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回复: 0

【原】交融肇兴——辽金时期的天津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6-11 16: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辽与金,是中国古代北方由契丹、女真建立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南北对峙。在天津这片土地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流融合,勾勒出天津在这一时期的独特历史面貌。金中都(今北京)的设立,使天津开始成为首都门户,凭借重要的地理位置,盐业和漕运业迅速发展。金代设立的直沽寨是天津城市聚落发轫的起点。

dpknizrled3.jpg

dpknizrled3.jpg

  
南北对峙: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政权,公元1125年为金所灭。辽与北宋在天津地区以海河为界,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辽代崇尚佛教,在天津北部地区留下众多佛教遗存。

2ydk5pmzb3v.jpg

2ydk5pmzb3v.jpg

  

rq4tvp2hhzr.jpg

rq4tvp2hhzr.jpg

  

mlpoapntifk.jpg

mlpoapntifk.jpg

  

dkkixqbhbz0.jpg

dkkixqbhbz0.jpg

  

bv4sywm320y.jpg

bv4sywm320y.jpg

  

pws5swluphv.jpg

pws5swluphv.jpg

  

5ougmyoytzs.jpg

5ougmyoytzs.jpg

  

3dd3odpkwuv.jpg

3dd3odpkwuv.jpg

  

0phemahommx.jpg

0phemahommx.jpg

  

spjrm40rfjf.jpg

spjrm40rfjf.jpg

  

5v4hckynjkg.jpg

5v4hckynjkg.jpg

  

wwma144gapm.jpg

wwma144gapm.jpg

  

k4chwfkjsy5.jpg

k4chwfkjsy5.jpg

  

jj3mhaztfmx.jpg

jj3mhaztfmx.jpg

  

my4kninr2p0.jpg

my4kninr2p0.jpg

  

3fbwpjvariu.jpg

3fbwpjvariu.jpg

  

qjdjwmahjwh.jpg

qjdjwmahjwh.jpg

  

lrdx43mn1fe.jpg

lrdx43mn1fe.jpg

  

frofmtb01vv.jpg

frofmtb01vv.jpg

  


  

  

  

  

辽宋贸易往来主要通过固定的互市地点——榷场进行,双方都对榷场设官管理,征收关税,此外,商品流通的途径还有双方聘使定期定量交换物品以及民间走私贸易。宋输往辽地的货物,主要有茶叶、丝麻织品、粮食、香料、瓷器等,辽输入宋地的货物为牛羊、皮毛、马具和盐等。

  

  

  

  

  契丹人早期的商业活动基本上是以物易物。辽朝建立以后,各种形态的货币逐渐发展。

  

  

  

  

  

  

  

  

  

  

  
重释尚佛

  

  

  

  

  
辽初蓟州韩氏家族,虽为汉族,但自韩知古辅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有功,被任命为总知汉儿司事,到其子辽朝重臣韩匡嗣,再到其孙韩德让官拜大丞相,赐国姓“耶律”,监国摄政,声望达到鼎盛。韩知古家族成员在婚姻选择上也多效仿皇族与萧氏联姻。如《韩匡嗣墓志铭》称韩知古之子韩匡嗣的夫人为“兰陵萧氏”,且韩匡嗣之弟韩匡美先后娶三位夫人,均出自辽后族萧氏。韩匡嗣晚年倡修独乐寺,未竣工即去世,余下工程由其子韩德让继续完成。

  

