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看完《陆小曼传》内心一言难尽,十分感慨,万分不知所措。
看她红杏出墙徐志摩的时候我是矛盾的,既佩服又厌恶。
佩服的是她为了爱情赴汤蹈火,敢爱敢恨,不为世俗,视金钱权力为粪土,只为一知心人。
厌恶的是出轨的对象是丈夫的好友,想着他丈夫那句话:“我没时间,让志摩陪你去吧!”这是多大的信任,这顶绿帽子戴的王赓多寒心?
而他丈夫还想着挽回,只要陆小曼回心转意一切可以既往不咎。
当时觉得徐志摩的脸皮也是醉了,一路怂恿给予鼓励,劝导离婚,天天喊加油,让陆小曼和家庭做斗争,天天去好友王赓家玩,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全力以赴甘冒世间之大不韪,极力破坏人家家庭。
好几次陆小曼都想放弃不斗争了,他偏偏不倚,觉得陆小曼负他深情,跑来纠缠不休,给陆小曼写诗,一步一步又来奔向他们所谓的“爱情”。
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件很大的事,父母丈夫一切都会受之牵连,更何况王赓还是个好男人,从没做错过什么,爱护妻子,孝顺父母,被逼的离了婚后终生未娶,独自终老国外。
是的,陆小曼也没有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她有爱情的权力,这个世界是自由的,不应该为世俗所困。她是勇敢的,他们的爱情确实是值得敬佩的。
这样历经千辛万苦,种种磨难的爱情,应该是相浓以沫,执子之手,幸福终老吧!那样我也认了,可后面陆小曼做的是什么事?
整日纸醉金迷、大掷千金、捧戏子、赌博、抽大烟……
数不尽的国外品牌,丈夫徐志摩却破洞衣服,后面沦落到想回家都买不起票,死了还欠债500元。
说徐志摩父母不喜欢她也是有原因的,别说以前的社会,换现在开放家庭也是受不了的。
在父母面前还:“摩,你抱我上楼吧!”
“摩,还剩半碗饭我吃不掉,你吃掉吧!”
“你们怎么可以吃了冰箱的火腿,那是特意给翁先生留的”
徐志摩为了陆小曼的挥霍,拼命的到处挣钱。
兼几个学校的课,甚至还去兼职房地产中介,父母看他讲课一天回来嗓子都哑了吩咐仆人去泡点参汤给徐志摩喝,被下人告知:“那参不能动,是给翁先生的”
……
徐志摩疲于奔命,回到家中妻子和男闺蜜趟床上醉生梦死的趟塌上抽大烟呢!三个人就这样躺一起住一起。换你父母,未必就受得了?这就是千辛万苦才走到一起的爱情?
好,为了生计,徐志摩到北京大学和女子大学两处教书,南北奔波,陆小曼依然坚持留在上海,不肯陪徐志摩北上。
因为什么?舍不得翁端午的陪伴呗。
她困了翁端午会给他按摩,无聊的时候翁会陪她外出游玩,想抽大烟的时候,他们同塌而卧,彼此陪伴,所以陆小曼断然不会离开上海去北京陪徐志摩。
任由徐志摩请求,哄骗,责备使尽浑身解数陆小曼都无动于衷。
对,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知道错了,知道改了,:“我想成为你心中完美的爱人,请收下我给你的礼物,此生你可以轻轻地离开,来世请带我共赴黄泉”
明明那么优秀的一个女人,非得要徐志摩的死才换的后面的成就,要是不死呢?还有后世铭记的陆小曼吗?
起先觉得徐志摩过分了,抢走了朋友的妻子,可他终究是勇敢的,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放弃一切。
不管他臭名昭著,巧言厉色,对不起千万人,但是对陆小曼,从来都没有过一丝不好。
徐志摩的死能说跟陆小曼没有一点关系吗?
对,她是自由的,但未免太自私了。
她这样女人,更本就不配结婚,只配谈恋爱。
这三个男人最适合她的就是翁端午。
看这样多好,翁端午有妻儿,还能和女学生私生子。
不过遇见翁端午也是陆小曼的幸,徐志摩去世后7年,陆小曼由公公供养,后18年间完全靠翁端午变卖家产度日,陆小曼开支很大,翁能18年如一日地无怨无悔地为她支出庞大的开支。
翁的字画变卖得差不多了,晚年他俩生活很拮据,但还是一起过了下来,有人回忆说:“小曼长年卧病,连见我们也是在病塌上,她脸色白中泛青,头发也是蓬乱的,一口牙齿脱落精光,也不另镶一副,牙龈也是黑黑的,可见毒瘾很深,翁端午站在她塌前,频频问茶问水,倒也像个痴情种子……”
甚至翁在临终两天前把朋友请来:“今后拜托各位多多关照小曼,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
陆小曼真的爱徐志摩吗?
我有点看不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