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回复: 0

小儿捏脊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6-1 00: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传承中医5
心意和
昨天北京过去有位老中医叫冯泉福是个儿科高手,每天都有200多个孩子被父母抱来求治。老先生很少用药,不管遇到什么病,都只是在小孩子脊背上捏一捏就好了。他完全是通过捏脊来调畅小儿的阳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愈能力,这个自愈能力就是人体的大药。

————————
冯泉福根据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套手法简便、疗效比较显著的捏积手法,通过“捏拿”患儿背部皮肉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便于推广,主要治疗小儿“疳积”。他将小儿积证分为乳积、食积、痞积和疳积四类,并进一步将疳积划分为脾疳、疳痢、疳肿胀、疳嗽、眼疳和牙疳五类。紧紧围绕脾失健运的病机关键,对四积五疳的成因和证候,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形成了冯氏四积五疳说。
他认为,捏积疗法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来调节机体的阴阳气血。捏积所捏的部位在脊背,脊背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所会,脏腑精气之所注,经络气血之总归,故捏拿脊背部,可起到疏通调整的治疗效果。从经络循行部位来看,督脉起于长强穴,上循脊柱,并于脊里至风府穴,进入脑内。而膀胱经亦在循脊两侧旁开一寸半,以上两经循行之路,正是主要的捏拿部位。督脉为诸阳脉之海,能总督一身之阳。任脉主血为阴,气通则能统血而行,督脉不通则诸脉不通。无论病在气分或血分,均可于总司气血之脊部进行治疗而得到治疗效应。同时各脏腑之俞穴皆在膀胱经,通过捏拿脊部也可调整脏腑之阴阳,脏腑气血得以调整,便可达到治疗目的。
在操作过程中,推、捏、拿三种手法必须协调配合,用力与速度要均匀,对虚弱病儿手力宜轻柔,推捏次数可多几次,在操作时要注意紧沿督脉进行,不可离开。操作后不得立即用手掌摩揉背部。对于患有心脏病或皮肤浮肿以及各种出血性疾患者不宜使用本法治疗。冯泉福主张在治疗过程中禁食芸豆及醋,三年内忌食螃蟹,平日不易吃得过多,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详情可以购买《冯氏小儿捏脊》,作者是佘继林
————————

脊柱是督脉经过的地方,督脉入脑,后面的脊柱平时也难接触到,难锻炼到,如果有人帮忙捏捏脊柱,那是非常舒服的。

经常帮小孩子捏脊椎还可以补脑,让他她更聪明哦。
大人也可以捏脊,疏通督脉,补脑,补肾,补阳。
捏脊手法在视频,素材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