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回复: 0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20 16: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求学问知识会一天天增多,修道则妄见会一天天减少,减少再减少,一直达到无为境界,无为却没有什么做不成功。治理天下必须无所事事,如经常有事,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问道心得
一、《道德经》五千言其实只讲了两个字,就是“为道”!为道,涉及的不是学习的问题,学习这个命题太小了;为道,是追求生命的大智慧。欲追求智慧必先正德,正德的过程就是“损”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德正则无事,无事才可以进入道的境界,获得大智大慧。
二、“为学者”讲的是头脑层面的功能,学习很重要,那是学问层面的事情。“为道者”讲的是心灵层面的功能。心灵的功能就是重视内求法,重视万法归宗,重视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减法人生的践行。
三、“损之又损”的意义是:减之又减、简而再简,道的伟大创造力便将显露出来。这是一个生命力的过程,是一个去华而存朴的过程。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不需要问别人,很多时候只要看看自己的品质就知道了。行善三年命运一定会转好,行恶三年厄运必定会降临。
四、“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默修实践所带来的身心健康状况来检验。家庭不睦易生病,抽烟酗酒易生病,营养过多易生病。在健康问题上,我们自己比其他任何身外之物更管用!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五、如果一颗心始终是恍惚的,一颗心始终被一个人、一句话、一片落叶或一个金币所喜怒哀乐,情结无常, 神情恍惚,百念丛生,那他就根本做不到实学、实干,更谈不上实效、实证。超然物外的气度与胸襟,决不可以强为, 而是自自然然做到,不经长期的考验与磨砺,决不容易造就。放下得失,用平常心做事, 最容易出成绩。人若很自我,不顾规律,则是不足于成事取天下。
六、以力量、功业打下来的天下,是以谋略为手段,以有事取得的天下。《道德经》的核心讲究“以无事取天下”,是以厚道畜德,以德化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做事业的最高成功之道。
七、化解矛盾要在苗头初显时化于无形中;转化人要在不知不觉的不言之教里。语言带有操控性,只会激发人潜意识的对抗。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觉察自己,不生是非;厚德载物能影响天地。
八、孩子的手是创造之手、万能之手,不要剥夺孩子表达爱的权利,溺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白眼狼。与孩子沟通比斥责要重要,俭朴自立比奢侈保护更重要。
九、爱的法则十分有用,它能够吸引集体智慧来祝福我们、帮助我们。所以机会总是留给有大爱的人,怨天尤人没有用,混日子实际上是混掉自己的生命。智慧是我们人生第二层楼上的心灵之神才具有的,心灵之神所流淌出来的“无不为”的智慧,需要我们用后天之德去开启、去凝聚。
十、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身上的“风水”,那就是知足、感恩、精进——表现在脸上就是微笑,就是聚财。三十五岁以前的福报是父母帮着修的,三十五岁以后的福报是此生自己修的。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