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回复: 0

第二单元《生活中有你》 内容简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7 02: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结识和了解同学、老师,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智慧,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二、本单元内容结构示意图单  元课   题框   题主  题生活中有你第一次“握手”回忆那一刻人际交往的方法和原则“交往”的心里话怪吗?不怪为他人开一朵花心中有他人换位思考的态度和能力别人的感受你知道吗?也许另有原因走近老师我们的老师很特别如何与老师相处我们离老师有多远?与老师面对面我属于……我们属于多种群体融入集体生活我们的学校班级是我家三、单元教学目标第四课 第一次“握手”第一课时      回忆那一刻知识目标:认识到人生无法避免与他人交往。能力目标:学会与陌生人交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敢于跨越陌生,走向熟悉和友谊,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      “交往”的心里话知识目标:交往必备的品质:微笑、幽默、宽容、真心待人。能力目标:掌握交往必备的品质,运用它们与人交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善于交往的人都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让自己成为“交往明星”。第三课时      怪吗?不怪知识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学会接受不同,也是交往的微妙之一。能力目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各种性格的人交往,尊重差异,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第五课为他人开一朵花第1课时       心中有他人知识目标:懂得能为别人开朵花的人必定有高贵的品质,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他人开一次花,给自己的人生喝彩。第2课时       别人的感受你知道吗?知识目标:每天,我们都在与周围的人打交道。只有理解他人的感受,我们的心田才能开出吐香的鲜花。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第3课时       也许另有原因知识目标:生活中,我们不能匆匆下结论,急着否定一个人,要知道他(她)的一些行为也许另有原因。能力目标:在学习、生活中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第六课走近老师第1课时       我们的老师很特别知识目标:描述老师的个性特点;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位老师的独特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当教师的体会和感受,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培养尊重老师的道德情感。第2课时       我们离老师有多远?知识目标:了解、熟悉老师,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能力目标: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第二单元《生活中有你》 内容简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能够与每位老师和谐相处。第3课时       与老师面对面知识目标:掌握与老师交往的基本准则;正确、合理地对待老师的错误。能力目标:合理地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善于运用有效的方法向老师“申冤”,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错误,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七课我属于……第1课时    我们属于多种群体知识目标:我们生活在人类各种群体中:民族、故乡、家庭都是我们生活的群体,我们在群体中享受温暖、不断成长。能力目标:理解民族、故乡、家庭对我们的恩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中华、热爱故乡和家庭的思想感情,用实际行动建设故乡、报效祖国。第2课时       我们的学校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学校是每位同学成长的园地,它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能力目标:帮助学校寻找改进的办法,让自己的学校更加完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学校昨天的辉煌,热爱自己的学校,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而自豪。第3课时       班级是我家知识目标:班级是我们的家;每个班级成员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能力目标:展示班级的特点和良好的班级风貌;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尽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班级,热爱班级,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四、本单元对您提出的特殊挑战:第四课   第一次“握手”1.本课是拟人的手法编写的,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巧妙扮演好“交往”这一角色,是本节课精彩与否的关键。2.本课内容是开放性的,具有很大的弹性。课文中列举的交往原则和方法只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实际经验编写的,而且也是交往原则和方法中极少的一部分,只是引导学生学会交往的引子,因而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这对教师来讲确实是个挑战。第五课   为他人开一朵花1.换位思考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生活中,如果能经常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容易相互沟通和理解。但不在其位而要从其位去考虑问题,这并不容易做到。俗话说:“看人挑担不腰痛”、“饱汉不知饿汉饥”,所以如何能够使学生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需求,体谅对方的感受,从而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光靠讲道理是不够的。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要“注重学生的首先实践”,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要“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这对解决本课的这一难点是有积极意义的。2.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丰富的情感体验,只有从感情上使学生认同换位思考并愿意使其化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品德。相对而言,换位思考的道理容易明白,而要从感情上使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他人、为他人着想,则是比较困难的,这是本课的另一个难点。第六课   走近老师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第二单元《生活中有你》 内容简析
    1.如何把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第三种情况协调起来?师生之间有感情,又存在着隔阂、矛盾和冲突,这些方面并不矛盾。师生之间的感情源于教师的职业要求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向师性心理特征。师生之间的隔阂、矛盾和冲突则源于师生之间的不同个性特征以及少年文化和成人文化的冲突。2.如何把握第三框的教学?通过第三框的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敢于和恰当地与老师交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违背师德行为的教师不是教师队伍的主流,不要对教师队伍整体产生误解。同时,本框对授课老师乃至对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能起到教育作用,触发老师进行自我检讨,消除错误的思想和做法,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第七课   我属于……1.本课不同于传统的集体主义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集体主义教育的痕迹,是教师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问题。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和感悟,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和泛泛的思想教育。要通过设计一些实际的活动,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确立起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责任感。2.本课安排的学生课内外活动较多,如对父母的访谈活动、参观校史馆或由学生领导和知名校友作讲座、为学生设计广告语、给学校工作提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设计班徽等等。这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实践性。如何设计好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并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的考核,是教师必须应对的一个实际问题。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第二单元《生活中有你》 内容简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