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回复: 0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2-7 05: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波澜壮阔、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文中的精美佳句,掌握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能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并掌握作者的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难点】掌握文章的重难点句子“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0xx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表演视频,引导同学们:视频中展示的只是桂林一小部分美景,要想体验更多的美景,就一起走进新课。(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生字词。(讲解其读音、含义、组词并书空)
  2.默读课文,思考主要叙述了桂林美景的哪些部分?
  (桂林的山和水的秀美壮丽)
  (三)深入研读
  1.小组讨论,组长反馈概括山和水有什么的特点?用简练的文字概括。
  (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2.评析活动“说说你最喜欢的语句”
  (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巩固提高
  比赛活动,自由组队,一人朗诵,一人创编歌舞,教师点评并颁发奖励积分
  (五)小结作业
  小结:系统归纳:总结全文,梳理结构:总(甲天下)——分(水、山)——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情感升华:中华大地广阔无垠,美景数不胜数,大家可以走出去感受自然的魅力,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作业: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桂林美景的图画,并配上一首合适的小诗,下节课进行展览。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提倡感悟的研读方式,让学生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这样才是全面、完整的语文教学。
  【设计特色】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块去游览一座具有两千年的历史名城──桂林,去欣赏那里的山,那里的水。
  (播放课件)
  2、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生自由发言3—4个)
  柔美的音乐,迷人的美景,把学生带入了风景如画的桂林。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文的内容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桂林山水的确很美,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向我们介绍桂林山水的美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师:读了课文后,谁能概括到说出桂林山水的特点?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静、清、绿、奇、秀、险)
  自主读书,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过渡语:
  同学们概括得很准确,漓江之水静、清、绿,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描述他的呢?请听老师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桂林之水”语句的品读
  1、师配乐范读第二段。
  2、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你们想读这段吗?(生想)好的,不过读的时候有个要求,什么要求呢?听好啦,就是在读的时候,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多读几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一定记住:先读、划,再交流,开始吧!
  3、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4、师: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作一个汇报,当你们站起来发言,作汇报的时候,先要有感情地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再说说你喜欢这个句子的理由。
  5、生汇报: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为什么喜欢?根据生说的句子师出示课件。你从哪儿体会到静?你能读出静吗?再请读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为什么喜欢?出示课件,要是我见到这么清的水,会情不自禁地捧些泼洒在脸上,一定很凉爽舒服,如果是你,还有哪些想法?谁能读出这种清?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为什么喜欢,出示课件,怎么通过读表现出来?请竞争对手读。
  6、师:接下来请女同学把第二段有感情地读一遍,男同学要认真仔细地听女同学朗读,边听边看课件。老师看是女同学读得好,还是男同学听得好。
  过渡语: 听得真认真,读得真好!让老师陶醉在你们朗朗读书声中。刚才我们用读、划、议的方法,学习了第二段,下面请你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第三段。
  四、“桂林之山”语句的品读
  1、生自学第三段。
  2、师: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做一个汇报,当你们站起来发言,作汇报的时候,先有感情地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再说说你喜欢这个句子的理由。
  3、交流汇报: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为什么喜欢?指导朗读: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读的时候应一个比一个比一个读得重。
  生: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生每说一句老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山的秀、险。可以点名读,也可两人竞赛朗读。
  4、师:这些句子确实写得好,那你觉得这段中哪些词用得很好!为什么?生回答。
  5、师:小结:同学们,由此可见,作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功夫多深啊!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能在今后的写作中活学活用,同样的,就能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6、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看课件,欣赏一下桂林山的奇、秀、险。
  师引说:桂林的山真奇啊!这座山像什么?这头大象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山?
  (月亮山)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 )像( )桂林的山真奇啊!( )
  7、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汇报,老师觉得你们真聪明,第一,能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段,举一反三的能力强。第二,发言积极,朗读有感情。老师为你们的进步由衷感到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教者没有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和串讲串问,着力于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课件出示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美读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在感情朗读中进一步深化。
  五、拓展延伸
  1、师:桂林是一座历史悠久,山水风光迷人的风景名城。课前同学们通过看图书、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了许多有关桂林方面的资料,对桂林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没有同学收集的内容是课文没有写到的,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桂林。请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小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4、桂林的风光真是太美啦!难怪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师板书。
  5、学法指导:
  师:你们介绍得真全面。但是我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弄不懂了,既然桂林有这么多美景,那作者为什么不都一一介绍出来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写作目的,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要做到详略得当,不能面面俱到。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材料,既拓宽了视野,又加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言语表达 的能力。
  六、感悟山水组合美
  1、师:漓江的水美不胜收,桂林的山独具魅力。我决定带一台摄象机去把这美景录下来,到底是拍摄山呢?还是拍摄水呢?谁帮我出个主意。
  2、师:失去桂林的山或失去桂林的水,桂林都会失去一半的美。其实课文最后一段告诉了我们答案。
  3、点名读最后一段,生评议。重点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播放课件)
  4、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在“拍山还是拍水”的争论中,学生自悟出山水依偎、不可割裂的道理,领会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真正内涵。
  七、宣传策划,创意展示
  1、师: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用了这样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来赞美了桂林,你们想赞美桂林吗?那请大家开动脑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广告语、对联、诗、歌曲等等,来赞一赞这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吧!
