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3|回复: 0

【原】历史上的“中国”有哪些代名词?先收下这51个!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8-10 1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把脚下这片深沉热爱的土地,称作“中国”。
我们走过五大洲四大洋,为别人把我们叫做“中国人”而骄傲,为偶遇同样“产地”的“中国人”而欣喜。
我们喜欢“中国”这个名称,喜欢“中国人”这个称谓。
“中国”的名称,由来已久。“中国”这个词,起源于商朝,别看商朝的国都迁来迁去,其实基本在现在的河南省(或山东省西南部挨着河南的地区)里面打转,这里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位置,东南西北四方都有诸侯国,但商都却一直在中央部位被群星拱卫,处于各“国”的中间,那么自然就叫做“中国”。
但这时候的“国”字,不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刚刚经历了从“城邑”到“封地”的转变。

ushcbwdhka0.jpg

ushcbwdhka0.jpg

1965年,宝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一处废品收购站里淘出了一件青铜器,它后来被正名为“何尊”,制成年代是西周早期,上面有这样的铭文: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其它的一些铭文,证实了这是周武王的口吻。在周武王攻克了商都之后,他在一次祭天仪式上庄严宣告:“我已经把中国给占据了,下面由我来统治这些百姓。”可见西周初期,从周武王个人的角度,商都附近这块地方,才是真正的“中国”,于是他的儿子周成王时期,在这附近营建了成周洛邑。
“中国”一词虽然创生了三千年,但是被正式用于国名,还是清朝统治被推翻之后,“中华民国”一词,可以被简称为“中国”,在此之前的三千多年里,“中国”一词主要是被形容黄河中下游这片中原大地。

a5d4gg0e1ry.jpg

a5d4gg0e1ry.jpg

“中国”这个词,其实也有很多的旧称、雅号、别名、他称,我们不妨来细细了解一下。1、夏
夏朝是我们第一个朝代,司马迁认为夏朝是取“夏后氏”部落为国号,来源于夏族,夏族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族,如果查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夏”字的意思就是“中国之人”。
2、诸夏
到了商朝,“诸夏”这个词被用于代指各诸侯国的统称,后世演化为代指整个国家。
《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王鏊(明)《震泽长语·音韵》:“瞿昙之书,能入诸夏。”
3、区夏
意同“诸夏”。
《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幸赖武王操,德膺符运,奋扬神武,芟除凶暴,清定区夏。”
4、方夏
仍然指的是“诸夏”。
《后汉书·董卓传赞》:“方夏崩沸,皇京烟埃。”
5、有夏
继承了“夏”的词义。
《书·商书》:“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6、函夏
有包含“诸夏”之意,还是指的中国。
《晋书·左贵嫔传》:“羣黎欣戴,函夏同庆。”
7、中夏
当“中原”遇到“夏”,就产生了“中夏”这个词,仍然是指中国。
《后汉书 马融传》:“是以明德曜乎中夏,威灵畅乎四荒。”
8、华
《列子·黄帝》中描写了一位上古时期的接触女性首领“华胥氏”,她被考证为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她部族的后裔所穿着的长袍美丽而有光彩,被称作“华服”。在周朝,黄河中下游的人们对自己的服饰和文化有着强烈的自信,自认为“华”,用以区分“夷”。
9、诸华
周王朝分封的各诸侯国,被统称为“诸华”,久之,“诸华”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晋代的杜预在给《春秋左传》作的注释上解释:“诸华,中国也。”
10、中华
“诸华”皆处的“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明德守礼、土地肥沃的中原之地,被称为“中华”,后来也演变成为整个中国的代名词。“中华”一词,最早见于《裴注三国志》。
11、华夏
虽然华夏民族的由来是否是“华族”与“夏族”结合,缺乏实锤史料,但毫无疑问,华夏民族正是汉族的前身。从“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句话来分析,孔子曾经视“华”和“夏”这两个字为同义词。
衣裳华美,恪守礼仪,这也被认为是华夏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华夏”一词,传承至今。
12、中土
原意为中原这片土地,代指中国。
《后汉书》:“余闻之后说也,其国则殷乎中土。”
13、禹迹
大禹为了治水工程,足迹曾经踏遍九州,后人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把他用脚步丈量的这片土地就叫做“禹迹”。

2jqamjielgs.jpg

2jqamjielgs.jpg

14、禹域
大禹亲自划定的九州,也被统称为“禹域”。
15、禹甸
大禹治水的这片区域,经过治理后,成为了方便开垦的千里沃土,亦被称为“禹甸”,甸者,治也。
16,九州
前文为了介绍禹迹和禹域,其实已经用到了“九州”这个词,据《禹贡》记载,大禹治水之后,以四山四水为界,划定了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豫州、荆州、雍州、梁州古九州,九州的划分一直被延续到周朝,到汉武帝时期,才改为十三州的设置。
但“九州”一词,却延续下来,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九”这个数字本身,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为此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下面还会介绍此字领衔的一连串代指中国的名词。

