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原】高考失利,人生还可以翻盘吗?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0-17 11: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高考结束了。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举全国之力进行的高考,说它不重要那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有人甚至表示高考(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这话也不能说全无道理,高考和志愿填报确实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差距太大的话,不说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但起点、平台和方向确实可能发生大的转变。
高考(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学教育)到底对一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影响,如果高考失利,人生还可以翻盘吗?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恐怕还得从教育的目的和功能谈起。
01
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昨天收到公众号后台粉丝留言:

不得不说,现在的00后高中生很厉害啊,反正比我当年是强多了。
教育的目的,首先肯定是人才的培养,这是最起码的。
对于大学来讲,相对好理解,本就是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所以,才会有不同的学科和专业。
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往往就意味着将来不同的工作和职业,而不同的工作和职业,真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就意味着不同的生活与人生。
纺织工人和白领肯定是有不同的,办公室文员和IT工程师的差距恐怕也真的不小,一个可能月入三五千,一个则是年入十几、几十万,这不涉及职业歧视,只是尽可能客观描述。
当然,这里面需要区分对待,有些职业并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注意,不是说他们没有要求),典型的比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但另外有些,则具有相当的专业限制或门槛要求,典型的包括IT、工程、研发、医疗等,要胜任这些职业,需要相当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训练。
所以,对于高考后的考生来说,专业的选择无疑还是很重要的。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来说呢,很多人可能觉得高考之前学到的很多知识,一上大学就用不上了,甚至这辈子都用不上。的确,对于不少人来说确实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人学行政管理并从事相关职业,高中的数学很多可能就都用不上了。
但是,作为整个教育体系设计,则必须从更高的高度出发考虑,总不能你用不上我就让其他人也都不学吧。
有些人可能永远都难以理解,一连串的字符(比特币)为何会值几万块钱,而某个神秘的人(中本聪)设计出一些“解题程序”,若干年之后,竟然市值几千亿。而比特币的发明,就离不开数学、密码学和经济学等。
而大学里头,很多知识的基础恰恰又在于高中所学,所以,不能说高中学的知识没用,只能说对于你来说可能没用,毕竟,整个教育体系和内容的设计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同时有前瞻性。
我把所有大家今后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识汇集成体系,要求大家一起学习,至于各人到底学得如何,将来能有怎样的发展,就只能看个人本事和造化了。
另外,就像上图那我同学所说,通过高中的学习,可以培养人的基本品质,包括学习的能力、思维的习惯、坚持和韧性,等等,这些能力和品质,恰恰也是我们在社会和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什么很多大公司要招大学生,而且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除了人才培养,教育的另一大作用就在于筛选和“分层”。
我看到另一位朋友的留言很有意思:

他是从整个教育体系出发考虑,我觉得还是颇有几分道理:
  • 工业化发展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来支撑工业体系运作,推动社会发展);
  • 减少在野人才,优秀的人吸引进来成为自己人,没有核心(他指的应该是竞争力吧)的群众不足为患;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确立的教育体系和培养内容肯定是从宏观层面来考虑,人才培养更多地是着眼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职业,典型的包括领导者、专业技术人才、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操作工人等,见下图: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肯定正常人都想当领导、专家或是从事体面收入的职业,可“僧多粥少”啊,怎么办?
    只能淘汰和筛选了!
    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高考。
    通过高考,选拔那些勤奋、努力而又聪明的人进入重点院校进行重点培养!
    怎么个重点培养法?见下图:

    来源:2016年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的财政拨款与开支预算(转帖)_心口_新浪博客
    所以,你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也就意味着平台、资源、机会和人脉可能会有巨大的差异。
    比如,校友捐赠大不相同:

    来源:2016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100强:北大清华武大蝉联三甲- 北京本地宝
    找工作的时候面临的机会和选择也会大不一样,就连各大知名企业的校园宣讲会,基本都选在重点院校进行:

    至于其他的,比如名人讲座和学术交流,甚至各种知名企业俱乐部、商业大赛,也都差不多。
    反之,倘若你是地方性普通大学,甚至是民办大学,学校没钱,对学生来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硬件设施落后、奖助学金匮乏。所以,考上211、985,也就意味着更能享受一流的设备设施了,基本上再穷也能上得起学吧,甚至有些奖助学金加起来高于城市最低工资。
    而地方院校的硬件条件多半不行,奖助学金也肯定更少,民办院校就更不用提了,没有国家经费,还想着从你身上榨干钱财呢,还能给你多少奖助学金。
    02
    高考失利,人生还可以翻盘
    不要气馁!
    以上所有的分析,都只具有概率上的意义!
    比如,你要是富二代、官二代,好吧,这些你都不用看了。
    言归正传,高考失利,第一个选择就是要不要复读?
    这个只能根据自己情况判断了,个人建议:
    如果确实发挥失常,很大概率上复读之后有大幅提升,由一个二本考到211,或者末流211跑到985,那多花一年时间其实还是蛮值得的的!
    如果自己发挥正常,水平就那样,这个恐怕就得慎重了,第二年即便多考十来分,没能上升院校“阶层”的话,我觉得意义不大。
    接下来就是志愿填报了,这里只能提一些建议和参考,没法详细指导:
  • 肯定是根据成绩来定相应的学校,这个没什么好讲的;
  • 如果你真的确定自己有特别感兴趣的专业,一般可以遵循兴趣优先的原则,不过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非常明确自己兴趣的其实是少数;
  • 如果你对于自己的兴趣搞不清楚或不确定,成绩好的话,优先选择理工科专业。因为理工科专业实在不喜欢可以跑去读工商、人力、MBA,但文科专业转理工科难度就不是一点点了。
  • 理工科专业优先选学校,师资、设备和平台是关键;文科尤其是商科选城市,经济发达才有更多实践机会;
  • 如果是学渣,不好意思,好的学校和高技术、高难度专业你真的都选不了,选择大城市+感兴趣/硬技能商科(一技之长、有门槛),然后尽早去找一个好的机会锻炼实习,不断学习提升。PS:这种人往往人际还不错、脑子也灵活有点小聪明。(什么,你是学渣,人际也渣,还蠢萌蠢萌?哎,别找我,回去找你妈)
    [/ol]展开具体讲就有些复杂了,所以这里只是提一些大概。
    最重要的来了,就是大学期间的学习和规划,这里的可控性可操作性才是最强的,因为志愿填报的话,分数就决定了其实挪腾空间并不大,刚到专科分数线,你还能报211不成,上了重本线,也不至于傻到去报考三本院校吧。(不涉及什么歧视,只是客观陈述)
    具体怎么说呢?
    第一,颠覆你传统的观念和认知,上升到职业的高度
    先说“翻盘”吧。
    老实说,不知道所谓的“翻盘”是什么意思?
    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要是这样的话,即便你高考没有失利,而且考的是一流名校,也未必能“翻盘”啊。
    下图是中国大学毕业生五年平均薪水排行榜:

    根据这份薪酬数据,前100名高校的毕业生毕业后5年平均月薪为10602.05元,清华也才15000左右,搞得我都有点怀疑这个数据。
    不过,即时数据不够准确,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吧,如果考虑到现在房价的话,嗯,人生要“翻盘”,好像都不那么容易,管你什么大学毕业。
    其实,芝加哥大学Andrew Abbott教授的演讲——《大学教育的目的》就很清楚地阐述了这么一个道理。
    对你未来的预测不是由大学的声望决定的,而是一些其他的因素,主要是那些决定你能否来这所大学的那些因素:个人才能,以前干过些什么,父母所提供的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和智力资源。唯一一个跟未来的世俗的成功有点关系的变量是你的主修专业。但是这种影响大部分源自主修专业和职业之间的联系。真正对世俗的成功有影响的因素——是职业。你成功的具体程度取决于你的职业选择,而职业也跟你在这里干些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没有关系。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和待遇?此文说透!也详细剖析了各种逻辑与规律:

    如果你能越早深入骨髓地改变这种认知,你就会越早领先于同龄人。
    这不是开玩笑,尤其是当你考取的不是名校,专业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话。
    越早有职业发展的意识,跳出学校和专业来观察和思考,站在更高的职业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提升。
    第二,打破狭小圈子,接触外面的宽广世界和优秀人士
    人是很容易被环境同化,被周围的人群所影响的。
    比如你周围的同学都是逃课、翘课,完全无心学习,平时从不努力,考前突击,甚至连突击都懒得进行,考试靠抄袭,甚至连考试都懒得去。
    你早上七点起来想去自习室看书,寝室的都在睡懒觉,出门学习反而被周围的人笑话,大家都像看傻×一样看你,时间久了你真可能觉得自己是傻×,尤其是这种坚持一时半会看不到什么希望的时候。
    不说四年,一两年下来,你就很容易被同化,就算不被同化,学习的劲头也不足了。
    所以,你必须跳出自己狭小的圈子,接触外面宽广的世界和那些优秀的人,感受他们所做的事,体验那些壮阔的波澜和五彩的斑斓。
    这样你才会发现自己以前有多么狭隘,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改进。
    除了给你提供更多动力外,他们还可能给你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机会,这点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就不赘述。
    第三,以终为始,以目标为导向实现真正有效地学习和构建
    做什么事情,自己才是最根本的。
    即便你去结交人脉,层次相差太远,即便你自己不会不好意思,人家也未必理你。
    所以,学习和提升是根本。
    切不可走入两种误区:一种是“学习无用论”,反正就那样,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另一种则是盲目用考研、考证来进行自我安慰或是麻痹。
    并不是说考研或考证就不可以,但不要盲目随大流,一定要结合未来的职业胜任力来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比如,你在企业里头做人力资源,那你读个博士真的不但没有必要,还全是浪费,而你要是做新媒体运营的话,我觉得读硕士都几乎没什么必要。
    何必浪费三五年时间在那倒腾却是做无用功呢!
    我不是说考研或读博就不好,只不过一定要结合自身兴趣和需求来确定,最根本的围绕今后专业发展方向及职业的胜任力来进行学习和提升。
    这个话题就有点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透彻,而且不同专业和领域还是有所区别的。
    不过,还是有些共同的规律和方法技巧的,主要包括:
  • 真正树立起职业发展的意识,转变原有的思维和认知;
  • 跳出思维框框,洞察职业真相;
  • 着手进行职业探索和分析,包括网络信息资料搜集整理与职业人士访谈,等;
  • 分析自身兴趣、知识、技能、能力和性格特质,并结合目标职业评估改进;
  • 必要的时候走出去,结合真实的工作场景与任务来更好地提升。
    [/o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