  【释文】
故经天纬地匡时致主霸国功臣、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大丞相兼政事令、晋国王、食邑二万户、食实封六千户、赠尚书令、谥文忠、漆水耶律王墓志铭并序。
推诚 翊圣功臣、枢密使、崇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上柱国、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臣刘晟奉敕撰。
天有台星,地有岳镇,国有相辅,三才之道备矣。故岳镇之内而中岳降神,则周之仲山甫为时而生。台星之内而中台坼象,则晋之张茂先应变而逝。今我皇朝大丞相、晋国王,其来也,非止降中岳之神,莫不百灵并钟、五行交感;其往也,非止坼中台之象,莫不二仪共惨,万姓同悲。
皇帝义重君臣,情深兄弟。不遗一老,相予莫及于追思;可赎百身,歼我何胜于震悼。当捐馆之始,辍朝临丧,命执事制家人之服。诏弘义宫 都部署耶律臬烈,暨匡义军节度使齐泰等,监护灵轜,权殡于显州之右,逮卜宅之。次命奉常考亲王之礼,诏大内惕隐、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耶律积善,暨广德军节度使 耿延琳等,营办襄事,陪葬于乾陵之侧。
其诸赗赙宝货、祭飨珍羞,出自特恩,加于常等。顾谓宰臣、枢密使、守司空、平章事邢抱质曰:“王之勋业、忠孝,盖一人而已。予不敢私于劝惩,汝为之加赠易名。”乃册赠尚书令,谥曰文忠。复谓枢密使、守左仆射、参知政事刘晟曰:“王之行实、哀荣,庶百代可知,予不忍使于泯绝,汝为之刊铭志墓。”臣俯伏承诏,怔忪失图,强杼荒芜,直书梗概。
谨案:王讳隆运,字致尧,本姓韩氏,初名德让,其先昌黎人也。世家命氏之前,则有司马迁载诸前史;列国连衡之后,则有孔元舒记其后语。高曾祖德显晦时事,则已具于故宣政殿学士扶风马得臣所撰王之烈考故尚父秦王讳匡嗣之志铭在焉,此何繁其文而华其说。但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者,可得言哉。
王即尚父秦王第四子也。生禀间秀,为非常之人;出应休明,遇知己之主。景宗孝成皇帝践祚之来年,起家东头供奉官、银青崇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兼殿中侍御史、武骑尉。绮纨被选,才委质于彤庭;纶 绋宣恩,旋握兵于紫极。迁金紫崇禄大夫、司徒、行左千牛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勾陈六卫,既听申严;市垣九重,更资壮观。改上京皇城使,加太保。名淹下位,历官推过职之才;志立殊功,出将效当年之用。
授凤翔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特进太尉、行凤翔尹,封昌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特赐推忠翊圣功臣。当其尚父秦王兼总上京留守之任,虽外重保厘而内多扈从。诏王知军府事。干父之蛊,子道克全;事君以忠,臣诚弥著。政成辇毂,誉达朝廷。除右金吾卫上将军,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仍赐保节功臣。尚父秦王改授燕京留守,复诏王知军府事。拜汉皇兴叹之官,荣当处右;临召伯受封之地,咏播辉前。
而属赵氏渝盟,王畿被犯。彼则乘走丸之势,我则逼累卵之危。虽四面急攻,而一心坚守。婴城 摩垒,保都会于金汤;却敌解围,免生灵于涂炭。论功第一,天子嘉之。独异常伦,寻行赏典。出领辽兴军节度、平滦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加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下千乘之车,颁六条之政。诸侯表率,比屋 昭苏。虽千里咏仁,屡闻复借;而万机虚位,爰副佥谐。资出藩入辅之谋猷,洽内平外成之理化。征拜枢密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
圣贤一遇,忠孝两全。方庆隔屏,遽悲陟岵。尚父秦王之薨逝也,国家以安危注意,徇灭夺情。王则哀诉拜章,恳求终制,与其易也,宁执亲之丧。不得已而勉从君之命,起复冠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伯禽急于王事,功绍拜前;伊尹总于相权,位迁为左。加兼侍中,并赐守正功臣。
鱼当得水,龙忽上天。受遗诏而佐佑长君,登专车而经纶大业。承天皇太后临朝,昭圣皇帝缵位之后,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是时也,愤彼敌寇,蠢尔肆凶,劳我天威,赫斯震怒。盖赖六奇之计,继成百胜之功。舍爵策勋,加地进律,懋官懋赏,并而行之。除洛京留守,加守司徒、河南尹,封楚国公。秩冠三司,播缁衣而颂美;爵疏一字,开赤芾以称雄。进封楚王,当辅持衡。执至公于要道,累茵列鼎;伸荣养于高堂,载扬以显之名,俄叹靡依之咏。
