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回复: 0

2.1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1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材分析感受身边得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改革开发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市场经济这一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这种感觉是表面、的不系统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他们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市场经济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也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目标;理解我国已经加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理解我国已经加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视频导入,材料分析,阅读感悟,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已经加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自觉关心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意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了解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内容。板书设计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目标2.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1、用《春天的故事》视频导入并提问:“改革起步于哪一年?谁被誉为总设计师?”由此引出“改革的起步”(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2、国情导读⑴通过讲解: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历程1.改革的起步2、十二大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3.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正式确定,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⑵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二、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⑶组织学生讨论: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3、以“阅读与感悟”的两个材料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小康概念的萌生,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正确认识小康社会。4、课堂小结加深学生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5、课后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调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康社会,为上第3课时作准备。【作业】完成作业本的相关内容。教学反思:⑴学生对于市场经济这一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这种感觉是表面、的不系统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他们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⑵市场经济小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也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 2.1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