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回复: 0

吉金之書——金文小傳(下)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0-17 2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金之書
金文小傳

西周金文
雖然目前依然無法給出西周歷代周王準確的在位年限,但是由於有銘西周青銅器的大量出現,現在基本上可以把西周歷史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下麵對應這三個時期來簡單敘述一下西周銘文的概況和發展。
西周分期

01
西周早期
西周早期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武王、成王時期。這一時期銘文延續了殷商晚期銘文的特點,就是仍然存在字數較少的氏族銘文、與先祖日名組合的銘文。
此類銘文的青銅器多為商亡國後,臣服於周人的遺民,也有一些不願意臣服西周而逃往到別處的商王氏成員。


毛家咀青銅方鼎及銘文   蘄春縣博物館藏
這兩件“盂”方鼎,是1996年發現於湖北蘄春新屋灣的一個窖藏。這個窖藏的年代屬於商末西周初。在鼎的內壁上面有2行8字銘文“盂  文帝母日辛尊”。
有學者認為盂應是商王文丁之子、帝辛的叔叔,這兩件鼎則是盂為文帝母親日辛奉祀用的。據考證,殷商滅亡後,一部分商王室成員不願意臣服西周,逃往了長江流域,蘄春一代就是他們逃到這裡的居住地。
鼎中的銘文也帶有商末銘文的特點,但是已經屬於西周早期了。


天亡簋及銘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武、成時期較為長篇的銘文逐漸多了起來,內容涉及戰爭、政治、賞賜、分封等史實。清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寶雞郿縣的天亡簋,是一件西周初年的典型器物。
簋內底部鑄有8行78字的銘文,記述了武王滅商之後,天亡輔助武王祭祀,祭告周文王;並且武王取代了商王的地位來祭祀神帝;祭祀後天亡受到武王賞賜,鑄造這件簋以銘記榮寵。
武、成時期金文特點
1. 銘文佈局不規整,雖然豎成列但橫不成排;
2. 字形大小不均勻,象形程度還是很高;
3. 書寫筆跡豪放、渾厚
西周早期第二階段為康王、昭王時期。這一階段銘文多為長篇銘文,尤其是出現了冊命內容的銘文,為研究西周冊命制度提供了新的研究資料。此時,氏族銘文已經較少見到了。


宜侯夨簋及銘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1954年出土於江蘇丹徒的宜侯夨簋,在簋內底部有12行126字的銘文。記述了周康王冊封宜侯,並賞賜鬯、瓚、弓、箭、土地、庶人等,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


大盂鼎及銘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傳清道光年間郿縣出土的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時期的,鼎內壁有19行291字銘文,記述了康王“冊命”盂的史實。其中記錄了康王賜給盂鬯、命服、車馬、庶人等。
大盂鼎是目前所見到的西周時期最早的“冊命”類的銘文,於西周中、晚期“冊命”類銘文比較,可以了解西周時期“冊命”制度的演變。
康、昭時期金文特點
1. 文字排列豎成列且橫成排;
2. 字體的書寫風格規整拘謹,多數字字形較小、筆畫均勻
02
西周中期
西周中期為穆王至孝王時期。這一時期,周王於宮廷進行冊命之禮的銘文開始出現,並且形成格式性的結構,而“子子孫孫萬年永保用”等類似的結語開始流行。


士山盤及銘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在盤的底部有8行97字銘文,記述了周天子十六年命作冊尹冊命士山,命其前往茽侯的領地,然後前往鄀、荆、方,再至漢水以西一代的不足徵收貢賦。銘文中就提到了冊命之事。
西周中期金文特點
1. 延續了昭王時期小而規整、拘謹的字體,但是再共王時期開始變的較為寬鬆;
2. 文字象形程度弱化,進一步向線條化、平直化發展
03
西周晚期
西周晚期從夷王到幽王。這一時期,長篇銘文出現的較多。如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毛公鼎,共計499字銘文,是目前發現帶有銘文最多的青銅器。2003年陝西寶雞郿縣楊家村出土的逨盤,共有372字銘文,是目前出土青銅器總銘文最多的。
西周晚期銘文內容大多為戰爭、土地訴訟、工商食官等,還有一種較為常見的是程式化的庭禮冊命內容。這一時期的銘文結尾處常見“萬年無疆”之類的詞句。


