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3射雕情结患者对03射雕粉丝的忠告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7: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的《秋天》有什么寓意?
  在雾中走过一个罗圈腿的农夫,缓缓地在雾中牵着牛。浓雾遮没了多少贫穷而羞怯的村庄。农夫走过去嘴里哼唱着,一首爱情和负心的歌,唱的是一个指环和一颗破碎的心。啊,秋天。秋天送走了夏天,两个影子在雾中缓缓走过。
  这首诗其实不难理解,所谓超现实主义,无非就是有话不好好说,打哑谜,象征主义,故作高深。
  浓雾=法国大革命之后贵族的没落。
  罗圈腿的农夫=具有贵族血统的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沦落到社会底层。
  牛=西方农业史的贵族喜爱牛耕,普通农民喜爱马耕。
  农夫牵着牛=诗人念念不忘自己的贵族血统。
  贫穷而羞怯的村庄=诗人在社会最底层从事各种贱业所带来的贫穷和耻辱。
  一首爱情和负心的歌=一首《红楼梦》式的贵族的挽歌。
  一个指环和一颗破碎的心=一个贵族破落户的高贵血统和惨淡现实。
  秋天送走了夏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会带走一切,包括你们这些为富不仁的新兴资产阶级。
  两个影子在雾中缓缓走过=时间会带走一切,失败者在今天所经历的一切,成功者也必将在明天一一品尝。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那个楼台真造得齐齐整整,上面都是白玉板格子,四边青琐吊窗;北边一个圆霜洞,望见海日出没。下面踏脚板还是金缕紫香檀。一时翠面芙蓉,粉肌梅片,蝉衫麟带,蜀管吴丝,见者无不目艳,闻者无不心动。昨日正宫娘娘叫我往东花园扫地。我在短墙望望,只见一座珠雨楼台,一望荒草,再望云烟;鸳鸯瓦三千片,如今弄成千千片,走龙梁,飞虫栋,十字样架起。更有一件好笑:日头儿还有半天,井里头,松树边,更移出几灯鬼火;仔细观看,到底不见一个歌童,到底不见一个舞女,只有三两只杜鹃儿在那里一声高,一声低,不绝的啼春雨。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8: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顾随:儿时仰星光,举手若能摘。于今七尺身,天高不可即。
  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至此可知这位顾随是个悲观主义者。
  类似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言壮语应该还有很多。
  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什么意思呢?
  大仲马《基度山恩仇记》: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是境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唯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感受无上的幸福,必须曾经想过死去,才知道生是多么欢乐。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我认为唯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才有资格颓废,比如李后主。因为诗词既然发表出来,就不仅是为了自遣,必然也有感动他人的用意。
  傅雷:莫扎特说,人生多美啊!他的作品反映的不是生活,而是他的灵魂。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
  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最好的诗歌应该给人以安慰,否则别人为什么要读你的诗?所以迈克尔杰克逊1992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演唱会,唱的是“伪先知哭泣着世界末日……这不算什么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反之如果像《千与千寻》中的无面人一样,逢人就说“我好冷,我好寂寞”,请问会产生什么艺术效果?无面人完全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在别人眼里他却是一个可怜虫。
  但是李后主有资格以凄美表达颓废,因为他曾经“经历过一番梦幻”,而顾随的诗给读者的只有“儿时仰星光,举手若能摘”的童稚之语。
  我查了有关“星星”的儿歌,找到如下两首具有代表性的: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数一数,瞧一瞧,天上星星有多少?这边星星多,那边星星少。这颗星星大,那颗星星小。有的星星眯眯笑,有的星星在睡觉。
  奇怪的是没有看到儿童有摘星的想法。换言之,作者想说的是“曾经雄心壮志,如今意志消沉”。但是“儿时仰星光,举手若能摘”如果不是一种典型的儿童心理,恐怕这个喻体就难逃牵强附会之嘲。
  何况“儿时”只能代表幻想,读者并不能从诗中读出顾随“年青时曾经努力过”。
  那么“天高不可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人到中年还要抱着年少轻狂时不切实际的幻想?天高本来就不可即,作者真正应该感叹的是儿时的幼稚,而在成熟的年龄去做一些踏踏实实的成熟的事。
  否则起码也应该像钱钟书《诗可以怨》所说的:钟嵘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强调了作品在作者生时起的功用,能使他和艰辛孤寂的生涯妥协相安,换句话说,一个人失意不遇,全靠“诗可以怨”,获得了排遣、慰藉或补偿。大家都熟知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来过瘾。
  所以这首创意还算不错的诗,其中起码用到了对比,应该改成:儿时仰星光,举手若能摘。于今七尺身,新诗只自裁。闲钓碧溪上,乘舟梦日边。岐路今安在,云帆济沧海。
  二、顾随:得之偶然间,失之亦草草。顾我行囊中,何物随人老。
  二月河《雍正皇帝》邬思道:可疑之利不可收,得之易时失之易。这里限定了一个前提,不是得的难与易,而是根本不应该得。
  《增广贤文》: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容易得的,尚且不能等闲看,得之不易的,应该更加珍惜。
  周汝昌《唐诗宋词鉴赏》讲座:什么样叫诗人?诗人的定义是什么?归结一句,反正你看他形式上,写得像诗的不一定是诗,会写这样诗的人,不一定就是真诗人。
  老诗人的诗是五言七言,平平仄仄,新的是白话诗,自由体等等这个,一个北大的老教授,看完了《全唐诗》,均有一千多首是诗,其他的都不是诗,这话怎么讲?就是排列出来,句子整齐押韵,这看起来像诗,不是诗,因为它那里边没有那个质,没有那个素,它本身没有诗,它是采了诗的形式,来表达他的某些要说的话。
  南宋的大家,杨万里他说他的诗论是,诗是文的一种,“去文”,把文去了才有诗,所以这个诗讲立意新,“去意”,把意去了才有正诗,诸如此类去理,有的是专门讲理的,说道理的诗,他在诗里边跟人辩论呢,这也叫诗,他就用这种方式说话,去文、去理、去意,说连个意都没有了,那还叫作品,那还叫文学,那更怎么还这样的才叫诗,我们怎么理会这位大诗人的,这个说话的用意,我们学古人的东西,你不要死在他句下,你要活,你要体会他要说的是什么,你别跟他字面上打架,我说了这么多话的意思。
  “得之偶然间,失之亦草草。顾我行囊中,何物随人老。”写得像诗却不是诗,会写这样诗的人,不一定就是诗人。就是排列出来,句子整齐押韵,这看起来像诗,不是诗,因为它那里边没有那个质,没有那个素,它本身没有诗,它是采了诗的形式,专门讲理的,说道理的诗,他在诗里边跟人辩论呢。
  张籍《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双明珠对于节妇来说,可以说是“得之偶然间”,好象却不能说成是“失之亦草草”,因为节妇都“双泪垂”了,很当那么回事。并且节妇的“行囊中”,就没有一物可以随她到老吗?必有“良人”所赠定情之物,更有一颗忠贞不二的心可以随她到老。
  既然明白了顾随的诗不是诗,而是采用了诗的形式,用诗在说道理,那就可以来一番逻辑分析。“何物随人老”?最值得珍惜,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什么东西?现代人大概很少有这样的东西了,现代人的最高追求,房子,车子,手机,家电,寿命都不足以“随人老”。那么不举古代传家宝之类的生僻例子,可以试想一种作为精神载体的纪念品,比如初恋情人曾经送给你的一本书,假设是一本《纳兰词》,你会把它随身携带吗?按常理应该是锁在抽屉里,不要说外人,就连自己也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才会取出来翻阅回味一番。由此可知,可以“随人老”和“行囊”没有逻辑关系,不能成立。
  再说到前两句“得之偶然间,失之亦草草”,难道这个人活了大半辈子,就没有一样东西是艰苦奋斗来之不易的吗?我想这位顾姓诗人虽然极度悲观主义,恐怕也绝不会承认自己一生从来没有努力过。
