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回复: 0

【原】这些乐器你认识吗? | 有色有味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0-30 0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就像生活的调味剂
不是必须
但对很多人来说却也是
离不开舍不掉
因为...
它已是生活的一部分
那些你可能不熟悉的小众乐器今天来聊聊乐器……
有些乐器你也许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它的音色,也或许有一些乐器连名字也没听说过,今天简单介绍一些比较小众的乐器,在这里面还有很多乐器都是很容易上手学习的,也许经过学习你也可以自己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吹管乐器
陶笛
陶笛(英语:Ocarina,也译作奥卡利那笛、洋埙、瓦埙、土笛、鼓浪笛等),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陶笛多数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状似潜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
陶笛,是一种携带方便的吹管乐器。它的形状各异,大小各异,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的音色也不同。
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
陶笛可以吹半音,转调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调能轻易演奏7调的乐曲。
这种乐器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价格低,简单易学,成手快,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依照相应的陶笛曲谱,经过短时间练习,也能吹出令人满意的曲子。
尽管陶笛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但它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爱尔兰哨笛的优美飘逸、二胡的低沉凄凉,相应的专业演奏陶笛同样可以模拟演奏,它的音乐渲染力与前者相比毫不逊色。
名称由来
陶笛的名称ocarina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意大利北部的小村bud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面包师,经常用他的烤箱烧制低温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东西,有一次他烧制了一种上面有像脖子一样哨口的蛋形玩具,因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鹅的形状,所以就起名为“ocarina”,意大利方言就是“小鹅”的意思。陶笛的英文名称“ocarina”就是从这里来的,音译为奥卡利那笛,该名称一直普遍沿用至今。
音色的问题
越小的陶笛吹奏的音调越高,声音越尖,音色越明快;相反,越大的陶笛音调越低,声音越沉,音色越圆润。
按音域划分,分为高音陶笛、中音陶笛、低音陶笛。
高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S ,高音陶笛有C调陶笛、F调陶笛、G调陶笛,分别为SC、SF、SG。
中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A,中音陶笛有C调陶笛、F调陶笛、G调陶笛,分别为AC、AF、AG。
低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B,低音陶笛通常为C调陶笛,也就是BC。
陶笛家族合照




    拨
    弦
    乐
    器
尤克里里

Ukulele即夏威夷小吉他,在港台等地一般译作乌克丽丽,在大陆一般习惯称为尤克里里,是一种四弦夏威夷的拨弦乐器,发明于葡萄牙盛行于夏威夷,归属在吉他乐器一族。
民间有一说法,这是一个适合大人及儿童,并且好听可爱,又能激发节奏潜能的乐器。只要它在手中,没有你不会弹的歌。
名称由来
中文名称:夏威夷小吉他
音译名称:尤克里里,乌克丽丽
英文名称:Ukulele在夏威夷语中,Ukulele的意思是“到来的礼物”——uku(礼物),lele(到来),读作:{oo-koo-ley-ley}
十九世纪时,来自葡萄牙的移民带着Ukulele来到了夏威夷,成为当地类似小型吉他的乐器。二十世纪初时,Ukulele在美国各地获得关注,并渐渐传到了国际间。
与吉他的区别:尤克里里只有四根弦,吉他有六根。所以它不能简单的被称为“小吉他”。

敲击乐器
非洲鼓
非洲鼓,是一个俗称,通常指的是来自西非的Djembe(金贝鼓,坚贝鼓),是西非曼丁文化的代表性乐器。传统上,Djembe是徒手演奏,主要有低、中、高三个音,而且需要和Dunun(墩墩鼓)配合,演奏与特定生活场景相关的鼓曲,来给舞者和歌手伴奏。现在Djembe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音乐、培训领域发挥着它独特的价值。
打击乐器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而手鼓是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所以说手鼓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了,非洲手鼓Djembe 起源于十三世纪曼丁人建立的马利王朝。最早出现可以回溯到公元500年。最初是由铁匠们手工制造的。它的形状来源于捣碎杂粮的臼。沙漏形状的外型,两端开口,用山羊皮包住较大的开口端,用双手演奏。
非洲鼓是皮膜类敲击乐器,形状模仿非洲人用来磨玉米或谷物石磨,用整块树干剜空再蒙上羊皮制成。鼓身约50至60厘米,直径约30至38厘米,但有一些来自科特迪瓦的非洲鼓直径会更大。
非洲鼓用手拍击发声,当拍击的部位不同时,音色也有分别,可以出高、中及低三种声音。这种鼓可以用作独奏,亦可以和其它非洲传统乐器作合奏。
    打
    击
    乐
    器
马林巴

