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回复: 0

【原】《如何更好践行新时代家训——学曾国藩的“新八字”之前篇》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12 1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一章学习曾国藩先生的“八字”家训,与时俱进,个人改编成了“新八字”家训,即为“书、工、学、谨、早、养、乐、宝”。那么我们应如何更好地践行新时代的家训呢?


mvco2234nax.jpg

mvco2234nax.jpg

  

具体“新八字”家训要求
      在家训“新八字”里,应有不一样的要求,如“书”分读书卷,读史书,记日记,练书法四种类型,都无不要求秉持“勤、恒、静、专、谦”五个原则。
       曾国藩先生讲:“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同时《尚书》有言“非知之艰,行之维艰”,读书认识事物不难,难的是要认识后去实践,且不勤于学习,又怎么能“日日新”?何况时代在变,原地踏步,只会被时代淘汰。作为教师的我也应当,常学常新,温故而知新,便如同活水江流,方能“桃李成蹊”。
        学习是要坚持思考,即读书要有'恒’,正所谓“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家书》有记:“十一月信言现看《庄子》并《史记》,甚善。但作事必须有恒,不可谓考试在即,便将未看完之书丢下,必须重首至尾,句句看完,若能明年将《史记》看完,则以后看书不可限量,不必问进学与否也。贤弟论袁诗作字,亦皆有所见,然空言无益,须多作诗,多临帖,乃可谈耳。譬如人欲进京,一步不行,而在家空言进京程途,亦可益哉?即言之津津,人谁得而信之哉”,“纪梁读书,每日百二十字,与泽儿正是一样,只要有恒,不必贪多”,曾国藩先生谈做事要有恒心,教育孩子读书如是,自己也不能因为事业事情而荒废,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发言权!曾国藩先生刻苦到最后,纵使考场被训,颜面尽失,但最糟糕的结果不外乎大器晚成不是吗?又有何惧?晚年右目失明,仍如是,所写日记,直到临死前一日才停止。
      “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练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曾国藩先生讲读书一开始是要先静下来的,但不是只有静,而应静中有动,好比孟子在《劝学》篇所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告诉我们要思与学合一。且学习的静在心,而不学习环境,毛泽东主席也曾读书于市集而不被纷繁所扰,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所以”静”与“专”有些类似,“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糜宁。静在心,不在境。”正是“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于一事,才能如此静心。“专”在深思与研究,“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启示我们做事情要深思熟虑,深入思考,读书亦然。



pegt3wurksr.jpg

pegt3wurksr.jpg


        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直接或间接学习得到的学识信息内化为自身学识涵养就必须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在思考中,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让知识之间融会贯通,实现对事物认识由表象到本质的升华。事物表象多变、不稳定,甚至虚假,歪曲,只有事物本质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是可以追寻规律的。“为学之道,必本于思”,即学习根本在于思考。思考非浅尝辄止,而要“深思”。要探究它“是什么”,还有“为什么”的问题,如易中天先生说要先“事实判断”,才能做“价值判断”。因为我们连一个事物都不知道“是什么”,它就可能是虚假的,不真实存在的,那么就不需要了解“为什么”了。同时要进一步探究事物本质和运行规律,只要抓住事物本质,任其表象如何变幻,都不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最终判断,好比数学难题怎么变化,都不可能脱离知识点为根本。因此,不深思而对于事物表象的认识是容易变化的,唯有经过深入思考得出的对于事物的本质判断是相对稳定的。
        另外,读书需要谦逊,《曾国藩家训》中写道:“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越是学习,越要明白自身的无知,方能学习更多,好比画黑点在纸上,方知还有许多空白的广袤与辽阔,亟待探索未知,反之,文人恃才而骄,只会落个杨修、祢衡的下场,所以曾国藩先生在培育人才时,定要教之以厚德载物。曾国藩爱徒李鸿章,好狂言以哗众取宠,且也恃才高而气盛,锋芒毕露,曾国藩先生认为真要他独当一面,还需要一番磨砺,所以多次正言劝诫,在平时尽量把李鸿章、左宗棠和胡林翼等人才聚在一起讨论核心机密,经常有意无意让他们辩个高低,以便挫其锐气。“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所以读书应谦逊,不要夸耀自己的成功,可谓“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殊不知看书与考试,全不相碍,彼不看书者,亦不利考如故也”,曾国藩先生认为应以看书为正业,与考试不冲突。“季弟每日亦须看史”,《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先生自己不光爱读书,还要求家弟定要多看史书,以史为鉴;“我家诸弟,此时无论考试之利不利,无论文章之工不工,总以看书为急。不然则年岁日长,科名无成,学问亦无一字可靠,将来求为塾师而不可得。或经或史,或诗集文集,每日总宜看二十页。男今年以来,无日不看书,虽万事丛忙,亦不废正业”,“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正是这一份对读书的钟爱,才让曾国藩先生沉淀了丰厚的学识,为之后的事业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可谓“学问之道,能读经史者为根柢......即为有本有末之学”。

3plmn4c10v2.jpg

3plmn4c10v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