忽丁秦国太夫人之忧。虽俯就情切,曷胜过哀;而仰成事殷,须遵顺便。起复镇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折乎至性,不顾其身。升以上公,而归诸道。仍资直笔,督刊信书。加守太保,监修国史。又以国步尚艰,边烽屡警,灵旗所指,庙筭斯烦。我师用示于观兵,彼众犹闻于拒命。连破大阵,悉获全军。生擒上将康保裔等,献其庆捷。运筹决胜,既茂绩以格天;纳麓不迷,宜真封之表海。爰加异数,式副群情。拜大丞相,改封齐王,加食邑八千户,食实封四千户,兼赐嘉谋神智功臣。
位极人臣,力匡宗社。以诸方之率服,惟中土以未平,恒怀慷慨之雄图,别负澄清之壮志。参陪殷辂,深入以有征;进抵孟津,横行而无敌。汉相方劳于示兽,宋人遽乞于刑牲。以时伸犹子之诚,遂岁奉助军之费。议从柔服,歌振凯旋。恶杀好生,跻苍生于仁寿;耻威定霸,致皇道于雍熙。
运洽太平,功高难赏。将何殊礼,用表徽章。诏于昌黎之世家,除其本贯;赐以耶律之国姓,冠于宗盟。预公朝而免常朝,邻御座而设独座。不名不拜,绝席绝班。虽宠遇优隆、曾无比拟,而名称赫焕、别有褒崇。改封晋国王,加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一千户,仍别赐经天纬地匡时致主霸国功臣。迩后偃武修文,制礼作乐,彝伦式序,庶绩其凝。期天地以同休,曷祸福之相倚。
不意承天皇太后宫车晏驾,感君臣同体之义,过父母终身之忧。圣后奄弃于兆民,才逾七月;淑人能长于四国,比望万年。今皇上念,虽天子必有长也,言有兄也,益重元昆,永为冢宰,乃连御讳,赐名隆运。立极之柱,正赖擎天;济川之舟,俄闻藏壑。无何,统和二十九年,岁次辛亥,春三月甲戌朔六日己卯,薨于行在,春秋七十有一。以其冬十一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陪葬于乾陵之乙地,礼也。有子一人,曰宗业,华州观察使、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漆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渥洼骥子,丹穴鹓鶵。才学箕裘,伫成堂构。
王体正心直,性方行圆,识通象帝之先,才洞天人之际。若乃瑶林琼树,不足拟其形容;璞玉浑金,不足知其名器。而又蜀龙 顾凤,祢鹗 徐麟,时瑞 国祯,孰为等伦?乐水周山,宪陂 邈海,风标度量,孰测远大?边笥 樗囊,丘墙 张市,生知众望,孰能同类?谢兰 绪柳,阮竹 和松,岁寒风流,孰可比崇?其文也,鄙百家之异端而师诸周孔,可以同三代之风;其武也,轻一夫之余勇而慕彼关张,可以为万人之敌。其于九功 九德、五礼 五乐、三政三法、一话一言、二南 二妙、六射六博,性习相近,好尚本异。是以在诸兄弟,独白眉以最良;袭乃公侯,才黑头而必复。
加之以公忠许国,则致君亲垂其裳,迈帝皇王霸之道;以孝友承家,则使弟侄成其器,传将相侯伯之荣;以贞廉谨身,则不顾货财;以正直临事,则唯行阴德;以信义定交,则生者罔隔其贵贱,死者必恤其子孙;以谦和待士,则贤者縻之以好爵,俾其陈力就列;愚者诱之以善道,遣其进德修业;以宽容御众,则喜愠讵形于颜色;以整肃率下,则言动不过于辞则。故得从始至末,从下升高。历事两朝,践履余二十任;总持二柄,周旋仅四十年。曾无间言,绰有余裕。
其匡时之烈业,存于史谍;其盖世之勋庸,镂于鼎钟。虽力牧佐命于轩皇,皋陶矢谋于舜帝,伊尹作训于太甲,姬旦摄政于成王,萧相暨车千秋见重于炎汉,裴监与李世勣为荣于巨唐,彼我拟伦,差不足同年而语矣。
宜哉!箕子之所谓向用五福,而王年过贰膳,得不谓之寿乎;禄享万钟,得不谓之福乎。生平少疾患,得不谓之康宁乎;性分多庆善,得不谓之攸好德乎。成始卒之道,尽修短之命,得不谓之考终命乎。伟欤!富贵极矣,功德著矣,福寿全矣,哀荣备矣!以昔以今,未有王之具美者矣。
殁而无恨,藏也有期。英灵将闭于重泉,茂实是虞于高岸。宜刊贞石,用表佳城。陪以园陵,汉室庶传于杨秉;生其荆棘,庸门免叹于田文。呜呼哀哉!谨为铭曰:
历观司牧,皆称哲王。远则羲农 轩顼,近则梁陈隋唐。圣德神功,与我国家兮何得比方?
历观辅臣,悉谓良弼。远则稷 卨 皋夔,近则韩高郭室。相才妙略,与我相王兮焉能俦疋?
猗欤!相王为宗室辅,鹗立 鹰扬,鸾翔凤举。识达兴亡,才兼文武。积德累仁,重规叠矩。佩思矢身弓,执礼干义橹。度量则莫能澄挠,颜色则不形喜怒。异诸弟兄,显诸祖父。盖非常之人,遇知己之主。梦协 赍 予,卜云遗汝。运既会乎风云,时乃作乎霖雨。位愈高而志愈卑,刚不吐而柔不茹。其静也,匡域中之大,熙庶绩而序彝伦;其动也,运堂上之奇,服群方而定中土。勋书简策,声振寰宇。立身于二八,致君于三五。道方赖于萧规,灾忽缠于晋竖。午夜藏庄子之舟,一旦摧娲皇之柱。主上极其尽伤,苍生失其依怙。远日有期,清风无睹。名芳谥诔,等加赗赙。官给丧具,葬陪陵所。载以象辂,导之羽葆。永惟哀荣,焕乎今古。刊石勒铭,吁嗟!文忠居此墓。

