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回复: 0

《锄禾》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1 0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认识偏旁“皿”;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从中受到教育,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吗?
       生自由发言
2.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挂图,问:图上画着什么?画着怎样的情景?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3. 生谈感受。
  4. 师小结:小朋友的感受都特别深,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首古诗。 揭示课题《锄禾》。板书课题,读题。
5.生试着说“锄禾”含义。师简单阐述,“锄禾”是为禾苗锄草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并用手指课文。
     2.师:想不想像他读那么好呢,那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合作学习,互相帮助认识不认识的生字。
3.师:现在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小组内合作读课文,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4.反馈读:.指名个别学生读—听录音读—小组赛读—齐读。
三、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说说你理解读懂了那些句子。
2.生发言。
2.师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烈日当空,农民挥汗锄禾,我们应该珍惜粮食,每一粒都来得不容易。
3.齐读课文。
四、认读生字。
   1.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2.师: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小组内拼读生字,其他组员注意纠正,会读的小朋友帮助不会读的小朋友。
3.交流识字小窍门,说说如何更快地记住生字。
4.生字开花游戏,给生字组词。
5.开火车认读生字。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感受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一粒饭就是一滴汗啊,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另外我们也认识了9个生字宝宝,收获特别大。
六、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锄禾》教学反思:
《锄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4单元的一首古诗,唐朝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二首》中的一首。全诗共四句,语言朴实无华,但却道出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表达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读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作者的用意,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没有反思的课堂算不上完整的教学,《锄禾》这节课中我较满意的地方是:采用插图以及多张照片,让学生对农民的劳动有所了解。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农活,自然也无法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利用插图及几组图片,可以较形象地展示劳动场面,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而图案的形象性也符合低年级的形象思维。另外不管是读课文还是识字环节,我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多次采用,较大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人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形式,让课堂书声琅琅,以多读来品味课文,理解课文。共2页,当前第1页12
  • 《锄禾》教学案例
    课堂中不足的地方: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太熟悉其合作方法,有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没有注意听组员朗读,在今后教学中应多练习,并应向学生明确提出合作方法。
    2.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听课漫不经心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方面探索,想有经验的老师讨教经验。
    3.识字游戏较简单,应多采用一些新颖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教学简单却又艰难,需要不断去摸索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不断去发现有效整顿课堂的方式。
    共2页,当前第2页12
  • 《锄禾》教学案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