  另外,说出“何物随人老”这种话的人,他自己有多老?网上介绍说大约生于1977或1978年,而诗集截止于2003年,“随人老”的最大限度也不过是2003-1977=26岁。可知作者的年龄尚轻,还远不能说一个“老”字。
  最后,我建议改成“得之偶然失亦草,行囊何物随人老”,被批为“少了几分韵味”,并且还要“且容小僧伸伸脚”。我又没把八大山人当成是八个人,请问你伸的哪门子脚。
  2019年7月9日补充:顾随此诗,出处是唐代诗人顾甫的《空囊》。同样姓顾,当然会对历史上有名的顾姓诗人发生兴趣,从而有一些模仿或借鉴:[唐]顾甫《空囊》: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三、顾随:造物拈骰子,一掷乃有我。拈此我复掷,半生旋未妥。
  汉典“造物”: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一种创造、主宰万物的力量。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脂批: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既然承认了“造物”、“造物主”、“造化主”,那就是宿命论了。
  宿命论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先天的命,还是后天的运,固然都是随机的,却也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的。
  和宿命论相对立的是自由意志,《人类简史》认为人只是一种并没有自由意志的算法,霍金也抱持科学宿命论的观点,大意是宇宙万物皆受物理定律支配,则世界上的一切,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就全部注定了。
  顾随的“造物拈骰子,一掷乃有我”是宿命论,“拈此我复掷,半生旋未妥”是自由意志,短短二十个字就把自己饶晕了。
  最后是我所欣赏的,既承认宿命论,又能维护自尊的两个例子:
  《新唐书·杜审言传》: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如何。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
  《西游补》第十三回:老翁又道:“三日后进一变徵星。经云:‘变徵别号光明宿,困蒙老子也清灵。’却是难中有恩,恩中有难。又有日月水土四大变星临命,又恐小长老要死一场才活哩。”行者笑道:“生死甚没正经!要死便死几年,要活便活几年。”
  四、顾随:知此无情世,徒然说至情。况君犹客旅,而我未成名。欲与无何与,将行得不行?行时莫回首,恐有泪纵横。
  《晋书·王衍传》:“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看起来顾随作为你我一样的,既非圣人,又自命并非“最下”者,倒是很适合谈论这个“情”字。
  汉典“至情”:至诚的感情;最深摯的情感。
  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王阳明《知行录》:父之爱子,自是至情。
  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从顾随“况君犹客旅”的后文来看,这位“君”应该指的是朋友,在五伦的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中敬陪末座。再从“至情”一词的出处与父母有关来看,顾随诗中的“至情”似乎不属于伦理范畴。否则朋友之间是至情的话,比朋友高了四个档次的父母亲情,简直没办法用一个什么情字形容了。
  至情,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汤显祖的至情论。以下直接引用百度知道的相关答案,看上去写得很专业。
  汤显祖“至情”论
  受王学左派影响,汤显祖大胆提出一个“情”字,以与宋明之“理”对抗。他的“至情” 论主要内容有三:
  第一,从宏观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他认为“世总为情”(《耳伯麻姑游诗序》),“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万物之情,各有其志”(《董解元西厢记题词》)。
  第二,从程度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汤显祖在该剧《题词》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生死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第三,从途径看,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临川四梦》的前两戏,是标举真情、至情的可歌可泣;后两戏是揭露矫情、无情的可鄙可憎,他的创作都围绕一个“情”字。
  那么顾随的“知此无情世,徒然说至情”,显然就不是汤显祖的“至情论”了,因为汤显祖主张世界是有情世界,而顾随主张“此世无情”。如此则既非“至情论”,又非以父母为先的“至情”。倒是有点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
  这个无情无义的世界,我和你,顾随和朋友某君,却是其中的两个有情有义,甚至是至情至性之人。这样也很不错啊。
  可惜后面两句跑偏了,“况君犹客旅,而我未成名”,说来说去还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老一套。千万不要忘了,“名”也是“利”的一种,甚至有“名利名利,名在利前”之讥。
  后四句“欲与无何与,将行得不行?行时莫回首,恐有泪纵横。”不能说写得不好,写得还是挺有感情,挺感人的。
  但是终究有点穷得过分,穷得可疑。据本回答介绍,顾随“04年出任菊斋诗词版版主”,似乎还长期混迹于天涯论坛。既然如此,就起码买得起电脑,交得起网费,何至于就穷到了“欲与无何与”的地步呢?而这位客旅的“君”,显然是人在旅途,请问一文不名,他拿什么买车票住旅馆以及一日三餐?
  《论语·雍也第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文人操守是安贫乐道,吟诗作赋是一种精神活动。精神丰富,又并非三餐不继的冻馁饿殍之流,没必要因为一时的清贫就如此耐不住寂寞。
  五、顾随:孤独生之常,斯语或堪藉。谁为燃一烛,当此秋寒夜。
  “天才都是孤独的”,凡夫俗子那叫寂寞。如此就应该是“天才世间稀,寂寞生之常”,但是顾随却是个自命的怀才不遇者,“孤独生之常,寂寞身后事”。
  孤独生之常,斯语或堪藉。——天才都是孤独的,这句话让我顾随感到慰藉。
  谁为燃一烛,当此秋寒夜。——比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惨,甚至秋天就是难捱的寒夜。
  《秋蝉》:听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绿叶催黄,谁道秋下一心愁,烟波林野意幽幽。花落红花落红,红了枫红了枫,展翅任翔双羽雁,我这薄衣过得残冬。
  这条评论没什么内容可说,所以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要说的是,如果真有《秋蝉》词作者的才华,又何愁无人为你“燃一烛”。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承认自己不是写诗这块料,找个正经工作算了。
  六、顾随:我与麦兜谁更呆,可能俱是错投胎。莫於书觅千锺粟,早被人分九斗才。大世界如大游戏,小人物有小悲哀。都无鱼蛋兼粗面,忽觉火鸡滋味来。
  我与麦兜谁更呆,可能俱是错投胎。这两句表明是在论坛与人唱和的游戏之作,所以有点打油诗的味道。
  莫於书觅千锺粟,早被人分九斗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种种庸俗不堪之论,顾随所取的却是最便宜的“千钟粟”,看来确实是一位穷愁落魄之人了。并且先后两句没有逻辑。
  《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看起来顾随还有点文史知识,曹植八斗+谢灵运一斗=早被人分九斗才。问题是既然还剩一斗可分,也未必就不能实现“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温饱之志。
  大世界如大游戏,小人物有小悲哀。流行歌曲等于当代的唐诗宋词,其中也有佳作,甚至能创造成语,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就是其中之一。只是这句有点太平,我看改成“大世界如小游戏,小人物有大悲哀”更有趣一点。
  都无鱼蛋兼粗面,忽觉火鸡滋味来。百度百科鱼蛋:“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台湾、江西抚州一带经常烹制的特色传统名点,属于粤菜或闽菜系。”顾随是南方人已经确定无疑了,只是“粗面”二字包含了“北人吃面,南人吃米”,顾随又很可能是一位北方穷人。综合判断应该还是北方穷人,因为南方经济发达,没道理穷到那种地步。最后的“火鸡”二字,表明这首写得还算颇有才气的打油唱和诗,作于某年圣诞节前后,同时也透露了顾随是一位西化论者。多年杳无音讯神龙不见首尾,很可能已经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实现了人生理想。
