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5|回复: 20

“什么是哲学?”——语言的使用权限

[复制链接]

4

主题

119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0-9-30 09: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言是有使用权限的,这个权限就是语法——语言的用法规则;
  但具体明确的语法规则却并不是使用语言的先决条件,因为很显然,我们并不是先学会语法规则才能进入语言实践的;
  恰恰相反,语法规则是通过考察语言现象总结出来的,语言现象决定了语法规则,而不是相反。
  更进一步而言,单纯熟悉语法规则并就能获得良好的语言才能,优秀的语言运用能力来源于广泛深入的语言实践;
  这就如同围棋大师决不只是因为其围棋规则掌握得好,一位优秀的裁判与一位优秀运动员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由此我们不妨把语法区分为二个部分;
  一是通常所说的由语言学规则构成的表层语法;
  二是铺展在人类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的具体语言现象,亦即现实的语言用法,可以称之为“深层语法”;
  后者是语言学的根本所在。
  就语言来说,决不是由语言学家来决定如何使用语言,而是人们使用语言的具体现象和事实决定了语言究竟该-可以如何使用;
  语言的使用权限最终并不在于语言学家的语法规则,而在于人类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本身。
  深层语法会把“什么是哲学”这样的问题转化为如下问题:“哲学”这个语词有哪些用法?
  而我们使用“哲学”这个语词的方法,或者说权限,是由“这个语词在人类语言实践的历史上是如何使用的”这类语言现象来决定的;
  这又推动我们去考察“哲学”的用法,结果我们会发现,“哲学”的用法决非单一,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用法;
  这些不同用法构成了“哲学”的丰富内涵,其内在结构甚至是复杂多变、前后相悖的,而多变与相悖者之间又具有这样那样的关联;
  “什么是哲学”这样的问题其实不成立,适当的提问方式或许应该是“‘哲学’这个语词究竟有那些用法”。
  甚至可以说,“哲学是什么”这原本就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事实问题;
  人类历史上“哲学”这个语词的用法现象、用法事实,是回答上述问题的适当方式;
  同样可以说,“哲学”的用法是客观的,我们并不能将“哲学”这个语词“自主地”用在某个私人意图上;
  甚至会出现如下悖反情形:当我们自以为私人地使用“哲学”这个语词时,我们仍然被这个语词的客观性所左右(此题后议);
  也就是说,我们使用语词的权限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么随意;
  这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就是在语言的框架内运行的,我们实际上被语言所左右,而不是如看上去的那样操控着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9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旨在讨论公成先生的主帖《对读写研评并不认为是“语文”论域,对“哲学”便已不可能达成“入门”》;
  所以单独看或许有些没头没脑,接下来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了解哲学,你或许至少有两种方式;
  一是按通常惯例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哲学?
  而后通过某些途径获得“哲学”的定义,诸如公成先生所贬斥的世界观、第一性、方法论等等;
  其实,大多数人了解哲学的途径是中学政治课,其结果也大致相当。
  公成先生认为对于“哲学”这样的了解是没有达成“入门”的,我完全同意;
  而且认为“还没入门”这个评价十分贴切形象。
  比如你来到一个大院门口,门牌上写着“哲学”二字;
  大院里边陈列着人类历史上各个哲学流派、哲学大师的著作;
  可你没有入内研读这些著作,而只是在门口的简介牌上记下了“哲学”的定义;
  说你“还没入门”,似乎刺耳,其实倒也并没有什么贬责之意,而就是一个事实表述而已。
  了解哲学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入得大门、进入院内;
  先浏览下构成人类哲学史的各个哲学学派及其代表大师,算是对哲学史有个结构性的了解;
  然后实实在在地读一部哲学通史,算是对“哲学”本身有了初步认识;
  此时你会发现,原本以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哲学”概念不仅没有因此变得清晰,反倒是复杂起来,而且你竟然没大碰到耳熟能详的所谓“唯物”、“唯心”、“世界观”、“第一性”等语词;
