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回复: 0

【原】把两个孩子送进普林斯顿,米歇尔·奥巴马母亲的教育哲学,原来我们都搞反了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0-17 1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我正在看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成为》,看到她小时候的经历,很有感慨。
米歇尔曾经在一个采访里说:“如果你问我是谁,我只需要告诉你,我是一个生活在芝加哥南区的黑人姑娘,就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
为什么呢?
因为芝加哥南部是一个衰败的社区,治安不好,有能力走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离开这里的家庭。
米歇尔小时候,一家人甚至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姑妈家里租了两个房间。米歇尔从小和哥哥挤在一个房间里,长大一点后,也只能用隔板隔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来。

但是这样的家庭,却把两个孩子,米歇尔和他的哥哥,都送进了普林斯顿。
她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对教育的重视。像米歇尔的妈妈会花很多时间陪两个孩子阅读,给他们买百科全书和字典。米歇尔也挺幸运的,她的姑妈正好是钢琴老师,家里有台破破烂烂的钢琴,所以她从小就学习了钢琴。
但这些并不是最特别的部分。
看过米歇尔的描述,我发现,他们提供的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是给了米歇尔一股子劲儿,那是一股子强烈的意愿和自信:相信自己、敢想敢做、不被动摇、知道自己要什么。像上幼儿园的时候,米歇尔就敢于向老师提出并且坚持自己的要求。
后来,米歇尔考进了芝加哥最好的公立学校,和一群白人精英孩子做了同学。
有一次,学校的一个大学申请顾问居高临下地对米歇尔说:“我确定你不是上普林斯顿的料儿。”
米歇尔虽然被气得鼻子冒烟,对这句话耿耿于怀几十年,却没有因此动摇。她说:我不会让一个观点动摇我的看法,我会调整方法,但不会改变目标。

这是一种内心的力量。
我们总是谈内驱力,但内驱力是什么呢?我想,内驱力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持久的好奇和自我相信。


那么,这样的力量是怎么得来的呢?
它归根结底,其实在于米歇尔父母说过的一句话:我培养的不是小孩子,是未来的大人。

米歇尔形容她妈妈的教育态度,是一种禅宗式的冷静和中立,不急于下判断,也不急于干预。

讲两个米歇尔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次,米歇尔向妈妈提出抗议:为什么我们早餐要吃鸡蛋?
这在家里引起了一场关于补充蛋白质必要性的讨论。最后,米歇尔问:“为什么花生酱就不能算是蛋白质呢?”
她妈妈没法反驳。米歇尔用这个问题,为自己争取了一次苏格拉底式的胜利。在之后的九年时间里,米歇尔每天早晨给自己做一块花生酱三明治,一个鸡蛋也不吃。
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练琴的。
米歇尔练琴的时候心急,想要学的快一点,就自作主张地去弹奏高难度的曲子,而教她弹琴的姑妈觉得这不是正确方法。所以,米歇尔经常和姑妈爆发激烈的争论。
每次他们发生争执的时候,她的母亲在楼上都能听见,但是从来不干涉。她不会说“你要听大人的话”,也不会说“大人说的才对,你不懂”,她允许米歇尔为自己据理力争,希望他们能去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米歇尔的哥哥克雷格曾经在八年级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向他发出过一次意味深长的邀请,让他半夜到自己的家里去。
当时克雷格很挣扎,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但妈妈却没有替他做任何选择,而是说:“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处理吧”。
克雷格说,这是一个把自己推向世界的举动。


这是否意味着米歇尔的母亲什么都不管呢?并不是。
米歇尔二年级的时候,碰到一个非常糟糕的老师,每一次她抱怨老师的时候,她妈妈都会认真的倾听。
她没有说:“小孩子不要乱说,老师是为了你们好”。相反,她非常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沮丧,尝试去理解什么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苦恼。为此,米歇尔的妈妈专门去找学校耐心的沟通了很多次。
我看过米歇尔的一个纪录片,在这个纪录片里,她说,虽然像她这样的黑人群体曾经是隐形的、被忽视的,但是她却从没有这样的感觉,她觉得自己总是被看见的。这种感觉不是世界给的,而是她在家里的餐桌上感受到的。

