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回复: 0

【京华烟云】青云寺传奇

[复制链接]

43

主题

43

帖子

13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5
发表于 2020-9-3 16: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el.gif

del.gif

从我三岁能走路开始直至现在,每年农历初一,必先去给一个人拜年——青云寺慧明和尚。
  从解放开始,只要是我们这个小山村白龙村出生的孩子,都和我一样,年初一,先拜他。虽然,慧明和尚化作一幅肖像,二十五年前已挂在墙上,但我们依然没有改变。年初一早上,不管风霜雪雨,都会去瞌头、烧香。
  第一章 烽火岁月
  1937年7月7日,“7.7”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全民族都投入到了抗战之中。
  八月初,四川的军人,在民族遭受最危难的时刻,放弃前嫌,组成十四个师,由杨森、刘湘各率一个集团军,开赴抗日前线!
  出征之前的浩大动员会上,主人刘湘康慨激昂,言辞铿锵:“日本鬼子跑到我们国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血性男儿,上前线杀敌,是全家的光荣,也是全四川人的光荣。我今日带队出征,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川军誓不还乡!”
  他是刘湘家中的一个长工,也跪到了主人面前,请求上战场杀敌卫国。主人朝他看了一眼,叹了口气:“娃儿,你家三代单传,你又是新婚,此去,能不能回?不知道啊。”
  他咬牙坚持:“主人,日本人杀到咱家门口了,国都没了,哪里还能有家啊?我把老婆安顿在她娘家了。有缘份,杀退日本鬼子回来团聚,无缘,我若战死沙场,也就算放她一条生路吧!”
  刘湘听罢,叹了一口气:“娃呀,有种!有义!那就跟我走吧,杀敌去!”
  他身背汉阳造,脚穿麻布草鞋,来向父母辞行。在老父母前面,一跪不起:“父母在上,如今日本人杀来了,眼看着就要亡国。自故忠孝不能两全,今天,我随主人出征杀敌,主人说了,不把日本人赶出中国,不会回来!两老自己保重,我如命大,拾得性命回来,再好好侍候二老,如为国阵亡,只能下世再报你们的养育之恩了!”说罢,放声痛哭,连瞌三个头,瞌得地上“呯砰呯”直响。
  他所在的第二十六师,出川第一仗,便是参加淞沪会战。
  那天,部队正在急行军,赶往战场。忽然,天上飞来几只大鸟,他们在四川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鸟。这鸟发出巨大轰响声,在他们头顶盘旋。当官的立即叫他们:伏到!隐蔽!
  他和一帮兄弟稀奇:不就几只鸟吗?还没见着鬼子,躲个啥子哟!
  突然,这几只大鸟盘旋了几下,拉下一堆堆大屎。他们还未明白怎么回事,那屎就发出惊天动地的爆炸!刚刚还站着看鸟拉屎的兄弟,顿时血肉横飞,身首异处。他也被爆炸的气浪轰到沟里。还没面对面较量,一批兄弟就再也没法站起来了。
  后来知道了,这叫飞机,日本人的飞机,拉的屎叫炸弹,专门炸人的。这些狗日的毒啊!看着一起刚刚出山的兄弟,已有一批倒在血泊中,他发誓,坚决为兄弟们报仇,报仇!
  部队刚到上海效外,前面早就接战了。他这个连,86位兄弟,只有汉阳造、老套筒五十多枝。一挺老掉牙的破机枪,那个机枪栓打了一阵就掉下来,只能用一根麻线扣在枪上。他们不到二十米不开火。这一来是没有枪的兄弟,只有大刀片和几颗手榴弹,太远了,扔的手榴弹帮不上忙,大刀片也用不了。二是新兵多,远了打不中。三是每人才十几发子弹,打掉,就没有了,需算好了用。
