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回复: 0

【原】太极拳内功修炼秘法(一):归根复命、返本还元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10 16: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四位一体
wen yu tai ji wen hua
何谓真正的太极拳?真正的太极拳包含了拳法和功法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又都离不开动与静。动,指的不仅是外部形体的动态规矩,还包括体内的意、气运动;静,指的不仅是动作结束时的静止,更重在神。

练太极拳若只是在形体上研磨,而不知神、意、气在习练时如何的应用,那终生就都没有登堂入室的可能,不登堂入室就是在门外转悠,俗称外行、外家。
可练太极拳若因此而忽略形上的诸多规矩要求,而在神、意、气上侧重又必然难得太极拳的三味。那样练,与气功、玄术终归没有区别,如此又何必练太极拳呢?!
所以,真正的太极拳习练离不得形、神、意、气的四位一体。



二、形的奥妙
wen yu tai ji wen hua
气功、玄术有其作用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可和太极拳是有着根本不同的。因为它们不注重外三合,不强调整体运动,在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的独立平衡性和整体平衡性上都是短板。这是太极拳为什么要在形上作为修炼重点的一个所在。
形,说的不是动作姿势,而是指周身的内外关窍以及动静开合的处处法要。这些都关乎到内气能否充足和运行能否到位。
练拳若内气不足,则动作姿势就没有内在的鼓荡源头。这是很多人练太极拳一直没有“掤劲”,周身大气包容感的原因所在。所以,练太极拳没有气感,不会行气,肯定是不对的。
古人在谱中明明写着:“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以直养而无害;气遍周身不稍滞;意气君来骨肉臣”等与气相关的词句,即为明证。而太极拳的气必须要依靠形上开关展窍和动静开合的法度来激发,来壮养。


三、以气修命
wen yu tai ji wen hua
气不仅有催形之效,还有全神之功。我们道家太极功法有“炼气化神”之说。这个化指的不是气化成神,而是给神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气更准确说,是一种能量)。
气又是来自于精。此精非指男性生殖之精,而是指后天脾土运化之精与先天肾水滋养之精。我们道家的“炼精化气”说的就是这个。若此精说的是男性生殖之精,女性就没有气可练了。所以,我们道家所说的精不是男性生殖之精。
此精在人体内部中下焦之内,因此在形上就须把中下焦相应的关窍打开。“安炉立鼎”、“开炉点火”指的都是这个。这些东西佛教显宗是没有的,因为他们主“炼性”,修的是第八识阿赖耶。我们真正的道家传承是性命双修。
“修命”和“修性”截然不同。“修命”修的是人类从先天胎中带来的基因信息元和后天天地间淬炼出来的万物成食后炼化而成的天地信息元。性体在颅中,命体在身中。所以,道家太极,也就是真正的太极离不开修身(形)之一途,故重形。


四、正心诚意
wen yu tai ji wen hua
可在本文当中我们先不说形,而是先要说神。在太极拳古谱歌诀说得好,“先在心,后在身;身虽动,心贵静。”可见心在练拳中的重要性。心为神之宅舍,意为神之号令,气为意之作用,形为气之演化。
道家修行有“锁心猿,栓意马”之说。意思是说,心在平时的就好比猿猴一样不老实,意也好比烈马一样不安定。故在练拳、练功之初,须让心静人不可。心能静,神方能得以凝实,意方可专注,气方可听命,形方可随心所欲,轻灵圆活。
因此本门有歌诀曰:“弟子躬身三进礼,参圣参祖又参师。凝神息气多恭敬,正心诚意立根基。”
在练拳、练功前即要默诵此歌诀,有静心凝神之效。因只有生发恭敬心,学者才能安静下来。故有“能敬则静”之说。心静神凝,正心诚意,要在这样的前提下练拳练功,用意用气,自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可比的。这就是为什么说练拳练功前以及练功中必须要做到“先在心,后在身;身虽动,心贵静。”而欲要心静,心中默诵持守本门歌诀即可。