  于是好奇心或者求知欲会推动你阅读那些大师的著作,而一旦开始就一发而不可收——
  问题引导阅读,阅读则提出更多问题,如此一晃就是数年功夫;
  终于你对“哲学”有了真切的理解,但此时你会发现起初那个“哲学”定义实在是太过简陋了;
  只有入得门来下苦功夫,真正读几本被称为“哲学”的著作(且简略地这么说),才能算是认识了“哲学”;
  更为重要的是,你会意识到,你此时似乎获得了一种可以被称为“哲学思维”的思想方式——如果你很有天分的话,阅读哲学使你熟悉、进入了哲学的语境;
  这时你才可以说:哲学,我入门了。
  或许可以说,入“哲学”之门是很难的,远非一个定义所能达成;
  你如果不实际地阅读哲学著作,你就不会真正知道语言究竟把哪些语言现象称为“哲学”;
  或者你也不会知道,“哲学”所涵盖的语言现象是如此复杂多变,以致于一部哲学史所记载的就是一个持续批判、颠覆、转向的历史进程;
  但虽然现代后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已然面目全非,但它们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当之无愧地被语言冠之以“哲学”。
  总之,你只有亲临具体的哲学语法,你才能理解“哲学”究竟是什么;
  可悖谬的是,此时的你却再也不敢像当初那样给“哲学”一个定义;
  甚至这种“胆怯”会扩展到所有语词,即便如“树”、“桌子”这样的简单名词;
  因为你会意识到,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定义就可以理解的简单名词,那恰恰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已经对于它们用法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简言之,所谓“入门”就不过是见识过很多相关的语言现象;
  所谓“没入门”就是只见过(甚至是道听途说)定义,而对于具体的语言现象缺乏直接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0-9-30 11: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哲学”这个设问本身是不规范的学术用语。我们回答“什么是”时,实际上回答的是该学说有什么用,论域多大,论述依据怎样提取,依居什么用意来作结,怎样落实结论的实用功能等学术要点。对这些学术要点的解析,恰好能说明“命名为该学说名”的理由。所以说,“学说名”是不可能胡乱命名的,必须要使学说体系命名达成一体自洽。这样通过对“学说命体系”再度整合,可以把文化学识体系的系统构成关系整合清楚。过去曾有过把所谓的“哲学”命名为“名学”的说法,而我称通过用名来精确定位学识体系构成系统的应用功能关系的实用“法言”,为“文法语言”。并且对于“文法语言”学法用法揭示,一定要达成“总论”的研评高度,才可能揭示周全。最终达到“以法统学”研评高度。也就是说,所谓的哲学的论证“是什么”所导出的终端结论是——“一切都是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0-9-30 11: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的“使用权限”是有法可依的————学术研评合作法。搞拒研评合作的胡乱立法实用言论,一定是"不合文法“的————不合文法便是谬论,谬论即谬法。
  ”权“者,“秤砣”也。权衡“公器”也——私人不可有权,只可委托“责务”。工务“职位”,不是“权位”私人在其位则“有责”,离其位,其公务职位还在哪里——带不走。这是“权与责”必须要区分清楚的。而当下华语学术,却区分不清楚。这也正是贪腐横生的“学术失责”遗害。
  ————整体学界跟风胡诌“理论”百年之久,却连“论理”通达的用意在于“依理约法”都没搞清楚过!两千年以来,华语学术中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周正的“法学”。愁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0-9-30 12: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华语文化区自秦代以来无法破解“分合成败周欺率”?因为实用言论与言论的实用功能是“不靠谱”的。
  由于对语言论学术研评的思辨解说法应用错误,造成了实用言论的依据是“谎言”。所以实用言论一统是“指东说西”的——说不对一句正常人话。
  比如说“历史学”————荒唐不?“历史”所命名的是“过去了的”人类经历——有法研究吗?明明研究的是文物史料,硬是胡诌“历史”。用错了文法语言也不知道!
  著名央视主持人说——我家十多个人都是研究历史的————谁快赠送他一台“时间旅行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0-9-30 13: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命不敢辞先生此议,隐约提出了话语权与话语能力达成接洽的“研评秩序”议题。这也是华语学术两千年以来没有解决了的问题。