马林巴(英语:Marimba)是木琴的一种,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产生旋律,但琴键较木琴阔,音域较广,音色圆润,也有较多特殊打法。马林巴的键数有49键、52键、56键、61键、66键、69键。
马林巴传入拉丁美洲大约是在17、18世纪,后来成为印第安人的乐器。而且,演奏马林巴也已成为某些印第安部族的仪式的一部分。这些仪式祈求的是宇宙的和谐以及人们的幸福,危地马拉的圣马可斯德古纳地方演奏的马林巴乐曲与非洲加纳的西斯沙拉人的乐曲十分相似。
马林巴(marimba)是世界上广泛流行,而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旋律型打击乐器。关于马林巴的起源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较明确的记载和考证,众说不一。据古希腊文史资料介绍,马林巴的诞生地是在危地马拉,但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都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1894年,危地马拉的音乐家塔多模仿钢琴琴键的排列,为马林巴加上了半音琴板,使之半音齐全,便于演奏新的作品。后来,墨西哥又创造了高音马林巴和大型马林巴。前一种有50块琴板,音域达五个八度,由三人演奏,后一种共78块琴板,音域达六个半八度,由四人演奏。主旋律演奏者左右手都各执两锤,其他人一手执一锤,音色美妙,音响效果很好。
马林巴是一种非洲木琴。它的结构,音响与一般的欧洲木琴有很大不同。它所采用的琴板比红木的质地软,发音宽厚,音区低,余音较长,每块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种果壳、葫芦或罐头盒、长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鸣体,这些共鸣体的大小,长短是与相应的琴板相适应的。在每个共鸣体上还开有1-2个小孔,孔上蒙以竹膜、鸡蛋膜、薄纸或动物的尿泡。演奏时声音由琴板传到共鸣体和孔上的薄漠上,听起来嗡嗡作响,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

吹管乐器
排箫
排箫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
排箫是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用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在音管的内部用蜂蜡或软木塞堵住,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产生了乐音,由于蜂蜡、软木塞的位置不同,气流在音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所以气流的震动频率不同,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乐音。
排箫是由一系列管子构成的管乐器,管子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并且把它们并排联接在一起,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吹管,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
排箫的音色纯美自然,宛若风的声音,就音色而言,更多的人喜欢把排箫归类为古典乐器,排箫音乐截然不同于嘈杂喧嚣的现代音乐,排箫声音如同天上的流云,超凡脱俗,人们习惯把排箫之音赞为“天籁之声”。
弹拨乐器




曼陀铃(Mandolin)起源于意大利,原名为意大利文“mandolino”,意为“杏仁”,由其外形得名。
曼陀铃大小与小提琴差不多,全长约40厘米。共有八根弦,两两成对分为四组。四组弦的定音和小提琴是一样的,也就是GDAE。调音法与小提琴相同,采取五度间隔。传统曼陀铃的琴身形状,更像是剖开的水梨,琴体背部隆起成半圆,不带横板,琴颈上有品,琴头略向后仰。维瓦尔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编有不少曼陀铃演奏用的古典乐曲。
曼陀铃属于鲁特琴族。有四组复弦,指板上有铜品。音域较接近于小提琴。有使用拨片弹奏,属于旋律乐器,它的振音弹法最能带给听众特别深刻的印象。调音法和小提琴相同,采取五度音隔。常与吉它等低音乐器合奏,亦可独奏。
曼陀铃的声音如银铃滚动一般,清脆美妙,空灵、细碎、干净,古典味道浓厚。

    木
    管
    气
    鸣
    乐
    器
双簧管
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旋律,是出色的独奏乐器,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
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忧郁而优美的白天鹅主题就是由双簧管吹奏的。双簧管是较难演奏的乐器之一。双簧管像大多数高音管乐器一样,有它的基础音域,但有能力者可以向高处扩展一定音域。
双簧管(OBOE),是现代乐团很重要的角色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簧片合起来,吹出声音的一种乐器。主要是靠着两个簧片,利用唇部,来控制它的振动,吹出有些“哀愁而富感情”的音色。 自巴洛克时期以来(十七世纪后期)双簧管是第一个加入乐团的木管乐器,之所以如此,在於其音准确定,原始的起源也是单纯的几个孔(2-6)后来才慢慢改良。
    木
    管
    乐
    器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在台湾又称为竖笛(英语称Clarinet,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西班牙语为Clarinete,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由五节可装拆的管体组成,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chalumeau)演变而来。
单簧管不同于双簧管。单簧管为移调乐器,双簧管不是移调乐器, 而且双簧管使用两个簧片夹在一起发声,单簧管使用一个簧片和笛头发声。
敲黑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双簧管(oboe)与单簧管(clarinet)这两种乐器虽然名称相似,但实际上它们在吹奏方法、按键系统、音色、外形以及价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双簧管是非移调乐器,而单簧管是移调乐器。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木管乐器,不是学会一种就会另一种的。

     吹
     管
     乐
     器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 ,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通体长约30厘米。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
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
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一管发e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图文 | 紫星
编辑 | 紫星
寻找相似的灵魂,就来关注我们的有色有味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生活,关注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