gijn1a3hfx3.jpg

gijn1a3hfx3.jpg

不过还是要插播一下“神州”的概念。
17、神州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国末期的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齐国人邹衍开始燃烧他的脑洞,对《禹贡》里的九州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邹衍认为,《禹贡》里描写的九州,仅仅是“小九州”的概念,整个中国,应该被称作“赤县神州”,除了咱们的“赤县神州”之外,应该还有八个大州(史记里写的九应该是笔误),发挥出了关于世界地理的浪漫想象力,事实证明,人家老邹的推测与现在的“七大洲”数字比较接近。
当然,在世界大九州中,咱们中国这个“赤县神州”的称呼,也体现了老邹一定的爱国心,为了表彰他这份爱国情怀,至今他所创造的“赤县神州”以及其中所拆分出来的“神州”(18)、“赤县”(19)这三个名词,也都顺利地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毛先生曾经写过“长夜难明赤县天”、以及“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样的诗词,无异于是对老邹成绩的一种背书。
20-30,全是九字头,都是以“九州”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来的中国代指名词。
20、九隅
《逸周书·尝麦》:“ 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
21、九有
《诗经·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22、九围
《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
23、九牧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想想某衣装品牌起的名字就是这两字后面加“王”,心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啊。
24、九域
《晋书 孙惠传》“今明公明著天下,声振九域。”
25、九野
原本是形容九天,《吕氏春秋·有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
26、九区
这个九区,跟第九区的外星人可没关系。
《郡太守箴》:“大汉遵周,化洽九区。”
27、九壤
曹植 《文帝诔》:“朱旗所剿,九壤被震。”
28、九寓
《晋书》:“瓜分九寓,沴聚三秦”
29、九土
《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30、九原
《国语·周语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
31、轩辕
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据说是降生在轩辕之丘,所以又被称作轩辕氏,轩辕最早是中原某地的地名,现已演变成中华民族的代称,也可以用来代指中国。鲁迅先生就写下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名句。
32-34、五湖四海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帮小屁孩干杯,“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湖震荡和为贵!”这个说法中的“五湖”和“四海”肯定不包括老外。
《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
“五湖”到底指的哪五湖,“四海”又是指的哪四海,种种说法流传变异,不一而足,但毫无疑问,指的都是全“中国”。由此,“五湖”、“四海”和“五湖四海”又贡献了3个“中国”代指名词。
35、天下
一说起天下,大家会联想到的几乎是同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秦汉之前的中国帝王心目中,“天下”就是指的咱这旮沓,那些化外蛮夷之地,简直都是不配头顶青天的无理存在,估计当年的老邹就是对这一点很看不惯,才迸发出更加辩证的“赤县神州”的最强音。

xcs3du1lftc.jpg

xcs3du1lftc.jpg

36、海内
“海内”这个称法,是稍微客气版本的“天下”,同样是为老邹所不齿的观点,《辞海》记载,古人认为中国的四面是“四海”,这片土地自然就属于“海内”,其他地方就是海外咯,不过现代汉语中的“海外”一词的意涵,却是忠实地继承了这种“谬误”观点。
以上36种“中国”的代名词、旧称、雅号,都是中国典籍里记录的比较“自嗨”的自称,历史上的“中国”,自秦汉以来,与外国也开始发生交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别称。37、脂那
秦朝之后,域外人士把中国称作“脂那”,这个发音来自于古梵文中的Cīna,近代的日本习惯于写作“支那”(38),也是一种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传承”,在日语语境中有一定的歧视意义,现已被废弃。
39、瓷器国
英文中的China的字面意思本是“瓷器”,原谅他们的孤陋寡闻,当他们见到并爱上这种精美无比的艺术品之后,他们就开始习惯于用“瓷器”这个名词来称呼中国。
40、丝绸国
古罗马人也是先见到了华美的丝绸(Serica),然后把中国称为“赛里斯”,也就是丝绸国。
41、震旦
别管是叫震旦、神丹(42)、真丹(43)、摩诃至那(44),都是古印度地区人们对中国的特有称谓,据说是来自于公元前中亚的粟特文中的“秦斯坦”(45)。
46、唐家子(桃花石)
中世纪的拜占庭人和伊斯兰人把中国称作Taugas(Tamghaj),可被视为“唐朝”的一种音译。
47、契丹
俄语为代表的的斯拉夫语系中,称中国为Китай,与“契丹”发音类似,跟中国历史上的契丹王朝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48、船国
关于中国的代名词,在越南民间,有一种颇为有趣的流传,叫做“船国”,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古代中国的船舶制造业比较发达(他们是见到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了么?),而且来到越南的古代华人中,也的确有很多是坐船而来。
49、唐山
70年代,李小龙的电影《唐山大兄》,里面并没有描写从河北唐山来的哪一位大师兄,这里的唐山,指的其实正是中国。

wiwqujedcfy.jpg

wiwqujedcfy.jpg

《明史 外国真腊传》中记载,“唐人者,华人之称也”,远在海外的华裔人士,怀念故土的时候,当然愿意用威名远播的“盛世大唐”来形容自己的出身“祖国”,唤做“唐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我堂堂皇皇五千年文明东方大国,除了以上自称、他称之外,还有没有比较现代化的其它雅号?当然有!
比如:
自行车王国?乒乓球国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