  

  

  

  

  

  

  

  

  

  

  
  

  

  

  

  

  

  


  

  

  

  

  

  

  

  

  

  

天津发轫: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1234年为元所灭。1153年金移京中都(今北京丰台),此后金开凿天津河,设立直沽寨,大力发展盐漕事业,天津逐渐成为京都门户和漕运枢纽。

  

  

  
猛安谋克:女真早先的社会组织,“猛安”意为千户,“谋克”意为百户,是女真族初期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金熙宗以后。猛安、谋克户大批南迁,分散到汉人地区,受田定居。居汉地既久,多出租田地,坐食地租,作战能力逐渐衰弱。金朝也把猛安、谋克作为荣誉封号封授。在金朝中期以后,猛安谋克户大多变成不劳而食的封建地主阶级。

  

  

  

  

勃极烈制度以少数高级核心官员合议制的形式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一种辅佐皇帝的政治制度。但皇帝的权力受到各个高级核心官员的牵制,类似集体领导。第一个勃极烈成员有5人,按地位高低顺序排列为:
完颜阿骨打(金世祖完颜劾里钵次子)为都勃极烈,即皇帝;
其弟完颜吴乞买(世祖劾里钵第四子)为谙班勃极烈(谙版勃极烈),此为皇储,即皇帝死后的继承人;
其堂兄完颜撒改(金景祖完颜乌骨乃之孙,世祖劾里钵之侄)为国论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
其堂叔完颜辞不失(金昭祖完颜石鲁之孙,景祖乌骨乃之侄)为阿买勃极烈(阿舍勃极烈,札失哈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一助手(有人认为阿买就是“厄木”,女真语意为第一);
其弟完颜斜也(世祖劾里钵第五子)为昊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二助手(女真语“厄木”意为第一,“昊”是“昃”字笔误,又经常在文献中误作“吴”,意为第二)。
1115年9月,完颜阿骨打改其堂兄国论勃极烈完颜撒改为忽鲁勃极烈(胡鲁勃极烈),加入其叔父完颜阿离合懑(景祖乌骨乃第八子)为乙室勃极烈(移赉勃极烈,女真语“移赉”意为第三,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三助手)。
1119年,移赉勃极烈完颜阿离合懑死。1121年,忽鲁勃极烈完颜撒改死,原昊勃极烈完颜斜也升为忽鲁勃极烈。昊勃极烈则由完颜阿骨打的堂兄弟完颜蒲家奴担任。移赉勃极烈由完颜宗翰(宋人又称之为“粘罕”,完颜撒改长子)担任。
1123年8月,完颜阿骨打死,皇储谙班勃极烈完颜吴乞买继位为金太宗。完颜斜也升为谙班勃极烈。由完颜宗干(完颜阿骨打庶出的长子)担任忽鲁勃极烈。早于阿骨打一个月,原阿舍勃极烈完颜辞不失也死。1124年,阿舍勃极烈由完颜谩都诃(景祖乌骨乃之子,太宗吴乞买之叔父)担任。
1130年,皇储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死,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将其位闲置两年,直到1132年才在其他勃极烈的强烈要求下让太祖阿骨打的嫡孙完颜合剌担任谙班勃极烈。同时金太宗作了一次有利于自己的调整,让自己的长子完颜宗磐担任相当于国相的忽鲁勃极烈,降原忽鲁勃极烈完颜宗干为左勃极烈(左相),由原移赉勃极烈完颜宗翰为右勃极烈(右相)。 这样一来,勃极烈制度的核心成员为5人组成,即太宗完颜吴乞买,其侄孙谙班勃极烈,其长子忽鲁勃极烈完颜宗磐,其庶侄左勃极烈完颜宗干和其堂侄右勃极烈完颜宗翰。只有核心成员有了空缺才重新调整和补充,其余各勃极烈死或升迁后不再递补,如阿舍勃极烈完颜谩都诃死后未补,移赉勃极烈在完颜宗翰迁为右勃极烈后也未补。