虢季子白盤及銘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虢季子白盤是目前所見商周時期最大的水器。底部有8行111字銘文。銘文記錄了周宣王十二年,虢季子白攻打獫狁,殺伍佰俘獲伍拾。
周宣王宴饗虢季子白,並賞賜車馬、弓矢、斧鉞等以資勉勵。銘文中最後一句是“子子孫孫、萬年無疆”,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銘文。
西周晚期金文特點
1. 整體佈局公正、規範,橫成排豎成列;
2. 字形為長方形,字體大小相近;
3. 筆畫絕大多數均勻、蒼勁有力且較細

春秋時期金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進入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禮崩樂壞”,此時青銅器多為諸侯做,因此這一時期銘文多反映諸侯、卿大夫的社會活動和典章制度,庭禮冊命內容的銘文自然就不再出現了。
01
春秋早期
春秋早期於西周相接,因此各諸侯國的金文不同程度商都保留有西周晚期金文的特征,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諸侯國,如果晉、齊、魯等。


“曾仲斿父”甫及銘文   荊州博物館藏
1960年出土於湖北京山蘇家壟1號墓的“曾仲斿父”甫,是一件春秋早期憎國的青銅器,甫底有“曾仲斿父,自作寶甫”八字銘文。
這是比較典型的春秋初期的銘文,而且還是再漢水流域一帶的銘文,開始銅中原地區的銘文出現差異了。
春秋早期金文特點
1. 部分青銅器銘文佈局散亂,橫不成排,字跡不規整、大小不一,也不是長方形;
2. 淮水、漢水流域諸國,這一時期出現了與西周金文較為明顯的差異,文字大小不一、     多曲筆,筆畫有拉長的趨勢
02
春秋中晚期
至春秋中晚期,列國文字在字體上都形成了不同的特點,不同地域間產生了較大的差別。大致分為東方齊魯、中原之晉、南方諸國與關中之秦四大地域。
由於水平所限,加之手中材料不足,無灋逐一細分各自的特點了。但是就金文發展的總體而言,這一時期出現了兩個新的變化。


“欒書”缶及銘文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第一   錯金銘文的出現,也就是“金銀錯”技術。從目前存世的器物看,這項技術出現在春              秋晚期。
“欒書”缶,相傳出土於河南輝縣。在器身上,有5行40字銘文,為錯金銘文。


“越王勾踐”劍及銘文   湖北省博物館藏
第二  特殊的團案化字體 ,即指蟲鳥篆,流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主要出現在江淮流域          或靠近這一區域的諸侯國青銅器,如楚、吳、越、蔡等。蟲鳥篆可以細分為蟲篆和鳥          篆,有時在同一器物上兼有。
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1號墓的“越王勾踐”劍,在劍身的下端有八字錯金銘文“越王鳩湥宰饔脛Α薄!傍F湣奔垂篡`。這八個字就屬於鳥篆。

戰國時期金文
經過春秋中晚期的長時間動盪、分化、演變,至戰國時期,社會各個結構均呈現處新的面貌。反映到青銅器上,不僅禮制出現重大變化,銘文的內涵相對於春秋時期也出現了革新
戰國時期金文特點
1. 銘文內容上,頌揚祖先、保佑子孫的套話,這一時期很少見到。銘文載體擴大,兵         器、量器上都出現了銘文;
2. 銘文中出現了“物勒工名”的內容;
3. 就字體而言,舊有的西周春秋字體為各國俗體所替代
參考書目
1.《中國古史與文明  西周史與西周文明》                 李學勤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版社
2.《中国青铜器综论》                                                朱凤瀚                              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中国考古学西周卷—第五章江南地区的西周文化》
4.《蕲春毛家咀和新屋湾西周遗存性质略析》                程平山
5.《從看西周中期周王室的南方經營》        李凱                              《四川文物》2015年第四期 總第182期
6.《士山盤銘文初釋》                                                朱鳳瀚                           《中國歷史文物》 2002年第1期
7.《曾国青铜器》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公眾號
BJSW-YJ
分享所知、所見、所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