  日本人是什么装备?每个战斗联队均配备各种口径的火炮几十门,尤其是迫击炮,都是放在阵地前沿抵近射击。人人一支崭新的钢枪,黄皮战靴,伪装网套着钢帽,当官的手戴白纱手套,手握铮铮发亮的指挥刀。军容整齐,尤其受过武士道教育,在为天皇尽忠是一种荣誉的精神驱使下,在枪林弹雨中无所畏惧。炮火猛烈轰炸之后,鬼子便如潮水般涌来……
  川军士兵,脚穿草鞋,穿长裤、穿短裤的都有,甚至还有人穿着从老家带来的衣服。可怜的老套筒,放过一枪后,便要用捅条把枪管里的弹壳捅出,再圧上子弹。这与日本人的装备有天壤之别。当日本人的炮火结束,连里已炸死二十几个兄弟。日军两次冲锋被打退后,兄弟们一半倒在了阵地上,永远也不会醒来了。
  天黑时分,团长已战死,团副召集兄弟们商量:“这小鬼子家什太好了,白天弄不过他们,咱夜里弄他们。”兄弟们看着死了一地的战友,个个咬牙切齿:弄!半夜里弄死他们!
  那个夜特别黑。日本人的帐篷就搭在不远处。一天激战后,半夜时分,小鬼子都进了梦乡。团副带着兄弟们摸了上去,毎个人一只手臂上扎条白毛巾,一只手紧握大刀片,悄悄接近帐篷。只听团副一声大叫着:“杀鬼子啊!”首先冲杀进去。
  “杀啊,杀啊!”兄弟们高喊着,把仇恨全部爆发出来,挥刀杀进帐篷。一顿乱剁,他砍倒了三个。日本兵乱做一团,他们也怕误伤自己人,不敢开枪,只能拼命抵抗。团副看看杀了不少,且日本兵都涌过来了,连打几发信号弹,趁着天黑,返还阵地。
  这次夜袭,下去三百多人,回来少了百把多个,杀了二百多个日本人,也算出了口恶气,值得了。第二天天刚放亮,半夜吃了亏的日本鬼子,发了疯地往上冲,这叫打红眼了啊!双方互相撕杀,来来回回坚守到天黑,他的阵地上,活着的仅存三个,不得不放弃阵地,撤了下来。整个二十六师,几天前四千多人,这一仗,阵亡三千四百多,四个团长死了两个,十二个营长全部战死。包括他在内剩下的六百多人,基本都负了伤。
  川军真心抗战,但蒋介石不是这样想的,他一直耽心川军坐大会不听话。会战败退后,便把川军全部分散在各个战区。五个月后,他便随国民党的一支部队来到淮宁南端的白龙湾。这湾的北端,有一道山梁伸进龙湖,名叫白龙嘴。日本鬼子在山头上面修了个碉堡,驻扎着一支小队的日军,另有伪军百号。他的部队,奉命攻下碉堡,歼灭这支敌军。
  战斗在中午打响,他所在的一连,全部是川军兄弟,营长让他们担任主攻任务。四连从背后迂回,二连和三连担任助功。军号一响,川军拼死冲向山头!他们打仗是不要命的,接连冲过两道防线后,伪军基本肃清,眼看就要攻进碉堡,获取胜利之时,忽然,从背后射来的弹雨,使川军成排倒下!只听眼晴尖一点的兄弟在叫:“自己人打我们了,快跑啊!自己人打我们了!”
  原来,是担任助功的两个连,眼看功劳要被川军连夺取,心生不满,借故为川军掩护,机关枪猛扫川军。这时,日军的援军已乘汽艇来到,山头上的日军也把川军往死里打!川军受两面夹击,只得逃下阵地。边逃边哭:“中国完了啊!中国完了,自己人打自己人啊!”他们不服,追到团部讨要说法。也恰巧此战团长在后面观战,助攻连队抢夺功劳,使攻战失败,气得他七巧生烟,当场枪决了两个助攻连连长。
  此战,对他而言是人生的转折。日本人的迫击炮弾,炸伤了他的眼神经,他两眼完全失明了。在白龙湾白龙村的青云寺大庙里,一个老和尚正在帮他清洗伤口。部队晚上又要出发,去济南作战,队伍不可能带个瞎子走,连长只能把他托付给老和尚。连里都是从四川出来的兄弟,分别后不知此生还能不能相见,分别时,连长带领所有兄弟,向他跪别……
  遗憾的是,这一个连的川军,在济南一战中,全部战死,无一人生还。他听此消息,伤心不已。眼看着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想着一起出川的将士纷纷战死,他不由生起了出家的念头。老和尚看他可怜,接受了他,赐法号慧明。从此,慧明和尚开始了念经拜佛的日子。
  第二章 青灯古佛
  因不问世事,静心向佛,虽然粗茶淡飯,倒也安逸生活。两年多后,慧明和尚的眼睛竟然恢复了视力。日本人投降那年,老和尚圆寂,他便当起青云寺庙里的当家来。
