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回复: 0

感受小康 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学稿年级八年级(下册)科目思想品德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课题第一节   感受小康第一教时  我们的小康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小康目标是什么?怎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 教学难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 【学生情况分析】小康生活本身是与以往生活相比较的一个概念,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前后变化感触不深。这就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学生对小康目标定位认识相对模糊,这一问题也难以界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很想弄清楚小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的生活水平才是小康生活水平。 因本课时是第一课时,学生的疑问会不少,比如说,目前我国的小康有何特点?其具体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如何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是怎样的?它能实现吗?如何实现? 【亮点预设】【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学前准备小康是指在实现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既包括________________的改善,也包括________________的充实,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的提高,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善。二、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 呈现:p37信息平台材料:《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句话。这个愿望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渴望?太平天国运动实现这个愿望了吗?导入“小康”话题。 (二)话题教学【教学话题1】古往今来对小康的理解与追求。 通过探讨与交流让学生形成对小康的一般性的认识。 【教学话题2】利用课本p38页图片材料进行情境对话,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结合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转入下一话题 【教学话题3】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怎样的? 围绕这一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提出的目标可能过高或不全面,老师适当点拨引导,结合课本p38页的说明性材料和p39页信息平台让学生弄清: ①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即小康目标。 ② “小康”目标确立的发展过程,从而得出小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是一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的过程。 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进行解释说明。 (三)小结 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康目标比以往任何时代所提出的小康愿望要来得更加科学和现实,也给人们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它不再是停留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它已经逐步化为现实。 三、自我检测、课内训练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小康是我国人民由来已久的社会理想,下列对于小康生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生活丰衣足食。② 小康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精神生活充实。③ 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④ 小康就是人们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2、“xx”开局良好,国民经济出现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逐年递增。这表明(    )a我国已经步入了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b我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 感受小康 教案
    c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d我国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关于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会带来的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b国家的综合国力将会排名为世界第一。c我国的经济将更加繁荣。                   d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二)简答题4、有首诗这样写道:“爷爷的皱纹弯弯,数不清有多少血泪斑斑;父亲的心迹弯弯,叫不响心头那致富的呐喊;我的脊背弯弯,驮不动太多的烈日和严寒;儿子的眼角弯弯,是文明小康村给的自信和乐观。”(1)“儿子”的小康生活是怎样的一种小康?(2)你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实现你理想中的生活? (三)课后拓展延伸 5、今天,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今天的小康生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某校八年级五班上了一节以“我眼中的小康”为主题的活动课,假如你是本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课前收集:为上好这节活动课,你在课前都做哪些准备工作?(2)分组研讨:活动课上,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分组研讨,请你为你所在的小组确定一个主题。(3)展示成果:假如你们小组推你做代表展示你们组的探究成果,你准备向同学们展示什么?(4)归纳总结:假如老师请你就本节课作以总结发言,你打算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学生兴奋点】【亮点反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 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是对小康目标的新的理解,查了一些资料,没有找到相关解释说明,自认为这样的说法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小康生活有多重标准”的认识,教师对此问题讲解时只能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说明。 讲学稿年级八年级(下册)科目思想品德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课题第一节   感受小康第二教时  我们的小康生活【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小康生活正逐步变成现实 【教学难点】小康生活的具体体现 【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当今的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很不成熟,常常是感性的、片面的,如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较大的差距,会认为小康生活还没有实现;或者是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不平衡的现实,从而否认我们已跨进小康时代。 另外,不少学生对小康生活的认识仅限于对物质生活层面小康的认识,而忽视精神生活层面小康的认识。 【亮点预设】当说到自身进步的时候,学生总存在着某种自豪或激情,把学生现在的生活与前二十年或更早相比,学生应该有一种幸福感和优越感。【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学前准备小康目标实现的表现是首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明显的改善;__________________的日益充实。二、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 呈现:“家庭四大件的变化――上个世纪的50—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 ;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 (二)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结合课本p40页的“填一填”、“说一说”参照列举我们身边的生活(我的家庭)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让学生感受生活,品尝生活的幸福。 【教学话题2】讨论:这些变化与课本p39页小康标准对照,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已过上小康生活。 【教学话题3】对学生所讲述的变化进行分类,询问小康生活应包含哪几方面内容?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 感受小康 教案
    主要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说明。 结合邓小平的一句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及后来对此的发展“精神贫穷同样不是社会主义。”说明小康生活应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内容。 【教学话题4】教材p41页读读议议就“总体上的小康成就是大还是小”开展辩论,从而认识到总体上实现小康是我国的巨大进步。 (三)小结 有人曾说我们解决不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中国的现实给了最好的回答,我们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在品尝美味佳肴。中国人现在的小康生活,是令很多外国人感到震惊的。 三、自我检测、课内训练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今天,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它告诉我们(   )① 由温饱到小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② 由温饱到小康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③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④ 我国社会的物质财富已经极大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已经极大提高。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2、目前,我国人民的消费在由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向以用、住、行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转变。在吃的方面,由吃饱到吃好,由追求数量品种的增加到讲究营养质量。所有这些都说明(    )①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②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逐步由温饱型社会进入小康型社会。③ 小康生活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真实的小康生活。 ④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开始腐化堕落。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3、党的xx大报告为我们展现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在21世纪头20年,就是要(   )a彻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使我国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b努力实现“xx”计划,使我国提前进入小康社会。c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简答题4、过去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之时,似乎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远景,但二十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康”正变得“触手可及”。如果单纯从gdp的标准上来看,XX年已经迈入小康社会,但我们突然发现二十多年前大众所期待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全面小康”、“宽裕型小康”、“总体小康”的概念丰富了最初我们对小康的理解。对于我们所追求的小康,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课后拓展延伸 5、在奔小康的路上,金山街道小街社区的居民没有落下,他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小康就在眼前。李嗣俊老奶奶说,过去老两口加起来的工资只有七八百,一个月等不及一个月花,现在老两口退休金也有XX多元,家里实现了电器化,建起了卫生间,用起了煤气灶,再也不用倒马桶、生煤炉了,每年还能出去游山玩水。这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 感受小康 教案
    (1)从李嗣俊老奶奶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目前他们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2)金山街道小街社区的人们切身感受到的小康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兴奋点】
    【亮点反思】    政治生活的小康,需不需要提及?因为当前我们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加之关于全面小康目标的解释中有这一部分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 感受小康 教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