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回复: 0

女孩狠踹母亲被推上热搜:你拿命宠着的孩子,其实最恨你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0-18 0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度溺爱的结果就是,孩子既依赖又怨恨父母。
给孩子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事情。
——鹿妈
作者 | 女儿派·七七晴歌
来源 | 女儿派(洞见旗下账号)
最近,关于“地铁站内女儿脚踹妈妈”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热议,
视频里可以看到:
女儿两手插兜,先是对着妈妈手里的行李箱踹了几脚。
觉得不解气,又朝着妈妈身上踹过去。
一脚,两脚,三脚.....女孩接连踹了妈妈6脚。
女孩之所以对妈妈拳脚相加,竟然只是因为不满妈妈上错了地铁,两人没能到达目的地。
而这位卑微的妈妈,自始至终没有批评孩子,更没有出手教训孩子,只是往后缩了缩,试图用隐忍平息女儿的怒气。
旁边的陌生男子看不下去,想要出手阻止,女孩却更加生气,直接打了这位男子。

上了地铁后,女孩妈妈不断安慰孩子:“没事儿,没事儿,别生气。”
一开始我觉得很气愤,怎么会有这样不懂事的女儿?
但仔细一看两人身上鲜明的对比,却无奈地发现:
妈妈穿着普通,手里拎着两只巨大的行李箱,身上还背着大包小包,跟“仆人”无异;
而一旁的女儿却是打扮时尚,双手插兜,一副“大小姐”模样。
被自己百般疼爱的孩子暴力相向,不知道这位妈妈心底是否明白:
正是因为她把爱理解成了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也舍不得批评孩子,才把孩子养成了这般自私自利的模样。
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跪着的父母,永远也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没有节制的爱,是一种变相的暴力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被自己的孩子伤透了心,于是去找心理问题专家寻求答案。
专家问:
“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再也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
妈妈点了点头。
专家又问:
“孩子第一次洗碗,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再也不让他走近洗手池?”

“孩子第一次整理床铺,整整用了两个小时,你嫌他笨手笨脚对吗?”
“孩子毕业以后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为他谋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是吗?”

这位妈妈很惊讶,因为专家全都说对了。
她问专家是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是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溺爱,看似是父母通过牺牲自己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可实际上,它也亲手剥夺了孩子试错和改错的机会。

父母无节制地给予,模糊了爱和溺爱的概念。
爱,是以孩子的成长需求为核心,在不同时期,给予他相应的陪伴和引导;
但溺爱,是以孩子本身为中心,无论孩子是3岁还是30岁,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合理还是荒唐,都会用尽全部力气去满足他。
动画《巨婴》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今年已经三十好几了,但妈妈还是把他当作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儿照顾。
一起床,儿子喊一声“妈妈”,妈妈就过来帮他穿上衣服。

肚子饿了,儿子喊一声“妈妈”,妈妈就把饭菜喂到他的嘴里。

甚至剃胡子这种小事,都由妈妈代劳。

直到有一天,爸爸因车祸去世,家里的情况越来越窘迫。
可儿子不管这些,他只要看到什么新玩意,还是会习惯性地用手一指,喊一声“妈妈”,就像小时候一样。


可这一次,他要的VR眼镜,妈妈再也买不起了。
看着眼前这个住在成人身体里的“小小孩”,妈妈深深叹了一口气,掏出了自己血淋淋的肾脏。

不久后,妈妈因失血过多死了。
而没有生存能力的儿子,找不到吃的喝的,只能扒开妈妈的肚子,钻了进去,试图变回曾经的那个小婴儿。
这是一场悲剧,而悲剧的源头,就是妈妈那毫无节制的溺爱。
这样的妈妈看似伟大,但其实在无形之中,她已经亲手剪去了孩子翱翔天空的翅膀。

溺爱,最终会吞噬孩子的一切
国庆期间,海南海口的两个“熊孩子”上了热搜。
一家激光巨幕影城发现,自家的银幕出现了问题,上面还有很多的脚印。
看了监控后才发现,前一天,有一位家长领着两个孩子来看电影,电影放映期间,两个孩子轮番上前脚踢银幕。
但监控视频中,家长却始终没有上前制止。

孩子闯祸,父母有责。
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说: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一定跟父母的行为有关,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正是因为父母无节制的溺爱,孩子的自我才会变得无比膨胀,最终心里只有自己,毫无规则和底线可言。
更重要的是,如果继续纵容孩子下去,早晚有一天,孩子膨胀的自我会刺伤父母和他自己。
几年前,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惨剧。
上海浦东机场内,赴日本留学归来的青年汪某,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导致母亲生命垂危。

汪某犯下如此丧心病狂的恶行,只是因为母亲没法继续负担他高额的生活费。
在汪某留学的这几年里,母亲省吃俭用,家里负债累累。
母亲甚至还把唯一的房产变卖,只为儿子能过得更舒心一些。
可换来的,却是儿子怨恨的眼神和冷冰的刀刃。
这位母亲大概永远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付出一切养大的孩子,竟然成了这样一个“白眼狼”。
但其实,儿子对母亲的恨早就存在了。
被溺爱着长大的孩子,始终相信:自己是弱小的,做不了什么,如果要做什么,一定需要有人替他完成。
可当孩子走出了家门,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根本不是这样。
这一刻,孩子的世界就崩塌了,他会觉得是父母骗了他。
最终,孩子很容易与拿命宠着他的父母反目成仇。


父母之爱,是一场得体地退出
很多时候,孩子不懂感恩,只是因为他习惯了父母把他当作世界的中心。
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生怕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
这样长大的孩子,也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岁月静好的背后,都是因为有父母的奋力托举。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呢?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里,有一只小鹬和妈妈生活在一起,饿了就张开嘴等待妈妈喂食。
可当小鹬渐渐长大后,妈妈便不再喂它。
妈妈把它推向海边,要它自己觅食。
结果一个浪花打来,毫无防备的小鹬全身都湿透了,它缩在窝里瑟瑟发抖,恳求妈妈再喂它一次。

但“狠心”的妈妈没有妥协,而是鼓励它战胜内心的恐惧,再试一次。
就这样,小鹬学会了觅食的技巧,成功填饱了肚子。

龙应台说:“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为孩子“做了什么”视为爱,但实际上,“不做什么”也是一种爱。
这种爱,时刻提醒着父母控制住为孩子包办一切、解决问题的冲动。
董明珠从小就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性。
虽然自己家财万贯,但她还是选择让孩子自己打拼。
哪怕儿子月薪只有五六千,自己租房住,她也没有心软过。
因为她知道:父母终将退出孩子的生活。
那些父母替孩子吃的苦,孩子终有一天要自己偿还。
真正让一个孩子变得成熟的,不是一帆风顺的过往,而是从泪水中挣脱出的笑容。
与其为孩子遮风挡雨,倒不如让孩子获得精神上的独立与富足。
而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