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回复: 0

【原】内行和棒槌(一)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15 2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bz1pitmmcs.jpg

ibz1pitmmcs.jpg

内容来源:本文由国学正典(ID:guoxuezd)原创首发,转载请在后台联系正典君进行授权。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 正典君
937  篇深度好文:3147字 | 8分钟阅读

《莲香集》
本文优质度:★★+
正典君说:
曾经在《晋如曰》中,有一位读者问徐晋如老师,是否会校注一本古籍,给大家提供一个可靠的版本。徐老师的回答是:我永远不会狂胪文献耗中年。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一部热了将近四百年的诗集《莲香集》,让徐老师改变了主意。

hqegzpklrs5.jpg

hqegzpklrs5.jpg

cfw4ejv433x.jpg

cfw4ejv433x.jpg

u22gtgbh51h.jpg

u22gtgbh51h.jpg


rrvwzquzy1e.jpg

rrvwzquzy1e.jpg

《莲香集》是南明隆武元年,番禺彭日祯孟阳先生编成的一部总集。
原书分为前后两卷,前卷是张乔丽人的诗后卷是诸友悼念她的怀仙之作。
这部被称为“广东文献之秘籍”的奇书,在1646年2月编定付梓后,不久就难觅踪影了,很可能一早就遭到了清人的禁毁。
康熙年间大诗人屈大均编《广东文选》,听他的朋友汤建孟说,小时候曾见过这本书,精雅绝伦。然而终屈大均一生,都未能获睹这本书的芳容。
直到乾隆年间,顺德人梁麟生无心插柳柳成阴,偶然逛书肆,竟然买到这本书,喜欢到吃饭睡觉都带在身边。
他临终前,对儿子梁釪说:我没有别的遗嘱,只希望我死后,用《莲香集》给我殉葬!
于是,隆武原刻本《莲香集》就随着梁麟生一起,永埋于地下。而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莲香集》,都是乾隆三十年的梁釪重刻本。
这个版本刻于乾隆朝文字狱非常厉害的时候,梁氏父子在钞写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的地方都作了“技术处理”,但刻成书版后,形势还是越来越严峻。
于是,又在书版上继续做“技术处理”,很多重要的人名都删去了,这才又一次地印刷。
到了道光年间,文字狱终于不那么严酷了,广东文人看到被阉割过的《莲香集》,心情想必十分之难受。
他们没有看到隆武原刻本,他们也没有看到乾隆初印本,也就是书版上黎遂球、邝露、屈大均这些名字还在的时候的版本,但幸好他们懂得学术研究,从清朝早期的选本中,大致恢复了那些被删的人名,又重新刻了一遍。
这样一部充满了传奇的伟大著作,可惜一直以来都没有学者作过注释。
有一位什么都不懂的“青年作家”,却在2017年出版了他的所谓的《莲香集校注》。
乾隆重刻本《莲香集》原书五卷第一卷是序跋、题辞、张丽人纪略、墓志铭等,第二卷是诸友怀仙之作,第三卷是彭日祯悼亡之作,第四卷是张乔的《乔仙遗稿》,第五卷是从康熙年间屈大均到乾隆年间陈官悼念张乔的作品。

g2cc3tcwmr4.jpg

g2cc3tcwmr4.jpg

ffijgy5bqai.jpg

ffijgy5bqai.jpg

这里面有张乔的身世,有遗民的嗟叹,有后世的倾慕,是一条完整的文化河流。
然而这位“青年作家”所谓的《莲香集》,不过是原书的第四卷而已。
作家大概对“校注”这个词有着100分的误解。
作家不知道“校”指的是“校雠”或“校勘”,那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得找到最善的版本,作为底本,还得通过与不同版本的比勘,并借助广博的文史知识,才能知道哪些字是错的,哪些字是正确的。
徐老师为了注《莲香集》,过目的刻本、抄本《莲香集》达十二种之多,最后才确定校注的底本。
作家却以为,把现代人新编的《莲香集》输入进电脑,看个两三遍,就是“校”了。
他不知道自己当作底本的那本书,本来就错谬千出。
作家也不知道“注”要靠知识,靠学问,最重要的,是靠对诗词的领悟能力。
有人说,作家所做的注,不需要注的地方他在乱注,读者读不懂需要注的地方他又不注了。
这原因很简单,作家自己也根本没看懂张乔的诗词。
他之所以在五卷的《莲香集》中只选了第四卷来注,显然是认为张乔的诗通俗易懂,最好注。
其实张乔的诗是最难注的,因为她的诗是真正的诗人之诗,只有你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才能领会她诗中的微旨。
今年大疫期间,徐晋如老师用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注完了全书的五卷。
每注完一首,徐老师都有想把“青年作家”告上法庭的冲动。
如果法律支持对生产文化垃圾进行追责的话。
成语所谓“佛头著粪”,大概说的就是青年作家的行为了。
那么美好的诗句,被作家的垃圾“校注”给玷污成了现在的样子,婶可忍也,叔不可忍也。
从今天开始,正典君会持续推送徐老师对张乔遗诗的校注,并拉上青年作家陪练,让大家看看什么是内行,什么是棒槌。
世上任何事,总是要让内行去做,才能做得好。

