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回复: 6

李冬君:张岱有个陶庵梦(转载)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692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发表于 2020-9-24 03: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明以来士人心灵艺文志
  李冬君/文
  明中叶以后,文坛上流行一股清丽的小品文体,短小精悍,格言款式,说着性灵的话语,句子很甜,像只花丛中的蝴蝶,在生活的花园里吮吸;句子很人性,像个愤世嫉俗的青年,灵魂对肉身的惊异发现,开始放纵一种自我审美的张力;句子很愁苦,像位饱经苦难的老人,回忆当年不知苦滋味的鲁莽。而对于这些应接不暇的巨人艺语,再也没有比小品文更为应景的款式了。
  张岱有个陶庵梦
  汉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明末甲申国变,积攒了2600多年的风华,至明朝末年而绝代。张岱的审美生涯,就是在这样一帧锦如汉赋的终极篇章里徜徉走过的。对汉文化繁复的精致与极致,他那份单纯的沉醉,却表现如饕餮,以他那颗冲破伪道学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性灵之心,乐此不疲在物欲缤纷的世界里,展示他的名士风流,搅动上流社会追逐名士以及名士手上的长物风流。
  可耗尽他倾情大半生的华美,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却不过是回眸的一抹惊艳。1644年清人入关,大明江山如多米诺骨牌,从北向南最后一块倒在这枚“性灵纨绔”的脚前,他以历史之眼观摩了这场王朝易代的演出。好友苏松总督祁彪佳在杭州沉池殉明,而另一位好友大明的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铎,与大明的礼部尚书钱谦益,则在清人兵临南京城下时,携手打开城门,亲自迎清军入城。
  此情此景,张公子怎么办?张岱没有功名,可以不殉国,也不必殉国,那国不过是一家一姓的朱家王朝,而他的江山在文化,文化的江山里的精华就在他的脑子里、身体里,与他的生命共一体,他要将文化的江山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他还不能死。
  他在《陶庵梦忆》“自序”中说: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饥饿之余,惟弄笔墨。去冬还轻裘珍馐,今冬却无钱举火,这种从巅峰跌入深渊的体验,如梦中惊醒,提示他作为兴亡遗续的使命。《石匮书》是祁彪佳殉明前,叮嘱张岱不能死,汉人的历史唯张岱这般锦绣人物才能完成。
  跌入深渊反而踏实了,就在深渊里写作。记得林风眠先生说的,我像斯芬克斯,坐在沙漠里,每一个时代皆自誉为伟大的时代。可伟大的时代一个接一个过去,我依然沉默。历史呼啸而过,王朝是历史之鞭下的陀螺。
  张岱不再恣意放纵,不再叛逆,而是沉浸在深渊里静默观看,回忆思索如梦一般的绝代风华。对痴人不能说破梦,于是,他痴于梦而将醒沉于梦底。王国维与张岱一样痴,却又绝望于梦醒,于是,将醒沉于湖底。而张岱在梦底,每忆一美,每一忏悔,每一记之,每一泣之。
  这期间,他完成了《石匮书》这部重要史学著作,以告慰他的老友祁彪佳。当年他想与祁彪佳同殉大明,老友不允,嘱他汉人的历史要汉人来写,要他活下去,完成《石匮书》。他有这个能力,可以说他甚至比谈迁、全祖望、査继佐更有资格列为“浙东四大史家”之一。
  《陶庵梦忆》留住了文化的根,无论阳春白雪,还是市井玩好等诸诸般般,都在他伤心的俏皮绝句里纷纭呈现,一部汉文化两千年的百科全书。这是一卷张岱手里的“清明上河图”,从12世纪
