并伴有夜间发烧39力,曾注射青、链霉素未效。诊见:神清体胖,面赤,舌质干,脉来浮数。看眼肺区有凰管怒张,其色红中带黑。白血球,15,300/mm3,分叶85%,淋巴26%。证属肺热。
处方:眼针肺区穴。
治疗经过:针后20分钟,白血球10,000/mm3,分叶61%,淋巴39%。当夜热退,次日红斑色浅。针刺3次痊愈。
例4:腰痛
田X X,男,47岁,沈阳市文教一厂工人,1976年10月4日初诊。
患者因扭伤而致腰痛,左下肢疼痛麻木,行路困难。经摄片检查3、4腰间盘明显脱出,外科检查,梨状肌损伤,用按摩手法并服药治疗,仍不能走路,必须扶着人慢行,举步困难,不能翻身,自己不能上楼,由陪护人背进诊室。直腿抬高试验,针刺前左腿抬50cm,右腿抬45cm;脉沉迟,两尺无力,看眼中、下焦区均有明显变化,顔色浅淡,血管较粗。辨证为督脉受损,阳气虚弱。
处方:眼针双侧中、下焦区。
治疗经辻:针1次后,左腿抬67cm,右无腿抬63cm。针2次后,疼痛大减,扶着人能走。针3次后,自己可以慢慢行走,疼痛麻木均减。针5次以后,两腿均能抬至74cm。

彭静山眼针疗法,扫码免费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