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回复: 0

5.2农业的区位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4 0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对自然因素可以进行改造,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人类改造自然发展农业,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1.农业生产需要哪些投入?有哪些产出?2.农业生产如何分类?
[引入]通过前面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政策等的不一致,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差异。那么不同的地区如何根据自己的市情、区情或乡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区位[板书]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相对区位)。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
阅读教材第7页图5.5及相关课文,分析: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除图5.5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
3.举例说明上述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1.气候
热量-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
光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因为植物体内的干物质绝大部分来自光合作用)。
降水-多少(过干、过湿)、季节分配(如华北的春旱、夏涝);一般年降水少于250mm,除有灌溉水源,一般不能种植作物,水热配合。
2.地形
(1)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地形类型区:平原-耕作业、丘陵山区-畜牧业。
一般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丘陵和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
(2)间接的影响-海拔高度-热量差异-农作物分布的垂直变化
3.土壤(包括土壤肥力、酸碱度、土层厚度、土壤结构等)
4.市场-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
5.交通运输
6.政策-提供或降低某一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7.科技
[设疑巩固]在下列地理事例后的括号内,填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气候)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市场)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土壤)
5.冬季,南方各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交通运输)
6.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小结归纳]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生产者在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区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人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另一方面是,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当然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无限制的,因为还要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如果产出低于投入就不适宜改造了。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5.2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师归纳]分析得很对,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下面我们学习本节最后一个问题。
    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板书]
    [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的文字和图5.8,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以及哪些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较为突出?
    [学生讨论][回答]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市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变化。
    教师归纳:以上同学说的很对。市场区位的变化是影响农业区位最突出的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也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一切农业生产都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才有生命力,农民才能真正得到实惠,增加收入。
    [举例]浙江省首先在全国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这是xx年3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种粮大户与企业订合同,即称为订单粮食。农民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心里就踏实了,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举例]1998年某省某县大葱获得丰收,丰收后的该县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为此政府出资在电视上播出了该县大葱的广告,该县成了全国大葱的集散地,价格也一路上涨。后来,该县的大葱信息还上了互联网。1999年该县大葱种植面积增加了10万亩,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试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不仅要分析区位因素,更要分析其发展变化。另外国家政策、政府干预对农业生产都是有重大影响的。例如中国农村的三次革命: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二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第三次税费改革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设疑巩固]分析影响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
    古巴的甘蔗、我国河西走廊的粮棉、黑龙江省的大豆、珠江三角洲的鱼塘、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
    [学生讨论][回答]
    古巴的甘蔗──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黑龙江大豆──夏季高温,肥沃黑土。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势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五、总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有关区位的基本知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我们应该看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不断加强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并根据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随时调整农业区位。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均是为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农业不断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布置作业]
    1.调查分析我们日常生活用的一些食品主要是哪些地区生产的,并说明市场、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某山区乡镇发展粟子生产,如果你是乡长,为提高粟子产量,你会采取哪些决策?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5.2农业的区位选择
    [板书设计]
       5.2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区位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市场 5.交通运输 6.政策  7.科技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变化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5.2农业的区位选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