  到17世纪,从北宋末宣和年到大明末崇祯年,从开封汴梁走到会稽山阴,襟带扬淮、金陵、苏、杭,汉文化走了五百多年的锦绣之路,以其丰赡培养了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士人精英。《陶庵梦忆》在前,《红楼梦》在后,张公子的痴狂启示了贾宝玉的叛逆,又无可奈何轮回为世俗观念中的痴癫,最终被逼向出世;而曹雪芹的痛惜与悲悯,则在缅怀张岱那一时代的华彩中萃取并挽留了中国古典风范。一部伟大的作品,必有诗性和人性打底子,表现苦涩的时代之狂。
  明代狂人多,“狂”的代表有两位,一位是思想家李贽,另一位是艺术家徐渭,此二人皆以“狂”名世,亦因“狂”而被世人铲除。李贽是狂人的先驱,徐渭是张岱的父辈;李贽要我理我穷,我物我格,其狂若高高山顶行;徐渭则要泼墨大写意,其狂光芒夜半如鬼语。
  徐渭去世的第三年,山阴同郡张岱出生。张岱少年时就痴嗜徐渭之狂格,遍访搜集徐渭诗稿,26岁时刊印《徐文长诗稿》。狂人陈眉公是张岱的父辈,也是他的忘年交,狂人陈洪绶是他形影不离的至交同伴。
  情人入关,国变传来,陈洪绶正寓居徐渭的青藤书屋,悲痛欲绝,纵酒大哭。张岱在《陶庵梦忆》里说他这位兄弟,国亡不死,不忠不孝,其实那是在痛责自己。去年还同王铎泛舟杭州水上,谈书论画。转年就看他开南京城门投降清人,以张岱的痴狂,内心将起怎样的波澜?
  葬完义士祁彪佳,陈洪绶作陪,张岱在自家府邸,接驾鲁王朱以海,并请鲁王观赏自家戏班演出的《卖油郎》,以此绝唱辞别鲁王,归隐山林,表明自己的决绝心迹。几年后,他的次子欲博取功名,去参加大清顺治十一年的省试,寄身于异族篱下为臣。想来他也别有心情,一种烟波各自愁吧。幸亏还有一座文化的江山,“愁”还有个去处,在《陶庵梦忆》里慢慢纾解。
  晚明士人心苦,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商品经济中,他们以放纵寻求自由独立的人格样式,以“痴狂”的天真与稚嫩,从太湖流域啸傲到西湖岸边,以为找到了新时代的自我定位。“痴”如一盏灯,可以风雨夜行,做一番独特的游历;“狂”如一把火,如一道闪电,如一个霹雳,就如同闻一多诗里说的“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但一切还未及成型,便被野蛮打得七零八落、凋零一片了。
  文明倒挂了,落后战胜了先进。明亡后,在这巨大的历史时差中,顾炎武似乎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亡明可以,不能亡天下。而天下就是中国文化,读书人要守住文化的根,作最后的抗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庵梦忆》以审美的眼光,一边扫描文化中国,一边留下了珍贵的文化中国之遗产。今天,我们读狂人书,似乎可以触摸到文明的哀伤。《陶庵梦忆》是晚明繁华世相的一个立此存照,张岱是悲凉的,他披发归隐,不与新朝合作,将生命终止于前朝旧梦中,供后人凭吊。
  李渔把生存过成诗
  明清之际,历史轰然飚过。尘埃落定之后,新秩序下,人们还得照旧生活。生活与生存不同,生存可以将就,而生活就要讲究。生存遵循自然规律,而生活得遵循价值规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荣辱得失是价值规律。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告诉我们“闲情”是生活,生活是生存的偶得,必须料理好生存,生活的感应频率才会显现,在生存之闲时必须锦上添花,才是人的生活。不必忌讳锦上添花,“添花”应该是人生的坐标。
  李渔的一生,是一介寒士的奋斗史。