  这个青云寺,地处淮宁最南端,庙里供的是如来佛。此地,由两座山伸入龙湖,形成一个二十多平方公里的湾部,人称白沙湾。庙的落户之处,名叫白龙村,传说是朱元璋的母亲住过。左侧几十米另有一个小庙,供奉托塔李天王李靖,又称天王堂;右侧一百多米处还有一个土地庙;这个庙处中间,与天王堂、土地面基本排在一线上,且它有四进、一百多间房子,供奉的又是如来彿祖,所以,远近的人,都称此庙叫青云寺。
  青云寺的庙产,除了房子,庙里还有田地。那些田地,庙里没有租给人家,都是和尚们自己耕种。大庙里大小和尚十几个,白天下地干活,夜上念经到半夜。战时,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这里的和尚都不出去化缘,柴、米、菜,自给自足。好在虽是战争,大庙里还算太平,除拆掉了所有门板、床铺板,及一部份房屋的木料去修工事外,和尚们没有被打死或饿死的。经过抗战与内战的洗礼,能是这样的情况,他始终认为是如来佛祖的保佑。因此,他更加笃信菩萨,潜心钻研佛学。
  多少年后,文革之前,我也降生在白龙湾里,就生在离这个大庙一百多米的地方。在我的记忆中,我们这个小村,村前一条小河弯弯流过,那水,是从湾底的上坝村毛竹山上流下来,清澈见底。经小村门前流向龙湖。后边是座二十多米高的山梁,这山梁延伸过去不出千米,便接上了大山,大山再延绵十几公里,便接连上了山东、安徽。
  我们这个小村,也就十几户人家,星星点点,依山傍林而居,紧邻着这群庙宇,宁静祥和。童年时,在山区实在没地方玩,整天就是绕着青云寺大庙转。那时,天王堂里,虽然李靖的塑像还在,但已没人烧香了,改为生产队的仓库。土地庙,因战时把木料拆掉了,只留下很大的庙基,很平整,所以被大队拆掉破墙,做了个戏台。后来的样板戏,全是在那里演出的。唯有青云寺,依然有模有样屹立在那里。不过,庙里除了慧明和尚,还住着一户人家,是我们大队长。大队长是从苏北逃荒来的,在一次大雨之后,茅房倒塌,便搬到了庙里的三间辅房住了下来。
  大家知道,慧明和尚从四川出来打日本人,瞎了眼,才出了家,且待人诚恳,从不麻烦人,所以都很尊重他。虽然是当的国民党军人,三反、五反,本来都要到霉,但没有人碰他。只是土地革命时,革了庙里的田地,和尚各自散去。白龙村人都是有良心的人,大家可怜这个抗战老兵,硬把他列为“五保户”,不要他干活,照样供他生活。而他性格刚强,不肯吃这种老脸皮饭,坚持自食其力。生产队夏收秋收的晒粮,全是他一个人。尤其这个老和尚光明磊落,独身一人,又是生产队仓库保管员的不二人选。所以,名曰“五包户”,实质是一个只图一张嘴,不要付工资的劳动力。
  这个人名副其实的好啊。生产队分粮、分柴草、分花生大豆等等,由他分,大家不放一个屁,就是他会把一碗水会端平。即使某个人吃了一点小亏,也不愿计较。一来他是绝对无意欺人,二来众怒难犯,老师父(因他曾是当家大和尚,解放了,不能叫这些称呼,所以,男女老少,统一称呼他为老师父)的为人,心放在中间,他分得不公平,你来分?最为关健的是,那时没有计划生育,又十分贫穷,而家家户户的孩子象狗一样,一窝一窝的,这老和尚吃斋念佛,没有家人,平时最喜欢小孩,所有人家的孩子,个个得到他的关照。所以人们心存感激。
  那年,隆冬十月,小河结了冰层,村里小伙伴们来到河边玩。扔破瓦片用力削过冰面,它竟然从扔出到落上冰面后,还能随惯性往前飞划几十米,令人欣喜。开心地削过瓦片,小伙伴建设壮着胆,轻轻走向冰面,走了三、四米,又走了回来。连走七、八次,越走越远,后来,竟然跑到了河对面。建设得意的要命,其它几个就忍不住,也走上冰面,两个上了、三个上了,先是在河边划着冰玩,慢慢就上了河心。其实,这冰面并不厚,建设可以过去,是他年纪才五岁,长得又瘦小,才二、三十斤体重,冰面能承受。而其它几个,大的已十来岁,河边冰层厚,还勉强可以承受,可到河中心,只听“啪啦”一声,四个小孩同时落入冰河之中。
  这些年,村上的小孩经常有淹死在这小河里的。出事的那年夏天,村上小狗伯伯家的独生儿子平安,就淹死在这里。现在四个孩子同时落水,还有命啊?所有还没下河的小孩,同声大呼“救命啊!”有跑向家中叫父母的,有向水里慢慢淌水想救人的,有在岸上大哭的,全乱了!
