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回复: 0

民国往事:伪“满洲国”建立到覆灭(三)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6-15 16: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满议定书》签字现场)
1932年9月15日,日本代表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大将和伪“满洲国”代表郑孝胥签了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傀儡政权无条件的承认日本人在满洲的权益——日本有权在伪“满洲国”境内驻扎军队,同时管理路权(铁路、港湾、航路和航空线)、矿权、国防以及治安等等,日本人有权出任伪“满洲国”的官吏,有权移民等等。即使是这样的委曲求全,溥仪也愿意给日寇当傀儡。
由伪总理郑孝胥主持的,伪各部总长列席每周一次的国务会议,看似正常有序,实则是背后由伪“总务厅”的总务长日本人驹井德三实际负责并提出议案,并由其实际操控掌权的傀儡会议。武藤信义成为了日本国首任驻伪“满洲国”大使,而驹井德三则被日本媒体称为“新国家内阁总理大臣”。伪政权各部总长都是中国人,但是很多部门是由日本人担任的次长实际掌握权力或者日本人在幕后操控。
1933年2月24日,在“国联”的大会上,一份以四十二票赞成、一票(日本)反对通过了十九国委员会关于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决议,“国联”正式重申不承认伪“满洲国”。但是,狂妄自大的日本则以抗议该报告书为理由在四天后直接退出了“国联”。
1933年10月,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第三任)菱刈(yì)隆大将身着军装、腰挎军刀、佩戴勋章严肃的来到了溥仪的伪“皇宫”里,此次菱刈隆与溥仪商量的正是溥仪梦寐以求的“称帝”和伪国家国体变更的问题,即将如愿以偿的溥仪此时是喜上眉梢、笑逐颜开。
1934年3月1日清晨,身着从北平的老字号“敦庆隆”订制的龙袍的溥仪在群臣的簇拥之下来到了“新京”城郊的杏花村,这里用土临时堆起了一座祭坛,在净手净脸后,溥仪向满清祖宗行三拜九叩大礼,溥仪终于名正言顺的复辟成功。但是,日本人只承认他是伪满皇帝,不承认是大清皇帝。就这样,在祭拜结束后溥仪便在关东军的要求下脱下了这身订制的龙袍,改穿上了伪“满洲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元帅服。之后,在伪“皇宫”内的“勤民楼”举行了所谓的“登基大典”,年号定为“康德”。伪“满中国”现在终于是溥仪梦寐以求的伪“满帝国”了各部的伪“总长”们也改称为伪“大臣”,在伪《继位诏书》中,溥仪大言不惭地说道:“……当与日本帝国协力同心以期永固,国中人民种族各异从此推心置腹、利害与共,无渝此言有如皎日,无替朕命咸使闻知……”此时,坐在伪“皇宫”里“同德殿”的龙椅上,夜郎自大的溥仪憧憬着与自己的伪“满洲国”同心同德的日本国的共同构筑的美好未来。

(废帝溥仪两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