  他总是涉险于贫困的边缘,起伏如冲浪,但无论浪尖还是谷底,无论前浪还是后浪,他始终会坐在浪尖上,抓住瞬间的峰巅,钟情于生活的审美,沉浸在生活的所有细节与趣味里,顽强地活出品位来。他对生活的挚爱,使他给予《闲情偶寄》的精神基调,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执着。他写作,带戏班子演戏,携一大家人游历,品吃、养生、造园子,把一个“芥子园”营造成生存与生活“两重天”。事实上,有关生活的品位,他都不妥协。
  李渔比张岱小十几岁,为同代人,两人时间重叠,但他早于张岱先逝。他们,一个生活在过去的回忆里,一个生活在当下。隐居后,张岱开始写《陶庵梦忆》,直到130年后,西历1775年,乾隆44年,这本书才面世。而李渔56岁时,便开始总结他的戏剧理论和生活美学,着手著《闲情偶寄》,1671年刻印全稿,与张岱的《西湖寻梦》同年付梓。看来,李渔没有读过《陶庵梦忆》,甚至在写作《闲情偶寄》时,亦未睹《西湖寻梦》。而张岱则有可能知道或看过《闲情偶寄》?不知两人是否有过交集,以张岱对戏曲的痴,不会不知道李渔,他在《陶庵梦忆》里说: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可供一刻受用。这说明他们“性相近”呐,也许他们因生活于不同圈子而“习相远”。一个是富家纨绔,一个是乡里村娃,习惯必然霄壤。
  李渔萍寄杭州发展时,张岱在绍兴快园隐居,还时常泛游西湖。不过,那时张岱已经隐逸,写作、挑水、莳田;而李渔正一边游走于达官贵人的府邸讨生活,一边在市场里寻求安身的方寸,以他有骨有节有性灵的审美原则,才不至沉沦于“唯物”的生存。
  李渔身上有市井气,这是张岱不具备的。李渔是金华兰溪伊山头村人,游埠溪从村里流过,舟行数里,就到了游埠镇码头。码头,唐初就建了,唐代诗人戴叔伦曾放棹兰溪,有诗句“兰溪三日桃花雨”,此后有几位大诗人都来过。小时候,李渔常从游埠镇码头乘船到衢州看各种戏班子演戏。那时,镇上百业兴旺,码头有“三缸”(酱、酒、染)、“五坊”(糖、油、炒、磨、豆腐)、“六行”(米、猪、药、茧、竹木、运)、“十匠”(铁、锡、铜、银……)等,四方贾商云集。
  中国士人一般都会自带诗文气,而对市井气则避之唯恐不及。一介寒士在体制外生存,必须有市井气。李渔就这样,可以建园造景,可以自带戏班子,亦可写畅销书;不愉快就迁徙辗转,把一个大家庭背在肩上;或建在书斋园林中,一家人过着自由平等真爱的生活,艰难的生活硬给他过成了一首有结构的诗。
  《陶庵梦忆》也写市井玩好,但那是“隔岸观火”式的观察与审美,而李渔则生活其中,被人以“俳优”鄙之。张公子是真“闲情”,他有富庶的家底和才情供他尽情挥霍,而李渔则是忙里偷“闲”,对他来讲,忙是生存,“闲”是生活,生活是精神和心灵上的闲暇,他只要有才情一项技能仅供差遣就够了。他没有像张岱那样披发归隐,而是选择了剃发,他把头发上交了大清王朝,算作“人头税”,同时,他把大脑以及情感与思想,作为“投名状”入伙了文化的江山,他要在文化的江山里艺术地活着。总之,李渔和张岱各持各的人格操守,各有各的命运。
  汉文化到晚明的精致样式,定格在《陶庵梦忆》里,又在《闲情偶寄》里鲜活。林语堂说《闲情偶寄》,可以看作是新一代中国人艺术生活的指南。
  李渔还有一股豪杰气,一生结交很多朋友。在南京与曹雪芹的曾祖江南织造曹玺有走动,与曹雪芹祖父曹寅是忘年交,看来在《红楼梦》之前,那些经历易代的士人,不约而同对即将终结的晚明文化进行了一次重启式的彩排。如果说“重启”是一次文艺复兴的话,那么《红楼梦》则是这一次彩排的伟大成果。
  沈三白浮生沧浪
  北宋庆历年间,一位诗人在体制内很郁闷,便从开封府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锦绣江南去,在江枫渔火处,购得一园,开始经营起自家的精神据点。
  诗人临水筑亭,心似沧浪,故名之曰“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此乃苏子美也。