1135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死。皇储谙班勃极烈完颜合剌继位成为金熙宗。他不仅未补上谙班勃极烈这个空缺,反而迁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宗磐为尚书令、太师,迁国论左勃极烈完颜宗干为太傅,以及迁国论右勃极烈完颜宗翰为太保,总管政府机构,“领三省事”。
1136年,完颜宗磐、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翰三人共同总管政府机构,“并领三省事”。这标志著勃极烈制度已被废除。金朝官制此时基本汉化,建立了以尚书省为中心的三省制,以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以及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领三省事。太祖阿骨打庶长子完颜宗干(熙宗合剌的养父)和太祖阿骨打四子完颜宗弼(宋人称之为“金兀术”)是推动金国汉化的重臣,在废除勃极烈制度上有重要的作用。
勃极烈制度废除前,女真的传统一般是同代相传,比如景祖乌古乃将权力传给世祖劾里钵,然后是劾里钵的四弟肃宗颇剌淑和五弟穆宗盈歌(长子劾者和三子劾孙因为柔善而被景祖跳过),这一轮过后才是最有势力家族的下一代,世祖劾里钵之长子康宗乌雅束、次子太祖阿骨打、四子太宗吴乞买和五子辽王斜也。斜也早于太宗五年而死,太宗把皇储谙班勃极烈的位置空闲了两年,在大家的催促下才选了一个太祖阿骨打家族的嫡长孙合剌作皇储。
等到合剌继位,汉化的结果就是废除了谙班勃极烈这种旧的皇储制度,皇帝立自己的儿子作太子。这引起了本来能在太宗朝成为太子的太宗嫡长子完颜宗磐的不满。熙宗因此对太宗子孙比较忍让。但后来宗磐还是发动了叛乱,但被平息。
漕盐直沽
置县宝坻:公元1172年,因盐业发展的需要,金朝在武清县北设置宝坻县,“谓盐乃国之宝,取如坻如京之义,命之曰宝坻”,还在此设“宝坻盐使司”,统管河间至山海关一带盐务。海陵王迁都燕京后整顿盐政,“惟且山东、沧、宝坻、营、解、北京、西京七盐司”,宝坻是其中之一。

  

  

  

  

  

  

  

  

  

  

  
金代遗存

  

  

  

  

  

  

  

  

  

  

金代流通的钱币有铜钱、交钞和银币三种。铜钱的铸造在定都中都之后,金境内由于铜矿资源不足,政府不仅从民间大量搜刮铜器,同时实行铜禁政策。随着南宋也禁止铜钱流出,金境内除流通前朝旧钱外,还铸造过铁钱,然而中都的钱荒问题日益严重。纸币——交钞始于贞元二年(1154年)的推行,也是国家铜钱量少不敷用的结果。钞面有以贯为单位的五种大钞和以文为单位的五种小钞。

  

  

  

  

  

  

  
资料来源
Ⅰ图书类
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军、张乃和主编《东亚史》,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
杨军、宁波、关润华编著《东北亚古代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Ⅱ期刊、文集类
郭凤岐《天津城市最早的聚落》,载郭长久主编《追寻大直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李锡厚《宋辽金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周峰(整理)《韩德让墓志录文》,微信公众平台《辽金西夏研究》
《韩德让墓志铭注释》,微信公众平台《蒋胜男说》
徐凤文《蓟县往事》,《中国周刊》2012年8月
《修身修心清灵之旅——千像寺》,微信公众平台《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Ⅲ视频类
泰学传媒《塞北三朝之辽》、《塞北三朝之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