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回复: 0

小说阅读手法类题型答题总结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16 16: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法类
(一)情节的叙述手法
思考角度: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2.叙述方式
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3.结构特点
以……为线索(双线结构\明暗线交织)
以……为话题引入故事
通过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内心独白\自述)
穿插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和人物讲述相结合)
蒙太奇式(各个场景之间来回转换)
铺垫、悬念、伏笔与照应、突转、意外与巧合、对比或衬托、抑扬
(二)人物塑造手法
思考角度: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描写等
侧面描写(形成了对比或衬托)
(三)主旨呈现特点
思考角度:
小中见大
卒章显志
(四)语言特点
思考角度:
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口语化等
散文化笔法
(五)环境描写的特点(手法)
思考角度:
动静、虚实、色彩、点面、感官、写景顺序(远近、俯仰、时间顺序等)、白描
例1: 《窗棂上桂串红辣》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① 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
②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太太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前后对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
例2:《左二老爷》在构思上有何精妙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① 欲扬先抑,跌宕起伏。先写左二老爷其貌不扬,病秧秧的,为“抑”,再写他在桥叱咤风云,欺行霸市,为“扬;
②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听戏时面对长袍客的失手伤害,左二老爷却隐忍不发,这异常的表现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③伏笔和照应,环环相扣。五年前左二老爷对少年的仗义相助为伏笔,五年后县长的放他一马是照应;
④意外与巧合,波澜起伏。五年前软弱无依的卖馍少年,居然成为一县之长,为意外;恰好管辖桥镇,专治左二老爷这样的恶霸,为巧合。这样的安排,使故事跌宕起伏,精彩动人。
例3:《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①铺垫。本文标题为“我讲最后一个故事”,但在米晓岚“讲最后一个故事”之前却用了不少的篇幅写其他人,这是为“我讲最后一个故事”做铺垫,为故事高潮的出现起到了推动作用。②对比。“处长”“老板”的“城市”生活与军人严亮的边疆生活形成对比,聚会开始时充满笑声的热闹气氛与最后一个故事讲完后“没有人说话”的寂静沉重的氛围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③以小见大。本文截取的只是军人返乡与同学聚会的一个小小场景,但就在这样一个小场景之中,通过军人对爱情的抉择,展示出他们平常外表下所蕴含的令人动容的真情与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