  七、顾随:素纸能留淡墨,青春若有余芬。又见楼头云外月,已隔天南海北尘。当时一转身。知我容颜减故,想君儿女添新。此夜相思君负我,他日相忘我负君。流年各自珍。
  到了第七首,终于看到了确实相当有才华。
  诸葛亮《诫子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素纸:汉典“素”:素纸(白纸;没有写过字的纸)。
  素纸能留淡墨,殊不可解。白纸什么墨不可留,疑似为附和后句“青春若有余芬”而生造。
  又见楼头云外月,已隔天南海北尘。“云外月”是套语。“天南海北尘”是病句,有海就不要有尘了。
  这两句字面上是古诗词,实际上反映了网络时代的特点,所以才会既“见”,又“天南海北”。
  元好问《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相较之下,一个用到了“天南海北”,一个写的是“天南地北”,顾随所写欠缺了一个“情”字,油腔滑调一味卖弄,这种笔调只会让人觉得你有点小才气,却不会被你的诗词所感动。
  知我容颜减故,想君儿女添新。容颜减,何故?从前句“青春若有余芬”的“若”字来看,顾随本人对旧情是持保留态度的。既然如此,说一句矫情不算过分,矫情就是虚情假意。
  此夜相思君负我,他日相忘我负君。相思是单相思,因为对方已经嫁夫生子。可知后一句“相忘”为附会之辞。“相忘”是互相忘记,事实是对方早已把你忘记。何况“相思”又从何谈起呢?“若有余芬”而已。“相思”有夫之妇又有什么必要。
  下面重点研究这个“君”字,也就是“君”能不能称呼女性。
  《康熙字典》“君”和称呼女性有关的:
  1 夫人亦称君。这里的夫人指的是古代诸侯的妻子。
  2 夫称妇曰细君。《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3 妇人封号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
  其他称“君”的:子称父母、子孙称先世、兄称弟、妾称夫、妇称夫、上称下、封号、彼此通称。
  想君儿女添新。此夜相思君负我,他日相忘我负君。以一个男性的身份,连续三次称呼一位女性为“君”,现在已经知道了是不合适的。
  也许有人要举出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例子,拜托,刘和珍已经牺牲成为了烈士,这才配得上尊称为“君”,何况刘和珍牺牲的1926年,正笼罩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男女平等的阴影之下。其实哪里有什么男女平等,“男女平等”这个词本身就男女不平等,否则为什么不叫“女男平等”?
  流年各自珍。这句其实不妥,因为双方各自的境遇并不对等。对方是嫁夫生子生活幸福,顾随却是穷愁潦倒光棍一个。还不如痛快点,就说一句“流年我自颓”怎么了?你发财你幸福你走阳关道,我穷愁我潦倒我过独木桥。有点志气好不好?强颜欢笑,打肿脸充胖子,枉想用几句花言巧语,表现自己所谓的才华,试图扳回局面挽回颜面,通通都是文化修养精神境界不够高的缘故。
  邬思道是怎么说的?要是做官就能长学问,天下可以无书。你今日无非以富贵骄人,岂不知我这贫贱也能骄人!比如这酒,我饮来是酒,你饮来就是祸水,这点子分别,不知你懂不懂?我这酒,取粟于颜渊负郭之田,去秕于梁鸿赁舂之臼,量以才斗,盛以智囊,浸于廉泉之水,良药为曲,直木为槽,以尧之杯、孔之觚酌之。所以饮此酒,清者可以为圣,浊者可以为贤!你的酒不同,乃是盗跖之粟酿成,取贪泉之水,王孙公子烧灶,红巾翠袖洗器。误饮一杯,则廉者贪,谨者狂,聪者失听,明者昏视——这还不是祸水?
  八、顾随:颇念夙昔友,风尘各在途。素衣已化缁,素心复何如。
  夙昔一词,遍查诗词名句网和国学导航网站,没有和“友”字连用的,甚至几乎也不会在后面跟一个名词。夙昔是时间副词,副词后面直接跟名词,这样好吗?为什么越看越别扭?
  一般来说,老朋友的文词有:旧友、故友、故人、故交、故旧、老友、旧雨新知。“友”字前面表示时间关系的,无一不是形容词,据此判断“夙昔友”是不能成立的。
  素衣已化缁。诗词名句网搜索“素衣 缁”,共有27个搜索结果,绝大部分都是“缁+尘+素衣”,意思是白衣服沾上了黑色的灰尘,这有什么可怕的呢?衣服脏了再洗干净就好了嘛。可见得都是在用“素衣”比喻清白的操守,而以缁尘表示社会大染缸对人的侵蚀,
  唯有一首陆游的《自小云顶上云顶寺》:“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跃马上云顶,欲呼飞仙人……”很可能用的是缁衣的借用义:借指僧人和俗人,因僧尼穿黑衣,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
  既然如此,顾随“素衣已化缁“的后一句“素心复何如”,就有点多此一问了。“素衣已化缁“当然不可能是出家穿上了僧尼的黑衣,而只能是洁白的操守已经在社会大染缸中被侵蚀得一塌糊涂,还有什么“素心”也就是“心地纯洁”可言。
  最后呢,第八首透露了自命不凡的顾随,也不过是喝着金庸毒奶长大的一代。金庸的《飞狐外传》有袁紫衣,后来变成尼姑,改名叫袁缁衣。而金庸的《素心剑》为了凑那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广告对联,特意改名叫《连城诀》。脑子里尽是这些东西,长大了还能有什么出息,不是像马云那样卖假货,就是像顾随这样写打油诗哭穷。其实并不是金庸小说不能看,而是说金庸小说不能学。倪匡某访谈说得很清楚,写小说靠的主要是天才,没有天才你能学得了金庸吗?学不了金庸,却装了一脑门子的金庸,用来写诗根本帮不上忙。并且一首诗才多少字,写死了也卖不出几个稿费,所以诗人没有不穷的。穷诗人的下场都很可悲,要么是像海子那样练气功走火入魔自杀,要么是像顾城那样变成精神病杀妻再自杀。李白从来不把写诗当成事业,杜甫那种“诗是吾家事”的职业诗人,注定要“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圣尚且如此,打油诗爱好者就不要再幻想了,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0: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小说共有15部,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以下几部可以不看:
  1 《越女剑》可以不看,都不在对联之内,金庸都不在乎,有什么好看。
  2 《飞狐外传》可以不看,金粉一致评价袁紫衣是个莫名其妙且令人生厌的败笔。
  3 《雪山飞狐》可以不看,抄袭《罗生门》,开放式结局也是个败笔。
  4 《连城诀》可以不看,抄袭《基督山伯爵》。
  5 《天龙八部》可以不看,段正淳四十多岁不可能是三十年前的带头大哥,六十岁的段正淳不可能生下一堆不到二十岁的子女。
  6 《射雕英雄传》可以不看,胡编乱造,江南七怪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出场时都是中年人,却都既没有父母也没有师傅,一堆从天上掉下来的假人。
  7 《白马啸西风》可以不看,短篇本非金庸所长,此篇更是毫无存在感。
  8 《鹿鼎记》可以不看,功利思想过于严重,贪财好色成了被歌颂的对象。
  9 《笑傲江湖》可以不看,任我行暴毙结局烂尾,令狐冲是不下苦功投机取巧却幻想成功的典型。
  10 《书剑恩仇录》可以不看,模仿《水浒传》。
  11 《神雕侠侣》可以不看,续集无好饼,杨过断臂和小龙女失贞的细节都无法自圆其说。
  12 《侠客行》可以不看,以李白《侠客行》之羊头,卖武林秘籍恶俗之狗肉。
  13 《倚天屠龙记》可以不看,倚天剑屠龙刀互砍已经成为经典笑料。
  14 《碧血剑》可以不看,美化袁崇焕,抹黑明朝的用心过于明显。
  15 《鸳鸯刀》可以不看,短篇本非金庸所长,结尾“仁者无敌”简直儿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1: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小说,最出名的莫过于《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最经典的莫过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五绝最值得一提的事迹,莫过于华山论剑。
  华山论剑已经成为成语,名字确实很有意境,但是对于《射雕》小说本身却是一极大的败笔。
  五绝华山论剑,却没有一个是使剑的。华山论剑,按理说应该以比赛武学理论为主,实际上干的却是华山论武。华山论剑的目的是争夺《九阴真经》,但是论剑之前由谁得到并且保管着《九阴真经》?一连串的无法自圆其说。
  《射雕英雄传》第十三回 五湖废人:黄蓉道:”既然你老人家武功第一,那部经书该归您所有啊。”裘千仞道:”我也懒得跟人家争了。那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都是半斤八两,这些年来人人苦练,要争这大下第一的名头。二次华山论剑,热闹是有得看的。”黄蓉道:“还有二次华山论剑么?”裘千仞道:“二十五年一世啊。老的要死,年轻的英雄要出来。屈指再过一年,又是华山论剑之期,可是这些年中,武林中又有甚么后起之秀?眼见相争的还是我们几个老家伙。唉,后继无人,看来武学衰微,却是一代不如一代的了。”说着不住摇头,甚为感慨。
  请问什么叫“二十五年一世”?《说文解字》世:三十年为一世。并且五绝有什么理由要事隔二十五年再举行下一届华山论剑?
