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回复: 0

名人良心故事作文素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02: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的善恶观是暂时的,因此良心也必然具有相对性。一个人在一个时代会因没做某件事而良心不安,而在另一个时代会因做了而后悔不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整个社会都浮躁 要有人说真话】
  20xx年6月25日23点57分,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遵照先生生前遗愿,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
  除了具备艺术天分外,对于工作十分敬业和勤奋,像一个战士,他是中国20世纪艺术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包林说。
  刚直的老人:总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
  吴冠中的得意门生、画家赵士英认为,鲁迅先生的精神给吴冠中以极大的启迪。吴先生非常崇拜鲁迅,他说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他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
  20xx年,吴冠中以奖代养、取消美协、画院等言论激起轩然大波。虽然在生活中淡泊名利,但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吴冠中依然是艺术家脾气,痛陈利弊。
  美协机构很庞大,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很多人都跟美术没关系,他们靠国家的钱生存,再拿着这个牌子去抓钱。吴冠中当年接受采访时,炮轰美协和画院,指出体制弊端。吴冠中指出,当下很多画家千方百计地与美协官员拉关系,进入美协后努力获得一个头衔,再把画价炒上去。
  吴冠中当时有个著名的论断,就是中国美术比非洲还落后。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社会是不养诗人、画家的,艺术家没有吃过苦、没有感情和心灵的波动是成长不起来的。
  而对于自己的画作屡屡拍出天价,吴冠中自己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指出,所谓的拍卖天价,都是很多收藏者为了盈利、套现,联合拍卖行、买家一起炒出来的。
  我90岁了,我要把想说的话说完,总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我年纪大了,没什么顾忌了。吴冠中说。
  平民艺术家画作超千万元,书房仅五平米
  吴冠中画作一向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宠儿,拍卖价格屡屡创出新高,甚至高达数千万元。20xx胡润艺术榜上,91岁的吴冠中以2。2亿元排名第二。
  这样一位作品屡屡拍出天价的画家,却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
  吴冠中生活在北京方庄小区附近一处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里。在吴冠中不足五平方米的书房里,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一张椅子。椅子拉开就几乎顶到了书架。
  对艺术一丝不苟,对名利特别淡泊,这是吴冠中留给弟子的最深刻印象。
  吴先生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非常简朴。理发就在马路边的摊子上,五角钱就理完了。赵士英提起这些欷歔不已。晚年生活一边创作,一边毁画
  吴冠中晚年在家里常常抽空做这样的功课:一边作画,一边把不满意的旧作毁掉。尽管他的画在市场上寸纸寸金,在拍卖行里打破了在世画家中的作品最高价,却有好几百幅浸染着自己血汗的画在他的眼皮底下化为灰烬。画在纸上的墨彩、水彩、水粉画可撕得粉碎,绘在布上的油画只能用剪刀剪成碎片,绘在三合板上的需用油画颜料涂盖。
  有一次,一位新加坡著名摄影师来访,正碰上吴冠中和家人焚烧一批已裱过的水墨画,足足有200多幅,堆得像座小山。他按动快门把这个焚烧场面抢拍了下来,并将照片在国外发表了,引起国际上的震撼。
  爱心人士我的作品应该属于国家
  我的作品应该属于国家。吴冠中常常这么说。很多艺术家的子女为了争画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但吴先生只给自己的子女选了几幅作品做纪念,其他的都捐出去了。赵士英说。
  20xx年,吴冠中画作《北国风光》在北京嘉德秋拍新中国美术夜场中以3024万元成交。此画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桑梓助学基金会资助特困大学生就学。
  就在吴冠中先生逝世当天,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宣布,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再赠五幅水墨作品给香港艺术馆作永久收藏。
  吴冠中的儿子吴可雨表示,虽然父亲的画作在市场上价格很高,但他最大的心愿和追求是让大家欣赏其画作,因此坚持不把最精彩的作品出售,而选择捐给公立博物馆。
  【良心的惩罚】
  在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小丝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小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小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起来。
  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会被辞退。
  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他结巴了好大一会儿,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永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永一听这事,脑瓜子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决不是我!可卢梭呢?却死死咬住了玛丽永,并把事情的所谓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棱和玛丽永同时辞退了。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终身的痛苦。四十年后,他在本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林肯&我不能丢掉良心道德】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候,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类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