  笫一个听到喊叫声的是青云寺的慧明和尚。孩子们落水的河埠,便是庙里洗衣用水的地方,离庙门仅二十多米。不过半分钟,就见和尚飞也似地到了河边,快步走下河心,先摸到两个,用力扔上冰面划到岸边,又埋进水里再摸。等到家家大人冲来的时候,老和尚已把第四个孩子抱出水面,走向岸来。因救的及时,也是他们命大,竟然一个也没有淹死!而和尚上岸时,腿上手上都被冰片划出血来了,几乎所有人在叫“谢谢老师父,谢谢老师父。”我们长大后才知道,那天老师傅为什么是走下水的?因为下水救人,定是扑下水哪!那是因为他是旱鸭子,不会游泳,六十几岁的孤寡老人,硬是冒险救回了这几个孩子。
  慧明和尚对村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视如己出。因为他后来知道了,自己的老婆在四川改嫁他人了,所以他没有孩子,便把喜欢和爱心,赋予了村上的小孩们。平时庙里冷清清的,小孩的嬉闹也带给了他乐趣。本来就心地善良的他,加上念佛修心,乐善于人自在情理之中。白龙村的人,家家把这个知趣的老人当作亲人,逄年过节,乡下人也没啥好东西送给他,但各家做的粉条、年糕、豆腐等等,总塞到他的住处,让他感到温暖。
  老师父的青云寺大庙,最最吸引孩子们的时候,是大年初一。在文革前,大庙门口,有一颗两个大人合抱那么粗的白果树。这是棵公树,但也会生几颗白果,只是不多。树干挺直,树冠丰茂,每年秋风一起,就有白果从树上掉下来。老师父视作宝贝整天守着,每天把收拾的白果去皮晒干,留作春节给孩子们做礼物。每年年关前,他对队里没有别的要求,辛苦一年,只要五斤花生,另外再买一斤糖。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在吃团圆饭时,老师父就在炒花生,炒白果。
  他这炒花生是很讲究的,火不能大,也不能小,最好有一个人烧火,一个人翻动锅铲,要不停翻炒,这花生才会外壳微黄,剥开后花生米喷香。但不会炒的,炒焦了,花生肉就发苦,不能吃了。炒白果,更加讲究,不会炒的,锅子也会炸掉,因为白果外壳坚实,一遇高温,里面急剧澎涨,就炸开了。老师父有耐性,有讲究,在炒白果时,先一个一个敲开外壳,然后,锅里放上石砂,再把白果放进砂里,连砂一起炒。这样炒出的白果,肉是青色的,味道是清香味。老师父的大年夜,是为全村孩子们忙碌的一天。
  他早就扳着手指,算好了有多少孩子明天来拜年,每一个孩子分几颗白果、几颗花生、几颗糖果。年初一早上,孩子们不管有多少其他长辈,都先到这里拜年。家中大人也默许,一是因为如来佛祖的塑像供奉在里面,来瞌个头,求菩萨保佑全家平安,总是好事;二是老师父是外乡人,又是个老好人,上了年纪了,看望他是应该的。当然,孩子们不可能想的这么透彻,求菩萨只是形式,瞌个头而已,关键是老师父那里的一大把好东西。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往往一年的零食还不如老师父给的一把金贵。可爱的大庙,成了孩子们的圣地。
  第三章 运动年代
  可好景不长啊!
  随着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轰轰烈烈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开始了。白龙湾里有这么一个和尚与一座青云寺大庙在此,这是十足的封、资、修的黑货,岂能幸免?更何况还有一尊如来佛祖的雕像在庙里,就更没说的。大队长就住庙里,半夜找老师父商量,要他从此不再念经,交出那尊佛像。老师父气冲斗牛:你娃娃个买B!要老子不念经?要把佛像交出?你娃娃个去死吧!
  慧明和尚出川几十年,不改乡音,人家常问他:“老师父,来淮宁几十年了,为什么不说淮宁话呢?”他叹气道:“父母生我,没有报恩,这一口乡音,是父母教的,一日不死,讲一日四川话,死了,去见爹娘时,相认不陌生啊!”乡音在乡情在,乡情在乡愁在。后来,就再也没人问他这个问题了。
  而今大队长做他的工作,他用四川话发狠。大队长没有办法,毕竟他也住在庙里,天天见面。这个人人可怜的慧明和尚呢,又实在是大好人。“这个脾气,在这运动中怎会不吃亏?”大队长叹着气走出老师父的小房子时,心里面还在替他犯愁。