  此后,光阴似箭,穿越了两三个王朝,又来了一介布衣书生,姓“沈”,名“三白”,身旁还有一位女子,亭亭玉立、眼色纤纤地落在潮湿的苔藓、古树皮的褶皱中,如惊鸿一瞥,那便是芸娘了。俊男美女,轻罗小扇,借住于沧浪亭,伏于窗前月下,清风徐来,暑气顿解,品花赏月,其乐何之!
  十八世纪的沧浪亭,还是可以登叠石远眺的。中秋日,三白携芸娘登亭赏月,晚暮炊烟四起之际,二人还可以极目四望,见西山,水连天,一片疏阔。
  三白时时慨呼:幸居沧浪亭,乃天之厚我!芸娘也常叹:自别沧浪亭,梦魂常绕。那时三白困窘,倒也闲暇清淡,卖画为生,布衣蔬食,有芸娘相伴,可谓知己,然而,人有病,天知否?
  沈三白,略晚于曹雪芹,两人身世、性情相似,都能诗会画,一个写了《浮生六记》,一个作了《红楼梦》,都有凄美的爱情故事,滋生在情感的原始湿地里,过着远离清廷体制的性灵生活。《浮生六记》中“闺房记乐”,带给读者对爱情的审美寄托,不输于《红楼梦》的“宝黛”悲剧。沈三白与妻子芸娘,在“沧浪亭”里浮生,烹茶煮字,品花赏月,日子虽时有捉襟见肘,但他们物欲不高,日子过得如诗如画。三白喜谈《战国策》和《庄子》,前者是入世的,后者是出世的。芸娘也有自己的审美,她说学“杜诗之森严,不如学李诗之活泼”,根性里与夫君心有灵犀。
  “人弃我取”是三白的生活美学观,他和芸娘的居所,名之为“我取轩”。可惜,怎奈红颜薄命,芸娘独自西去。三白笔下,不依不饶的悼亡,将芸娘兰心蕙质、典雅朴素的气度美,定格为中国文化对女性审美的标杆。
  十九世纪末,王韬的妻兄在苏州的一个冷摊上,发现了沈三白的这本自传残稿,经王韬之手,才得以流传后世。不知这位三白公子是怎样的倾慕李白,反正,他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诗眼人生。
  三白只是记录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介布衣可供审美的自选集。人在“沧浪”中浮生,不仅可以像苏子美那样高蹈隐居,还可以像沈三白这样平淡过日子。
  林语堂读罢《浮生六记》叹曰:芸娘之美不可及。曹聚仁云游至沧浪亭,忽有所悟,叹息道:在那样精致的曲榭中,住着沈三白这样的画家,配着陈芸这样的美人,是一幅很好的仕女图,只有在工笔画里才能看到。
  读《浮生六记》如品古画。
  上大学时读丹纳的《艺术哲学》,厚厚的一大本。只记得被一句话如电火行空般击中,大意是每个人内心都会为艺术留有一小块方寸之地,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它。那一刻我发现了它,那蒙尘已久的对美的冲动就这样被擦亮了。是丹纳打开了我的审美天窗,使我坚信美与生俱来,是人性的元色,真善的底色。
  读书,知性的参悟与知识性的了解是不同的,也许就是一个缘吧。从“疫情期间生命的‘清供’”至“儒歌到晚明的走板”以及本篇,这三篇文字,是我封闭在家时,面对17本古人的书,边翻翻看看,边随手记录偶得。我想,这17本书以及它们的作者,都拥有一句话的审美启迪之力,阅读它们,得之一体一言足矣。
  (作者近著《文化的江山》四卷,中信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692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3: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晚明以来士人心灵艺文志》,提到了张岱和红楼梦  李明鸟研究:红楼梦作者是张岱。而且,旁证有:金瓶梅作者是徐渭。徐渭和张岱的渊源,那是转世般的深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692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3: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冬君
  