  自秦代以来,由于“统治法”阻断了语言文化学术的研评“公益高度”,所以同时便阻断了“学术研评深度”。实用言论缺失了“公益法纲”——两千年以来的学界大家名流们,一统都是“被包养”的文化嫔婢。一是“说实话”便是造反——不敢说。二是即使稍有学识,也不欲传播——怕混丢了文化名人的名份和相关利益。果然有人学研大成便执意要说——便是煽动造反——必获欲加之罪。
  所以当前华语学术,仍处于必败趋势——什么都说不清。只不过是一派模仿言论瞎掰胡扯的景象而已。
  如果学界前沿学者不能自觉达成研评合作并形成舆论影响力,那么学术败坏的结局只能是“华语文化”消亡————托儿所学“双语”,乡村到处是“教堂”——中小学语文胡说着“象形字”——章法语言学和文法语言学高端学术被瞎掰成了“形式逻辑”、“哲学”————这样的一窝文化学术瘟猪,已不堪启蒙——多近年来奔走多地多部门验证过了——华语学界一统是抗拒学术的一窝“文化瘟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0-9-30 14: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两千年以来的分合成败——只记吃,不记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0-9-30 15: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学者应当天然地对“学说”的公益功用,有一份敬畏、求证的不惜拼命情志。名实相符的大师泰斗级学者,是那些关注“学术公益”的人——既不向名,也不向利——所以也出不了名、发不了财。这也便是“高手在民间”说法的依据。
  ——即使被赏赐个名份——他也会以为耻,而不会以为荣——被名利脏子耳朵,还要到水边去洗。求“名利”本是人间罪过,张扬“富强”必引发厌弃攻伐。这是语言学常识,可当前华语学界却不懂。《道德经》中说“高以下为基”——网友们读懂过吗?
  言论的正义学法用法是达成人类“共同信用”——你想富,别人不穷你便无以称“富”,你想“强”,别人不弱你则无以谓“强”————当前的中美关系不睦之处,别总是委责于美国——也要反思一下华语学界还没有学好用好语文,说了一些讨骂、讨打的话诱 发了不睦的原因。中国人均鸡的屁仅为美国人的五分之一,曰富曰强——不是纯属胡扯瞎掰吗?而且“反击”美国“中国威协”舆论的论据是很充分的——然而外交套话却把握不住要点————愁人不愁人?
  ————当前学界少见象我这样投入四十年精力,写下数千万字学术论证论文的学者。可我又是非常清楚“学术突破难度”的。若没有一批如天命不敢辞先生这样的研评能力大体够用的学者达成研评合作,并成全研评奖励公信机构,那么华语学术复兴的可能,还将延后至少数十年!
  我2015年2月通译了《道德经》,当下也没有现版——为什么?学界的思辨解说法应用早已固化成习,若不能形成学术前沿学者群的影响力,三三五五学者聪明透顶了,也是派不上用场的——聪明绝顶的学界独夫,与“疯子”、“傻子”是没有差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0-9-30 1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知道《道德经》是华语学界两千年以来也没能解对正题的“语言文化学术研评著作”,却在通译之后,数年没有出版————谁能守得住这一份学术责务担当和不被学界认同的寂寞?
  ————可我还在坚守。前沿学者若不能辅助一大批学者成为前沿学者群并引发学界关注,便如同是个“废物”。
  文化学者只是可能说明问题、说服人、说和法策一隅的“耍嘴皮子专业人员”而已。然而华语学界对于“哲学”谬题的百年研讨,也没能达成“学界自身作为定位”。就是因为冥顽不灵的认为“说不过瘾”,还想“去做”————百姓供养学界,就是以期待“说得对”为希望的——你还以为“秀才遇到兵、拿枪去冲锋”也属于学界的“看家本领呢”?
  ——+整体华语学界,两千年以来,皆不知“我们自己”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可能“懂哲学”————连“猪学”都不懂,才是实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6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0-9-30 18: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语学界百年以来对于“哲学”谬题的跟风学舌、胡吵乱嚷,一统全都没有读懂过一个“学”字————这才是面年哲学乱局的实情。如果读懂过“学”字所命 名的是“该学说”——何以来不研讨学说,跟风胡扯“世界”、“宇宙”、“真理”、“价值”、“方法”————连学说“文法”框架结构皆不知——你试图拿“方法”、“圆法”来证明什么 ?
  ————愁死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