zinqnsjxwkb.jpg

zinqnsjxwkb.jpg

10cjwmzrs5p.jpg

10cjwmzrs5p.jpg

注比对

ewnpstgzaw4.jpg

ewnpstgzaw4.jpg

b5cbjnbynbr.jpg

b5cbjnbynbr.jpg


《莲香集》原文——《妾薄命》二首
徐晋如老师校注版:
妾薄命(其一)
朝花易值風,暮花難照水。②
時人重顏色,賤妾非不美。
髪紺尙高髻③,袖長拖豔紫④。
似可⑤君心憐,初疑群伴恥⑥。
誰知寵易衰,玉顏徒為爾⑦。
寂寞無人看,看將明鏡裏。
得時眾所羨,薄命終何(以)〔似〕。
【校】嚴氏本校以字為似字。是也。
妾薄命:古樂府題。
二句以花自喻,謂身世無以自主,當韶年時,易遭風吹雨打,老大顏色既衰,則無人顧惜。
髮紺:佛家謂佛陀毛髮為紺琉璃之色。故稱紺髮。後亦指美人之髮。紺:紅青色,微帶紅之黑色。高髻:高綰之髮髻。《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子)馬廖〉:「長安語曰:『城高髻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號》:「戶外昭容紫袖垂。」白居易《夜箏》:「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闇低容。絃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猶稱、合。
謂疑諸女伴以之為恥
為爾:詩中常用語,猶説空為耳。
其二
賤妾賤亦宜,眼看榮貴時。
君前易為態①,空房誰復知。
淚痕損眉黛,愁心傷鬢絲。
即使重②相對,寧與朱顏期③。
如彼遭際人,雙臉芙蓉脂。④
為態:展露姿態。《玉臺新詠》張率《白紵歌》:「依弦度曲婉盈盈。揚蛾為態誰目成。」
重(zhòng):還。
謂安得容顔尙如少年時
二句謂新人貌美,臉似芙蓉。〇遭際,猶遭遇。
“青年作家”校注版:

妾薄命(其一)
朝花易值风,暮花照水。
(此处错字,原文为“”)
时人重颜色,贱妾非不美。
发绀尚高髻,袖长拖艳紫。
似可君心怜,初疑群伴耻。
谁知宠易衰,玉颜徒为尔。
寂寞无人看,看将明镜里。
得时众所羡,薄命终何以。
绀:绀发。深青透红的头发。相传如来佛的头发为绀琉璃色。这里指青丝。
髻:指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艳紫:指色彩鲜艳。《渚山堂词话》卷二引元人白朴《玉耳坠金环》曲:“肯羡狂蜂舜蝶,艳紫妖红。”艳紫妖红,形容姹紫嫣红。妾薄命(其二)
贱妾贱亦宜,眼看荣贵时。
君前易为态,空房谁复知。
泪痕损眉黛,愁心伤鬓丝。
即使重相对,宁与朱颜期。
如彼遭际人,双脸芙蓉脂。
贱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荣责:荣华富贵。
君:本义是指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后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眉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因此,眉称为眉黛,也指用来化妆的化妆品。
鬓丝:指鬓发。伤鬓丝,指青丝变成白发。唐·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朱颜:指青春年少。唐·郎士元有诗《闻蝉寄友人》云:“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遭际:泛指人生经历。

stiw0n5ni0d.jpg

stiw0n5ni0d.jpg

目前孔夫子网上有两种《莲香集》在出售,正典君劝大家千万不要买,再便宜也不要买,因为实在错误太多。
如果实在想要找《莲香集》的较为可靠的版本,可以买《全粤诗》的第二十二与第二十五册,第二十二册中有《莲香集》第三卷的全部内容和第二卷的大部分内容,第二十五册有《莲香集》第四卷也就是张乔诗的全部内容。
或者可以购买《中国古籍珍本丛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卷》第59册的单册,里面有严邦英崇宝阁本《莲香集》的影印本。
这个版本是在徐老师的校注本出版之前最好的版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