317648073.jpg

31764807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692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4: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天子南库”,伍家能成首富?“屈身拾起金苹果”,那是王权结的果,根本还在王权。王权所有制的集中反映是抄家,一抄家,就知道财产究竟归谁所有了。
  中国近代化萌芽不开花 根源不在元清两朝
  凤凰历史:        有些网友认为,如果没有异族入侵,中国在南宋和晚明都有可能从工商业的萌芽中发展出“近代化”,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冬君:元朝、清朝的进入造成了断裂,但资本主义萌芽还有江南的商品社会,还是在往前走。所以真正造成近代化萌芽未能开花结果的原因,就在于本币未立,未能渡过货币经济的险滩。[详细]
  晚清军队屡败于太平军 唯其无能才得朝廷放心
  凤凰历史:        晚清军队的贪腐行为当时已经成了朝野皆知的公开秘密,为什么却难以取缔,只能在体制之外另练新军?
  李冬君:新军再强,也不是朝廷自己的军队,朝廷信任的还是它自己的军队,尽管无能,还得依靠,唯其无能,所以放心,亦因其无能,而一败再败于太平军。故欲灭太平军,还是要在王朝体制外练新军。[详细]
  民初为革命而民主是本末倒置
  凤凰历史:        英美立国时,参加议会的都是能拿出钱的人;而辛亥革命后,参加议会的代表却都没有钱。这种对民初民主共和制度的命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冬君:本来,民主为目的,革命乃手段,革命之缘起,是为民主而革命。可革着,革着,命就转了,转向为革命而民主,手段与目的换位,本末倒置了。[详细]
  李冬君 资料图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李冬君教授文字实录,采访整理:唐智诚
  嘉宾简介:李冬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中国政治文化史,中西古典哲学及文化研究,著有《中国近代财与兵》、《孔子的圣化与儒者革命》、《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等。
  清朝首富伍秉鉴为何移民海外?
  凤凰历史:在《中国近代财与兵》这本书里,您写了19世纪前半期的中国首富伍秉鉴,他的结局是家产都转移到了到海外。现在也有很多中国富人向海外转移资产,让伍秉鉴们做出这种决定最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李冬君:19世纪前半期,伍秉鉴作为中国首富,其财富积累的过程或多或少是乘着清朝贸易逆差的东风,借着茶叶贸易发了英国人的财,但也同时投资了从事鸦片贸易的东印度公司,间接通过鸦片贸易发了中国人的财。而林则徐是被派去扭转贸易逆差、白银外流的,他直接将这把火引向了伍家。
  原本伍氏是希望通过捐钱来向朝廷赎罪,希望朝廷网开一面,然而,他忘记了,在那样的王权体制下,怎么能有所谓“私有财产权”呢?王权可以载舟,也能覆舟。没有王权做后台,和珅能富甲天下?没有“天子南库”,伍家能成首富?“屈身拾起金苹果”,那是王权结的果,根本还在王权。王权所有制的集中反映是抄家,一抄家,就知道财产究竟归谁所有了。
  等到终究看清这样的形势之后,伍秉鉴们不走又当何如?
  中国近代化萌芽不开花 根源不在元清两朝