四、归根复命
wen yu tai ji wen hua
心静后,要把神从上玄关处收回来。上玄关就是两眉之间向上一点儿。有的人稍一尝试即可在闭目收神的瞬间看到色光闪现,此极为性光。我们的神就居于这个点儿往里的地方,神所在处也叫做“性宫”,是那个投胎转世,能决定人是做凡还是成圣的第八识阿赖耶的所在。
这个神是个独立的生命体。在没有出离母体之前,她居于胎儿的颅内,随着胎儿的浑浑噩噩而清静无为,此时状态谓之【元神态】。随着胎儿降生成长,耳听、目视、鼻嗅、舌尝、身触、意感遂生【六识】。元神自此每日受外界事物的熏习而成【识神态】。
真正的太极拳法和功法用元神,弃识神,如此方可将【六识归一】,也就是将眼、耳、鼻、舌、身、意的觉察力从【性宫】收回来,收到【命蒂】处。此处是祖气所在。未出母体前,十月生命全系于此处维持。一出母体后脐带一剪,天地之气冲击七窍,“哇”的一声,气从口鼻而入肺,后天系统运转,先天系统关闭,祖气遂退隐于【秘密处】。
真正的太极拳乃我道家自古即有,至张三丰祖师集大成。故真正的太极拳处处合于道家修炼之法。【六识归一】即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归根复命法】即为道家的“逆修秘法”之一。所以,心不静无有归根之可能,心静而不以法收于【命蒂】处则无从谈及复命。复命者,即复原我只元始本来名目,元神态、胎儿态是也。


五、神为主帅
wen yu tai ji wen hua
此法在本门又一祖师王宗岳先师所留《十三势行功歌》中变了一种说法:“十三势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实际上说得都是一回事。真正的太极拳法和功法的习练必须要做到元神回到元气处,神气打成一片,性命和合双修。
神能归到【命蒂】处,便如元帅坐于帅府,发号施令,行军布阵而无往不利。故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先生曾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说的就是这个。若不如此做去,则当然将太极拳练成了太极操,练成了太极舞,练成了一般的武术。


六、做个睁眼瞎
wen yu tai ji wen hua
人之心神能【返本还源,归根复命】即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所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神不外驰,不受外物所扰,即为清静。神在何处,人的感受就会随之而到何处,所以说天地悉皆归。
神宜养,而不宜耗。故有【闭目养神】之语句。此犹如“眼不见,心不乱;耳不听,心不烦”之言,神归于一处,眼视耳听亦随之而归于一处。所以,打坐、站桩都是闭目练的,即为治心不乱的法门是也。
在练拳当中,眼虽是睁开的,但是眼神却不可全部放出去。若全放出去,神就不在【命蒂】处,状态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识神主位必耗损,练太极拳即使在活动气血上受些好处,但是在精神的颐养上却是没有半点好处的。想出功夫,眼看梢节一寸,耳听背后三分!←【曾以此文做过专门说明】
不会用眼神,这是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多数的通病。其实,眼在太极拳的练拳当中如何用最好理解,最好掌握并不难,只要让自己做到【睁眼瞎】即可眼睁而不耗神。
即外界的一切事物在自己的眼前都没有影响,不去看它,不去记它。心神只守在【腰间】,用只用在梢节一寸处。随放随收,随收随放。本门祖师李瑞东先师对此有曰:“内要留意,外要用意”是也。神只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活动,“不贪不欠,我守我疆”。那种眼中精神抖擞,随着姿势看向远方的都不是真正的太极拳的练法。损神耗气!
真正的用神之法,是要看着好似慵懒之姿,一有惊觉却立即精神反应如电才是对的。其如小猫闭目休憩,看似人畜无害,可稍有动静即有瞬间反应是一样的情形。万物一理,道法自然,人又焉能而异之乎?!

佛法千言万语,终究不出心性二字;道法万语千言,归根只是了命神通。
家家有法家家练,各个不同各个成。古传有道不二法,太极一事无双功。有缘千里来得法,无缘法在眼前空。
真功不是下苦功,练不得法老亦空。一句若明不多语,多语也是难练成!
先修筑基体,次练化气功,须开白虎锁,再解缚龙绳。立于白云上,行于水浪中,坐在混沌里,卧在好家风。——薛文宇
5月15日:李氏古传太极十三势(山东青岛)培训信息
7月23日:杨八五古传内功练法(辽宁辽阳)培训信息
8月08日:李氏古传太极十三势(山东淄博)培训信息
点下在看,写个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