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回复: 0

【原】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审题分析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15 2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2b3vkzu21j.jpg

w2b3vkzu21j.jpg

原题: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今年给出的材料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自身”、“他人”、“需要”、“‘被需要’的心态”、“自己的价值”。乍看之下,亮亮老师马上想到了今年杨浦区的模考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感慨: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但是细看之下,又有着很多的不同。
杨浦这道模考题关键词是“世界”、“我”、“不需要”,因此可以抓住“不需要”这个关键词从世界和自我两方面展开“物我”矛盾的讨论。
而今年的高考题却有着一些不同。
仔细看第二句话: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句中“对此”指的是“‘被需要’的心态”。这是对于写作范围的限定,也就是亮亮老师所谓的“语境”,需要考生去探讨“‘被需要’的心态”,而不是“需要”或“不需要”,也不存在“物我”矛盾,整篇文章必须以“‘被需要’的心态”作为写作范围或背景,而不能跑出这种心态的探讨之外。这对于杨浦的同学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陷阱。
其次,关注第一句话: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此句中,命题人给出了“‘被需要’的心态”产生的目的:“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在此基础上多说一句话:怎么做到被需要时体现自己的价值?抑或在哪些方面被需要时体现自己价值?即可成为一个略为深刻的观点。
如果考生具备一些心理学的基础,也可以从“‘被需要’的心态”与“体现自己价值”之间的具体联系入手,写到更加专业的层面,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分数。
总之,上海今年的考题依然是不给考生太多审题难度,同时加入语境提高了一些区分度,比之去年的考题“预测”有更窄的范围,比之前年的考题“评价他人生活”又略微降低了审题难度,是一道不错的作文题。
亮亮老师
2018年6月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