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回复: 0

【原】10.让你气场全开,有感染力的演讲手势(自我提升篇)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5-17 18: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演讲:七分演,三分讲。手势的运用既可以引起听众注意,又可以把思想、意念和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生动、更形象。

rncjrj0yoxt.jpg

rncjrj0yoxt.jpg

手势在演讲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它们又有多重要呢?
1、演讲中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言语的可靠性与言语的力度,更有力的表达出自己想说的,使得自己的的演说看起来更加精彩与生动,吸引观众的目光和注意力,最终更好地达到演讲的效果。
2、因为手势是人类进化历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所以是先于有声语言的。且手势语在当时的交际中,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非今日可比。 其重要性犹如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一位古罗马的政治家、雄辩家说过:“一切心理活动都伴随着指手画脚等动作。双目传神的面部表情尤其丰富,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最野蛮的人都能理解。”
3、手是人体敏锐的表情器官之一。手势是体态语言的主要形式,使用频率最高。由于双手活动幅度较大,活动最方便、最灵巧,形态变化也最多,因而,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最强,最能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寓意深刻、优美得体的手势动作,能产生极大的魅力,激发听众的热情,加深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使演讲获得成功。
4、演讲中,自然而安稳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平静地说明问题;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升华感情;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表明心迹。
第一:手势的原则
1. 适当性       2.恰当性        3.观赏性
第二:手势的区间
上区间 (肩部以上):表示号召,积极,鼓励,力量等
中区间 (肩部以下,腰部以上): 表示一般陈述,叙述等
下区间 (腰部以下):表示消极,负面,蔑视等
第三:手势的形式
1. 拳头型         2. 砍刀型(最常用)      3.剪刀型
第四:手势的种类
1. 指示形
这种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真实形象,又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大类。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线内。如“我”或“你们”、“这边请”或“看大屏幕”、“这些”或“这一个”等。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常用虚指可伴“他的”、“那时”、“后面”等词。指示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
2. 象形
用手势描述形状物,大小,高矮,胖瘦,方圆,长短等。其特点是“求神似,不求形似”。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模拟手势信息含量大,升华了感情,有一定的夸张色彩。比如:手掌上下浮动就是“弯弯的河流”、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放到耳朵旁就是“打电话”、双手合抱的动作就是“一个球”等等。

kh3tftyt3n5.jpg

kh3tftyt3n5.jpg

象形手势中还分化出“数字形手势”,就是用手指表达数字。给大家一个训练的方法:一帆风顺  二龙图腾  三阳开泰  四季发财  五福临门  六六大顺
七星高照  八方来财  九九同心  十全十美  百世吉祥 千事顺心 万事如意
3. 情感形
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比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恼怒时挥舞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它即不代表某个方向,也不代表某个实际物品。而是表达演讲者此刻情绪的变化。

fvetahl40se.jpg

fvetahl40se.jpg

第五:手势的注意事项
1. 场面大,手势大;场面小,手势小
当会场大、人数多的时候,我们的手势做得要大气,要做出来让听众都能看见。
当会场小、人数少的时候,我们的手势做得要小一些,做太大了,反而会让听众感觉有点张牙舞爪,和现场不协调。
2.手势应该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手势一做出去,马上就收回来,则会使听众对你立刻失去信赖感。
如歌星在现场唱歌时,他的手势会指向一群人停顿一下才放下来。
3.自己的思维里要存储3到5个手势
在运用手势的过程中,切忌一成不变就做一种手势,这样显得太单调、太呆板。
4.在运用手势过程中一定要自然、协调
做手势就像猫抓老鼠一样自然,猫看到老鼠时,不会想姿势应该怎么摆,而是一下就扑上去,这就是最好的动作。
初学者刚开始可以多学学别人比较优美潇洒的手势,模仿是最快的学习,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刚开始做手势时,会显得不协调甚至有点别扭,这没关系,习惯了就好了,所有的习惯都是从不习惯开始的。

pnspp251wog.jpg.png

pnspp251wog.jpg.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