  凤凰历史:有些网友认为,如果没有异族入侵,中国在南宋和晚明都有可能从工商业的萌芽中发展出“近代化”,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冬君:在《中国近代的财与兵》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叫《货币经济是险滩》,我们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是从宋代开始的,而近代化的萌芽是从货币经济中产生的,然而,萌芽归萌芽,却没有开花,更未结果,究其根柢,在于本币未立,统统由王权一竿子插到底。以被黄宗羲赞以“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的南宋会子为例,不管“称提”多么完善,无限王权的劣根性都无法改变。王权不受制约,货币可以无限量发行。
  明朝以后,中国虽然进入白银时代,但用的是银两,而非银币。为什么不用银币?说到底,就是不想搞银本位,因为银两还有个成色的问题,更何况碎银子怎能作本币?中国用银两驱逐了银元,用碎银子那样的末币驱逐了完全标准化的国际货币,中国用王权收拾了银子。中国大一统,王权即信用,这样的原则看似威猛,实则自宫,当银元都变成了银两时,中国也就成了国际货币的黑洞。当各国都抽紧了银根时,天朝才知命根子在谁手里。
  这中间,元朝、清朝的进入造成了断裂,但资本主义萌芽还有江南的商品社会,还是在往前走。所以真正造成近代化萌芽未能开花结果的原因,就在于本币未立,未能渡过货币经济的险滩。
  晚清军队屡败于太平军 唯其无能才得朝廷放心
  凤凰历史:晚清军队中实行“薄俸制”,低微的薪俸不足以支持军官的生活,于是军官开始吃空饷、动用军用装备经商、出租军用土地,甚至参与走私。这些贪腐行为当时已经成了朝野皆知的公开秘密,为什么却难以取缔,最后只能在体制之外另练新军?
  李冬君:当时朝廷最害怕的,是起来造反的太平军,最担心的,便是体制外突然崛起的新军。因为民间起兵,练成体制外新军,不是万不得已,朝廷是不开这个口子的。口子一旦开了,就要加强控制,恐有不测风云起于肺腑、生于肘腋。
  新军再强,也不是朝廷自己的军队,朝廷信任的,还是它自己的军队,尽管无能,还得依靠,唯其无能,所以放心,亦因其无能,而一败再败于太平军。故欲灭太平军,还是要在王朝体制外练新军。
  曾国藩厉害之处不在用兵而在治军
  凤凰历史:曾国藩创建湘军,采用了什么措施防止军队腐败呢?效果如何?曾国藩作为湘军最高统帅带兵十二年,但他却没有拥兵自重,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当时湘军军费不是国家拨款,朝廷靠什么来控制曾国藩和湘军?
  李冬君:创建湘军,曾氏的功夫不在用兵,他的厉害处,是治军,以理学修身,以讲学治军,以书生领山农,都是子弟和乡亲,耕读合一,耕战合一,把书院开在兵营里,战士都唱《爱民歌》,练成“圣人子弟兵”。然而,有了这样的“圣人子弟兵”,胜敌不难自胜难,难在要过王朝体制这一关。一支体制外的军队,如何能让皇上心安?你越唱救亡高调,越打文化中国牌,朝廷就越别扭。
  朝廷不光通过王权从外部挤压限制湘军,打了胜仗,领赏,朝廷将塔齐布的名字放在曾国藩前面;打了败仗,曾国藩去作检讨,受处分。还从内部分解他。他的朋友胡林翼,被朝廷授了湖北巡抚衔,他的老部下李续宾、李孟群都分别授予了浙江巡抚和安徽巡抚的实衔,而曾国藩还在挂着兵部侍郎的虚衔。
  这样内外夹击,牢牢把控了曾国藩和湘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692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5: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317648204.jpg

