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回复: 0

【原】什么是古诗中的葫芦韵?葫芦韵算不算落韵呢?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14 12: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我们知道,标准的律诗,只有第一句押韵可以用邻韵,其他的都是双数句押韵,而且必须同一个韵部。
例如东、冬是邻韵,第一句可以用邻韵,双数句只能押其中一个韵部 。例如唐朝王建的《上张弘靖相公》
传封三世尽河东,【东:一东】 不押韵
家占中条第一峰。【峰:二冬】 押韵
旱岁天教作霖雨,
明时帝用补山龙。【龙:二冬】 押韵
草开旧路沙痕在,
日照新池凤迹重。【重:二冬】 押韵
卑散自知霄汉隔,
若为门下赐从容。【容:二冬】 押韵
首句用东韵:东;其他韵脚用冬韵:峰、龙、重、容。这是七律允许的押韵方式。
但是古诗中确实有符合格律、但是混押邻韵的现象,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进退格、葫芦格等押韵方式。

3y1of4wggnk.jpg

3y1of4wggnk.jpg

一、唐韵与宋韵了解邻韵与本韵,需要简单知道唐朝押韵与宋朝押韵的特点。
唐韵与宋朝初期的韵书中,有些韵部是可以通押的,例如支、脂、之三个韵部可以通押,在宋朝后来的《平水韵》中,这三个韵部被合并到了上平四支韵部中。
而唐韵的冬、钟韵部可以通押,但是不可以和东韵通押。后来,冬、钟合并到《平水韵》的冬韵,仍旧不可以和平水韵的东韵通押。
平水韵之前的韵书,如唐韵,宋朝的集韵、广韵等都有200多个韵部,后来宋朝出现了《平水韵》,韵部合并成了106个韵部。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们通常说的邻韵,是以平水韵为标准。

hga53nmldve.jpg

hga53nmldve.jpg

二、落韵古诗落韵就是出韵、出律。
我们用冬、东举例,如果双数句出现东冬混押就是出韵。例如元稹的这首绝句《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一东】 不押韵
宫花寂寞红【红:一东】 不押韵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宗:二冬】 不押韵
第一句可以用邻韵,但是2、4句必须同一个韵部。这首《行宫》就落韵了。
例如,杜甫有一首五言律诗《雨晴》:
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风:一东】 押韵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农:二冬】 不押韵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红:一东】 押韵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空:一东】 押韵
2、6、8句的韵脚风、红、空是一东韵,第二句韵脚“农"是二冬韵。
这是一首仄起仄收的五律, 不过第2联不对仗,但3联对仗,黏连无误,第二联落韵了。
这两首诗严格来说,算是古体诗而不是近体诗。

veudaeq5wit.jpg

veudaeq5wit.jpg

三、双出双入:辘轳韵宋朝诗人黄庭坚,有一首七律《谢送宣城笔》诗云:
宣城变样蹲雞距,诸葛名家捋鼠须【须:七虞】 不押韵
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无:七虞】 不押韵
漫投墨客摹科斗,胜与朱门饱蠹鱼【鱼:六鱼】 押韵
愧我初为草玄手,不将闲写吏文书【书:六鱼】 押韵
宋朝人袁文在《瓮牖闲评》里曾经解释说:
黄太史 诗云: ....... 世多病此诗既押十虞韵,鱼、虞不通押,殆落韵也。殊不知此乃古人诗格。
这个所谓的诗格“古人诗格”叫做“辘轳”格:前两个韵脚是一个韵部:须、无,后两个韵脚是同一个邻韵的韵部:鱼书。
《瓮牖闲评》中说到:
昔郑都官与僧齐己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瓮牖闲评》
郑都官就是人称郑鹧鸪的诗人郑谷,齐己是唐朝的一个诗僧。郑谷曾经将齐己的数枝梅改为了一枝梅,令齐己大为叹服,拜为一字之师。
郑谷所说双出双入的“辘轳”韵,就是2、4句一个韵部,6、8句一个韵部(必须是邻韵)。

z4bknikx4o5.jpg

z4bknikx4o5.jpg

四、一进一退:进退韵郑鹧鸪还说:进退韵者,一进一退.....什么是一进一退呢?
例如李师中的这首七律: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难:十四寒 】 出韵
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山:十五删】 押韵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寒:十四寒】 出韵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还:十五删】 押韵
一、三联押【寒】韵:难、寒;第二、四联,押【删】韵:还、山。这就是一进一退。

kjc3q0fvlfw.jpg

kjc3q0fvlfw.jpg

五、先二后四:葫芦韵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这个不太好理解
黄朝英《湘素杂记》也提到了葫芦韵,但是他说:
葫芦韵者,先二后四; 如律诗中"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此体作者极少,遍阅齐己、郑谷集中未得一例。
黄朝英说把齐己、郑谷的诗翻了一遍,也没有见到先二后四的葫芦韵诗。
一首诗押六个韵,就不是五律和七律了,五、七律都是八句,首句押韵的话也只有五个韵部。先二后四押韵的话,就是十句的六韵诗了。
宋朝陈造有首诗叫做《次韵杨宰葫芦格》: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零:九青】 出韵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青:九青】 出韵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僧:十蒸】 押韵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增:十蒸】 押韵
这首诗虽然题目中有“葫芦”二字,但很明显这首诗用辘轳韵,双入双出:前九青,后十蒸。
按照先二后四的要求,押韵应该是这样的:
雨馀林更青【九青】,老不叹漂零。【零:九青】 雪后菊未死,风前山欲崩。【崩:十蒸】 押韵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僧:十蒸】 押韵政绩随诗价,离樽慰远征。【增:十蒸】 押韵
明朝孤馆内,寒影照青灯。【灯:十蒸】押韵
前面两句用九青韵,后面4个韵脚用十蒸韵,前二后四。这是十句的排律,首句押韵,所以会出现6个韵脚。
注:首句押韵的五律或者七律,也被称为四韵诗,首句不算在内。同理,五韵的排律是十句的诗,首句无论是否押韵,都不算。

ufwt0hxohcg.jpg

ufwt0hxohcg.jpg

结束语进退、辘轳、葫芦这几种押韵方式,其实都是邻韵通押。拓宽了押韵的限制,即用古体诗押韵的方式作格律诗。也有点像用今韵作诗。
这种邻韵混押的律诗,严格来说,都不算标准的格律诗。
另外还有所谓的孤雁出群和入群格,一个是首句用邻韵、一个尾句用邻韵。前面说过,首句可以用邻韵,但是,尾句是不能用邻韵的。
@老街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