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回复: 0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学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学案
                                        【预习学案】
一、考点展示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二、主干知识整合与巩固
(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含义
(2)基本属性
①同一性

②斗争性

③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①含义(表现)

②重要性

(2)矛盾的特殊性
①含义
②表现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
①相互联结
a.

b.

②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意义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次矛盾关系
①区别


②联系


(2)矛盾主次方面关系
①区别


②联系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原理依据


②含义及关系



2.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


(2)原因(重要性)

三、体系构建


【探究学案】
一、重、难点突破     
1.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2.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二、合作探究
XX年1月12日,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继批准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之后,发展改革委决定扩大试点范围,“原则同意”大连、青岛等16个城市申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方案,支持这些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这位负责人表示,上述举措旨在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形成若干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三、有效训练
(一)选择题
1. XX年1月10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召开的XX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分析了当前全国污染减排形势。从当前形势分析,全国“xx”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实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落后产能比重较大,问题依然严重。上述对形势的分析依据是(    )
a.矛盾的多样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d.矛盾具有同一性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学案
    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XX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上述差异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3.(XX.辽宁卷)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XX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     )
    1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2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
    3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4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12     b.34      c. 13    d. 24
    4.(选)(XX.浙江卷)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    )
    1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2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3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4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5.(XX.江苏卷)右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6.(XX.福建卷)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7.(XX.安徽卷)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学案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8.(选)(XX.江苏卷)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非选择题
    9. XX年,两张美国客人的笑脸让中国民众印象深刻,一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那招牌式的笑脸,一是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灿若少女的笑容。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美分歧在所难免,因为双方毕竟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不过,只要双方能按照《中美联合声明》的精神去做,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对方核心利益,这些分歧不应该妨碍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认识中美关系。

    【拓展学案】
    一、完善体系


    二、探究应用
    见市一轮资料p216. 关注生活
    时政扫描
    1.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提出,意义重大,为今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对海南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国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都将提供具有试点意义的样板。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员刘锋对本报记者表示,旅游业有着作为海南全面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抓手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系数大、综合关联强的效应,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整体经济繁荣,这是海南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刘锋说。
      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对于全国的重要意义,刘锋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全国来看,扩大内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是扩内需中有着非常强大功能和作用的产业,可以为全国通过旅游业发展扩大内需树立很好的样板。
      再有,海南自身而言,旅游业是海南省最具优势和竞争性的产业,是可以带动全省科学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于整个海南岛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随着消费的升级,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客观创造了这样一个发展环境,未来,中国也需要这样的大的旅游岛作为战略供给予以提供。

    附:参考答案
    探究活动: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发展改革委决定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2)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有效训练:
    1.c    2. b   
    3.d。1说法太绝对,排除。材料反映了废物和资源具有同一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但3项中,二者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说法错误。24都强调了废物和资源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学案
    4. c    5. c     6. b
    7.d。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 “取类”就是抓住了矛盾的共性,“比象”是指在一般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8.b。该题以寓言故事为载体考察学生对矛盾相关知识的理解。“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体现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应坚持两点论。“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体现了抓住两点中的重点,办事情要抓关键,共同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中美分歧在所难免,但只要双方能按照《中美联合声明》的精神去做,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对方核心利益,这些分歧不应该妨碍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中美分歧在所难免,但只要双方能按照《中美联合声明》的精神去做,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对方核心利益,这些分歧不应该妨碍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3)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探究应用  略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学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