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回复: 0

2020年中考时政专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区重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X年中考时政专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区重建
【时政背景材料】
1.XX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xx、xxxx发表讲话。他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2.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的少年英雄和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XX年6月27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受到表彰奖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xx出席晚会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颁奖晚会在全体获奖少年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中落下帷幕。
3.XX年5月12日下午,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个举世震惊的危难时刻过去整整一年之际,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xx、xxxx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达深切思念,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4.XX年3月5日,xx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全面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
【教材知识链接】
1.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
2.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3.要学会调控情绪,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4.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也有我们的一份,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6.正义要求承担责任。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7.勇敢面对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磨砺坚强的意志。
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9.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11.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 2020年中考时政专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区重建
    12.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
    【中考命题预测】
    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新时期,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
    【答案】(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2)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习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答案】(1)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2)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3)生活实践上:自觉跟党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我们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身上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1)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2)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3)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4)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
    5.联系抗震救灾中的国家领导人、武警官兵、医务人员等事迹,从责任的角度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答案】(1)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2)只有牢记责任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3)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份内的每一件事,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
    【答案】(1)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7.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4)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8.  共同抗击冰雪天气,积极进行灾后重建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精神?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9. 全国人民共同抗击冰雪、地震灾害说明了什么?
    答:(1)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挫折面前,不退缩,通过顽强意志克服困难。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 2020年中考时政专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区重建
    (2)全国人民发扬伟大民族精神,说明中华民族虽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却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3)关心救助地震灾区体现了关爱、尊重、友善,体现了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为灾区捐款捐物、保证灾区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的团结互助精神,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抗震救灾的决定性胜利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
    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
    11.我们中学生在抗震救灾中能做些什么?
    答:如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等。
    【热点专题训练】
    1.XX年2月26日,曾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汶川灾区捐款捐药价值626万多元的老百姓大药房,再次捐赠5万元爱心善款购买20台电脑,送给四川某小学。老百姓大药房的做法(    )【b】
    ①是为了获得荣誉                              ② 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③有利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④ 积极履行了法定的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国家减灾委、民政部XX年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XX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震日”。设立“防灾减震日”(    )【d】
    ①可以杜绝灾害事故的发生                  ②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③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推广    ④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避灾自救技能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材料一:XX年1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拟向特区立法会申请增拨40亿港元,注入“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用于第二阶段特区援建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
    材料二:XX年2月24日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江苏省前两批共计116个援建绵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45个,开工率39%。这116个援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1多亿元,其中江苏援建资金30.72亿元。
    材料三:XX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与汶川县政府在汶川第一中学举行“新学校,新未来——广东省援建汶川县学校项目整体交钥匙仪式”,由广东省援建的汶川县16所学校建成并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整体交付使用。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 2020年中考时政专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区重建
    (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我国各地关心支持灾区重建工作,这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①坚持以人为本。理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注意安全。理由: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生命健康是公民的基本人权。③做好稳定工作。理由:稳定压倒一切。④注意保护环境。理由: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⑤注意民族团结。理由: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材料:xx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1)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答案】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2)这则材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答案】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我们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
    (3)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②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③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篷、发电机等。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 2020年中考时政专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区重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