  射雕开场是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郭靖生于1200年,烟雨楼十八年比武之约是1218年,郭靖为此从大漠来到中原,可以说《射雕》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1218年。
  《射雕英雄传》第十七回 双手互搏:他打得我重伤呕血,我逃到这洞里,他追来又打断了我的两条腿,逼我把《九阴真经》的上卷拿出来,说要火化了祭他的夫人。我把经书藏在洞内,自己坐在洞口守住,只要他一用强抢夺,我就把经书毁了。他道:‘总有法子叫你离开这洞。’我道:“咱们就试试!’“这么一耗,就对耗了一十五年。
  1218年的15年前,姑且认为就是在华山论剑的同一年,则第一次华山论剑是1203年。但是1218年的第二年就是“二十五年一世”的第二次华山论剑了?显然时间不对,1203+25=1228年,应该是郭靖十八岁到中原的十年后,也就是郭靖二十八岁时才对。
  《射雕》第十二回 亢龙有悔:两人都吃了一惊,怎地背后有人掩来,竟然毫无知觉,急忙回头,只见说话的是个中年乞丐。这人一张长方脸,颠下微须,粗手大脚,身上衣服东一块西一块的打满了补钉,却洗得干干净净,千里拿着一根绿竹杖,莹碧如玉,背上负着个朱红漆的大葫芦,脸上一副馋涎欲滴的模样,神情猴急,似乎若不将鸡屁股给他,就要伸手抢夺了。
  据查“中年”对于古人的标准,大约应该是四五十岁,取其中位数,1218年洪七公出场时约为45岁。1203年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洪七公45-15=30岁。
  《射雕》第十二回 亢龙有悔:黄蓉听他说姓洪,心道:“果然是他。不过他这般年纪,看来比丘道长也大不了几岁,怎能与全真七子的师父齐名?嗯,我爹爹也不太老,还不是一般跟洪七公他们平辈论交?定是全真七子这几个老道不争气,年纪都活在狗身上了。”
  黄药师的年龄
  1 新修版射雕第十回:大师哥(曲灵风)三十岁,大了我(梅超风)一倍
  2 新修版射雕第十回:师父不过大得你(曲灵风)十来岁吧
  3 新修版射雕第十回:师母(冯蘅)年纪很轻,和我(梅超风)同年,我们两个都属猴
  4 射雕开场是庆元五年(1199年),新修版射雕第一回:这曲三瞧他容貌还只四十上下年纪
  5 可知射雕开场时梅超风的年龄为四十减15,约为二十几岁。
  6 梅超风只可能生于1176年猴年,1199年23岁。
  7 可知曲灵风1199年是24+15=39岁,符合“瞧他容貌还只四十上下年纪”的条件。
  8 则曲灵风生于1176-15=1161年。
  9 黄药师比曲灵风大了十来岁,约生于1161-10=1151年。
  10 烟雨楼十八年比武之约是1218年,黄药师出场时67岁。神雕结尾是1259年(蒙哥卒年),黄药师时年108岁。
  11 新修版射雕第十回:见跟师父(黄药师)说话的是个留了长胡子的中年男子(周伯通),年纪比师父大些。
  12 据说东邪在五绝之中年纪最小,又据说周伯通比欧阳锋大了几岁或年纪差不多,总之神雕结尾时周伯通年过110岁。
  1218年黄药师出场时67岁,1203年第一次华山论剑时黄药师67-15=52岁。周伯通年纪比黄药师大些,假设大了三岁,则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周伯通55岁。
  《射雕英雄传》第十六回 九阴真经:周伯通道:“我纵身出去,跟他在树顶上拆了三四十招,越打越是胆寒,敌人年纪比我小着好几岁,但出手狠辣之极,我硬接硬架,终于技逊一筹,肩头上被他打了一掌,跌下树来。”
  欧阳锋比周伯通小着几岁,周伯通比黄药师年纪大些,显然欧阳锋和黄药师年龄相当,1203年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欧阳锋大约也是52岁。
  但是《射雕》开场的1199年曲三出场时,故事显然发生在华山论剑之后的黄药师得到《九阴真经》之后。丘处机出场时,王重阳显然早就不在人世了,难道四年后参加华山论剑并夺得中神通称号的是一个鬼魂?
  《射雕》连载版第九十三回 赌赛定力:洪七公叹道:“他若以一阳指功夫打通我的奇经八脉,原可治我之伤,只是这一出手,他须得大伤元气,多则七年,少则五年,难以恢复。就算他把世情看得淡了,不在乎二次华山论剑的胜负,但他也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还能有几年寿数?老叫化又怎能出口相求?”
  《射雕》通行版第三十三回 来日大难:洪七公叹道:“他若以一阳指功夫打通我的奇经八脉,原可治我之伤,只是这一出手,他须得大伤元气,多则五年,少则三年,难以恢复。就算他把世情看得淡了,不在乎二次华山论剑的胜负,但他已是六十几岁的人了,还能有几年寿数?老叫化又怎能出口相求?”
  《射雕》新修版第三十三回 来日大难:洪七公叹道:“他若以先天功一阳指功夫打通我的奇经八脉,原可治我之伤,只是这一出手,他须得大伤元气,多则五年,少则三年,难以恢复。就算他把世情看得淡了,不在乎二次华山论剑的胜负,但他已是五六十岁的人了,还能有几年寿数?老叫化又怎能出口相求?”