  我们大队无人肯下手,也舍不得下手。可外大队的赶来了!他们来帮助我们破四旧来了——几十个红卫兵,臂戴红袖标,腰扎黄皮带,脚穿解放鞋,高举红旗,高喊着:“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坚决打倒慧明和尚这个封、资、修黑货!”“坚决砸烂志圆和尚的狗头!”杀气腾腾,清一色十几岁的学生娃。
  慧明村的男女老少全部到了大庙前,没有人讲一句话。连抱在女人怀中吃奶的小孩,也没有一个发出声音。白龙村人都受过他的恩啊!白龙村的小孩,也都是他的孩子啊!可运动在此,这是上纲上线的,谁敢出头?是要出人命的!
  队伍来到青云寺门口,被手持扁担的老和尚当面拦住。他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红卫兵还在拚命喊口号,和尚倒竖双眉,用四川话破口大骂:“你娃娃个球!要砸菩萨?来、来、来,先把老子弄死再说!”那声如宏钟,惊动所有在场人。“老子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杀日本人时眼珠子不眨,你们娃娃个球,来!有种的上来!”
  一大半学生没见过这场面,缩到后面去了。还有一些带头的,想来揪他,和尚拎起扁担劈头就打!竖劈横扫,往死里打!他行伍出生,虽个子不高,但身体结实,出手威猛有力。拚命挥舞扁担时,村上人开始起哄,“打,打得好!”男女老少齐声喊打,红卫兵哪见过这个阵势,只恨腿短哪,带队的比鬼还跑得快,拼命逃跑,跑的慢的,或多或少吃了几扁担!
  打过了,老师父痛快了。红卫兵逃跑了,村上的大人孩子都开心死了!但打红卫兵是什么性质?对抗“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便是对抗毛  、对抗党中央!在那个年代,堪比死罪啊。村上的人们紧急商量,由大队长赶去公社革命委员会汇报:红卫兵到白龙村乱搞,不破四旧,却打了村里的贫下中农的孩子,丢毛  的脸,公社一定要给村里的贫下中农有个交代。同去的村民白天明,在主任面前放声痛哭:“主仼啊,我家三代贫农啊,历史清白,这些小畜生,硬把我两个孙子打伤了啊。”哭声凄惨。
  村民们深知,不用先告状的方式,今天绝对下不来台了。那时的贫下中农也是吃香的,打了贫下中农的孩子,是属于严重的政治问题!革委会主仼火冒三丈,把赶去白龙村破四旧的红卫兵队长叫来,不用分说,先“啪,啪”两个巴掌,随后责骂:老贫农的孙子敢打?你找死啊!这队长才十几岁的毛孩,怎么懂得内里的复杂。白龙村上吃了老和尚几扁担,主仼这里又弄到两个耳括子,哭丧着脸回去了。
  村民也都深知,这次运动,老师父绝对不会过关了,全都替他着急。邻居白家媳妇陈淑珍,不顾老师父阻拦,把那尊一米左右的佛像,抱回家中,藏在阁楼上,再用一床棉被包好。再三关照他,以后念经,在后半夜念,等风头过后,再帮他把佛像送过来。
  这和尚虽脾气耿直,但大家都是为了他好,他心里很清楚。今天这一仗打得痛快,后果却可想而知。陈淑珍抢佛像他之所以强拦,他是怕连累乡亲。他光棍一根无所谓,人家拖儿带口一大群啊,把人家害了,于心何忍。
  这件事情暂时让乡亲摆平了,但邻大队书记因为破四旧没有成绩,又带着他们村里的民兵来抄庙了。庙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索了一个遍,仅发现老和尚用的一只粪缸上有一条龙的图像。这基本上也属于封建黑货啊!于是,不顾一缸好肥料,硬用铁榔头把粪缸砸掉了。谁知这一砸,砸出了大问题——这一只粪缸完全可以砸,因为有封建印记在上面,但浪费了一缸社会主义的大粪!毛  教导我们,一颗粮食一颗弹,颗颗射向帝、修、反;庄稼长得好,全凭好肥料。今天一缸好肥料浪费了,生产队长带领社员,拦住了他们,坚决不让他们走。闹到最后,那个书记只能让几个民兵回去,送来六担大粪,才逃出白龙村。
  第四章 英雄暮年