  2、生先小组讨论,再全班汇报。
  【课后反思】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建构。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论选择哪种学习方式,均围绕语文的学习目标──学习言语来进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悟,不断吸收,体现读中有教,寓教于读的语文教学思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在不断扩大的言语空间中自由驰骋。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语言与多媒体辅助,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过朗读传达热爱祖国锦绣河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理解重点词句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课文2、3两节的排比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式,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突破口: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乘着木船荡漾于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板书课题:齐读
  2、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韵。
  (媒体出示)欣赏桂林山水的画面。
  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板书:甲天下)理解“甲天下”
  3、能把这句话读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来?
  生读,后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请生大声朗读全文。
  要求:
  (1)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找一找,作者在游赏完桂林的山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你把这句句子找出来。
  2、交流句子。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
  说说对此句的理解。
  3、师小结过渡:
  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觉在画中一样,那感觉真是太美了。接下来,就请大家随着老师用你们美的心灵,美的眼睛去感觉桂林山水美的神韵。先来感受漓江的美。
  三、感受漓江的美。
  1、师配乐朗读第二小节,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2、师:听出来了吗,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3、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抓住静、清、绿的特点)
  4、指导朗读。
  读出静、清、绿的感觉来。
  (练读、指名读、齐读)
  5、迁移句式,完成填空。
  (1)万里长城真长啊,长得( )。
  (2)西湖的水真( ),( )。
  6、有感情地朗读。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漓江的美。
  四、领略桂林的山。
  过渡:感受完漓江的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桂林的山。
  1、明确学习要求:小组学习第三小节,说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可用小组内喜欢的方式读,如可以读读画画,可以边读边想象桂林山的样子,也可开展朗读比赛等。
  2、交流。(媒体出示该段内容)
  抓(奇、秀、险)用相关图片帮助理解。
  3、在感情地朗读。
  桂林的山的确有它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师引读第一句。谁能把它的这种魅力感染给大家。
  推荐读,齐读。
  五、小结升华。
  1、师引读4小节。后接着引读: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问:这幅画是谁画的?
  3、小结 :大自然用它那绝妙的彩笔为我们描绘了这么美妙的一幅画卷,有多少人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4、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老师和同学一起随着音乐朗读这首诗。
  六、布置作业。
  1、你出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2、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办成小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板书设计】
  37、桂林山水
  总起 分述 总结
  水———静、清、绿
  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山———奇、秀、险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⒊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
  二、自学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⒈出示表格:
  前字韵母 啊的发音 举例
  a、o、e、i、ü ya 真绿啊、真奇啊
  u、ao、ou wa 真秀啊
  n na 真险啊
  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
  ⒉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⒊检查自学
  ⑴指名四人朗读
  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文章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文章。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完成板书提纲:
  总起:甲天下
  静
  水 清
  桂林山水 分述: 绿
  奇
  山 秀
  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导学第二节
  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
  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来学习课文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学习的方法、步骤。
  ⒉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波澜壮阔、无瑕等
  ⑵分层:三层
  ⑶修辞手法:引读
  第一句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较,强调漓江的水有独特的美。第二句具体写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其中的真,是的确、实在的意思。
  (作者为何在静、清、绿前加上一个真字,后都带个啊字?通过朗读,体会真写出程度。啊抒发作者喜悦、赞美之情。)
  对这三个特点,作者用感觉或用比喻来具体说明,并把它们组成一组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最后一句写出江水之静。
  ⑷描写角度:引读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动态的角度写;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透明度的角度写;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从色彩的角度写。
  ⑸引读,说说你怎样读出语气,交流并指导朗读。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
  朗读这一节,首先要把握平稳、清新的基调,其次要运用重音、速度等技巧,传递出对内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节的总起句,读时要平稳,声音可略低,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读重音。第二句要掌握重音和停顿。最后一句是再次写感觉,以突出漓江水的静,读时渐轻、渐缓。
  读好排比句,注意节奏,几个像要一气呵成。
  个读,齐读。
  ⑹质疑,解疑
  ⑺小结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⒊背诵第二节,根据板书自背,互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课文背出来的。
  (记关键词,列提纲,记每句第一字)
  ⒋检查背诵
  四、布置作业
  ⒈抄写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⒊背诵并默写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⒈指名背诵二节(默写第二节)
  ⒉过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与众不同之处。
  二、导学第三节
  ⒈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把课文读懂: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山的特点写具体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还要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读懂课文的方法。
  ⒉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丽
  ⑵分层:二层
  ⑶写法:
  写法上与第2节相似,显示了结构上的对称。第一句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体地写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山形
  色彩明丽山色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势
  有形态的描摹,有联想比喻,有亲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势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引读。
  ⑷有感情地朗读。
  ⑸交流学习方法: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⑹背诵第三节,交流背诵方法。
  三、略读第三段
  ⒈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⒉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
  ⒊这句诗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
  ⒋背诵第三段。
  四、总结
  ⒈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桂林美丽的山水,写下了自己观赏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让我们齐读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
  ⒈指导课后练习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补充说明的方法写具体,即清得怎么样。两个小题分别要求写出黑得怎么样和干净得怎么样。如: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黑得看不见屋内的陈设;干净得看不见一张纸屑等。
  ⒉完成其他练习
  六、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
  ⒉默写课文。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文为一篇散文,作者以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神奇。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娇,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课文按先总说、后分述、再综合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观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媒体的运用:
  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桂林,缺少生活体验,针对这一现象,在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观看课文朗读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产生对桂林山水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时,利用课件让学生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标。最后让学生欣赏我国其他地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作者陈淼再次踏上我们的桂林之旅,相信在这次的旅行中你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你们期待这次旅行么?别着急,我们要过了字词关才能得到旅行的船票哦!