  1218年南帝的年龄是六七十岁、六十几岁、五六十岁,取其中位数,仍然是通行版的六十几岁,也就是65岁,1203年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南帝65-15=50岁。
  王重阳的生卒年是1112-1170年,1203年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1203-1112=91岁。
  综上,第一次华山论剑五绝年龄:中神通91岁,东邪52岁,西毒52岁,南帝50岁,北丐30岁,中顽童55岁。
  条件1:华山论剑“二十五年一世啊”。
  条件2:但他已是六十几岁的人了,还能有几年寿数?
  六十几岁就没有几年寿数,这很符合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设定。那么第一次华山论剑时除了北丐,五绝加老顽童年龄都在50岁以上,25年后将全部超过“七十古来稀”的极限。换言之,等于已经宣布了第二次华山论剑的冠军是30+25=55岁的北丐洪七公。
  但是第一次华山论剑有争夺《九阴真经》这个噱头,请问事隔25年的第二次华山论剑意义何在?既无参赛选手,也无冠军奖杯,完全就是一出信笔为之的儿戏。
  至此已经揭穿了攀附四大名著不成的金庸小说真面目,那就是不仅毫无现实意义,更是在浪漫的纯虚构世界里漏洞百出。而这些一塌糊涂的烂账无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除了男主角郭靖之外的所有角色,无一不是用来供读者代入自爽的物化对象。
  黄蓉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理想妻子。洪七公是留下降龙十八掌丰厚遗产,年老跑到大雪山自行了断的理想义父。黄药师是留下桃花岛豪宅,在小两口婚后自行离家出走不拖累年青人的理想岳父。郭啸天是在郭靖成长过程中没被提到过一个字的,代表了自爽读者借以遗忘自己穷酸基因的理想父亲。李萍代表了不耽误子女事业而自行了断的理想母亲。江南五怪代表了奉献出十八年心血,却又为了不影响男主角发家后名誉而莫名死去的三亲六戚。欧阳锋是倒贴的理想师父,周伯通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理想兄长。只剩一个柯镇恶还算写得有点人性,起码郭靖黄蓉还能有目标可以尽一点起码的孝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2: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天龙八部》段正淳年龄考
  以下讨论全部以《天龙八部》新修版为据。
  一、段延庆出场时是个老者
  1 第七回:见这青袍人是个老者,长须垂胸,根根漆黑。2 第七回:木婉清更无怀疑,情知声音便是眼前青袍老者所发。3 第八回:保定帝抢上数步,躬身道:“正明参见前辈!”青袍客道:“你只叫我前辈,是不肯认我呢,还是意下犹有未信?”
  二、段正明出场时是个中年人
  第八回:段正淳吃了一惊,忙跪下道:“大哥春秋正盛,功德在民,皇天必定保佑,子孙绵绵。这皇太弟一事尽可缓议。”
  汉典春秋:2 年龄。汉典盛年:青壮年;年青壮盛的时期。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皇清受天之命,列圣相承,十朝一脉,讵穆宗毅皇帝春秋正盛,遽弃臣民。皇太后以宗庙社稷为重,特命皇帝入承大统,复推恩及臣,以亲王世袭罔替。
  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之同治皇帝。生卒年:1856-1875年。十九岁称之为春秋正盛。
  《汉书·贾谊列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贾谊上书约在公元前173年,时年汉文帝30岁,称之为春秋鼎盛。
  《南唐近事》:元宗嗣位之初,春秋鼎盛,留心内宠,宴私击鞠,略无虚日。
  南唐元宗李璟,943年嗣位,时年27岁,称之为春秋鼎盛。
  《宋史全文·宋高宗三》:建炎三年三月,主上春秋鼎盛,岂肯遽逊位于冲幼乎?灼知兵变无疑矣。
  建炎三年是1129年,宋高宗生于1107年,时年22岁,称之为春秋鼎盛。
  《宋史·卷四百四十一》:真宗即位,迁比部员外郎。尝上疏曰:陛下纂图兹始,布政惟新,所宜上顺天心,下从人欲,进善以去恶,避毁而来誉。……无以春秋鼎盛而耽于逸游,无以血气方刚而惑于声色。
  宋真宗生于968年,997年即位,时年29岁,称之为春秋鼎盛。
  综上,段正明出场时,称“老者”段延庆为前辈。段正淳又说段正明“春秋正盛”,虽然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段正明最多是一位中年人,而绝不可能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年人。
  三、段正淳出场时四十来岁、四十多岁、四五十岁、五十岁不到、五六十岁、六十多岁
  第七回:刀白凤心想:正淳四十多岁年纪,胡子一大把,还是什么‘小白脸’了?
  第二十二回:萧峰望见这人一张国字脸,四十来岁、五十岁不到年纪,形貌威武,但轻袍缓带,装束却颇潇洒。
  第二十回:马夫人道:“我曾听先夫说起过,镇南王段正淳风流好色,年纪一大把,却爱扮作少年人去勾引女子。他内功深湛,五六十岁的人,却练得四十来岁模样。其实呢,白长老,他比你还大上好几岁呢!”
  第二十三回:他一直瞪视着段正淳,瞧他回答时有无狡诈奸猾神态,但见他一脸皮光肉滑,鬓边也未见白发,不过四五十岁之间,要说三十年前率领中原群豪在雁门关外残害自己父母,按年岁应无可能,但一转眼间,见阮星竹凝视段正淳的目光中充满深情,便似赵钱孙瞧着谭婆的眼色,心中一动:“那赵钱孙明明七十多了,只因内功深湛,瞧上去不过四十来岁。段正淳以六十多岁年纪,得以驻颜不老,长葆青春,也非奇事。”
  四、刀白凤出场时是个中年女子
  第六回:1 年纪虽较段誉为大,但容貌秀丽。2 姿容美貌。3 虽已中年,芳姿不减。
  五、段誉出场时十九岁
  第一回:段誉笑道:“那也好,那你得叫我做大哥了。你几岁?”钟灵道:“十六!你呢?”段誉道:“我大你三岁。”
  第二回:钟万仇脸现喜色,嘶哑着嗓子道:“当真?你从来没见过……没见过阿宝的面?”段誉道:“我来到这里,前后还不到半个时辰。”钟万仇咧开了大嘴巴,呵呵呵地笑了几声,说道:“对,对,阿宝已有十年没出谷去了,十年之前,你还只八九岁年纪,自然不能……不能……不能……”但兀自提着段誉不放。
  第十四回:段誉见这人身材魁伟,三十来岁年纪……两人叙了年岁,乔峰比段誉大了十一岁,自然是兄长了。
  六、甘宝宝出场时三十三四岁
  第二回:只听得环珮丁东,内堂出来一个美妇人,身穿淡绿绸衫,约莫三十三四岁左右年纪,容貌清秀,眉目间依稀与钟灵相似,知道便是钟夫人了。
  七、钟灵出场时十六岁
  第一回:段誉笑道:“那也好,那你得叫我做大哥了。你几岁?”钟灵道:“十六!你呢?”段誉道:“我大你三岁。”
  第九回:段正淳无奈,只得到书房闷坐,想起钟灵为云中鹤掳去,不知钟万仇与南海鳄神是否能救得回来,褚万里等出去打探讯息,迄今未回报,好生放心不下。从怀中摸出甘宝宝交来的那只黄金钿盒,瞧着她所写那几行蝇头细字,回思十七年前和她欢聚的那段销魂蚀骨的时光,再想像她苦候自己不至而被迫与钟万仇成婚的苦楚,不由得心中大痛:“那时她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她父亲和后母待她向来不好,腹中怀了我的孩儿,却叫她如何做人?”