  这场风波之后,外乡人见这庙里空荡荡,弄不出什么成绩,再加上这村上的人,个个帮和尚出头,就再也没来闹过。陈淑珍趁一个半夜时分,同老公把佛像送回庙里。老师父老泪纵横,赶紧偷偷供奉起来。
  吃过苦头,他也小心了。这尊像,是人家冒着巨大风险才留住的。他把佛像供俸在最角落的一间房屋,那个房门,白天用芦席盖着,前面又放个床,再架上蚊帐,不熟悉的人根本看不出。每当半夜时分,他便钻进佛堂,念上几个小时的经文。
  那时,我已念书了。二、三年级,星期天没事的时候,常去玩。一来喜欢听他讲故事,讲川军怎么杀鬼子,讲那一段战斗史。二来弄得好,还会吃到几颗年关时剩下的糖。虽然有的糖时间一长,已经化了,但必竟是糖啊。有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在陪他,外面在下着小雨,他竟笑嘻嘻地叫我猜谜,猜对一个,奖一颗糖。第一个谜语是“六斤少一点”,他叫我打一字,他话没说完,我一语道破:兵!老师父满脸堆笑,连夸“娃娃太聪明了!”马上把一颗糖放在我手心。尔后,从打物,到猜字,老师父肚里的东西,他在瞬间全都搬出来被我猜中。过年剩下的几颗糖都归了我,他脸上乐开了花:“娃娃啊,好好念书呵,你将来会有大出息的!”
  直至今天,我依然记得,那天他慈祥的脸容——圆圆的光头上,两道一寸多长,雪也似白的眉毛,向上翻翘;一笑,嘴巴便拉到耳下;露出的一口白牙,一颗不蛀;浓重的四川口音,在他嘴里说出来,是如此好听,如此温暖!以至于后来,当我听到自己的公司里,有人讲四川话时,便会感到分外亲切。而他对我的这一番鼓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所获的难得的赞美,且发自于他的肺腑。他或许没有想到,他的赞赏,让眼前这个苦孩子奉如至宝,激励着他的一生,直至今日,依然生发源源不断的动力!
  年初一,过了一个又一个,我们一天天长大,老师父,则一天天老去。那一年秋季,征兵开始,长我五岁、就是住在庙里的那个大队长的儿子,体检身高不够,被刷了下来。来带新兵的连长,是个四川人。当听说有个四川老兵在这里出家时,心生敬意,特来慰问及作别。连长见慧明和尚至今乡音未改,又听他语语真心,及所述对家乡的番番思念,与白龙村人对他的多般关照,不禁大为感动,及至泪如雨下!临别时,满足了老师父的唯一要求——带大队长的儿子进了部队!当连长流着泪,走出去半里路后,忽然好象忘了什么东西在大庙里,快步跑回大庙,在老人面前,“呯砰呯”瞌了三个响头,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春花开过,秋冬去,春花又开。我和小伙伴们长大了,各自有了各自的工作与生活。唯有初一,带着孩子一起来看慧明和尚,来向佛像祈祷幸福。他始终还是每人一份花生、糖果、白果,不同的是量多了一些。改革开放了,物质丰富了,没有人再把这些食品当回事了。过来,能看到他笑眯眯的样子就好,看到他健康就好,看到他依然一早就一手木鱼、一手摸着佛珠,“叽叽咕咕”精神矍铄地念经就好。
  我辞职后,去了北方,平时回来得更少,只是某一天,我娘说,老师父走了。我忽然间打了一个激灵!怎么可能啊,这么好的身体就走了?我娘告诉我了一些细节:九十九岁的慧明和尚,临走时离开了白龙村青云寺里的那间小屋,被离村六里路的寒山禅寺的和尚们抬去了。净身后,盘腿打坐。不吃不喝不语,圆寂后的一天里,脸色也始终红润。在一只大缸里放上松枝,从容坐化,成了肉身活佛。
  那一天,白龙村人全都去行了跪礼,与他告别。第二天,没有人组织,也不用人组织,白龙村家家户户来了人,翻修了他住过的两间小屋,挂上了他放大的照片,放上八仙桌,桌子上放上时令水果,并放上香炉,桌子下方,买来蒲团,男女老少,一个接一个,双手合十,焚香跪拜。
  青云寺慧明老师父人走了,魂没有走,他让白龙村人的虔诚牵住了。他也舍不得走,一如生前一样,让挚爱他的人供奉着,每年的初一早上,我们依然要来拜年……
  

del.gif

del.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