不该管的不要管,该出手时要出手,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教育智慧。

我相信很多家长会说,我也想这样做,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该管的,什么时候不该管。
我在陪妞妞长大的这四年多时间里,也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
刚开始,我以为自己要做的是一种“导盲棍”式的父母,这可能是做父母的一种本能。
导盲棍式父母是我的一个比喻——永远走在孩子的前面,把孩子当成一个盲人,替他们做决定、想办法、清扫障碍。我们认为父母最大的责任,是替孩子找出一条距离最短、最正确、最安全的路线。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我们需要做的是一种“港湾式”的父母——走在孩子的后面,让他们自己在前面去奔跑、去跌倒,在他们回头需要的时候,承接住他们的情绪。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太多家长做反了。
很多时候我觉得,现在家长的毛病,就是太能干、太勤快了。
像以前,妞妞骑着滑板车,碰到一个台阶,妞爸一个箭步就过去帮她把滑板车拎上台阶;
我有无数次在游乐场看到父母告诉孩子“你要这样玩、那样搭”,在广场上看到父母教孩子跳舞,特别心急:“看我看我,先抬左脚、再抬右脚”;
还有很多事情,我们看起来是在让孩子思考、做选择,但其实经常忍不住会把最优解告诉孩子,劝诱他们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去努力。
说实在的,很多时候,我们骨子里还是一个控制型的父母。
但是在孩子碰到挫折、委屈,哭、沮丧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家长反而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理解和接纳孩子。
其实,要做到港湾式的父母很简单,只要一个位置的改变——走在孩子后面。
现在我常和妞爸说,做父母应该懒一点,把手插进口袋里,控制住自己动手动口的冲动,跟在孩子后面,非召唤不干预。等她真的需要我们,跑回来找我们,我们再好好支持或安慰就可以。
我现在觉得父母最主要的责任,不是清扫障碍,而是倾听,以及在需要时给予安慰和帮助。
不在前面开路,在后面接纳情绪,这就是米歇尔母亲的教育哲学。

导盲棍式的父母来源于什么呢?它本质上来源于紧张,来源于担心孩子会受不了摔一跤的疼、受挫折的苦,担心他们失败了一次以后就再也不想做这件事了。
我曾经也是这样,现在我能做到相对冷静,是因为我认识到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我真正认识到了失败对于孩子的意义。
失败不仅仅是用来战胜的,更是用来学习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从失败里面能学习到的东西,比从成功当中学习到的更多。他们需要失败。
孩子摔倒了,他从中学习到了怎么应对身体上的疼痛,怎么应对情绪上的波动;
孩子和朋友闹矛盾了,他从中学习到了我做不同的事情,别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学习到了怎样的行为受欢迎,什么样的行为不受欢迎;
孩子失恋了,他学习到的是什么样的异性不适合我,什么样的相处模式是我不舒服的。
这并不是指刻意去创造“挫折教育”,孩子在生活中会自然地碰到困难、挫折,我们只是不需要“快人一步”地把这些都移走。
任何经历都是在给孩子积累经验,这样的经历不应该是单方面的。
第二件事是我认识到了,真正让孩子不敢从头再来的,不是失败带来的情绪本身,而是这种情绪被压制、不被接纳时所带来的痛苦。
只要这种情绪被接纳了,就不会是有害的。相反,就像我在《有毒压力VS有益压力:培养十级抗压的孩子,这才是关键》这篇文章里所说的,正是这种遭遇负面情绪——被接纳——释放负面情绪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塑造心理弹性。
孩子还在身边、我们能够从情绪上协助他们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成为一根强韧的弹簧,再让他走到社会上去面对问题,而不是从来不给机会,使它像一根脆弱的筷子一样,就把孩子推到社会上。
要敢于走在孩子后面、做港湾式的父母,背后需要强大的沉着与冷静,而冷静是父母最好的姿态。虽然像米歇尔在书中说到的那样,这样的父母非常难于效仿,但我们还是可以不断去尝试和调整。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在镜子里看到的就是自己的样子。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点击下方专辑阅读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