  八、李青萝出场时不到四十岁
  第十二回:段誉一见那女子的形貌,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噫,张口结舌,宛如身在梦境,原来这女子身穿鹅黄绸衫,衣服装饰,竟似极了大理无量山山洞中的玉像。不过这女子是个中年美妇,四十岁不到年纪,洞中玉像却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女。
  九、王语嫣出场时十八九岁
  1 第十二回:洞中玉像却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女。2 第十二回:他比我大十岁,一直当我是他的小妹妹。3 第十四回:听说慕容复儒雅英俊,约莫二十八九岁年纪。4 第三十一回:她满脸倾慕爱恋之情,痴痴地瞧着她身旁一个青年公子。段誉顺着她目光看去,但见那人二十八九岁年纪,身穿淡黄轻衫,腰悬长剑,飘然而来,面目清俊,潇洒闲雅。
  十、秦红棉出场时是个中年女子
  突然间窗外幽幽一声长叹,一个女子声音说道:“婉儿,咱们回家去吧!”木婉清蓦地回身,叫道:“师父!”窗子呀的一声开了,窗外站着个中年女子,尖尖的脸蛋,双眉修长,相貌甚美,眼光中带着三分倔强,三分凶狠。
  十一、木婉清出场时十八岁
  第四回:木婉清道:“我活了十八年,一直跟师父住在深山里,本来……”段誉插口道:“嗯,你十八岁,小我一岁。”
  十二、阮星竹出场时三十五六岁
  第二十二回:萧峰和阿朱向她瞧去,只见她穿了一身淡绿色的贴身水靠,更显得纤腰一束,一双乌溜溜的大眼晶光灿烂,闪烁如星,流波转盼,灵活之极,似乎单是一双眼睛便能说话一般,容颜秀丽,嘴角边似笑非笑,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
  十三、阿朱出场时十六七八岁
  1 第十一回:原来是为了在一个八九十岁老公公身上,闻到了十七八岁小姑娘的体香。2 第十九回:却没一个料到车中出来的,竟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而且是来求薛神医治伤,无不大为诧异。
  十四、阿紫出场时十五六岁
  第二十二回:瑟瑟几响,花树分开,钻了一个少女出来,全身紫衫,只十五六岁年纪,比阿朱还小着两岁,一双大眼乌溜溜的,满脸精乖之气。
  综上,段延庆出场是个老者,段正明出场时春秋正盛,最多是个中年人,而绝不可能是个年近七十的老年人。刀白凤出场时是个中年女子。段誉出场时十九岁。甘宝宝出场时三十三四岁。钟灵出场时十六岁。李青萝出场时不到四十岁。王语嫣出场十八九岁。秦红棉出场时是个中年女子。木婉清出场时十八岁。阮星竹出场时三十五六岁。阿朱出场时十六七八岁。阿紫出场时十五六岁。
  段正淳的一子五女年龄列表:段誉十九岁,王语嫣十八九岁,木婉清十八岁,阿朱十七八岁,钟灵十六岁,阿紫十五六岁。
  《天龙八部》连载版第十四章 夜袭王府:保定帝在位十一年,其时正当天佑年间,四境宁静,国泰民安。
  《天龙八部》通行版第六回 谁家子弟谁家院:保定帝在位十一年,改元三,曰保定、建安、天祐,其时正当天祐年间,四境宁静,国泰民安。
  《天龙八部》新修版第六回 谁家子弟谁家院:上述内容全部删掉了。
  但是《天龙八部》新修版第八回 虎啸龙吟:原来十多年前的上德五年,大理国上德帝段廉义在位,朝中忽生大变,上德帝为奸臣杨义贞所弑,其后上德帝的侄子段寿辉得天龙寺中诸高僧及忠臣高智昇之助,平灭杨义贞。段寿辉接登帝位,称为上明帝。上明帝不乐为帝,只在位一年,便赴天龙寺出家为僧,将帝位传给堂弟段正明,是为保定帝。上德帝本有一个亲子,当时朝中称为延庆太子,当奸臣杨义贞谋朝篡位之际,举国大乱,延庆太子不知去向,人人都以为是给杨义贞杀了,没想到事隔多年,竟会突然出现。
  《天龙八部》第四十八回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 杨枝玉露:段延庆脑子中一阵晕眩,瞧出来一片模糊,似乎是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月圆之夜。那一天他终于从东海赶回大理,来到天龙寺外。段延庆在湖广道上遇到强仇围攻,虽然尽歼诸敌,自己却也身受重伤,双腿折断,面目毁损,喉头被敌人横砍一刀,声音也发不出了。他简直已不像一个人,全身污秽恶臭,伤口中都是蛆虫,几十只苍蝇围着他嗡嗡乱飞。但他是大理国的皇太子。当年父皇为奸臣所弑,他在混乱中逃出大理,终于学成了武功回来。现在大理国的国君段正明是他堂兄,可是真正的皇帝应当是他而不是段正明。
  结论:四十多岁的段正淳不可能是三十年前的带头大哥,是《天龙八部》最严重的BUG,因为萧峰是《天龙》三个男主角中的主角,而萧峰的故事主要围饶追查带头大哥是谁展开。金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强行把段正淳的年龄改为六七十岁,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了一系列更严重的问题。
  1 段正淳六七十岁,段正明作为亲哥哥,起码年近七十岁。则段正明加封段正淳为皇太弟时,段正淳不应该把年近七十岁的大哥说成是春秋正盛。
  2 段延庆虽然出场时是一位老者,但是段正明身为年近七十岁的老人,在段延庆已经表明延庆太子的身份之后,没理由称其为“前辈”。而《天龙》最后又说段正明是段延庆的堂哥,这却是另外一笔糊涂账了。
  3 第七回刀白凤说段正淳四十多岁年纪,段正淳怎么可能对明媒正娶的元配夫人伪造年龄。
  4 段正淳六七十岁,比较合理的估算应该是六十五岁,却在第九回心疼甘宝宝时——不由得心中大痛:“那时她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她父亲和后母待她向来不好,腹中怀了我的孩儿,却叫她如何做人?”完全不像是六十五岁高龄之人所发感慨,尤其是16年前段正淳年近五十岁却去勾引年仅十七岁的甘宝宝小姑娘,还好意思说甘宝宝的父亲和后母待她向来不好?你自己的年龄比她爹还大。
  5 甘宝宝十七岁生了钟灵,李青萝二十一岁生了王语嫣,阮星竹十八岁生了阿朱、二十岁生了阿紫。请问刀白凤多少岁生的段誉?当然是二十来岁。而二十年前段正淳已经四十多岁了,这么有钱人家的孩子,又长着一张国字型的帅脸,要说段正淳四十多岁娶刀白凤时是初婚,只有鬼才相信。
  6 既然不是初婚,那么段正淳以前生的那些小孩在哪里呢?要说前任段正淳夫人早逝,同时段誉的那些亲哥哥又都早夭,哪有这么巧。刀白凤、王夫人、秦红棉、阮星竹、甘宝宝、段誉、王语嫣、木婉清、阿朱、钟灵、阿紫,怎么一个个都活得好好的。
  7 段正淳的生育能力极强,那就只能是段正淳的前任夫人没有生育能力,但是段正淳正常结婚年龄应该是二十来岁,难道就眼看着元配镇南王夫人二十多年不生育却无动于衷?娶几个妃子传宗接代是人之常情,但是段誉的哥哥们在哪里呢?不可能全都不生吧?