  出示词语:观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学生开火车认读)
  大家都能顺利地过关,祝贺大家!拿着自己的船票,我们出发了!(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二、欣赏课文录音:
  1.请大家坐稳船,尽情地欣赏沿途的风光,一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2.现在,谁来夸夸你看到的景色?
  3.你们想不想也来这样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三、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1)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用“▲”标出
  (2)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汇报学习成果:(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2)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先写“水”再写“山”最后写“山水相融”,顺序:先总起,再分述,后总结。(板书:水、山)
  四、精读课文,感悟特点及方法: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导语: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这样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
  (1)按要求自由读第2自然段。(要求:A、说一说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B、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漓江水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C、找出体现漓江的水与众不同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汇报学习情况。
  A、说一说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相机板书: 静 清 绿
  B、(出示课件或小黑板)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漓江水的?(让学生体会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具体描写)
  2、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出示课件)
  1.“静”。假如我们荡舟漓江,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吗?能看到漓江水在流动吗?所以说(出示课件)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怎么样?“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的不流动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你能读出这种静的感受吗?(指名读,评价)
  2.“清”。假如我们往江底看,可以看见什么?(出示课件)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江水很浅么?这样写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3.“绿”。抬起头,向远处看,(出示课件)漓江的水多绿啊,绿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谁愿意试着读一读?
  观察作者描写漓江水的静、清、绿的句子(课件出示三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句式相同,都是先概括,再具体描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前两个特点后面用的是分号,认识分号)再读,体会分号停顿的时间。
  3、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先提大海、西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大海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其动,通过对比更突出漓江的水有一种奇特的美。一个“却”字,说明大海、西湖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的水相媲美,可见漓江的水是多么迷人!你愿意带着赞美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吗?(指名读,师生接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
  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漓江的水,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由分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看学习要求:自由朗读;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桂林山的特点;说说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有什么不同;有感情地朗读。
  1、小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出示课件)。
  (1)作者主要写了桂林山的几个特点,用简单的几个词说说。
  板书: 奇 秀 险
  (2)具体怎样描写的?
  2、探究学习。
  (1)体会作者在写桂林山的特点时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出示课件。)
  A、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用了比喻把句子写具体)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还有的山像什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譬如: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使学生感受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B、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C、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的感觉,突出桂林山的“险”。指导读出这种“险”的感觉。
  (2)体会桂林山的与众不同,从“却”字体会用词的准确。
  观察课件中桂林的山。
  问:泰山和香山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泰山和香山,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为什么写泰山和香山?(突出桂林山的与众不同)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却”字)
  3、练习朗读。
  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呀”“真秀哇”“真险哪”)试着结合板书和课件练习背诵。
  4、桂林的山水美不胜收,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教师适时引读)
  五、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观赏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又有什么感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写感受的句子。“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2.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有关的重点词、句。
  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为什么用双引号?
  (1)字面意思,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边播放课件边解说)“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因为这一句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所以要加双引号。
  3、再读第四自然段。
  导语: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此时此刻,山水相融,物我两忘,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读出陶醉在山水之间的感觉。
  六、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优美的风光,紧张的学习之后,让我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一起来欣赏一组美景,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
  七、总结全文
  这些风景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我们应该感谢它们,热爱它们,保护它们。
  八、布置作业:
  仿照本课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介绍一处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6 桂林山水
  水:静 清 绿
  桂林山水 甲天下
  山:奇 秀 险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1.2020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2.《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通用3篇)
4.《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5.《桂林山水》优秀的教学设计
6.精选《桂林山水》优秀的教学设计6篇
7.课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8.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9.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