3176482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692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6: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营一方自由思想的“书园”(图)
  复制链接
  打印
  2013年03月11日00:32 | 我来说两句(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新金融观察报
  刘刚、李冬君夫妇在榆木斋合影2
  刘刚、李冬君夫妇在榆木斋合影
  刘刚、李冬君夫妇,南开同窗,志趣投合,视自由为命,同道治学。2
  经营一方自由思想的“书园”(图)
  刘刚、李冬君夫妇,南开同窗,志趣投合,视自由为命,同道治学。
  他们在北京亦庄有个很大的家,自号“榆木居”,装修材料基本上就是木头和石头,不仅雅致古朴,更舒适惬意。走进他们的家,无论坐在哪里,眼前几乎都是一片书海。每个房间与过道都摆放或悬挂着古老的物件和艺术作品。印象中比较深的是景德镇艺术家郑云一的《徽州谣》系列、陈少岳的瓷版画《老子出关》和韦华的《飞天》,以及作家老村所画的宛若一只起舞仙鹤的《莲花》,还有古韵十足的《遥看瀑布挂前川》。家里还有一个极为讲究的茶室,走进去,仿若置身于茶道具博物馆一般。房前是个私家花园,鱼池迂回婉转,紫藤在木廊之上缠绕,似是翘首企盼着4月里的绽放。绕过花园,通往地下藏书室的楼梯拐角处摆放着一盆两三米高的文竹,逐着日光自由生长。他们的家在北京是一处雅集的场所,喜欢喝茶的人、喜欢收藏的人、以及同他们夫妇一个圈子里的人,都时常来这里小聚。
  对现在的刘刚和李冬君来说,生活是在做减法。刘刚把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都分出去了,实行民主化管理,留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看书、写书、写字。李冬君平日里种菜种花,养草养鱼,写着自己想写的文字。在他们家碰巧看到了刘刚写来准备送朋友的一幅字,是明朝紫柏大师的一句话死尽偷心活计,做成没用生涯;收拾无穷妄想,换将一朵莲花。这何尝不是他们夫妇一直所追求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又一写照呢?
  淘书要符合气质
  新金融:你们一般买书的方式是什么?
  李冬君:因为我们要看的书主要是原始资料,所以基本上是靠淘书。淘来的书大多与我们的专业、爱好相关,文史哲以外,也有艺术、考古、文物、收藏之类的书籍。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找特价书店,不是为了省钱,主要是期待能遇见一些老书。我们青睐于老书,一是因为老书具有时代价值,二是过去做书的人非常严谨认真。
  去年11月,我们去了台北,坦白地讲,台北的诚品书店并无吸引我们的地方,反而台湾大学对面温州街上的那些小书店对我们有着十足的吸引力。这次台北之行,除了钱穆故居、殷海光故居、胡适故居等外,其余的时间都逛博物馆、大学和书店了。
  刘刚:这次在温州街淘到的弘一法师的《诗文抄》和赵毅恒的《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是我们非常中意的。尤其是《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更是一见倾心,从台北回到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还把高行健的小说《灵山》拿出来重读,没想到高行健在那么早就领悟到了那么多东西,确实有点先知的味道。之后我们还写了一篇大文章,把《灵山》与我们的《文化的江山》做了个比较。
  李冬君:最令人兴奋的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淘书的经历。那里主要经营各类藏品的图录书,印刷质量非常棒,而且物超所值。这次我们买下了《二十件非看不可的故宫金文》、《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敬天格物》、《武丁与妇好》、《赫赫宗周》等几十本精品好书。这些书的学术水准非常高,装帧也格外精美。以后有机会还要去那里淘书。
  新金融:人们常说,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书房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思想。你们淘书有什么样的标准?
  李冬君:首先,买书一定要符合我们俩的气质,没有定式,没有约束。刘刚买书有个特点,只要觉得作者写得有功力,他就买,甚至农业、建工方面的书籍也有收录。另外一个标准,就是讲求实用价值,学术水准不够、没经过学术梳理的书对我们没有参考价值。
  刘刚:我们没有传统的收藏概念,这些书不是为了买而买,也不是为了卖而买。书房的设计和布局也主要是注重实用性。我们家最大的特点是整个房子就是个大书房,只要有墙的地方就有通顶的书。
  买下了一个图书馆
  新金融:你们是各自独享一个书房还是共用一个书房?
  李冬君:蝜蝂斋,是刘刚为我的书房取的名字,灵感源于柳宗元的《蝜蝂传》。柳宗元在《蝜蝂传》中说,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往前走。东西越背越重,即使累死也不停止。刘刚说我跟这种小虫特别像。而我觉得刘刚特别迂,所以曾给他的书房取名榆木斋。
  刘刚:楼下榆木斋,楼上蝜蝂斋,但用来用去就掺和到一起了,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共享。我们这些书谈不上收藏,只是舍不得丢而已。有些老书,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陪伴着我们,曾跟随我们天南地北地奔波,被我们视为手心里的宝。
  新金融:据说家中已有近十五万册藏书?有没有集中收藏的时期?
  刘刚:两年前,我们收了北京农业大学一个学院的小图书馆。当时那个图书馆将近10万册的书要清理,差点被当废品卖掉,我们知道后,觉得这些书打成纸浆实在太可惜,所以决定出两万块钱买下来。但实际上这些书从分装到运输,再到找人打书架、装修、上架,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算几倍。
  李冬君:当时看到那么多书,非常激动,很快便答应买下来,但之后我就后悔了,因为冷静下来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收拾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692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4 07: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317648445.jpg

317648445.jpg

  

317648446.jpg

317648446.jpg

  

317648447.jpg

317648447.jpg

  

317648448.jpg

317648448.jpg

  

317648449.jpg

31764844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