  8 《天龙八部》新修版第二十二回,金庸用作者的叙述性语言说:“那中年人便是大理国皇太弟段正淳。他年轻时游历中原,风流自赏,不免到处留情。”金庸小说是上帝视角,不可能“上帝”都不知道段正淳的真实年龄吧?
  9 黄一农考证《红楼梦》元妃省亲,整个清朝只有一位汉族王姓妃子被康熙允许省亲,仅此一例。为什么不许妃子省亲呢?就是怕外出期间无法保持皇家血统的纯正。段正淳扔下美貌未生育的刀白凤,常年在外面胡搞,等到段誉出生时一查生辰八字,“壬子年十一月廿三日生”,一算日子就不对了。保定帝段正明没有生育能力,大理国的皇帝位子迟早要传给段正淳再传给段誉,这么重要的事情岂有儿戏之理。
  10 出场时阿朱十七八岁、钟灵十六岁、阿紫十五六岁。阮星竹十八岁生了阿朱、一岁多一点就送给了人家。在此期间段正淳却又和甘宝宝生了钟灵,又回头去找阮星竹生了阿紫。段正淳五十岁的糟老头子还真是不要脸到家了,勾引十八岁小姑娘生了一个送人,又跑回来接着勾引接着生,生了个阿紫继续送人。
  考察段正淳五个私生女的年龄情况:王语嫣十八九岁,木婉清十八岁,阿朱十七八岁,钟灵十六岁,阿紫十五六岁。假设段正淳全国奔波加勾搭一个女子成功的时间是一个月,可知段正淳在李青萝怀孕四个月时离开,花了一个月赶路加发功勾引成功秦红棉,又在秦红棉怀孕四个月时离开,又花了一个月赶路加发功勾引成功阮星竹,又在阮星竹生下阿朱之前离开,花了一些时间赶路加发功勾引成功甘宝宝,又在甘宝宝怀孕四个月时离开,赶回到阮星竹身边继续发功并且在阿紫出生之前离开,期间还和康敏有过一手。
  这就是金庸在《天龙八部》第四十八回所说的:“段正淳虽然秉性风流,用情不专,但当和每一个女子热恋之际,却也是一片至诚,恨不得将自己的心掏出来,将肉割下来给了对方。”彻头彻尾的谎言,就算不追究段正淳以五十岁高龄到处勾搭十几岁小姑娘,难道段正淳竟然每次都不知道情人怀孕?知道了却不陪伴不负责一走了之,岂止不是倪匡所吹嘘的段正淳“当他是单独对着一个情人的时候,他真是真心真意爱这个情人”,简直可以说是一点点人性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3: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未出扶桑,云犹屯海岳。太阳还没从东边升起,云海仍然笼罩着群山。
  宛是欲雨时,朝阴凛岩壑。好象是要下雨的样子,山峦溪谷中寒气逼人。
  霜林乱叶多,荏苒乾未落。深秋的树林枝叶横生,柔弱屈折却仍未凋零。
  飒飒满空山,细听微雨作。忽然满是风拂林梢声,细听已经下起了小雨。
  一叶初自吟,万叶竞相谑。一片树叶先发出吟唱,所有树叶就一起欢鸣。
  就彼最高枝,相摩应宫角。而那些树顶上的枝叶,更像美妙的音乐之声。
  燥响欲相凭,风来能领略。这些声音是从何而来?风起时才有机会聆听。
  须臾不闻风,但听雨索索。片刻之间又风停叶静,只有细细飘落的雨声。
  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下雨本身没什么稀奇,像雨声才算境界高深。
  风停味静时,雨从何处著。没有风就失去了韵味,雨声之妙将无所依凭。
  霜野物声乾,终带尘土浊。如果落在干燥的荒野,难免沾染泥土的俗气。
  篷音非出虚,瓢音太伤朴。落在布上则不够飘逸,落在木上更显得朴拙。
  得似此声清,潇洒过笙鹤。唯有在似与不似之间,才潇洒得像仙人驾鹤。
  天籁者非耶,夔襄不能学。这是多么玄妙的天籁,连古乐师都难以捉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5: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饶宗颐对“甲子纪年”的错误断句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页,通论,一、纪统之学:唐陈鸿著《大统纪序》云:“学乎史氏,志在编年。贞元丁酉岁,乃修《大纪》三十卷,正统年代随甲子,纪年书事,条贯兴废,举王制之大纲。”
  

318775820.jpg

318775820.jpg

  陈鸿《大统纪序》相关完整原文:臣少学乎史氏,志在编年。贞元丁酉岁登太常第,始闲居遂志,乃修大纪三十卷,正统年代,随甲子纪年,书事条贯兴废,举王制之大纲。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断句问题,饶宗颐的断句是“正统年代随甲子,纪年书事,条贯兴废”,正确的断句是“正统年代,随甲子纪年,书事条贯兴废”。有什么证据呢?“甲子纪年”是一个专有名词,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四·干支:
  顾宁人(顾炎武)谓:古人但以干支纪日,其年月时则别有所纪。按《月令章句》大挠探五行之精,占斗纲所建,乃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支。支干相配,以成六旬。是干支本以纪日也。《尔雅》纪年则有焉逢至昭阳十名,摄提格至赤奋若十二名,纪月则有陬、荼、毕、聚、皋、涂之类。《周礼》哲蔟氏:十月、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岁。注曰:日谓从甲至癸,辰谓从子至亥,月谓从陬至荼,岁谓从摄提格至赤奋若。《楚辞》: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注:摄提格,岁在寅也;孟陬,正月也;庚寅,日也。《吕氏春秋·序意篇》: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许氏《说文后序》:永元困顿之年孟陬月朔日甲子。可见古人以摄提等纪岁,陬、訾等纪月,甲子等纪日。刘恕《通鉴外纪序》谓:甲子纪岁自王莽始,莽下书言:始建国五年,岁在寿星仓龙癸酉;又云:天凤七年,岁在大梁仓龙庚辰。自此以后,无不以甲子纪年矣。
  “甲子纪岁自王莽始”,王莽以前都不是以“甲子纪年”,证明“甲子纪年”是一个专有名词,是纪年方法的一种。“正统年代随甲子,纪年书事,条贯兴废”,饶宗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断句,是因为错把此句的“正统”当成了他所认为的形容词,实际上这个“正统”是个动词,正统年代,就是正年统代。《大统纪序》“自太易至太昊,年代史传无正说”,这是“正年”的证据。《大统纪序》“当禹荐益于天,七年而崩,益行天子事三载。禹丧毕,让于启,启贤,诸侯归之,益避于箕山之阳。禹之圣,启之贤,益之让,岂可废而不明?”这是统代的证据。既不识“正统”,又不明“甲子纪年”,结果一句话闹出了两个笑话。
  二、饶宗颐选择性使用有利证据
  又看到一个有趣的。饶宗颐反驳顾炎武“正统之论,始于习凿齿”,论证过程是“其说不为人所接受”。证据1:《史通》,吴蜀二主,皆入世家。证据2:宋初《太平御览》,刘备入偏霸之首。证据3:《史通》嘲笑习凿齿《汉晋春秋》,编目叙事称昭烈皇帝,论中语则呼为玄德。证据4:司马光《资治通鉴》仍系魏为纪,使用了曹丕“黄初”,而不是使用刘备“章武”的年号。最后引用《资治通鉴》黄初二年“臣光曰:秦焚书坑儒,汉兴,学者始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于是正闰之论兴矣。”
  饶宗熙上述论证问题如下:1 习凿齿蜀汉正统论在南宋被接受。2 《史通》也曾经赞扬《魏晋春秋》为直笔:“至习凿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始雪。”3 《资治通鉴》黄初二年同一篇“臣光曰”的后文:“然天下离析之际,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4 欧阳修说“正统之说始于《春秋》之作”,司马光说“汉兴……正闰之论兴矣”,饶宗颐曾把欧说评价为:“欧公谓‘正统之说始于《春秋》之作’是矣。”那么司马光正闰之论始于汉兴之说“非矣”。总结:饶宗颐的论点是“正统之论,并非始于习凿齿”,论据和论证过程却是习说不为人所接受,偏离论点之外,又选择性使用有利证据,忽略了南宋认可习凿齿的蜀汉正统论。最后总算回归正题,却又在引用“臣光曰”时,既断章取义,忽略了司马光后文对使用曹丕黄初年号“故不得不取魏……非尊此而卑彼”的解释,更是和自己前文欧阳修“正统之论始于《春秋》之作是矣”的说法自己打起架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6: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群,必和君子有关,否则起这样的名字就没有意义了。既然和君子有关,必是误以为孔子《论语》的“君子群而不党”,必然推导出“小人党而不群”,但是孔子没有说过后一句话,因为不合逻辑。“君子群而不党”的正确解释是,君子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但是并不以此结党营私。“群”并非指所有的人群,否则君子就该和结党营私者也“群”了。“群”是小团体,“党”也是小团体,区别只在于是否结党营私,于是“小人党而不群”就讲不通了。君子是搞小团体但是不结党营私,怎么可以说搞小团体结党营私者没有小团体呢?正因为如此,“不群”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褒义词:1 超群出众,不平凡。2 孤傲而不合群。韩信可以说是超群出众不平凡的,但是韩信和君子与否完全无关。而后期孤傲不合群的屈原,因为违背了孔子对君子“群”的定义,自然也就和君子与否无关。君子是好人,好人未必都是君子,孔子心目中儒家标准的君子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好人,但是道家标准洁身自好的隐士也未必就不是好人。综上,金庸《笑傲江湖》岳不群的“不群”二字和君子无关,因为失去了反讽意义而只能成为一个失败的名字。——2019年4月13日上午最新思考成果
  “君子群而不党”出自《论语》,“小人党而不群”在《论语》的语境中是成立的,但是“不群”本身却是一个褒义词,汉典释义:1 超群出众,不平凡。《汉书》:“夫唯大雅,卓尔不群。”2 孤傲而不合群。《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因此“小人党而不群”就有可能产生“小人结党营私却又超群出众、小人结党营私却又孤傲不合群”的岐义,有文化的人不说“小人党而不群”这种既无出处又有岐义的话。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传统解释,都说是君子不争。但是不争是道家的主张,所谓使民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儒家也是不争,那么和道家还有什么区别?因此儒家的君子必然是有所争,而有所不争。
  汉典矜:端庄;庄重。君子矜而不争——《论语》。什么叫端庄、庄重?一个饿着肚子,穿得破破烂烂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端庄、庄重的。因此只有满足了个人的基本物质需求之后,才能在精神修养方面表现出端庄、庄重。
  墨家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儒家是先利己再利他,类似于佛家的自觉觉他。因此孔子这句“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真实含义是:君子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之后(矜),就具备了不为自己而争(不争),而为他人利益而争的条件。为他人而争,但是不为小团体的利益而争(不党),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争(群)。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儒家“入世、有为”的道德追求,仅仅辨析字面含义,却不去结合儒家的实际作为,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84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17: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天,猫回来看我了,在梦里。一个长梦的中间,突然就看到猫。我追随着它的脚步,一边走一边对它说,你只是个影子,你不是真的。一会儿,猫就跳到桌子上,我蹲在它面前,看着它,像以前一样。我和猫对视,好久好久。终于,我拿起它的爪子,对它说,现在东西好贵好贵,好难买好难买,你知道的,是不是?我又靠近看它的脸,还是一双大眼睛。仔细看,整个眼球却是一片血红,就像是两片燃烧的火焰。这是因为你已经离开了,你只是个影子,你不是真的,对不对?我又对它说,我养你十三年,好难好难的,你不谢谢我吗?我仔细看着猫的嘴巴,竟然就说出两个字:“谢谢。”你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已经离开了,你快点到天上去吧。这时候突然天上有铃声响起,一架鹿车从空中几米处通过,我对猫说,快到天上去,跟着鹿车一起走。猫真的就腾身而起,一人多高,却又落在地面,并且变得好小好小,就像刚来时的那只小猫。外面不知为什么,站了好多好多人,好多只脚,小猫惊恐地奔跑,我追在小猫后面,把它抱在怀里。转身一看,却是自己的老母亲,和几个邻居站在路边。我抱着猫对老母亲说:“小猫回来看我们了。”老母亲对着猫嘻嘻直笑。我抱着猫对它说,到底有没有另一个世界?真的有另一个世界,你不是回来看我了吗?猫点了点头,真有另一个世界。你在那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并不是想像中的阴间。好像猫告诉了我,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我现在却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在梦里,我高兴的抱着猫,对老母亲说,对邻居说,“真的有另一个世界,你们看到了,你们看看。”突然转头看到大路的西边,有半天高的一块白色大幕布,路上的人都拥过去看电影。我又抱着猫在家门口来回走,想再找更多邻居告诉他们,真的有另一个世界。可是仍然站在家门口的,竟然是十来个不认识的人,不认识,我怎么对他们说呢?又转头看看西天的大布幕,上面竟然旋转着播出了雨雪交加的画面,竟然真的就刮起大风来了,家门口十几个人全部冲到我家里,我也抱着猫进屋。那么多人,挤得没处站脚,我只好站在门口,这时候外面好象狂风暴雨就起来了,我赶紧说,好大的风,快关纱门。关了纱门,又说快关门快关门。就在我关大门的时候,外面天上就打起闪来了,我不知怎么说了一句“天边一火链”,屋里一堆人齐声说,好一个“天边一火链”。我往外面天上望去,果然电闪雷鸣,鲜红的一道闪电,猛地劈在对面四五层的木楼上,零点几秒,就从四处着火,变成了整个小楼倒塌。我大喊,这可糟了,怎么会这样!只见顶楼木板四散,两个人坐在椅子上坠落。我惊骇地看着眼前这一切,却见一条大汉,在坠落的地板上奔跑,飞脚踢向坐在椅子上的,好象是一个小女生。然后就在半空中,一脚把小女生踢到墙边,又一脚把一个小孩横着踢开,这是要用缓冲的方法,来救他们的命。等到所有人都落了地,木楼已经从空中整个散落。一个男人在愤怒地踢打木头,我也对着天上大喊,老天爷你这个混蛋!那么多大奸大恶你不去打,你打这些老百姓干什么!就这样惊怒着从梦里醒来,打开电筒,拿起床头的钟一看,凌晨四点半。里屋的窗外,微微的发白,还是非常困,却不敢再睡了。起来打开灯,在床上躺了几秒,好刺眼。又在床上坐了一两分钟,好想再接着睡,终于还是走到堂屋,又回来,半梦半醒着,记梦于此。
  发布于 07-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